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坏绘本”,该怎么给孩子读?
对于绘本推荐,丹妈还是自信满满的,每次给大家推荐的绘本,几乎都能够得到大读者和小读者的一致好评。
但有类绘本例外,孩子们爱不释手,妈妈之间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风评。有的妈妈表示很喜欢,陪着孩子一读再读,有的妈妈却避之唯恐不及。
比如家喻户晓大名鼎鼎的凯迪克银奖绘本《大卫,不可以》,前些天关于这部绘本的争论,又在妈妈群里硝烟四起了。
有些妈妈好像找到了组织,这不就是我家熊娃子吗?原来全天下的小男孩儿都一样一样,又欢脱又捣蛋,最有共鸣的不过是——原来怒目圆睁的叉腰妈,不是我一个!
有些妈妈却吐槽,大卫像个熊孩子一样,龇牙咧嘴上窜下跳不停闯祸,给孩子读完后,乖孩子就变成了大卫......
所以有些读者犯难了:丹妈,这类能让孩子读吗?孩子如果模仿书中的“坏行为”该怎么办呢?
1
我先带大家来看看,这究竟是怎样一本神仙绘本呢?
这本绘本的作者大卫.香农,在他5岁的时候,用画笔画下了妈妈不允许他做的事情,每一幅画上都写上了No,David!这是当时的他唯一会拼写的两个字。
长大后的大卫成了一名插画师,为《纽约时报》、《时报杂志》和《滚石杂志》都画过插图,在他自己早就忘记了童年的No,David涂鸦时,大卫妈妈却很有心地保存了那些画作并寄给了他。
于是,《大卫,不可以》问世了。
大卫的模样,丑兮兮的,圆脑袋,朝天鼻,贱兮兮的笑起来,露出一排参差不齐的小尖牙。
在设计这个形象时,大卫.香农曾经想画一个更符合审美的孩子形象,但画来画去总觉得不生动,于是他决定用自己5岁时画的原稿形象,作为基础进行加工创作,才有了虽然丑、但就是孩子王的大卫。
整本书的文字部分极其简单,就是大卫,不可以!
大卫集齐了熊孩子的所有特性,爱玩爱吃却又没有分寸,不断捣蛋,不断犯错,伴随着的,是一个老母亲不断地不可以!大卫不可以!
双手叉腰,没有脸部描绘,可以想象妈妈当时应该是怒目而视,像不像极了我们自己?
2
首先,丹妈来说说,为什么这样一个狗都嫌的大卫,孩子们会这么喜欢呢呢?
因为大卫就是孩子自己啊!
从来没有哪本书,可以这样欢脱又明目张胆地画出了孩子本来的模样。
哪个小孩不贪吃?大卫为了吃饼干,踩在凳子上努着嘴,聚精会神去够那一盒饼干,全然不顾下一秒可能就要摔下来——
哪个小孩不爱玩泥巴?但又有几个孩子可以真正自由地玩泥巴呢?大卫可以!
大卫不仅玩泥巴,还把自己玩成一个小泥人儿,最好笑的是,大卫头顶上的泥巴里还长出了小蘑菇,脚上长出了小树苗,可以想象泥人卫刚刚玩泥巴有多欢乐多了。
叮当看到这一页的泥人大卫,咯咯笑个不停,我能想象此时他对大卫的羡慕嫉妒了。
哪个孩子不爱玩水?能在浴缸里打水仗简直是梦想,顽皮的大卫实现了小朋友们小小的梦想啊,想象自己是个小海盗,可以和小黄鸭小鲸鱼在大海里大战三百回合!
大卫各种各样让妈妈崩溃咆哮的行为,本身没有‘好坏对错’之分,都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真实的模样。
教孩子认识世界、懂得分享、追寻美好品质的绘本有很多,而像这样浓墨重彩描述孩子们调皮捣蛋的绘本,真的很少。
但就是这样的绘本,却让孩子们爱不释手,百看不厌,因为他们在书里面看到了自己。
大人们每天都在教他们怎么做一个好孩子、乖孩子,但原来,这个世界上有人和我一样,贪吃贪玩不爱睡觉,时时闯祸常常挨骂。
它对孩子的认同,不仅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共鸣,也让孩子平日里压抑的负面情绪得到了宣泄。
就像我们成为妈妈以后,看歌颂母爱的文章看多了,突然看到妈妈圈泥石流一样的Ali Wong横空出世,跳上舞台控诉成为妈妈的种种不堪时,哇,太舒心太释放了,一边大笑一边热泪盈眶。
疲惫的老母亲们需要坏妈妈Ali Wong,被教育的孩子也爱坏孩子大卫。
而且大卫旺盛的好奇心、喜欢探索、勇于尝试,富有想象力又有创造力和行动力……这些,不都是我们希望孩子具备的能力吗?
