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聊聊在家如何做逻辑思维训练,我之前也时不时会在公号提及,就像哪套书、哪个玩具能锻炼孩子的逻辑能力,但很少系统地去说。
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整理这几年和叮当在家是怎么操作的。今天聊聊他4岁之前我是怎么做的。
逻辑思维,它其实是一种综合能力,包含判断力、推理能力、观察能力、数学逻辑能力、专注力、创造力、空间能力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的研究认为,若人在17岁所达到的智力水平为100%,那么儿童在4岁时已具备了其中的50%,4~8岁期间获得30%,而8~17岁这一阶段只增加了20%。
学龄前随着大脑以惊人的速度发育,孩子也在快速的学习新技能,思考能力在快速提高。△《婴儿、儿童和青少年》所以,在8岁之前,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孩子以后学习起来也越轻松(当然,并不是说8岁之后就不能培养了,只是效果可能没那么好。)
我在家给叮当做逻辑思维训练,主要集中在两方面:语言(大量的阅读)、游戏(在游戏中学习,认识世界)。
从1岁开始,他试着模仿大人,也开始留意一些好玩的现象。这些都是孩子学习的重要过程。
到了2岁,孩子开始懂得思考,并对因果关系的理解逐渐加强。3岁左右,就开始对任何事都超感兴趣,会不停的问“为什么”,这正是激发娃探索以及培养兴趣的好机会。3~4岁时,推理能力在慢慢发展,对事物理解能力加强,可以开始阅读更复杂的绘本,桌游的难度也略有提升。叮当两岁左右,我开始有意识启发他进行简单的逻辑(因果关系)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识地去引导他。此外,也会通过读绘本和玩游戏,激发他对比较、匹配和分类、数与量、图形色彩、空间感知、找规律、推理等概念的认知,从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另外,除了本文介绍的绘本和桌游,互动式游戏书如逻辑狗(3岁以上用比较好)、公文式教育也不可少。这两套书的好处在于,阶梯分级,可以按孩子年龄段选择,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翻之前的文章,今天文章就不重点介绍了。最后想说下,这些只是我个人作为一个普通妈妈的分享,希望能对你们有点参考。
差不多两岁开始,孩子就逐渐有分辨能力了。但还是只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等特点。
我们可以挑一些有数量概念的启蒙绘本,比如这本广为人知的《好饿好饿的毛毛虫》(适合1岁+)绘本中,毛毛虫每天吃的食物越来越多,而数量最多到5,在幼龄宝宝的理解范围之内。
在读绘本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互动,叮当稍小的时候,我问比较多的是“毛毛虫吃了几个草莓啊?”熟悉了绘本之后,我们互动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能从“毛毛虫吃几个草莓”,聊到“毛毛虫哪天吃得最多?”“吃的草莓多,还是橘子多?”等关于数量和比较的问题。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孩子观察和思考,慢慢体会多和少的概念。
大小、长短、多少等这类比较概念,相对容易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具体实物,我有时会刻意让叮当去对比(哪片树叶大啊,哪边糖果多啊......)
但像重量这种看不见的概念,就需要用一些道具辅助。体验最直观的,莫过于小狗天平(适合2.5岁+)
小狗就相当于砝码,玩具在制作上,把数字和小狗之间的重量关系上做的非常精确:
基于这个原理,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数字和数量的关系(4只小狗和数字4的关系),还能直观的感受数与量的比较,比如:为什么4只小狗比2只小狗重呢?
