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成都双年展 | “未然共思:美术馆馆长峰会”,一起听馆长们聊美术馆相关的最新话题

禾木 99艺术网 2022-09-20



作为后疫情时代规模最大、学术性最高的艺术双年展之一,2021成都双年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总策展人,著名艺术史学家吕澎作为学术委员会主任,与18位联合策展人、1个学术委员会共同携手策划,展览由 8 个主题展版块、1个美术馆馆长峰会和17个平行展版块组成,共邀请了海内外272位艺术家参与,覆盖全球35个国家与地区。


2021年12月19日,作为本次双年展的重要亮点活动之一,2021成都双年展“未然共思:美术馆馆长峰会”在成都美术馆A区(成都市天府美术馆)举行。在本次峰会中,近30家美术馆及艺术机构负责人以线上、线下双重模式为全球从事及热爱当代艺术展览和作品的专业机构与观众,提供了一次可供借鉴与分享的文化活动,探索了馆藏与研究、展览与观众间的重要性和关联性,以及探讨了美术馆如何促进文化艺术生态的健康发展,承担知识生产、审美培育与文化传承的使命,为增进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搭建对话的平台。



本次美术馆馆长峰会由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主办,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教授主持,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霞,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成都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李川,2021成都双年展学术委员会主任吕澎,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党支部书记、副院长何红英等重要嘉宾来到现场。


现场嘉宾


张子康教授在欢迎辞中表示,新冠疫情的全球流行为世界各国的美术馆行业带来重重挑战。在困境中生存、维持并保有活力的美术馆,一方面需积极地应对本就初见端倪的问题,另一方面则要对美术馆在未来的角色展开更为广阔的思辨与实验。这就要求我们在重新审视美术馆基本职能的同时,还应顺应社会需求、跨越学科隔阂,并拓宽美术馆场域的边界。鉴于此,本次论坛从美术馆的三个基本元素——馆藏、展览与公众——出发,藉由中外美术馆领域专家学者对学科理论的交流、对过往案例的分享,以及对未来动态的展望,不仅是为中国的美术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先进观念和有效实践,更为重要的是针对全球美术馆行业的共通问题提供中国角度的创新思考与可行办法。反思当下,展望未来,共同迎接全球疫情结束后美术馆行业的新局面。


张子康教授致欢迎词


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刘霞表示,成都全市博物馆达160座,非国有博物馆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众多美术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在成都相继成立,特别是天府美术馆和当代艺术馆的落成,极大丰富了生活艺术状态,提升了生活美学高度。2021成都双年展在此盛大开展,呈现了一场超融合、打破文化疆界的公园城市艺术盛典,为天府文化增添了新内涵,塑造出公园城市新的文化地标,展现出了艺术与城市交融并茂的大美格局。本次美术馆馆长峰会作为成都双年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是一场思想艺术的碰撞,也是一次合作共赢的分享,更是一次友谊之桥的搭建,将有力推动美术馆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成都美术馆的全球视野。


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刘霞


在以《成都市美术馆的态度——成都市美术馆新馆介绍及未来学术方向构想》为题的主旨演讲中,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党支部书记、副院长何红英从三个不同方面,对成都本土的美术馆发展及艺术生态进行了系统且全面的介绍。


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党支部书记、副院长何红英


首先,何红英回顾了成都画院及成都市美术馆的创建历史,她谈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文化复苏,一个公办的学术包容的和鼓励创新的美术机构在成都成立,这个机构就叫成都画院,也是我们今天成都市美术馆新馆的前身。


1998年随着全国艺术氛围的渐浓,各地美术展览需求旺盛。成都画院将部分画家工作室改建为展览室,成立了成都画院美术馆,传统艺术、当代艺术、影像艺术、行为艺术等,也陆续在这个平台上登台展出。


2010年在成都画院美术馆,加挂成都市美术馆的牌子,发展为画院与美术馆合属办公的模式,这座四合院中的美术馆虽然场地空间较小,但其以独特的学术面貌、建筑样式和优质的自主策展为荣,成为了成都重要的艺术机构和文化名片。”