3
孩子喜欢归喜欢,但如果孩子模仿大卫,妈妈们确实会很头疼。
洗完澡光着腚就跑了,捂住眼睛,不敢想象那画面……
吃饭像打仗,全程都是玩,不好好吃饭怎么有营养长身体?
这样一本全篇捣蛋的绘本,很多妈妈的担心不无道理,小孩子都爱模仿,我也听过确实有小孩模仿大卫的行为。
丹妈觉得,读这类绘本,要分情况来看,对于大孩子而言,没什么担心的,他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知道大卫的行为不值得学习。
但对于没有辨别能力、爱模仿的低龄幼童来说,则需要父母引导。建议共读时,加以解说和分析,邀请孩子参与绘本的讨论中来,一起把错误的、危险的行为指出来。
比如叮当三岁时,我跟他是这样读的——
读到大卫拿起球棒的那一页:
“宝贝你看,大卫在干什么呀?”
“打球”
“可是,他在哪里打球呢?”
“客厅”
“大卫给自己戴上了头盔,真棒,这样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伤。但在客厅打球,会有什么其它危险呢?”
“球会打到挂钟,还会……还会打倒桌子上的花盆和小姑娘。”
叮当若有所思后,说了很多的危险可能性。
“嗯,在客厅打球会有那么多危险,所以大卫妈妈又要说——”
他一边说,一边两只手交叉作出NO的手势。
“大卫——不!可!以!”
讲过很多遍之后,他的兴趣稍减,所以我又换了一种方式——情景扮演。叮当来扮演大卫,他装作自己在捣蛋,我用书里的语调喊他,可以夸张点。
“来,咱们去拿根“球杆”,你也试试。”
此时进入实操阶段,叮当兴高采烈地找来了“球杆”。然后按照图像,进行模仿。
“会发生什么呢?”
“花盆、小姑娘(他的小兔娃娃)都倒了,受伤了。”
甚至“球杆”在挥舞时,因为空间狭小,还扫到他自己。
“现在知道应该去哪里打球了把,是不是要去空间很大的地方?”
“是的”
“还要注意姿势,不然会打到自己的头是不是?”
“是的”
通过这一页,他知道了,可以打球,但要注意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东西;发现问题,知道打球的正确知识;完成打球任务,获得成就感.....
我觉得这本书其实也在探讨孩子的界限问题,在我家,除非是有生命危险的,不然一般都不限制叮当的探索。当我讲完这本书,叮当他知道了怎么利用工具,怎么玩水,饭锅还可以这样玩创意;同时也知道了不可以抠鼻屎、玩了泥巴回来后要洗手......
而不过不管大卫如何调皮捣蛋,翻到最后一页,看到妈妈温柔的双手将大卫抱在怀里,轻轻地抚摸着:“大卫乖……我爱你!”
“宝贝乖......我也爱你”我也张开手臂,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
这是在告诉孩子,无论他是怎样的孩子,妈妈都是爱他的,而正是这种无条件的爱,让孩子可以勇于去探索,不用担心有任何的后果。
4
叮当一直都很喜欢这套绘本,我在陪读时,也会适当引导他去发现错误、危险的行为,所以叮当几乎没有模仿过大卫。
同类型的,孩子们很喜欢、妈妈却头疼的绘本,还有很多。
例如丹妈解析过的👉孩子,别挖了,你鼻孔里是有矿吗?也是这样让父母难驾驭的类型,害怕孩子从此挖鼻孔一去不复返了。
但其实,无论读不读这本书,孩子也还是一样该挖挖,不挖时自然就不挖了,这是孩子的阶段性特征,没有必要三令五申的强调禁忌。
还有争议很大的《11只猫》系列也是如此,11只猫有点小淘气,小自我,小狡猾,还有不少‘坏主意’,有些父母是不敢给小朋友看这类绘本的。
但其实这11只猫就是孩子自己,滑稽可笑的故事也就是孩子们自己的日常,天真可爱又笨拙,聪明反被聪明误,孩子们能从书里得到了被认同的理解、以及放肆的宣泄。
想想我们大人,读到符合自己三观、但可能不是世俗主命题的文章或书籍,也会有大快人心之感啊,何况孩子呢,让孩子拥有纯粹的阅读快乐,有何不可?
当然,优秀绘本特别多,如果真的对于此类绘本有心理负担,那么不读也是一种选择,并没有什么缺失和遗憾。
丹妈往期测评
古诗词测评 •
语文大改革,古诗文猛增87%,这7套古诗书真的别错过
买回来20多本书,这7本能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亲测 | 搞定拼音,5款app,3套书,23首儿歌…这下全齐了
爆红的识字书《四五快读》,真有那么神吗?
逻辑狗是好,但有两个误区一定要注意
孩子什么年龄看什么逻辑思维书,这份测评你一定要看看
少儿编程测评 •
一年3万的少儿编程课,全部精髓都在这
点击阅读原文,围观丹妈一家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