在中国最繁华的地方做公益是什么样的?
在中国最繁华的地方做公益是什么样的?看到这样一个标题,相信很多人会觉得奇怪——最繁华的地方有什么公益可做呢?
答案是不仅有,而且可以有很多。他们坚持做了一年的公益,培育出38家社区社会组织,而且第二年的计划又已经开始实施了!
最繁华地段的公益需求
提起北京的三里屯,大家脑海中想到的往往是繁华、国际、时尚等一连串高大上的形容词。这里是使馆区,满大街外国人;这里是奢侈品区,国际大牌云集;这里是酒吧区,夜生活奢靡;这里是时尚前沿,潮人随处可见;这里还是高端商务区,是北京足球地标……
在堪称中国最繁华的地方、平均房价在5、6万每平方以上的地方会有公益需求吗?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东三里社区,已经92岁的王大梅老人住在5楼,对上下楼不方便的她来说,理发成了大问题。
从低端到高端,三里屯地区的理发店不要说太多。街道专门动员了辖区的理发美发企业定期为居民提供免费的理发美发服务,但专门的上门服务,对企业来说没有这个义务也不可能满足——三里屯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了22%。
幸福二村东外30号楼,楼前的2个存车处,堆满了废旧单车、剩余建筑材料、杂物垃圾,导致存车处无法正常存放单车。涉及到不同的居民财产,政府处理很容易引起矛盾,但是不处理其他居民利益受损,也不利于环保工作。
东三里社区,50多位残疾人,50多位空巢老人;白西社区,高龄老人多,没有门禁系统和门卫,各种人员可以随意出入……
在三里屯这样的地区,其实钱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如果把公益等同于慈善,局限于扶贫济困,那么确实没有什么需求;如果把公益解读为公共利益,是政府和市场难以或不愿解决的事情,那么这里就不仅有着大量的需求,而且是从基层、从居民生发出公益力量最好的地方。
源自于居民的公益力量
居民的多元化诉求如何满足,社区里的公益需求如何应对?在创新社会治理的大背景下,三里屯所在的朝阳区提出了让居民自己解决涉及到公共利益的事情的方案——居民提案计划。
社区居民针对社区存在的问题,提出金点子,形成提案,通过评选,适合自治的,支持居民自我解决。区委区政府每年拿出不少于1600万元经费支持。
据朝阳区社会办社会组织科科长刘栋介绍,目前已经征集了12000多个金点子,2555个可参与提案,451个资金支持的提案。
自2015年6月起,三里屯街道在全部7个社区启动了这样的社区创享计划。
截至今年6月,通过金点子征集,提案优化,提案评选共产生108个关注社区发展的金点子、59个促进社区建设的提案申请书、42个优秀提案项目及团队、151位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居民带头人、发展了约800位社区居民志愿者,服务受益约15000人次。提案项目包含社区文化类、社区环保类、社区服务类、社区融合类、社区安全类、社区管理六大类。
针对老年人理发问题,东三里社区的张桂英就组织起了一支15个志愿者组成的东三里阳光理发队,邀请理发技师王彩芹义务教授理发技术后,每周定期在社区开展义务理发。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则约定时间定期上门理发。
针对“僵尸”自行车等堆积物,幸福二村社区的孟昭亮组织志愿者开展了专门的清理活动,不仅清理了“僵尸”自行车100多辆,还解决了院门口五年多都没有解决的机动车乱停放问题。
“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做全能政府,必须让出居民自治空间。社区创享计划从实施之初就特别注意以居民为主体的理念,从问题的提出到项目书的编写直至项目的实施,我们都特别强调要以居民为主体,让居民作为活动的组织者而不是活动的参与者。” 三里屯街道社会办副科长王春虎强调。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有些社区主任、书记一开始并不理解、也不支持,我们需要一对一地做工作。后来项目实施以后,项目的效果得到了社区的认可,他们才转为支持。”王春虎表示。
社会组织孵化社区组织
这些居民的努力之所以能够成功,一方面来自于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则离不开部分社会组织的参与支持。
