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 |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野兽出没的地方》

2016-04-18 经典图画书

你好!我是丹妈

童书编辑、儿童心理研究者、亲子阅读推广人

点击标题下经典图画书,可以关注我

- 丹妈语 -

私人微信:danma02


今天的这本绘本真的是经典中的经典,绘本届有句这样的说法:因为这本绘本,图画书成年了。它也是第一本被承认有强烈情感的绘本,你若是读完绘本的导读,就知道它到底有多经典了!


这本书的导读很长,但真心的相当精彩啊,错过你就真是损失惨了!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野兽出没的地方》



适合年龄:3-6岁






●  ●  ●  



聆 听 绘 本 的 声 音




●  ●  ●  




再 来 欣 赏 下 视 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17330il9b&width=500&height=375&auto=0


●  ●  ●  


为 何 推 荐 这 本 书 ?


艾登·钱伯斯说:“因为这本书,图画书成年了。”


美国第一本承认孩子具有强烈情感的图画书。


一个幻想故事,让我们认清,每个人心中都有童年的影子。


同时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减轻孩子的依赖感!


彼得·亨特说,这本书是20世纪最成功的图画书之一。


朱迪思·希尔曼说,它开拓了现代童年的意义。


今天,可以这样说,《野兽出没的地方》已经成了被人们分析、解读得最多的一本图画书、莫里斯·桑达克已经成了被人们研究最多的创作者。不然,彼得·亨特就不会说出“这本书是过分赞扬的受害者”的话来了。


现在,这本书被形容为“美国第一本承认孩子具有强烈情感的图画书”。作者莫里斯·桑达克在这本书里,用野兽——WildThings这个词,如果直译应该是“野东西”——作为意象,赤裸裸地表达了麦克斯内心世界的强烈情绪,是愤怒的升华。




●  ●  ●  


如 何 阅 读 这 本 书?



四幕舞台剧《野兽出没的地方》


序幕:封面封底、前环衬、扉页、书名页


第一幕:愤怒    跨页1-3


第二幕:出逃    跨页4-6


第三幕:历险    跨页7-16


第四幕:回家    跨页


尾声:后环衬、版权页、封底



(一)序幕



1、封面和封底



连图



封面



封底


为什么封面上找不到MAX?是不是藏到封面中的小船里啦?


第一个问题就是:封面上为什么没有主人公MAX?


这幅画,不是书中某个插图的重复,而是抽取了关键性的元素重新创作的画,看懂这幅画,对于理解整个作品,具有向导作用。


关注的,有三处:圆月、小船、野兽


书中很多地方都有月亮,意味着什么?


小船意味着什么?在封面中,在野兽的相衬下,船为什么很小?


书中野兽出现过5、6只,为什么是这只野兽?牛头、人脚、打瞌睡。


对于刚刚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我的理解是:封面表达了很多信息,作者故意不放主人公的目的,恐怕是为了突出MAX的情绪。整部作品,都是为了表达孩子的情绪,而封面藏了太多的密码。封面虽然不见MAX,画中的每一样,其实,都与MAX有关联。



2.前环衬



环衬,在精装书中是非常重要的画面语言。相当于戏剧开场时最初的一段旋律。如果是图像,就必须盯上半分钟,想一想这幅图意味着什么。


如果只是单一的颜色,也可以想一想整本书的氛围。一般而言,红色、绿色、蓝色,在人类的约定俗成中都有特定的情绪含义。如果是安宁的气氛,就绝不会是红色;同样,如果是激烈的剧情,就绝不会是蓝色。


在这本书中,前环衬和后环衬完全相同,是一片一片落叶的叠加,五彩缤纷的叶子意味着什么?是否指向复杂的情感?没有答案,只能在心中感受。



3、扉页


在巨大的白色空间中,只在右下角写上书名


,相对很小的字,衬托着相对很大很大的白色空间。这种空间感,是作者从一开始就意图传递给读者的。


大陆中文版,左面是版权信息,右边是“野兽出没的地方”。中文版和原版,两厢比较,那种空旷感在中文版中,似乎减弱了很多很多。


台湾汉声杂志翻译成为《野兽国》,大陆阿甲老师翻译为:野兽出没的地方



4、书名页


大陆版包括:书名、作者译者、出版社


这一页,我们看到了两只野兽,似乎并不凶恶,反而被身材瘦小的男孩吓唬了。男孩穿着狼装,拖着狼尾巴,带着王冠,粘着胡子,一副称王称霸的模样,装出一副凶残的样子。可是,狼装毕竟是童装,其间还透出一丝滑稽和幽默,细细探究,童装也就意味着幼稚。


