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永乐春拍|蓬勃的生命和灿若桃花的生活,周春芽的艺术

刘军 99艺术网 2023-06-22


周春芽从来不归属在中国当代艺术史的任何潮流中,但批评家每每谈及他的艺术生涯和作品时都要单辟一章,超过四十年的创作生涯完整清晰又和自己的生活经历乃至生命历程休戚相关。从他每一阶段的作品中,观者便可一窥他生活的变化。

 

此次永乐春拍现当代板块汇聚了周春芽从上世纪80年代的《面具》、《公牛》系列,及至90年代后期及2004年的《绿狗》系列,此外2005年《桃花盛开的季节》更是《桃花》系列的开山之作。


本季春拍,永乐可谓将周春芽不同时期重要代表之作一并俱收,当完整回看多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时,我们无法不感慨周春芽对生活的感受是如此细腻动人,这些作品不仅是情感的真情流露,更是艺术家珍贵的生命历程的宝贵见证。

 

周春芽的画笔自始至终遵循着自己内心的方向,想画,就画了,想变,就变了,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一切又都是那么动人。





01

 原始,粗犷的高原力量



藏区是周春芽艺术生涯的第一个灵感之地,他被藏人粗粝、原始的气质和顽强的生命力深深打动,高原恶劣的自然气候在藏民的脸上留下如刀砍斧劈的沟壑,强烈的对比让周春芽非用画笔将其表达出来不可,这次永乐甄选的1987——1988年完成的《面具》与《公牛》堪称其绘画表现性的肇始之作。



周春芽 面具 1 1987 年作 纸本炭笔 55 × 41 cm

签 名:周春芽 1987

出 版:

《当代中青年美术家:周春芽》,四川美术出版社,1992 年,图版

《艺术界》,2001 年,P18

《周春芽》,Timezone8,2010 年,图版 & P29

估价:RMB 80,000---100,000



《面具》系列可以说是将表现性绘画语言表达的最彻底而同时又完全忠实于生活真实感受的完美范例,他所看重的是对绘画性与艺术性的穷究。



周春芽 面具 2 1988 年作 纸本炭笔 59 × 41 cm

签 名:周春芽 1988.3.26 于卡塞尔

出 版:

《当代中青年美术家:周春芽》,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 年,图版

估价:RMB 80,000---100,000



1982年周春芽毕业后分配至成都画院成为专职画家,同时他持续回到藏区写生,这一时期周春芽的藏族题材作品中,多是背景简约,造型单纯,笔触充满力度的作品,这三件《面具》系列均有当时藏民系列肖像的元素。



周春芽 面具 3 1988 年作 纸本炭笔 59 × 41 cm

签 名:1988 周春芽

出 版:

《当代中青年美术家:周春芽》,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 年,图版

估价:RMB 80,000---100,000



周春芽曾自述:“藏民的头像画的很怪,有肖像因素,不像以前画风景。”这些面具中,周春芽并未刻意去追求某种风格,画面上的线条,五官形象也故意加以变形。



周春芽 公牛1 1988 年作 炭条纸本 118 × 84 cm

签 名:1988 周春芽

估价:RMB 250,000---280,000



这种由淳朴自然所引发的直觉本能让周春芽在之后的艺术之路上一直特立独行。藏族题材对他影响之深,他曾这样描述:“很多具体的事情很快就淡忘了,留下来的只有藏民淳朴而粗犷的形象,以及贯穿其中的线条。”



周春芽 公牛2 1988 年作 炭条纸本 123 × 87.5 cm

签 名:1988.9 周春芽

估价:RMB 250,000---280,000



“我的画面上突出的线条,自然的形象也显出了某种变形,我希望自己能天真淳朴地接触自然,像初生小儿那样看世界。”两件《公牛》系列同样创作于上世纪八零年代,是周春芽早期难得一见的作品,同《面具》一样,画家采用了近乎抽象的表现语言去表现了在恶劣自然中公牛的强壮与顽强的生命力。



周春芽 人体 约 1990 年作 纸本炭笔 100 × 70 cm

估价:RMB 120,000---150,000



在1990年周春芽完成的这件人体作品上,我们已经依稀可以看到之后艺术家在“红人”系列中,那颀长挺拔的人体的影子。兼具写意神采的周春芽是当代艺术家中罕有的各个阶段作品均受到市场追逐的艺术家,作为艺术家最早,也是首个建立艺术史地位的时期,早期80年代和藏族题材相关的作品除了已藏于公私机构的寥寥数件外,为数不多的和藏族有关的作品几乎都不在市场上流通,此次永乐春拍集结的相关作品是难得的购藏良机。




