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先生创作的《白鹿原》小说,50万字鸿篇巨制,厚重、苍凉、磅礴、大气,深刻的震撼着每个读者,更是让“白鹿原”这三个字从西安向东三十多公里的白鹿原畔走向了全国,成了受到热捧的文化IP,在受众的注意力以及资本的追逐下,随之而来的是“白鹿原”IP的全领域开发。影视领域自不用多说,一部十六年筹备、十年立项的电视剧再次加深了公众的印象,而对旅游领域来说,一个好的IP更是可以使其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给游客独一无二的游玩体验,这也就无怪乎在仅仅200多平方公里的白鹿原上就分布了至少6家以“白鹿原”为主题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在基于《白鹿原》IP而衍生的旅游景点中,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是第一个,也是最先退出的一个,纵观它几年间的变化,正应了《白鹿原》书中的那句话: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才经得住一辈子读。
根据民俗村内公告,31号前这里将完成拆除
作为曾经的重点建设项目,2016年5月1日白鹿原民俗村开业当天就接待游客12万人次,另据媒体报道称,在开业之初景区内一些店铺单天营业额就能超过万元,再加上其作为当时唯一依托于“白鹿原”IP而衍生出的景区以及距离市区不远等先决条件,似乎让我们已经找到袁家村后,一个更具可复制经验的景区运营模板。但好景不长,在短暂的火爆之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的游客量逐年锐减,到了今年的3月7日,西安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景区发布公告称,3月12日起对该项目实施拆除,在去年9月开始“提升改造、暂停营业”后,这个曾经饱受人们期待的项目,正式画上句号。
开发之初,投资方负责人安可全曾表示,发起民俗文化村的初衷是“白鹿原神秘而厚重,我们不想将它的历史文化镶在框里、挂在墙上,而是让人们不仅看得见,还摸得着、感受得到。”
初衷虽好,但当那些“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文化”真正落地的时候,却依旧是那个熟悉的味道。自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开放以来,即便不断在景区内加入“白鹿原”元素,甚至将公共厕所的门牌也加上“小娥”“黑娃”的标识,但实质上景区提供的服务大都还在依靠以关中小吃为代表的餐饮,与开业之初的远大规划相距甚远,这样的模式,基本可以看作是挂着“白鹿原”的外衣,做着袁家村的买卖。
正如蓝田县白鹿原管委会主任张冉军所说,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因全省类似项目过多、同质化严重,项目本身经营、运营能力欠缺等问题,“我们也很痛心,必须要吸取教训”。
在脱离了文化内核以及特色发展之后,仅以餐饮为“好衣”、“好饭”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并没有能够长期运营的核心竞争力,再加上众多同样以“白鹿原”为主题的景区进一步分割流量,不断的复制,消费者审美疲劳,在短暂的火爆之后,当下结局并不算意外。
类似白鹿原民俗文化村这样昙花一现的特色景区其实不少,2013年4月,龙潭水乡开街运营,各种促销活动,加上尝鲜效应,开业头三天保守估计涌入13万游人,而到2019年,运营的商家只有几家,多是普通小吃,大部分店铺也已经关门歇业。
这些景区没落的原因都绕不开文化上的混乱、业态上的空白所导致的主题特色不明显,若以此为视角,同样以“主题特色”为命脉,在过去一段时间市场火热的特色小镇,在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关门余音未绝之时,也在不断的去芜存菁。
特色小镇第一次被公开提及要追溯到2014年10月,时任浙江省领导在参观全国首个云计算产业生态小镇——杭州西湖区云栖小镇时说:“让杭州多一个美丽的特色小镇,天上多飘几朵创新‘彩云’。”
但其实仅在6个月之前,浙江省政府就已经率先提出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提前孕育了“特色小镇”这颗火种。
随着2016年7月,中央正式提出2020年前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正式官宣“特色小镇”,特色小镇便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国蔓延开来,举国上下,各地政府,各方企业,纷纷入场,西安当然也不例外。
2017年8月,西安发布“关于印发《西安市特色小镇创建导则(试行)》等三份文件,随后通过汇总初审、实地考察和联合评审,涵盖金融、科技、旅游、艺术、休闲等方面的35个创建类特色小镇应运而生。
仅过了2年半的时间,在3月3日西安市发改委官网通报了一则消息——西安市第一批创建类特色小镇评价考核结果,在前文所述35个特色小镇中,未央区创智小镇、长安区常宁全生命周期康养小镇、蓝田县汤峪温泉小镇、周至县周城古韵小镇、曲江新区渼陂湖生态文化度假小镇等13个项目被淘汰。
缺少内涵、成为空城;房地产化倾向严重、沦为烂尾;照搬复制、毫无特色可言以及缺乏投资主体等频繁出现在特色小镇运营道路上的痛点,或多或少也都存在于此次被淘汰的13个项目当中。
特色小镇作为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对于西安城市产业发展的助力也同样不容小觑,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拆迁以及13个被淘汰的特色小镇等案例,在为其他项目树立了负面典型的同时,也从侧面释放出重要信号: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以及政府端管控趋严下,过去简单、粗暴的规划和发展模式,如今已经行不通了。《白鹿原》中说,“世事就是俩字:祸福。俩字半边一样,半边不一样,相互牵连着”,而这样祸福相依的最终走向,除了需要交给时间来证明之外,还要看观者从何种角度出发。
从开业的人声鼎沸,到被房企纳入商业改造,这个以白鹿原为IP的人造景区仅用了4年时间,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退出舞台的背后,是蓝城集团迅速现身接盘。反观蓝城,携十几年来全国多个小镇项目的开发履历,积累了大量对理想小镇的探索与实践经验,曾在2016与2017年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房地产城镇化运营引领企业”称号,似乎一经现身就有了一丝向好的可能性。
不过,接下来的身份如何定义,对此次被淘汰的13个特色小镇来说,未必是坏事。自从国家在政策层面将“全国特色小镇”更名为全国特色小城镇之时,曾明确表示要逐步淘汰几类发展变形走样的小镇,地方省市县各级政府则紧随其后,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进一步明确小镇的培育、创建、评选到扶持、淘汰的标准,从制度上确保特色小镇在产业、投资、空间特色等方面健康发展。
西安针对35个项目进行的考核,正是出于规范小镇行业游戏规则的考量,让曾经一度过热的行业稍缓步伐,将发展重心由量变转为质量,值得肯定。对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以及13个被淘汰小镇来说,故事已成为终局,而对于更多依旧活跃在小镇行业建设领域的开发商们,从上述案例中总结教训后,未尝不是一个把握行业触底反弹转折点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