序幕到此结束,作者交代了很多信息,包括:野兽不凶恶、男孩很顽皮、丛林、小船,同时也引起读者的思考:野兽出没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二)第一幕 愤怒



1、第1个跨页


关注一:“那天”,这不是随意的一天,而是特定的“那天”,那天发生了什么?那天白天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引起麦克斯的撒野举动?谁也不知道。建议大家看一下原版电影《野兽家园》,或许会找到一些答案。至于这个答案,是不是桑达克的解释,就搞不明白了。


关注二:一句话结尾,没有标点符号。这种情况在全书中多次出现,为什么?为了吸引读者往下翻页图画书文字很少,如何吸引读者自觉地翻页,有很多技巧,“说话说半句,说不全”,这种技法,莫里斯•桑达克使用得很多。


画面分析


第1个跨页,画面只是用了右边一页的大约四分之一的面积,图画被巨大的白色边框为主,传递着强烈的压抑。主人公麦克斯在搞破坏:用榔头敲打钉子。图画都是静止的,但通过动作、眼神、榔头,分明看到了麦克斯在用力敲打。是怎样的原因造成了他的巨大愤怒呢?


从被单的图案、衣架、毛巾,能够猜测出这是他妈妈的卧室。但这些物品全部被重新组织了一番。一只玩具熊被吊在衣架下面,似乎是绞刑架的感觉。麦克斯脚底下踩的书,就是踩着人类的文明,这是典型的叛逆的象征。


画面中,麦克斯向右,小熊向左,视线的分离,使得画面中间形不成视觉的焦点,这种手法,透露出很强烈的不确定感。



2、第2个跨页


文字:没玩没了


从文字来讲,是前面一页的后半句,同样没有标点符号。为什么到这里还是没有标点符号?等看完第三页,就会有答案了。这幅图的画面,比第一幅,稍微大了一丁点,同样是白色边框的压抑感


麦克斯高高举起叉子,象狼一样猛扑向小狗,小狗落荒而逃。麦克斯为什么要去追打小狗?原著没有说明,只能猜测。请注意墙上的一幅画,显然是麦克斯创作的(by MAX),创作的是什么内容?


大家可以把第二张图放大一下看,墙上的那幅画,代表着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线索由此推测,书中所有的野兽,都是麦克斯自己创造出来的,或者说是想象出来的。



3、第3个跨页


文字:妈妈叫他:“你这个野兽!”


麦克斯却说:“我要吃了你!”


妈妈不给他吃晚饭,让他去睡觉。


从文字的角度,前后三个页面,三段话,到这里才遇到第一个句号。作者的意图就是让读者把三幅图、三个场景连接起来看。


第3个画面与前面两个画面比较,呈现逐步扩大的规律。这张画,是整个故事中愤怒的顶点,麦克斯的脸朝着左侧、门外,似乎妈妈就在门外面批评的声音传了进来。


画面上方,窗外是一轮月亮,似乎不是满月,是弦月,不太清晰。


麦克斯站立的地方、月亮、枕头,三个点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区域,但形不成焦点。麦克斯处于倒三角形的底部,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不稳定,整个第一幕,交代了麦克斯的撒野、愤怒。



(三)第二幕  出逃



1、第4个跨页


文字:那天晚上,麦克斯的房间里长出一片树林


从文字看,这句话同样没有标点符号,暗示读者,要往后看,后半句话读过以后,还可以回过来重看文字和画面。


画面分析:这一页,最大的变化就是长出了六棵树。画面面积比前面有大了一圈,画面更亮些,窗外的月亮第二次出现,清晰了些,缺得更多了些。麦克斯的脸,由对着房门外面,转向朝里面,嘴角的表情松弛了些,眼睛闭上,手反绑,左脚脚板翘着,一幅负气后的一丁点轻松的样子。可以推测,闭着眼睛的麦克斯,想象出了树。



2、第5个跨页


文字:长啊长……


画面分析:树木更多了,桌子被灌木挡掉了,地面基本上被野草覆盖,床、门的形状逐渐模糊。窗外,星星更多了。


此时,麦克斯已经彻底放松了,捂着嘴偷笑着



第6个跨页


文字:藤蔓爬满了天花板,四壁变成了旷野


这个时候,图像占据了完整的一页,从第1页到第6页,从出离愤怒到“出逃”旷野,主人公的情绪,完全发生了改变。


月亮的位置没有改变,麦克斯的位置也没有变,说明还是在自己的房间里,可是,房间被“旷野”取代。虽然此时麦克斯背对着我们,从张牙舞爪的样子,一定能猜测,他的表情一定是狂喜。


下面进入了第三幕,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



(四)第三幕  历险



1、第7个跨页



文字:大海上漂来一只“麦克斯”号小船,他扬帆起航,过了一夜又一天


画面从1/2个跨页,“发展”成了一半略多,一颗大树及树冠,向着左面延伸,预示着,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宽广。此时,麦克斯正对着我们,嘴角的弧线,格外长,格外圆。


一只“麦克斯”号小船,船是小的,而麦克斯(MAX)暗合着大。还记得第二个跨页,楼梯旁墙上挂着的画吗?“by MAX”。据此推断,这艘小船,是不是也是麦克斯制作的船模呢?



