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志峰:“仁爱”让我找到心灵的平静和快乐

2017-09-11 文梅 公益时报


刘志峰在慈善文化交流活动中


刘志峰,男,1976年出生,武汉大学法学学士、英国ABERDEEN大学经济学硕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现任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仁爱”)秘书长。从一个金融界专业人士转型成为一名专职的公益人,跨度可谓不小。这背后,刘志峰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2017年9月6日,“99公益日”启动前一天,《公益时报》记者和刘志峰约在了北京东四环外的一家咖啡馆里。


刘志峰中等身材,敦敦实实,穿着件印有“仁爱”标识的白色T体恤,笑起来总有些掩饰不住的羞涩内敛。跟他交流还真得足够耐心——基本上你问一句,他说半句,还是那种零星不完整的短句子。问题不在于他不善言谈,而是他有意在“收”,谦逊自知——他觉得这就是“仁爱”的风格。问得多了,他会下意识地摸一下后脑勺,一乐,说:“我们山东人,直,这话我得想想怎么说。”


刘志峰告诉《公益时报》记者:当年在金融行业工作,可以说是长年在高强度的压力下打拼。2009那年,不堪重负的刘志峰终于感到身心俱疲。也正是在那时,他开始问自己——“拥有财富就等于成功”还要付出多少代价?这样的追求最终能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些什么?刘志峰坦承,那段时间自己的状态已经糟糕到“基本上每天一到下午的时候,人就变得昏昏沉沉,开始陷入混沌不清醒。”


刘志峰致辞“仁爱”周年庆典


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志峰多年的一个朋友带他参加了“仁爱”的周年庆典活动。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刘志峰眼泪稀里哗啦地往下流。这是他生平第一次接触公益机构。从那以后,刘志峰就成了“仁爱”的一名志愿者。


在“仁爱”的团队里,大家有一个共识:“承担越多,成长越快”。最初,刘志峰主要做活动策划和一些辅助管理的工作,随着他在“仁爱”的承担越来越多, 2016年10月,“仁爱”理事会把“秘书长”的担子交到了他手上。


起初他有些踌躇。毕竟基金会的盘子不小,代表着基金会同仁和众多志愿者的信任,自己究竟有没有足够的信心接手做。而且一旦接手的话就是全职投入,其他的工作要全部放下……


“那时我只是犹豫了一下,但最终很快就决定了:干!”刘志峰告诉《公益时报》记者。


按下录音键正式采访之前,刘志峰再三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虽然他是“仁爱”秘书长,但“仁爱”的慈善事业是在学诚法师指导下,理事长的领导下,理事们和全体志愿者们共同努力推动发展的,他只是团队中的一个环节、一个窗口而已,要说“成绩”,也该属于大家。


采访中,刘志峰多次提到了“仁爱”的发起创办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在他看来,没有学诚法师的指导帮助,就没有“仁爱”今天在慈善公益领域取得的成绩。


“学诚法师认为,佛教作为一个古老的宗教,要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佛教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形式,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慈善”。慈善文化的发扬光大,也一定会对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积极正面的贡献。”刘志峰说。


采访快结束时,刘志峰说现在的自己很快乐,很轻松,生活简单平静,“仁爱”让他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刘志峰和志愿者在一起


访谈


“仁爱”初衷在于慈善启蒙和心灵成长

《公益时报》: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的公益项目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助残扶弱、教育帮扶、救灾等等。通常一家公益组织能够做好一个公益项目已非易事,你们“揽”了这么多,如何保证这些公益项目的质量和效率?你们期待什么样的公益成效?


刘志峰:“仁爱”的定位和理念其实都来自我们基金会的导师:学诚法师。在基金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他都会给予我们一些宝贵的建议和指导,这些指导对基金会慈善理念的明确和价值观的确立都非常重要。“组织化、规范化、专业化”---——这也是学诚法师对“仁爱”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指引。


“仁爱”和一般基金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一般的基金会首先要在保证公益资金运作顺畅的前提下开展工作。“仁爱”从一开始的定位就不是以公益资金运作为主导方向的,我们的方向是去搭建一个心灵慈善的“善行实践平台”。


“仁爱”打造的这个“善行实践平台”的,特点就是低门槛、易参与,能够使大量的社会公众很容易地参与到慈善活动中,从而推动慈善文化的传播和公益社会的创建。如果单纯的一味强调捐钱,那对一个人善心的启发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如果没有亲身参与,他对慈善的理解也不够;只有亲身参与了,他对慈善的理解才会加深,才会真正体验到慈善公益的快乐。当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都愿意并且乐于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慈善文化的传播效果也绝对不一样。


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募款部,我们也没有专门的人手干这件事。正如学诚法师教导的,慈善公益首先要“募得人心”,只要大家看到我们做这件事是发自真心,真正为民众造福,善款自然而然也就来了,不用刻意为之。现在我们的善款收入每年都在增加,2016年的善款大概是在1200多万元。


基金会做这么多年下来,信任你的人越多,善款也就越来越多。现在我们想对捐款人的信息做汇总和维护都很困难,为什么呢,因为很多捐款是匿名的,没有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你根本不知道是谁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财务公开透明就要做的更细致严格,要对得起大家的信任。


《公益时报》:“仁爱”的公益项目设计各有特点,受益群体也是大相径庭。从项目设计的初衷而言,你们都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操作性强不强?


