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抢了东北的初雪 东北抢了北京的雾霾
关注一下又不会怀孕!
2015年的冬天,北京抢了东北的初雪,东北抢了北京的重霾,突破天际的“沈阳·1400”占尽风头。不过上一周,雾霾仍如期驾临华北平原,色调银灰隽永,口感绵绵悠长,深吸一口,感觉比往年味道淡了一点……吧
所以,近两年的治霾效果到底怎样?我们来用数据说话。11月16日上午,亚洲清洁空气中心(CAA)发布《中国大气2015: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报告,公布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座城市,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年9月实施以来至2014年底的空气质量数据、政策分解和实际落实情况。
1
治理效果初显,但仍近九成城市超标
2013至2014年间,74个城市的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5项指标均实现了平均浓度下降,6项污染物浓度全部达标的城市数量也有所上升。其中三个重点区域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以京津冀区域PM2.5为例,平均浓度下降至93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为12.3%。但在按照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新标准)开展监测的74个城市中,2014年仍然有近九成城市(66个)空气质量不同程度超标,主要污染问题是颗粒物污染。
臭氧O3浓度整体略有上升,成为五个指标中唯一不降反升的污染物,作为首要超标污染物的天数增加。2014年74个城市臭氧平均为1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3%;达标城市比例为67.6%,同比下降9.4%。以珠三角地区为例,其整体空气质量较好,被认为最有望首先达到新标准,但是臭氧污染已经成为困扰该区域的主要问题。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战略性转变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首次明确提出了分区域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要求到2017年,地级及以上城市PM10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 PM2.5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本报告覆盖的74个城市在其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均提出了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设定了目标年相对基准年的浓度下降比例,或污染物浓度的目标值。2013-2014年数据显示,重点区域均实现了设定的污染物浓度下降考核目标。
2013-2014大气污染防治大事记
国家行动计划、区域实施细则与城市行动计划均体现了多污染物多污染源协同控制的策略,煤、车、油是减排措施的三大核心。2014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相对2013年下降2.9%,为近15年来首次实现负增长。2014年1月-11月,全国共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611.34万辆,提前超额完成全年淘汰600万辆的任务。2014年全国按计划全面供应国四车用汽柴油,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陕西等地率先供应国五车用汽柴油,以解决长期以来车油不匹配的难题。此外,2014年国家按行业启动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作,城市将治理的重点落在了石化行业的油气回收和泄露检测与修复(LDAR)的试点。同时,国家层面要求开展工程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的污染控制,30余座城市在本市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对此提出了要求。
关注源清单编制 摸清底数
“底数不清”一直是困扰我国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最大难题之一,进入大气治理攻坚阶段的“国十条”时代,科学决策与精细化管理不断被提出与强调。大气颗粒物污染来源解析与源清单的编制目的就是摸清污染来源,依据可靠的研究成果与源排放信息有的放矢制定减排策略,是向科学决策迈出的第一步。
伴随着新标准的发布及其在重点城市与区域的提前实施,中国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实现了蛙跳式的跃进。到2014年底,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1436个监测点位已全部具备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监测能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平台也已基本建成。
城市清洁能源推广
环境保护部在2013年发布了《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到2014年底,已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少数大城市基于长期的科研工作积累,率先完成和发布了PM2.5源解析结果。北京与上海的源解析结果都揭示了城市机动车污染、区域传输、燃煤是空气质量问题的三大症结,为淘汰黄标车与老旧车辆、车辆排放标准与油品升级、控制燃煤消费总量、划定禁燃区、区域联防联控等关键措施的制定实施提供科学基础,也可用于评估控制效果。
绝大部分省市受制于技术能力不足、人力与资金资源短缺、数据可得性较差等因素,尚未建立起服务于空气质量管理的本地源清单。本报告的城市案例显示,上海早在2003年就建立了首版排放清单,十年间基于科研项目的支撑持续做了4次系统性更新;而北京是首个将源清单编制纳入环保常规工作的城市,形成了适合自身特点和需求的规范化工作方案与技术规定。2014年环保部发布了4项清单技术指南,其后,还将通过城市试点的方式逐步推动源清单编制在城市层面的落实。
为了把“国十条”落到实处,环保部会同有关部门细化分解梳理了22项保障性措施,其中以经济政策与考核办法为主。截止2014年底,已经出台了19项,这些配套措施为减排政策的落实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中央财政对于大气污染防治的专项资金支持逐年增加,从2013年50亿元专项资金上升到98亿元,74个城市各自的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也在逐年加大,通过以奖代补、直接补贴等方式,进行锅炉改造、重点行业排污治理、淘汰落后产能、淘汰黄标车等工作。
“国十条”明确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纳入官员绩效考核体系,环保部每月对空气质量最差和最优的城市进行排名,治理不利的城市政府则会被约谈。这“三座大山”给地方政府带来的压力也转化成为落实减排措施的动力。
专家点评
核心关注源清单 技术支撑要跟上
最近一周东北的雾霾甚至可以跟北京2013年1月那段时间相比,其实这也不是第一次,前两年中间供暖期也出现过。但我还是要说,尽管我们现在觉得他很严重,从全年的时段来讲,最差排到前十的还是在京津冀。但是整个东北控制污染的技术手段是滞后的,监管水平也还需要提升。
再看刚刚公布的GDP,东北似乎现在遇到了双重的困境,GDP靠后,环境也不行。所以说我们盯着的不是GDP涨了多少,煤烧了多少,关键问题是排放。造成空气污染的外因是气象、内因是排放,所以治污最核心的是排放量减下来了没有。现在各地最不清楚的是排放源这部分,对造成污染的内因掌控程度不全不新不准,就做不到有的放矢。我觉得东北地区要大力加强这方面。
北京今年供暖期前一段时间又出现雾霾,秋冬交接季节,会出现风速小、湿度大等有利于沉霾的气象条件。应该说在京津冀地区做的工作多一些,内因是在缓解的,排放量是往下减的,否则你很难解释我们在2014年跟2013年比能降10%以上的这个幅度,很多城市设的目标都是年降幅5%到6%,最后看来还是有成效的。
当老百姓仅仅从能见度和霾的感受来做一个判断时,他很可能觉得干了这么两年没有太明显改善,但是数据上能够看到,就像爬山一样,爬的时候没感觉,爬一会儿往回看就发现原来已经爬上这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