第二,何红英细数当下成都本土美术馆的发展现状:“拥有一座大型的专业化的美术馆,举办更高质量的艺术展览,吸引更多数量的馆藏资源,引发更具深度的学术研究,服务更大范围的观众群体,是几代画院人和这座城市共同的愿景。今年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天府艺术公园拔地而起,大家今天看到的两座新建的大型美术馆,成都市美术馆、成都市天府美术馆和成都市当代艺术馆让我们成都市美术馆的面积一下扩张到近7.5万平方米,进一步为成都的艺术繁荣提供了动能。”


成都市美术馆A区(成都市天府美术馆)


最后,何红英也对成都艺术文化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她表示:“今天作为中国新一线城市的代表,成都这座城市的发展不仅体现在GDP的跃升,更体现在繁荣的文化艺术带来的宜居性与幸福感。成都画院见证了成都和四川乃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艺术的蓬勃发展,在未来我们将以成都美术馆的力量持续推动城市精神的不断凝聚,我们期望能够成长为优秀的城市美术馆。不仅要立足地域美术史的深度挖掘,还要助力本土艺术家走向世界,这里不仅是文化知识的生产场所,更是思想碰撞、精神交流的开放平台。不仅是物理形态上的城市地标,也希望成为成都精神形象的重要代表。”


峰会现场


01

馆藏与研究


在何红英讲话结束后,首先开启的版块论坛为“馆藏与研究”,本版块由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主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高高,银川当代美术馆执行馆长王雪川,四川大学美术馆馆长熊宇,中国美术馆典藏部副主任赵辉进行了主题发言,讨论国内美术馆在机构收藏与学术研究等领域的心得与经验。


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高高,以十卷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精品大系》的编纂为例,分享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对于学术资源的整合与运用问题,她谈到:“在疫情发展的这两年里,美术馆方方面面的工作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一方面美术馆要迅速地采取各种措施应对疫情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另一方面由于国际交流和相关项目的一些暂缓、延迟某种程度上使得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进入到一种内循环的状态。在内循环的过程中也是给我们一个机会能够去梳理和思考如何更进一步的利用我们身边的资源、发挥我们自身的优势,从而使得我们美术馆建设的工作进入一家更加系统化和深入的阶段。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高高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到今天也已经有了7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自2008年新馆建成以后,我们在十多年的时间里集中地向一个专业化现代美术馆来建构。同时我们通过中央美术学院整体的学术研究力量,包括老师自身的研究和整体教学方向的开展,另一方面我们也拥有了大量富有创造力和活力的学生,同时还跟社会公益机构和科研机构展开广泛的合作。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面对的受众群体包括:中央美院的教师、学生和社会公众,这三个群体之间交集的部分,是我们能够将我们的学术发展和研究工作成果推广出去,形成更有效的部分,并希望在工作中能够和中央美院自身教学发展、学术研究发现契合的部分,也和社会公众对于美术的兴趣发生共鸣,从而最大化的发挥美术馆的社会美育作用。


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编纂了十卷本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精品大系》,这一套大系是基于2008年到2018年十年间美术馆自身的学术研究、馆藏研究的成果;在大系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相关的扩展性工作,包括展览和相关的讲座活动等等。同时,在大系编纂过程中我们又增补、收集了现当代这领域内的170件作品,并举办了相关的捐赠活动。”


银川当代美术馆执行馆长王雪川


银川当代美术馆执行馆长王雪川介绍了银川当代美术馆从中国油画史的开端开始梳理与收藏,与馆藏当代艺术作品的推广与宣传等问题,他谈到:


“银川当代美术馆位于华夏和银川艺术小镇内,建筑面积约为15000平米,是西北首个大型的当代艺术美术馆。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银川当代美术馆也在不断地关注着不同地域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从2015年8月开馆以来美术馆与国内外的艺术家、策展团队共同合作策划了十余场大型的展览活动和国际论坛活动,以及千余场的公共教育活动,共有300多位国内的艺术家,400多位国外的艺术家作品在此进行了展出。在过去的六年中,既可以看到着眼于当代语境下探讨不同文化或具有地域特征的当代展览,又可以接触到由国际策展人和国内外艺术家参与的国际性展览活动。