刘志峰: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们“仁爱”公益项目创立的核心所在。我们设计的每一个项目,都是希望所有的参与者能够得到内心的启发与触动、得到心灵的智慧和成长,只有他自己的心灵得到滋养和成长了,他才有持续的热情和信心将慈善公益活动坚持下去。


2006年基金会刚创立的时候,到底该做哪些公益项目,大家的说法不一。当时学诚法师就提出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比如“心栈”的“奉粥”活动就是他提倡发起的,主题是为陌生人奉上一碗“爱心粥”。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讨论都觉得这个想法不可行,还有人说“这都什么时代了,谁还缺你那一碗粥啊?”尽管如此,学诚法师还是建议我们不妨去试一试,结果这一试就是10余年,现在“心栈奉粥”这个活动的影响力已经覆盖到了全国,这也是当初我们所未曾预料到的。


“奉粥”的方式有很多种,最简单来说,你可以推个车,拿个勺,碰到谁舀一勺给他就行了。我们要求是统一着装,在每个细节方面都有一致的语言、动作以及注意事项。我们要求奉粥者30度鞠躬,双手奉上,并且要给路人送上一句祝福的话,“祝您一天好心情!请喝一碗爱心粥。”看似这样几个简单的动作——对着陌生人鞠躬、双手奉粥,说出祝福语,这些举动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因为在“奉粥”的过程中,他可能会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反应、不同的境界。有的人会欣然接受、有的人会断然拒绝,有的人还会冷漠的斥责甚至语言攻击。在这种情况下,该怎样去面对?这个过程对一个人内心的触动也是非常大的。我们志愿者当中的很多人,第一次“奉粥”结束以后,都在那儿哭得“呜呜”的,因为他感觉到自己封闭多年的内心在那一瞬间被打开了。


志愿者让“仁爱”之花遍布天下

《公益时报》:“仁爱”成立11年来,发展速度和规模有目共睹。较之其他慈善公益机构,你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志峰:我们的优势就在于志愿者队伍。现在每年我们全国范围内的志愿者参与人次达到几十万,公益项目已经有14个,每个项目本身也有很多的发展延伸,像我们的“心栈”现在全国有48个,启明书院已经有100多家,环保站也有40余家。总的来说,我们的公益项目遍布全国。


从志愿者管理体系来讲,目前我们采用的是“核心带骨干、骨干带普通”这样分层带动管理的模式,就是要一层层地传帮带,目前来讲这种架构是有效的。


后续我们认为需要加强的就是对志愿者进行系统持续的培训。“通识培训”是针对刚刚接触基金会或接触时间不长的普通志愿者的必修课;对骨干志愿者,我们有心灵成长分享会;对核心成员,有集中的核心理念培训班。下一步我们可能要考虑成立“仁爱培训学院”,对志愿者的培训形成课件化,由专业的讲师团进行授课讲解,让我们的志愿者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最近我们的“仁爱志愿者APP”已经开发完成,这将更便于志愿者注册、登记、轨迹记录,有助于“仁爱”志愿者队伍的体系化、规范化管理。


仁爱“公益创新”首推“安宁疗护”

《公益时报》:近几年“公益创新”的概念在业界讨论的比较广泛。“仁爱”在公益创新方面有没有具体动作?


刘志峰:“仁爱”也在一直关注公益创新,但无论何种创新,我们都会围绕着“仁爱”的核心理念“心灵慈善、感恩慈善、人人慈善、时时慈善、补位慈善”等这几个方面来展开。


现在我们99公益日参与的,正在大力推广的“安宁疗护”就属于公益创新,这个项目的概念在国内是比较新的,我们介入也是比较早的。它既包括“临终关怀”的部分,又不完全等同于“临终关怀”。我们知道,现在国内很多病患,基本上都是“生命不止,抢救不止”,很多属于过度治疗或抢救,临终前还要被插喉管、电击等等,病患无法得到安宁的善终。“安宁疗护”这个概念在我国的台湾、香港已经推广很多年了,就是说当人的生命走到最后,从医学角度而言,如果医疗干预实质已经无效时,就不要再去干预了,不要人为刻意地延长病患的生命,而是要把所剩不多地宝贵时间留给病患和他们的亲人,让他们在彼此的道别、感恩中留下安详美好的回忆,让病患得以平静地离开人世。