02

 进入生命的“黑根”



1989年从德国留学了三年的他继续回到画院上班。还不到三十岁的周春芽过着上班、画画的平淡日子。出于安全考虑,周春芽向朋友要了一条狗,当时拿回来时只有一个月大,之后“黑根”在周春芽的生命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是生活伴侣,也是创作灵感,以至于四年后黑根从他生活中消失时,很长一段时间周春芽都提不起画笔。



周春芽和“黑根”



相较外界耳熟能详的“绿狗”,事实上周春芽笔下对“黑根”的演绎与诠释是异常丰富而生动的。是次春拍永乐拍卖为藏家呈上了周春芽不同时期“黑根”题材的作品,分别是1998年的《绿狗系列》以及2004年完成的《绿狗》。


“黑根是一个朋友从警犬大队抱来给我的,我以小画相赠,带回家时它只有一个月大,我还拍了照片”,周春芽一开始就对黑根喜爱有加,“这狼狗很乖,总是跟着我,我画画它就在一边趴着看,但对外人很凶,当时周围邻居都很害怕,所以也不能四处遛它,它跟我一起生活了四年。”



周春芽 绿狗系列 1998 年作 布面油画 150 × 120 cm

签 名:1998 周春芽 Zhou Chunya

出 版:

《中国美术馆》,2010 年 9 月刊,P89

《建构之维—2010 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年,P157

《目标·藏家之选中国当代艺术展》,TARGET 杂志,2015 年,P28 - 29

展 览:

建构之维—2010 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0 年

目标·藏家之选中国当代艺术展,今日美术馆,北京,2015 年

估价:RMB 5,800,000---6,800,000



周春芽艺术生涯中有很多极具个人标识性的代表作,“绿狗”首当其冲。绿狗第一次出现在他的画布上是1996年,“画成绿色完全是个意外,就是突然有一天想把它画成绿的,因为狗身上有些绿色的光影”。随后这只绿色的身影成了各大重要展览上的常客,也让周春芽的艺术更广为人知。


1997年之后,黑根在周春芽的画中开始以明亮的绿色为基调,这种同时兼具刺激与宁静两种气质的非自然色彩,所呈现的惊艳效果,可谓更甚于之前的“红石”。而这幅创作于1998年的《绿狗》便属这批印证其视觉风格巨大转变的重要奠基之作。本幅《绿狗》将周氏“单色彩色画”的特点淋漓展现给观者,通体绿色与夺目的粉舌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周春芽对色彩大胆而自由的运用,在当代艺坛无出其右者。


“黑根”乃至“绿狗”,是随时间淬炼而慢慢形成的一个庞大系列,这时期的绿狗之重要还在于开启了周春芽创作的一种类型,即对于情色男女赤裸直白地描述,以1999年黑根去世为限,周春芽的“绿狗”也在前后呈现两种不同的质感。



周春芽 绿狗 2004 年作 布面油画 248 × 198 cm

签 名:2004 周春芽 Zhou Chunya

出 版:

《艺术节点》,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年,P198 - 199

《艺术·生活 1》,2007 年,P9

《周春芽》,东八时区,2010 年,P311

展 览:

1971 - 2010 周春芽艺术四十年回顾,上海美术馆,上海,2010 年

成都双年展,东郊记忆,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成都,2011 年

估价:RMB 2,800,000---3,800,000



也是在创作“绿狗”的时期,周春芽开始在很多国际艺术大展上崭露头角:1996年首届上海双年展、德国波恩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展、1997年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举行的“引号:中国当代绘画”展,当时蓬皮杜美术馆馆长来他工作室,选了一张他画的三米大的“绿狗”,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露面的机会越来越多,周春芽也越来越忙。这一批“黑根”元素的作品无疑是周春芽艺术创作蓬勃生发阶段的最好例证。



