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9个项目!京东、汉晟、迈科...落户背后的“组合拳”

Sgr 悦西安 2023-05-08


作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西咸新区又迎“利好”。


昨天,在西咸新区投资环境说明会暨入区项目签约仪式上,签约了一大批优秀项目,可以看出,这些项目无一例外都突出科技、创新,代表着前沿发展方向。


这不仅是招商引资成果的集中展现,对于城市发展来说,这样的大会影响将更为深远。尤其是在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如何跳出固有圈子,通过发展方式转型,主动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抓住新一轮城市发展动能的“富矿”,走出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城市化发展道路,则是摆在每个城市面前的“头等大事”。


规模大,上下游带动能力强


9月24日,西咸新区投资环境说明会暨入区项目签约仪式顺利举行,会上集中签约49个项目,总投资达到了883.58亿元。


观察分析本次落户的项目,两个特征极为显著。


其一,项目规模体量较大,经济和税收贡献率较高,上下游带动能力强。像是汉晟智能平板显示核心部件生产基地、光控特斯联公司西北总部都达到了百亿级投资;胰岛β细胞微囊化封装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投资达50亿,一期建设年产1万例胰岛封装胶囊生产基地。


其二,这些项目大部分为秦创原“所需”,涉及先进制造类、电子信息类、科技研发类、科技转化类等多个产业领域,其产业附加值和科技含金量都比较高,符合两链融合的大方向,也反映出西咸新区未来产业发展定位高标。


西咸新区近几年GDP平均增速持续全市领跑,而再加上这次大规模项目契约,无疑为西咸新区以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想象。

三一西安产业园


可见,这次签约会上的“硕果累累”是理所应当的,除此之外,还是其投资吸引力和营商环境改善的最佳证明,如同秦创原总窗口设在西咸新区一样,区域经济发展同样需要有一个样板给出答案。
 
循环往复的产业支撑体系


众所周知,招商引资是一个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后劲所在。

但同时,在招商过程中,也不能盲目招商,不能“拾到篮子里就是菜”,需要规划先行,而西咸便是如此,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建设过程中,始终立足于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

尤其是针对自身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欠优化的现状,区域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优先锁定具有广泛带动效应的链条型项目,再以此为原点,根据产业链进行二次招商,保证项目在落地后,还能再通过带动上下游企业进行汇聚,最终实现产业生态全周期。



比如电子信息业,一直被视为象征工业制造发达与否的“必答题”,因为它不仅技术门槛高,更是对各子项下的产业分工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凡是国内工业发达的城市,几乎都有相对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


在此次大会中,电子信息类项目堪称“干货满满”——能斯特高温功能陶瓷芯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拟建设能斯特西北科技创新研究院、500万支高温功能陶瓷芯片生产线、200万支氮氧传感器生产线等。还有罗普特人工智能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项目建设罗普特智慧城市创新研究院和区域高端制造生产总部基地两个部分。


众所周知,电子信息业一直被视为工业制造的“先锋队”,因为它不仅技术门槛高,更是对各子项下的产业分工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凡是国内工业发达的城市,几乎都有相对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



自3月30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在西咸新区成立以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工作陡然加速,当然,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的过程中,除了高校和企业,还需要更多力量参与。


比如“种子”——科技研发类北京四维图新西北研发中心项目:总部建成后年研发投入约5000万元,将建立围绕高精度地图采集位置大数据服务业务、人工智能标注、GIS+行业应用业务为核心的地理信息软件研发基地。


比如“浇水”——金融及其他服务业类陕投集团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项目:注册资本金100亿元,其中,共同出资成立20亿总规模秦创原科创母基金,通过投资天使和成长主题的子基金的方式最终投资于秦创原科创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产业。


比如“土壤”——平台类秦川创新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项目带头突破高端五轴机床、数控系统等国外技术封锁、实现进口替代,解决我国高档数控机床的“卡脖子”问题。


还比如“果实”——科技转化类高延性复合材料项目:该项目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邓明科教授研发,主要应用在建筑加固改造和装配式建筑。公司2021年营收预计达3亿元,计划经过2-3年的精心准备实现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



在示范项目带动下,在金融服务的帮助下,在原始研发的补充下,西咸新区针对性地进行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补链与融链做法,有效提升了科技传化的通达度。

若从更加宏观视野来分析,虽然此次签约项目隶属不同行业,但几乎所有项目均能够对应科创研究、科创载体、创新平台、企业驱动、基础设施、应用场景等要素。而这些要素,这无疑为秦创原平台总窗口建设打下了“优渥”的基础的同时,又为西咸新区“无形之中”构建出一个共生共荣、循环往复的产业支撑体系。


这就是西咸新区到如今,展示的一幅以创新为纽带的高质量前行画卷。

实打实的“营商利好”


作为一个新区,西咸新区所取得的如此成绩,除了区位、政策、高地等优势外,更是因为西咸新区能够提供优质的营商环境。

西部云谷


在本次大会上,西咸新区发布了“提升营商环境十八条新举措、加快宜居宜业城市建设十项举措和秦创原总窗口产业定位与空间布局指引”三大政策包。


仔细梳理一番,不难发现,这三大政策包任何一个单拿出来,都是颇具分量的“营商利好”。


像是在18条举措中方面,产业项目可以实现“拿地即开工”,开办企业“2小时办结”,水电气暖讯“一键接入”,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等等,目的就是“真刀真枪”的解决了产业在落地过程中所担忧的燃眉之急,而落地之前和之后的考量,秦创原创新载体与宜居宜业若干举措则是对症下药。



可以说,西咸新区把招商引资落地过程分成具体的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特征,制定一一对应的解决方案,真正当好企业的娘家人,并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为企业解决“疑难杂症”,谋划长远。


如果说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份永远无法收笔的答卷,那么,西咸新区已经在这份答卷上写下独特注脚。


中俄丝路创新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果说此次大会彰显了西咸新区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经济积势蓄能的赛道中“狂飙加速”,那么,成立至今,从经济增速持续高位到产业结构提档升级,从创新驱动的不断发力到两联融合的斩获颇丰,西咸新区的智慧与成果,在探索与共享中,正在获得更广泛的认同。


前方在望,西咸新区高质量发展之路,将愈来愈值得期待。


点击阅读原文

见证西安发展

 点击标题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SKP-S+易俗街区+合生汇,西安老城商业“翻身仗”?

惊艳!全运盛会启幕,多图呈现西安高光时刻

瑞吉酒店西安首秀,为何又是高新区?

地铁四期安排!西安最新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启动招标

建成大西安东部新中心,浐灞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出炉

小学生增量、增幅全国第一,对西安意味着什么?

山姆会员店拟落地西安,2-3家门店选址何方?

陕西考古博物馆年内开放,“博物馆之城”呼之欲出

2020全国购物中心销售额TOP50,西安这三家上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