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博一:一辆“堆叠”着现实的三蹦子

郝科 99艺术网 2022-09-20





一辆锈迹斑斑的、邮政绿色的三蹦子,拉着色彩斑斓的疲软包袱皮儿,疾驰向色调阴沉的东京画廊;端坐在车首的老板是叼着烟卷单手扶把的田畑幸人;在车尾奋力推车的小工则是光着大腿穿着竖中指长袜的冯博一……这些极具中国城镇特色和粗粝质感的视觉元素,在镜头中“堆叠”出了一幅魔幻感十足的土味浮世绘。


“堆叠”海报题图摄影 摄影:高文建、赵天翔

 

而作为一个展览的门面,在“堆叠”海报中自然流淌出的、充满挑衅感的恶趣味和贴地爬行式的纯然土味等,也与我们印象中那个喜欢恶搞的冯博一分毫不差地“堆叠”在了一起。


“堆叠”展览现场  摄影:高文建、赵天翔

 

通过海报所传递出的视觉信息,我们很容易将“堆叠”理解成为一种超载式的无序堆积与膨胀,但当我置身展览现场并认真观看时,却发现展览概念的指向与操作却是非常明晰且有序的。虽然冯博一经常会自称为“不谈学术的土鳖策展人”,但依然在策展前言中给出了一个非常学术化的解读:


堆叠图片墙选片  摄影:高文建、赵天翔

 

“堆叠”一词的字面意思是将东西一层一层地堆积起来;在互联网时代,“堆叠”又特指一台以上的交换机组合成共同工作,以便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尽可能多的端口,具有合并、共存、扩充的含意。借助和引申“堆叠”概念作为这次展览的主题,既是作品和展览的一种混合形态,也是一种链接、交流的界面。


宋冬 《链或不链》奥密克戎杯

宋冬 《链或不链》22张画

 

如果这段解读略显严肃的话,那我们或许可以用一种更加大白话的方式去理解它,即一个积木式的展览:还记得我们在小时候是怎么堆积木的吗?首先要在头脑中大概勾画出一个形象,之后就想办法用堆积木的方式去完成它。但在堆的过程中,我预想的形象可能随时会被改变与修正,同时,我们又要去考虑不同积木间的体型、大小和重量等关系,否则就会随时面临着毁灭性的坍塌或崩溃。


隋建国 《引力场-五屉桌上的纪念碑》


隋建国 《棍》


展望 《木日比》展览现场


张小涛 《雷鸣·沉默》


“堆叠”展览现场  摄影:高文建、赵天翔

 

而“堆叠”的策划和布展过程,也很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堆积木的过程:17个艺术家,19件作品,分批进场,不断有新的艺术家进来,不断用新作回应旧作,不断制造不确定性。冯博一说:“如果像常规的展览一样,只是找一些艺术家摆摆作品,挺无聊的,所以我老强调要‘强策展’,我规定游戏规则,艺术家要是接受,就按这个规则走,要不接受你就甭参展。”


徐冰 《小企业七言集》局部


刘索拉+于捷 《鸡赶庙会》影像作品截图

 

但在强调“强策展,递进式”展览策划理念的同时,冯博一更注重的则是不同的艺术家和作品,给展览主题带来的延展性和意外感。在各种不确定性的冲撞与叠加中,“堆叠”的展览现场,也变成了一个策展人与艺术家在不断的“博弈”中调整各自状态的动态场域。同时,策展人在其中发挥的潜性缝合功能,也让不同的作品之间产生了或直接或隐晦的呼应关系。


张一 《进入蛆壳》现场


冯琳 《母爱巧克力》作品图


李松松 《真爱》油彩、聚乙烯,240x240,2022


王庆松 《迎宾牌》作品图


王庆松 《迎宾牌》187个禁止标识

 

如王庆松的《迎宾牌》中187个禁止类标志,徐冰的《小企业七言集》中不同服装的品牌标签,张小涛的《雷鸣·沉默》中对于大众态度关键词的提取等,均在作品的文化指向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识性的、符号化的互文关系;在冯琳的《母爱巧克力》中用母乳制作的巧克力,在李松松的《真爱》中用鲜红与纯白编织而成的花环,则用不同的方式探寻着个体情感与生命的厚度间的关系;悬挂在半空的隋建国、展望和张一,飞翔在天空中的唐晖,为展览渲染出一种不稳定的心理质感;而宋冬则用“金色铁链”将东京画廊+BTAP的整体建筑内部空间结构勾勒一遍,并标注尺寸,使之成为一个“建筑框架草图”……冯博一说:“这种自由、独立的创作,抑或偏离了策展人的意图,却反而验证了这次展览的不确定性过程及状态,包括每一周的布展,都在不断地调整一些作品的位置。由此也构成了这次展览一种别样的‘在场性’和‘被折叠’的特征了。”


唐晖 《巡航导弹阵列》局部


缪晓春 《Meta花,愚人船和贾科梅蒂在上海》局部


陈文波 《美好模型》作品图

 

最后,当我置身于这个游走在“有序”与“失控”之间的展览现场时,在由金灿灿的富贵假象、庙会上四处乱撞的仓皇公鸡、悬挂于半空中的五彩蛆壳和阴鸷粘稠的漆黑书桌等形象,所构成的互溶与落差中,亦感受到了其中某种与当下现实间的隐秘共振,如被疫情和隔离所切割出的冷漠秩序、无法逃脱的生存焦虑、由虚荣所变异出的另类文化、在雷霆震怒的虚拟风暴过后,于现实中保持着“优雅”沉默的大多数……,而隐藏在展览海报戏谑形象背后的真实指向,似乎也在此处浮现了出来:那辆疾驰而来的三蹦子,背上驮着被“堆叠”的超载之物,而这种毫无骨气的柔软与色彩斑斓,也正是我们终日所面对的魔幻的日常与现实。


叶剑青《重》展览现场


朱建忠《空的堆叠》作品图


王舒野《堆叠展现场的时空裸体》作品图


刘索拉+于捷 《鸡赶庙会》影像作品截图




end



往期回顾 / REVIEW


  1. 4.04亿!中国嘉德春拍二十世纪及现当代艺术专场成交火热

  2. 何香凝美术馆:四年三展,解锁海外华人艺术的方方面面

  3. 毛旭辉:圭山——与风情无关

  4. 陈彧君:艺术“家”与那个淡淡的木兰溪

  5. 胡妍妍&李艳锋:如何严选中国当代艺术新势力?

  6. 北京保利拍卖丨北京保利拍卖2022春拍精品展今日启幕!

  7. 李津:大荤酒醒后,大素平常心

  8. 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这30+档展览值得赶紧去看

  9. 罗中立:赤脚少年的大巴山情愫

  10. 中国嘉德:推出现当代艺术特色精品专场,提振春拍市场信心

  11. 45位艺术家78件作品,天目里美术馆新展筑了一场怎样的“梦”?

  12. 年轻艺术家观察②:从毕业到被画廊代理,这条路有多长

  13. 硬核藏家入场,“老大师”如何焕发新生机?


99ART

当代艺术收藏投资专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