周春芽与本件《绿狗》合影



另一件2004年完成的《绿狗》从艺术特点来说,极具水墨韵味,在视觉上不仅增加了暴力感,也增添了更多暧昧的意味。


周春芽虽创作的是当代艺术,但骨子里却受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颇深,这件作品同其他同系列“绿狗”相较,有着诸多引人注目之处:首先,同其他绿狗棱角分明,表现勇猛之气的作品不同,这件绿狗有着微妙且充满氤氲意象的笔触,狗的四肢与身体相融自洽,少了锋芒却多了优雅;其次,据艺术家本人叙述,黑根本性凶猛,生人勿近,但此作中的黑根坐姿端正,表情乖张,虽尺幅巨大,但给人观感亲切可人,是周春芽众多绿狗中气质最为温婉的一件;最重要是在此后的06、07、08年,绿狗作品中棕色的比重和画作的尺幅都越来越大,笔触重新得到强调,绿狗的毛发、眼神也变得更具象起来,而类似本件完成于2004年的绿狗也甚少再现。




03

春色无边桃花开



艺术反映生活,周春芽总是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寻觅着下一个让他兴奋的创作点。他对那些超越具体叙述,更有象征和普世性的题材感兴趣,如果说藏区的天高云阔让他有感于山河壮美,与爱情的邂逅则让他尽享人间美好。周春芽自述他自己没有古典文人那种隐曲婉转的表现手段,笔下描绘的就是“情和色”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欲望。


在龙泉山郊游喝茶的经历,让周春芽在2005年情迷“桃花”,这一系列可以说是周春芽将中国传统绘画中强调的笔情墨趣与私密情欲灿烂盛放的完美相融。这张《桃花盛开的季节》就是完成于同年的一件该系列的肇始之作,尺幅巨大的画面上,可以说将周春芽绘画语言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作品非常具有爆发力。 



周春芽 桃花盛开的季节 2005 年作 布面油画 250 × 200 cm

签 名:2005 周春芽 Zhou Chunya

出 版:

《美术文献》,2006 年第一期,P34

《周春芽》,东八时区,2010 年,P456 - 457

展 览:

第二届成都双年展,成都,2005 年

估价:RMB 6,800,000---8,800,000



创作该件《桃花盛开的季节》的2005年对于画家而言是艺术生涯上的一个巨大转折点,周春芽开始系统并自觉地追求开放的历史态度和开放的文化身份,文化命运和图像资源多元化了,实践方式也更加自由和直接了。“温和的暴力”在这张作品中也多有体现,画面中巨大的人体和灿烂花海既和谐又充满张力,有一种对抗性,侵犯性的东西在画面当中,充满了矛盾与生机。


对于红人中为何加入桃花,周春芽曾这样解释:“红人我一直在画,人和桃花的感情很吻合。桃花的颜色很像人身上的很多颜色,脸上的颜色、血的颜色、都像桃花。”著名评论家栗宪庭对此评价道:“你把桃花意象化了,你艳遇不断,你不把这种艳遇看做坏事,而是热情洋溢的接受它,爱在你心里是如此的美好,才使你能创造出桃花这个艳情的绘画意象来,这是你最大的成功。”


周春芽的《桃花盛开的季节》展现的是对生命最本真欲望全然投入的酣畅欢愉,是人生得意须尽欢的逍遥洒脱,更是对人间最美好爱情的颂扬与礼赞。


作为周春芽“桃花”系列中特别的一件,《桃花盛开的季节》是周春芽艺术造诣上具有相当高度的作品:周春芽从不避讳对原始欲望的热情颂扬,并且将之放在崇高的位置,本件作品中红色人体蔚然屹立于天地之间,桃花粉海居于画面中下部,这样的处理使得观者视线得以聚焦在“人”上。


而如前所述,这件作品创作的2005年是“桃花”之开启元年,相较之前红人居于室内背景的处理,艺术家首次将桃花意象与红人共伴相生,并置于更为开阔宏大的自然之中,粉上加粉的画面氛围,将“情色”意味加以升华,可谓大胆而惊艳之创。此次上拍的这幅《桃花盛开的季节》是周春芽将充盈着生命欲望的释放(桃花)与自传式的对其个体经验呈现书写(红人),两个极具重要意义的主题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另外值得藏家注意的是,同类题材中,大多为双人构图,以单一人物且以巨大体量表现桃花红人作品,数量非常稀少。该作也参加了同年举行的第二届成都双年展,估价和尺幅都较同类型作品更具吸引力,值得周春芽作品的资深藏家关注。周春芽艺术的独特性让他成为近几年内地市场表现最亮眼的中国当代艺术家,长期来看也是最稳健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