银川当代美术馆的中国早期洋绘画收藏,包含从清代至民国初期208组件作品,其收藏的时间跨越了三个时期,题材非常丰富多彩。大体可以归纳为中西人物肖像画、港务与船舶风光画、风景画、社会生产与市井生活风情四大类型。


银川当代美术馆第二大收藏体系是历史典藏地图,共收藏了90组件汇集了欧洲地图史上自16世纪至19世纪期间具有代表性的欧洲地图的原作和书籍。展品的题材分为启蒙的时代、图绘世界、驶向亚洲的航线以及科学与交流。”


四川大学美术馆馆长熊宇


四川大学美术馆馆长熊宇介绍了四川大学美术馆系列跨学科实验艺术项目的具体情况,涉及到跨学科交流方式、实验项目的运行逻辑与如何打破学科界限等问题,他谈到:“四川大学美术馆成立于2005年,是在四川大学的基本框架之下建立的。我们最近几年的基本工作是在学术研究的方向上,这个研究我们是有三个方面来促进的:一是对传统艺术形式内在逻辑发展的研究;二是学科融合下的艺术大融合;三是观念下的问题关注。


我们会把川大的跨学科研究作为一个基本的工作方式,着力地推进,在基础的调研同时,展开各个学科之间的丰富讨论,并以学科之间互动讲座的形式来进行。


四川大学美术馆也会跟不同的博物馆进行合作,如四川省博物馆、成都市博物馆、川大自然博物馆等,我们也针对这个项目专门出版了一部文献集,大概35万字左右。”


中国美术馆典藏部副主任赵辉


中国美术馆典藏部副主任赵辉则分享了中国美术馆自2014年开始利用馆藏资源举办的典藏活化项目,总结了美术馆对于藏品资源活化的具体路径,她谈到:“藏品是一座美术馆的立馆之本,学术之精,活化之源。美术馆能够发挥服务大众的社会效益,正是因为藏品本身具有无形的不可估量的吸引力、感染力,如何加大对藏品的研究与利用,更好的发挥美术经典作品在引领创作、贡献社会和服务受众方面的积极作用,美术馆人一直在思考和探寻。


如何让艺术作品发挥更大的价值?让艺术家创作的经典作品不仅能留世,更能够传世。吴为山馆长提出“典藏活化”的概念,让躺在宝库中的艺术走出了封存的空间,与广大观众见面,使藏品真正发挥以服务人民、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的社会效能。从概念的提出至今,中国美术馆已成功举办50余项典藏活化系列展,让这些时代造就的艺术经典又参与时代的造就,使美术馆在回归社会、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参与全民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建构,我们将这些典藏活化展概括为四种类型:


一、弘扬民族精神、策划主题性展览


中国美术馆自建馆之初业已开展收藏工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累计16万6000余件的藏品,形成了以近现代美术作品为主要收藏对象,旨在构建近现代美术史序列的藏品特色,通过对馆藏作品的梳理,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典藏活化开篇展:人民的形象作为主题三部曲的开篇,具有重大而特殊的意义。


二、力度藏品研究、策划学术性展览


重点捐赠项目展览是学术性典藏活化展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当今世界,对文化的理解离不开多元的审美和国际化的视野,1996年路德维希夫妇捐赠117幅国际艺术家作品成为了中国美术馆馆藏艺术珍品,我们不但要保护好研究好更要传播好,路德维希的艺术课永恒的温度等一系列典藏活化展应运而生,并巡展至成都、广州、武汉、南京、哈尔滨城市,让观众不用走出国门就欣赏到世界美术大师的作品。在纪念鲁迅逝世80周年之际,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只研朱墨作春山展”,第一次将鲁迅的思想集美术活动放在中国美术的历史视野中进行阐释,讲述了鲁迅文艺中体现出的民族精神和人民性,以及他为时代发声、为人民立言的文艺思想,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