三里屯街道第一届社区创享计划,政府共提供了10万元的支持资金,企业赞助了20万元。这些资金并没有都给到居民,而是按照6:3:1的比例进行了分配。
“60%给了居民用于执行提案项目,30%给了支持的社会组织,10%给了社区协调员。”王春虎表示。
王春虎提到的社会组织是恩派和民和社工事务所,在第一届社区创享计划实施中,被引进提供项目支持。
据王春虎介绍,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目的在于为居民提供技术支持,如社区调研,方案撰写指导、实施指导等。通过这两家组织,协调实施了社区提案大赛和增能计划,不仅完成了项目,还提升了居民的组织能力和公益能力。
“我们负责统筹七个社区项目的实施,并负责了其中四个社区的具体实施。”民和社工事务所社工马欣表示。
从组织小组活动在社区征集金点子、发现社区带头人,指导提案居民开展社区调研、撰写项目书,组织提案大赛,到帮助团队进行内部建设,指导实施项目,恩派和民和的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了整个计划。
在社工的支持帮助下,孟昭亮的团队就设计了整个项目实施方案。在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召集志愿者做了初步的宣传,在显眼的位置张贴了通知(比如楼门口,每层的电梯门口),并且组织志愿者分为三人一组包楼层挨家挨户的宣传登记。
此外还制作了兑换物品的兑换券,对表示有破旧自行车并且愿意用于置换的居民在确认后,发放了兑换券,以用于置换物品。
4月6日上午,社工就拉着兑换礼品和志愿者一起来到了东外30楼下,开展僵尸单车置换活动,并对僵尸车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用小三轮车把“僵尸”自行车安置到统一的堆放点,并及时的拉到废品回收公司。对维修后还能使用的自行车统一码放到一个区域。并且联系了社区的修车能人唐大爷,来帮助维修,修好后的僵尸车将复活作为社区的公共自行车来使用。
对于某些提案人未能实施下去的项目,社工则主动承接实施了下来。
从自益到公益,下一步实施转型
随着第一届社区创享计划的结束,第二届社区创享计划也开始实施。
在7月26日举办的“三里屯街道首届社区创享计划成果展示暨第二届社区创享计划启动仪式”上,来自恩派的项目负责人介绍了具体的实施计划。
在恩派的项目设计中,第一届创享计划被看做种子期。对社区居民来说,是一种参与的初体验,居民的自主能动性、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第二阶段是萌芽期,居民参与将实现常态化。计划将实现便捷参与、多方支持、全程陪伴、居民共享等目标。居民既可以发起提案,实施项目,或者参与项目活动,又可以报名成为项目志愿者、居民协调员、居民监督员。
恩派、民和等支持社会组织不仅会支持新提案的实施开展,比如一对一优化、跟进辅导、全程陪伴等;还会支持已有项目的升级改造,包括优化升级项目、持续资助支持、发展品牌服务于团队。
与此同时,参与支持的社会组织已经增加为恩派、民和、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梧桐学苑公益发展中心、斯福社区安全服务中心等五家,分别负责统筹、部分社区、健康互助类、教育融合类、环保安全类项目。
第三阶段则是成长期,居民参与自主化。
这一发展定位和政府的想法是一直的。王春虎就表示:“下一步我们也准备推动这些草根组织向社区备案社会组织甚至是注册社会组织发展。”
“今年的活动希望能够更加规范,增强规则意识,实现公益转型。从没有组织到有组织,从小组织到大组织,从自益到公益,实现从服务自己及团队成员到同时使社区其他群体能够受益的转变。”刘栋强调。
实际上,三里屯街道的社区创享计划只是朝阳区“居民提案“工作的一个范例。今年6月,朝阳区“‘居民提案’激活社区自治细胞“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从社区公益到居民自治,普通居民发起成立组织,解决政府和市场无法解决的涉及自身、社区利益问题的模式,已经在北京显现,虽然这一模式不一定适用于中国所有的地方,但其精神值得肯定。中国公益的未来也许就在这里。
作者| 王勇
来源| 公益时报
责任编辑| 于俊如
微信编辑| 吴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