桃花作为周春芽最具个人符号性的艺术载体,收放之间充满了极为私⼈的情感体验,以简单明了的事物谱写深刻的人性哲思,成为其忠实于自我生活与反映社会真实的重要体现。周春芽通过一次次对于“桃花”与“红人”的不断实践与表达,以自然而然的方式,逐渐构建出完整鲜活的生命意象与内在本质。




04

见证多元面向的《菊》与《朋友》



1997年对于了解周春芽的人都知道,这段时间前后,一些情色交织的黑色人体开始出现在以绿色的黑根为主体的场景画面里,这一年也是黑根首次以“绿狗”面世的初始。但事实上周春芽同时期也创作了不属于这些系列,却依旧充满文人雅趣和生活气息的佳构,比如1996年的《朋友篇3号》和1997年的《菊》。


90年代初,周春芽便开始了其花卉系列的创作。花卉题材一直是中国传统文人乐于表现的内容,在他的笔下,花变成了一个十分具有象征意义的主题,通过西方的写生方法将中国传统绘画语言融入其中,新表现主义的技法与中国传统的笔墨意趣、绘画构成、画面主题融合为一体,无不渗透着独特的抒情与浪漫。



周春芽 菊 1997 年作 布面油画 53 × 45.5 cm

签 名:1997 周春芽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菊》这件作品形态上超越了物象的实在感,实际上已经使画面形象获得了一种神秘性和象征意味,而这正是东方绘画的精髓。检索资料,我们会发现周春芽的花卉题材作品创作时间很短且集中于90年代末,且作品尺幅都不大,但因创作时间贯穿于艺术家同时期的不同题材中,故而并不为太多人所留意。


《菊》是介于“山石”,“风景”和“黑根”间的一个创作面向,具体到画面语言上则是中国传统表现题材与西画媒介的实验。无论从肌理还是笔触上,都显示出那一时期的艺术家正处在一个同时找到契合自己的表现题材与绘画语言的兴奋期,画面轻松而写意,随性的笔触和温厚的色彩看出周春芽对驾驭表现对象的了然于胸。



周春芽 朋友篇 3 号 1996 年作 布面油画 72 × 60 cm

签 名:1996 周春芽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朋友篇》系列在周春芽的众多创作中同样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系列,极具生活化但却是艺术家与众多朋友友谊的难得见证,充满浓浓的怀旧气息。在这个系列的创作中,周春芽并没有使用他标志性的强烈色彩与笔触,而是选择了一种温和舒缓的方式来表现这些亲密友人。


在《朋友篇3号》画中,友人相拥而坐,生动的表情被周春芽以流畅轻盈的笔触记录下来,写意的调子赋予画面老照片一般的质感,时间仿佛在这里凝固,珍贵的友谊被画家定格在这一瞬间。


周春芽的艺术永远只和生活的美好,生命的璀璨真实相关,他将画面处理得像幻境,但又都是真实无比的生活,正是因为他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这份真诚,打动了每一个喜欢他艺术的人,所有过往四十余年的创作,他所有的“变”,共同成就了他如今作品中的厚度与丰富性。




永乐2022春季拍卖会预展/拍卖时间


各专场拍卖时间安排






end



往期回顾 / REVIEW


  1. 百万级到千万级,保利香港十周年剧透来了!

  2. 张恩利:流动中的创造性绘画

  3. 李振华:卡塞尔的展览有你吗?

  4. 冯博一:一辆“堆叠”着现实的三蹦子

  5. 何香凝美术馆:四年三展,解锁海外华人艺术的方方面面

  6. 珍妮·霍尔泽:文字的公共性

  7. 4.04亿!中国嘉德春拍二十世纪及现当代艺术专场成交火热

  8. 毛旭辉:圭山——与风情无关

  9. 陈彧君:艺术“家”与那个淡淡的木兰溪

  10. 胡妍妍&李艳锋:如何严选中国当代艺术新势力?

  11. 北京保利拍卖丨北京保利拍卖2022春拍精品展今日启幕!

  12. 李津:大荤酒醒后,大素平常心


99ART

当代艺术收藏投资专家

长按上方二维码,轻松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