峰会现场


三、推动多馆联动,策划交流性展览


典藏活化系列展还依托藏品,持续推进馆际联动,与博物馆、美术馆跨界合作,通过请进来借古开今激活创新,通过走出去更续文脉,活化精神。借博物馆及全国其他美术馆资源与本馆经典馆藏一同展出,有助于构建相对完整的历史文化框架,让观众看到藏品背后的时代背景。


四、聚焦地方文化、策划异域性展览


为了促进地方文化繁荣和藏品交流,中国美术馆不断地将展览送到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共享高品质的文化艺术。20世纪中国美术之旅走向西部,馆藏西部巡展是推动国家艺术资源服务基层的系列主题展览。今年我们还与新疆美术馆建立了长效机制,为新疆美术馆开馆送去了“美在新疆”“丝路飞鸿”两个展览,成为援疆的文化热点,这是送往革命胜地延安的两个展览“一切为了人民”和“美在民间”体现出文艺服务时代和人民的使命担当。”


峰会现场



02

展览与公众

在之后的“展览与公众——中国做法”版块中,邀请了青岛西海艺术湾、TAG·西海美术馆创始人孟宪伟,昆明当代美术馆联合创始人、馆长聂荣庆,成都麓湖•A4美术馆馆长孙莉等嘉宾,共同讨论在中国的社会与审美背景下关于展览的诸多实践与经验。


青岛西海艺术湾、TAG·西海美术馆创始人孟宪伟


青岛西海艺术湾、TAG·西海美术馆创始人孟宪伟介绍了开馆首展“超越”如何探索展览与空间、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以及美术馆支持下的艺术社区如何激发城市活力的方法,他谈到:"此次双年展“超融体”的主题对已建成的西海美术馆和正在建设的西海艺术湾社区具有极大的启示的意义。西海美术馆作为一家非营利机构它坐落于青岛西海岸新区,也是我们综合艺术社区西海艺术湾的核心机构,主体建筑17000平米,12间展厅,依海而建,由法国著名的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法国景观设计师吉尔·克莱芒共同打造。


西海美术馆以艺术社区为依托,探索公益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创新融合,艺术社区的规划与运营关注对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精神的需求,尤其是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下,要回归建筑与自然、生活与艺术本身,透过青少年艺术教育、艺术高校写生、艺术家的落户,企业家设置机构美术馆以及国际大师的驻留来聚集艺术资源,与公益美术馆形成互补,希望逐渐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文化艺术社区。充分发挥青岛的旅游资源,挖掘美术馆的展览、教育与娱乐功能,与艺术社区内的酒店、青年旅社、艺术工作室联合打造美术馆渡假品牌艺术冲浪,设立青策计划、启航计划,以推动青年策展人、青年艺术家的展览和驻留项目,共同探索美术馆的未来。

"


昆明当代美术馆联合创始人、馆长聂荣庆


昆明当代美术馆联合创始人、馆长聂荣庆:“我觉得一个城市的文化气质、一个城市美术馆坚持的学术方向,正是一个区域型美术馆的发展方向。


昆明当代美术馆从刚开始定位就非常明确,因为昆明不可能像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具备较高的观众层次,我们其实有非常大的一部分工作是对社会教育的义务,我们办馆的宗旨是学术专业化和知识普及化。开馆到现在的多年当中,我们一直在坚持这个办馆宗旨,确定一个在地性的展示、收藏和研究的美术馆的发展方向。


在方兴未艾美术馆的建设中,冷静的思考在地研究是区域性美术馆持续性发展必须要面对的问题,1950年代黄永玉先生到云南,然后开始描绘边疆的这种风情,带动大概差不多二十年时间边地风情的艺术创作,70年代后期吴冠中先生在云南图书馆第一次提出了“形式美”的讨论,到了80年代,产生了85美术运动中的新具象和新南艺术研究群体,所以到了今天,我觉得很多的艺术创作大家又会更关注生命本身,关注生物多样性和艺术多样性。”