2、第8个跨页


文字:过了好多个星期,过了几乎一整年,去到野兽出没的地方


画面,占据了整个跨页的三分之二。


小船在前进中靠不上岸,船后方,从海里冒出来一个怪兽,吹口气,帮助麦克斯靠岸。麦克斯显然吓了一跳。



3、第9个跨页


左面文字:当他来到野兽出没的地方,它们发出可怕的吼声露出可怕的牙齿


右面文字:亮出可怕的眼睛伸出可怕的爪子。这一页,最大的变化是版式,从左右分隔1:2,变成了上下分隔,大约2:1。这样表现的场景,更加宽广,有点类似广角镜。


四只野兽,张牙舞爪地迎接着麦克斯,麦克斯的表情是气愤,不是害怕。如果我们遇到陌生的动物,突然冲上来,本能反应肯定是害怕,是躲开。可麦克斯现在却是左手叉腰,右手扶着船帮。为什么不害怕?


如果冲上来的是自己家的宠物,当然就不会害怕啰。那么,这些野兽,是不是麦克斯家的宠物呢?


我们又要回到第二个跨页了,对,就是那幅画,那幅牛头野兽。


由此是否可以推断:这些野兽就是麦克斯平时画出来的。这里有个细节要注意:桅杆顶上黄色的小旗子。


第七页,旗向右(顺风);第八页,旗向左(逆风,所以很难靠岸);第九页,旗又向右(怪兽吹的)。风一直在变,第八页的浪,明显比第七页要大一些,说明海上还是有风险的。



4、第10个跨页


左面文字:麦克斯喊:“定!”他对他们施了魔法——


右面文字:盯着它们的黄眼珠一眨也不眨,它们好害怕,都叫他最野最野的野兽,


这幅图画,麦克斯对野兽施了定身法,一动不动。麦克斯的双手动作,与第二幅图中扑向小狗的样子,及其相像。只是扑向小狗时,肯定得到了妈妈的训斥,被迫中断,而此时可以为所欲为。小狗会跑,野兽却傻傻地呆着,并表现出“好害怕”的样子。


此时,月亮再次出现,非常清晰,似乎面积更小了。画面最右面,树后面躲着一只牛角兽,探出个头,它为什么不出来?其它野兽都用手捂着脸,牛角兽却没有动作。先留个问号。


这个画面中前面的四个野兽,也各有特点,似乎可以叫做:狮子兽、山羊兽、条纹兽、鸭脚兽。这四只野兽,在第9页中的表情,相对是比较凶猛的,举着两只爪子,站立着。到了第10页,都捂着头,坐了下来。轮到麦克斯举起了双手。



5、第11个跨页


左面文字:它们请他做野兽之王。


右面文字:“现在,”麦克斯大叫,“野兽闹腾开始了!”


麦克斯头戴皇冠,手持法杖,坐在小土墩上发号施令。五只野兽做出恭敬的样子。其中,山羊兽不见了,多了一个公鸡兽。这里有只怪兽与众不同。


整个画面,已经把文字区域挤占到只剩下很窄的一条了,预示着,高潮即将到来。



6、第12-14个跨页


连续三个满页第12个跨页,麦克斯率领野兽们冲着月亮舞蹈、嚎叫;



第13个跨页,他们吊到了树上;


第14个跨页,他们开始了列队大游行。


在第12页,最左面和最右面的野兽,似乎都是大鼻子,都是新出现的。


第13个跨页,天光渐亮,麦克斯和野兽们吊在树上,狂欢彻夜进行。


第14个跨页,麦克斯骑到了牛角兽的背上,称王称霸。


这三个页面中的野兽,没有一个的眼睛是看着麦克斯的眼睛的。这与第10页中交代的文字形成了印证。第10页“盯着它们的黄眼珠一眨也不眨”,然后就是定身术。显然,野兽们在配合麦克斯这个最野的野兽进行狂欢的时候,也在暗地谋划自己的下一步行动计划:首先是不看麦克斯的眼睛。


作者用连续三个整幅的跨页,表达了麦克斯和野兽们的狂野派对进入了高潮。这三页是图画书历史上评论最多、最经典的图画。这三页,没有文字,只有全幅的图案。看到这连续的三个画面,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会产生一种解放的感觉。主人公麦克斯心中的怒气,全部发散了出来,一扫阴霾。