仁爱“安宁疗护”项目设立于2015年,正式进入病房是在2016年底。中间这段时间一直在做大量的培训和外围的工作。“安宁疗护”既要有志愿者的参与,又要有医护人员的参与,还要有灵性关怀师的参与,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目前,“仁爱”的志愿者已经进入到了北京协和医院、首钢医院安宁疗护中心,对病人进行陪护。


“安宁疗护”的核心不在于你有多少技巧,而在于你有没有真正的爱心。在首钢医院,我们的一个志愿者陪护一位癌症晚期的老人,这位老人平时就非常内向沉默,和他自己的家人都很少交流,表达内心世界的唯一方式就是写日记。但这位老人跟我们志愿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志愿者成为老人家“新交的老朋友”。在陪伴老人的过程中,他给志愿者讲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和故事,很多事情是他的子女都从未听说过和知道的。我们的志愿者送给老人一个代表着美好祝福的金刚结,老人欢喜地收下了。弥留之际,老人看到前去探望的志愿者,虽然已经无法交流了,但看得出他特别感动和开心。一直到最后离世时,老人手里还紧紧地攥着我们志愿者送给他的那个金刚结。“安宁疗护”,使得志愿者和老人之间产生了真挚的信任。


这个项目将是我们“仁爱”未来公益运作的一个重点项目,我们还成立了“安宁疗护发展支持计划”,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我觉得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对国家来讲,能够减轻财政负担,减少过度医疗;从民众的角度而言,可以提升死亡质量,使人们能够有尊严地逝去。目前中国国民的死亡质量其实是很差的,相关指数在国际排名中处在很靠后的位置。


《公益时报》:我注意到你们基金会官网上有不少“机器僧贤二”的各种形象LOGO,它算是你们的“形象代言人”吗?


刘志峰:“机器僧贤二”是龙泉寺设计的一个动漫形象,问世之后赢得了社会关注,特别是年轻群体的喜爱。2015年我们基金会也把它“请过来”帮我们一起做公益,将它的形象和我们对慈善公益的内涵诠释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这是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下诞生的、很通俗很接地气的一种慈善理念宣传方式,其实也是一种“公益创新。


“仁爱”,让我觅得真正的快乐

《公益时报》:你从企业圈转型做公益,从心理层面来说整个过程有没有“坎”?迈过这个坎的难度大不大?


刘志峰:遇到“仁爱”之前我的生活理念很简单,就是挣钱,做事业,那个时候会认为有钱就代表一个人的人生很成功。


我第一次参加“仁爱心栈”“奉粥”活动的时候,头几次其实是失败的,因为我没有办法突破自己,我放不下。记得那时候是去北京朝外大街那一带去“奉粥”,那边有很多CBD和高档写字楼,我有很多朋友都在那里上班,每次“奉粥”的时候我都不好意思,就怕碰见熟人和朋友。于是每次“奉粥”的时候,我都跑到后面去打粥,把自己藏起来,那时候内心里面还是非常纠结的。


《公益时报》:现在回头想,你觉得那个时候你之所以放不下的原因是什么?


刘志峰:原因在于之前的生活留给我的烙印太根深蒂固了,负累太重了。因为那个时候就是一个纯粹的商业人士,每天穿梭在企业,天天出差、看项目、应酬。慢慢地自己才发现,原来的那种生活它是戴着一个面具的,它不真实,人真的是越走越重。


慢慢地,我开始尝试着放下自己、突破自己。在“仁爱”这个团队里面,看着周边的同事都是怎么做的,包括法师对我的影响和教导,我才有了一些进步。走到现在,“仁爱”的慈善之路让我越走越轻,越走越快乐。


《公益时报》:如果给“仁爱”打个口头广告,你会怎么说?


刘志峰:“仁爱之心,薪火相传。”


“仁爱”的核心就在于信仰驱动下产生的力量。把慈善和修行融合在一起,通过慈善来修行,通过修行来做慈善。当这二者完美结合的时候,它所产生的力量将是无穷的。



 感谢您对公益时报的关注,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回复「转载」取得授权。

来源| 公益时报

责任编辑| 于俊如

微信编辑| 吴丽萍


“控烟愚婆”吴宜群:什么时候胡歌把烟戒了,我照样支持他

CC讲坛富宇:传播创新中国的正能量

与罕见病抗争11年,她踏上公益路:“我甚至这样憧憬过”

对话崔永元:做正事总有人捣乱,要做“洋气”的现代慈善公益

一名公益律师的真情告白:法律对公益意味着什么


官网:www.gongyishibao.com

微博:@公益时报

长按识别二维码获取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