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忘初心 | 国博讲述:开国第一大印

文/王海蛟 国博君 2023-02-09

观众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中“开国第一大印”前驻足参观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召开。在为筹建新中国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中,刻治中央人民政府及所属机构印信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其中,中央人民政府印是颁发各种法令、命令、指示和行使其他权力时钤印公文的凭证信物,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时任筹备会常委会副主任的周恩来、陈叔通,副秘书长余心清、齐燕铭都为治印的筹划工作付出了极大精力。周恩来委托陈叔通、齐燕铭邀请国内治印名家张樾丞、顿力夫、唐醉石和魏长青等共同探讨。张樾丞在中央人民政府印的设计镌刻中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8月19日下午,在北京饭店举行了“政府印铸问题座谈会”,副秘书长余心清主持,张樾丞、张少丞等14人出席。会议议定政府印铸问题:型式仿宋印,字体为小篆,质料为铜,字文用“印”。


9月27日,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最终确定后,中央人民政府印的印文正式确定,但由于其他所属机构名称待定,印铸印文的事情随之推迟。10月27日,齐燕铭将镌铸中央人民政府暨所属机构政府印信的报告上报,经批示后,当日交付铸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在铜刻技艺中成就极高的张樾丞承接了镌刻中央人民政府印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翻阅大量资料,经过多种繁复工序,终于在10月31日完成这项工作。这枚中央人民政府印字体为扁宋体,而非以往官印的篆体。为使字文排列对称、整齐美观,特加入“之”字,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使用的铜料比其他的政府印信密度大、质地硬。印型为正方形,印面边长9厘米、印体厚2.5厘米、印柄长10.9厘米,印体和印柄是分别制作后旋接上的,印柄中间略凹进,整体造型简朴而庄重。


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印等政府印信经统一编号后正式启用,印信背面刻印文、启用时间和序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一日 第一号”。此后,这枚国印在建国初期多次行使它的神圣使命。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按照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至此,开国印信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全部上缴给新的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1959年5月,国务院秘书厅将这枚开国第一大印连同其他政府印信一起拨交中国革命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观众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中“开国第一大印”前驻足参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展出


(本文作者王海蛟系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本文原刊载于《人民政协报》2018年9月29日第11版,此为节选,经作者修订后予以转载。)



【展览推荐】


复兴之路

基本陈列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5-北7、北12-北15展厅


兴之路·新时代部分:

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基本陈列

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5、南10展厅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和“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基本陈列。



【相关阅读】


李大钊狱中的亲笔自述


开国大典上升起的五星红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原稿



(图文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