戏剧的高潮,往往就意味着后面的剧情将逐步平息。当心中的阴霾被一扫而光后,自然就会趋向平静、理性。



7、第15个跨页


左面文字:“停!”麦克斯说道。他让野兽们去睡觉,不给它们吃饭。野兽之王麦克斯感到很孤单,他想待在有人最爱自己的地方。


右面文字:从狂野四周远远地飘来,好吃东西的香味,于是他决定不再当这个地方的国王。


图像分析:狂欢了一个晚上,天色渐亮,野兽们都累了,三只野兽在打盹,只有麦克斯在思考。明明是一场狂欢,应该欢愉,可麦克斯感受到的竟然是“孤单”。孩子不会阐述理性的、系统的思维,孩子的思考,完全是直觉,是感性。麦克斯必然感觉到了,在狂欢的时候,野兽们并不是发自内心地、无条件的接纳他,而是多少带着猜忌、阴谋的成分。这一点,从前面连续三个满幅图片中野兽的表情、眼神就能看出来。


当孩子感到孤单的时候,思念的一定是父母,尤其是母亲,所以“他想待在有人最爱自己的地方”,也就是说,麦克斯因为反抗母亲的惩罚而“出逃”,狂欢过后,依然渴望“回归”。这似乎是孩子们的天性。


当他内心渴望“回归”时,非常巧合地飘来了“好吃东西的香味”。这是典型的梦境。


这幅图上,有两个地方值得思考。


第一个看点是麦克斯的帐篷、小圆凳,不就是第一个跨页中的样子吗?原来,在故事一开始,就买下了“出逃”的伏笔。


第二个看点是牛角怪。为什么牛角怪的位置离麦克斯那么近?故事结束后单独说。



8、第16个跨页


左面文字:可是野兽们哭喊着:“噢,请不要走——我们要吃了你——我们太爱你了!”麦克斯却说:“不!”


右面文字:野兽们发出可怕的吼声露出可怕的牙齿,亮出可怕的眼睛伸出可怕的爪子,麦克斯却踏上“麦克斯”号小船,向它们挥手告别。


第15页和第16页,画面比例逐步减小,作者有意识地为故事的结尾进行铺垫。这一页,野兽的表情明显露出了凶残的本性,好在麦克斯已经成功地驾船离开了。


这一页的文字,基本是重复着前面的几幅图。“我要吃了你”是第三幅图麦克斯冲着妈妈喊的话;四个“可怕”是第九页的重复;踏上小船也是第九页的重复,只是船头掉了个个。



(五)第四幕  回家



1、第17个跨页


文字:过了整整一年,过了好多个星期,过了一天


这幅图的结构,是左右排版,图在右,占据2/3面积,和第7幅基本相同。两幅图的不同点在于:船头方向;白天/黑夜;麦克斯的表情——狂躁之后出逃的窃喜与狂欢之后孤独的寂寞。


晴朗的夜空下,麦克斯归心似箭。归心似箭,从桅杆上的旗帜也能看出来:出发时的顺风和归家时的逆风。



2、第18个跨页


文字:又回到他出发的那个晚上,他发现房间里为他准备的晚饭


这幅图画,版式与第6幅完全相同,左面文字,右面满幅图画。


图画中的内容,与第3幅图基本相同,都是麦克斯房间的场景。


第18幅图,比第3幅图,面积明显变大,麦克斯的表情明显放松,表达的是孩子的心情发生了根本变化。右面一半的满幅图片,更加明亮的光线 ,说明心理危机早就过去了。


还记得讲第3幅图时,说到麦克斯所站位置处于倒三角形的底部吗?很强的不确定性的暗示。


再看这张图,麦克斯站在画面的右侧,面朝画面的中心位置,自然就形成了视觉焦点。


麦克斯的位置、视线延伸的门和地毯的交会处、满月,三者构成了一个正三角型,平衡感代替了颠覆感。


圆桌上,出现了食物,花盆被挪了位置,说明在麦克斯“出逃”期间,妈妈进过房间了。


文章来源网络,原作者请联系支付稿酬,谢谢

中文书单  0-2 | 2-3 | 3-4 | 4-7小学父母

英文书单  0-4 | 3-6 | 儿歌动画 | 启蒙路线

主题书单  安全 | 科普 | 好习惯  | 入园 | 童诗 | 数学 

儿童艺术  艺术 | 动画 电影 纪录片 | 音乐 | 画画

教育心理  拖拉 | 注意力 哭闹 吃饭 独立 叛逆 


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可关注丹妈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120篇原创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