成都麓湖•A4美术馆馆长孙莉


成都麓湖•A4美术馆馆长孙莉的发言以美术馆儿童教育为中心,讨论了如何让美术馆成为为儿童提供认识自我、社群、社会以及多元文化的土壤,孙莉表示:“A4美术馆是在2008年成立的,所以到今天作为民营美术馆是三年多的时间,也累积了很多在美术馆运营方面的经验与思考。今天的A4,除了麓湖本馆之外,还有麓山美术馆,一个拥有4500平方米的专业的美术馆空间,同时有A4的国际驻留中心、生态艺术馆,包括今年在海口开放的艺术馆等。所以到现在为止A4已经逐步地发展成为一个从研究、收藏到展览展示和公共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美术馆机构。


我们希望更多的不论是艺术家还是观众,能够从美术馆的介入者或参与者变成一个共创者。我们在2014年的时候开启了美术馆持续七年的一个公共教育项目‘iSTART儿童艺术节’,这里的“i”是小写的i,这也是我们的初心,我们希望从每一个小小的我开始,这里面“小小的我”不仅仅指的是孩子,当我们面对一个儿童的时候,他其实身后更多的是他所在的家庭,他的社区以及他的学校,他是一个丰富的网络,从这个小小的我开始,希望iSTART变成一通过儿童艺术教育的方式,卷动社会的一种新型的艺术参与的方式。在美术馆儿童艺术教育里面我们重要的可能不是艺术,我们是希望能够激发孩子们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在这里也会想到最重要的不是教育,而是希望能够让孩子们爱上学习,通过多元的表达来成就彼此。”


峰会现场


01

圆桌会议


中国的美术馆事业近些年来蓬勃发展,一方面,诸多关于美术馆基础职能的问题尚待摸索与完善,如学术建设、藏品积累、美育传播、标准化管理和可持续性运营等;与此同时,作为全球文化与艺术生态的构成之一,我们也在与世界同行一起,共同面对后疫情时期美术馆领域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在各版块发言结束后,12月19日下午本次峰会还举办了圆桌讨论。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国内官方和民营美术馆的馆长和策展人们,由他们从行业洞悉和个人专业的经验,共论当下之境,思辨未来之道。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教授


圆桌讨论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教授主持,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何桂彦,艺术评论人、策展人、现任教于成都大学的蓝庆伟,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馆长颜为昕,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UCCA lab艺术总监尤洋,和美术馆执行馆长邵舒,四川美术馆展览策划部副主任冯石,上海艺仓美术馆联合创始人张熹,成都蓝顶美术馆副馆长董艳娜,潇当代美术馆执行馆长刘玉姗等专家与嘉宾参与,围绕着本次峰会主题以及各自的丰富经验进行讨论。


参加圆桌会议的嘉宾合影


圆桌会议现场


据悉,2021年12月21日,本次成都双年展还将举办主题名为“艺术创新与城市创新”2021成都双年展学术交流会”,对成都双年展学术主旨与文化意义进行更加全面的理论阐述。






end




99好物推荐


往期精彩 / REVIEW

  1. 专访:李津——“下山还俗”与“游乐人间”

  2. 从“超现实主义”到“生命之水”,透过威士忌的杯底看到别样的艺术

  3. 艾海:让藏家在广州能买到最好的当代艺术品

  4. 如果笑有罪,霍安·科内拉就是罪魁祸首

  5. 在“平行的城市”里,散步在“无尽的庭院”

  6. 北京华艺国际2021秋拍在专场品牌打造上做了哪些功课?

  7. 永乐拍卖| 收藏好的现当代艺术就是同时收藏当下与未来

  8. 当怪物成为统领,童话会被怎样改写 ?

  9. 2021成都双年展8大主题展策展人访谈集合!

  10. 2021秋拍|中国嘉德独特的市场“质感”,是由哪些积极动因构成的?

  11. 33.5亿元收官!北京保利秋拍各版块高价TOP一览

  12. 北京华艺国际2021秋拍启幕,3500件臻品中的重中之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