是因为4比2大呀,这样很容易帮孩子把数字大小和重量大小两个概念理解清楚了。
这款玩具太小的孩子估计体会不深,建议两岁半+开始玩比较好。
叮当在2~3岁玩得贴纸书比较多,这套《和米菲一起玩贴纸》他真的很喜欢,贴完了一套我又入了一套。
贴纸书做启蒙是非常不错的,一来是娃很喜欢这种形式,二来贴纸书里设计的小游戏,对认知和逻辑思考都有一定的帮助。
这本书比较适合1~2岁的娃,用简单好懂的日常小故事,带宝宝认识日常用品、简单图形和颜色。
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细节,培养对匹配的认知和理解。找出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和关联性。
顺带提下公文式教育中,有很多匹配方面的练习题:
其中搭建鱼铺时,把不同颜色的鱼归类,放在鱼篓里,对孩子颜色分辨及分类的理解都有很好的锻炼。
像是买鱼的时候,买家需要掷骰子,根据骰子显示的形状去买对应的鱼。
比如掷骰子是平行四边形向上,就是要去买蝠鲼。通过游戏引导孩子对匹配概念的理解。
能够目测1~4个物体,数数到1~10,点数5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会用数词表示物体或动作,比如我有3个苹果。
关于数和量,不得不提这本《首先有个苹果》,这本曾是叮当独宠,被讲了无数遍。
巧妙地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字,融入了形象生动的故事中。
首先有一个苹果;两条虫子从里面钻出来;三只鸟想吃那些虫子;四个猎人打那些鸟;五只狗去找那些鸟;就在这时,从森林里出来了六只熊;七只小船停在岸边;八只乌龟撞上了小船;九条鱼救了猎人;猎人扔出十个蜂窝……
数字从1到10,就在这不断加入新成员、不断丰富的画面中数完了。孩子很容易通过寻找,将数字和形象结合起来,并随着故事的发展,不断巩固对数字概念的认知。最后数不清的蜜蜂从蜂窝里飞出来,画面真是“闹的一塌糊涂”
下一页,故事又理顺头绪重新回到原点,好像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
可以说,这本书是将数学概念与故事情节结合的优秀范本。更多绘本推荐:《数一数,亲了几下》《10个10》《十个手指头和十个脚趾头》《数学启蒙》
数字与数量概念的形成,我还会选些培养数感的玩具,两岁之内,我给叮当玩的是布积木。又比如我之前分享过的小松饼。能轻松进行数字与数量概念的训练。适合2.5岁+的孩子(家长要在旁边看着,防止误食)。
这款计数杯算是经典教具型的玩具了,通过游戏,强化娃的颜色认知、分类能力,以及点数启蒙。
数的集合
这款桌游具体的玩法,我之前分享过很详细的文章,可看👉小松饼玩法
认识3~7种简单形状,能感知并说出“碗是圆的,箱子是方的”。
这类型的书,可以看看心喜阅出品的《形状在哪里》系列。一共有4本,分别是《和圆形一起玩》《和方形一起玩》《跟三角形去旅行》《跟着线条走》。
带着孩子一起玩形状游戏、将形状符号与生活实物结合起来。找一找,玩一玩。
色彩丰富,插图很可爱,可以帮助宝宝识别色彩。
磁力片是叮当从一岁多就常玩的玩具之一,也是认识图形和颜色的代表。
磁力片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型的形状: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菱形、梯形、圆形……初阶数字启蒙,可以配合数字积木,让孩子挑出对应块数的磁力片。颜色也是红橙黄绿青蓝紫,通通都有,特别适合做孩子认形状认颜色的启蒙道具。
我对叮当的启蒙就是从“在对话里,尽量使用精确的形状、颜色和数量词汇”开始的:
我:“宝宝,帮妈妈拿下那个红色的正方形”
叮当:“哇,原来三角形拼在一起是个屋顶啊~”
我:宝宝,能给我两块红色三角形的吗?
这样一来二去,叮当自然就明白了:每块积木在形状和颜色上都有自己的名字。
形状和颜色在他脑海中不再是抽象的词汇,而是一说就能一一对应上的磁力片。
感知物体基本空间和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是什么意思。
《鳄鱼先生》立体书非常适合玩启蒙空间游戏。这本书更像个玩具,一推开是个可以360度打开的房子。
小鳄鱼的家有4个房间:客厅、卧室、洗手间、厨房。就是这书的4页。
对1-2岁的宝宝来说,它是一本认知书,大点的娃娃可以拓展很多玩法,我尤其和叮当玩捉迷藏,培养他的空间方位能力。
咦,门后面没找到鳄鱼。”
“床下面也没有,到底去哪儿了呢?”
“桌子上面也没有”
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去尝试,鳄鱼能不能藏到洗手台下?
如果不能为什么呢?孩子能直观地感受空间:不同大小的空间原来可以容纳不同大小的物品。
轮到我藏鳄鱼的时候,我会让叮当数20个数,再去找。让他学会等待。
他在不停重复:“联结”(看到鳄鱼)“联结断裂”(鳄鱼藏起来了)“重新联结”(找到了鳄鱼)的过程里,获得了安全感。
这套书的玩法,我之前分享过很详细的文章,可看👉这本书只有4页,却把各种陪玩方法都整明白了 一两岁宝宝就可以看起来~
邦尼兔(Bunny Boo)是一款对照卡片摆积木的游戏,设计非常巧妙,虽然只是四个部件,但是因为有60张关卡和特殊的部件设计,随心所欲玩出上百种花样来。
一句话介绍玩法:就是照着卡片摆兔子,选取几关给大家过个眼瘾:
60关的难易程度是精心设计过的,从简单到难层层递进。
不过,对于桌游,太小的娃还没有规则意识,没办法理解题卡,这就需要家长在身边引导。
我一般会先带叮当把题卡描述一遍,再让叮当摆出造型:
我:叮当你看,这个题卡里最下面和中间这两个木块是什么颜色?
叮当:最下面的是红色,中间的是黄色。
我:你再看看兔子在哪里,上中下哪个位置?
叮当:最上面。
我:你试试看,能不能也摆一个这样子的造型。
引导是为了带孩子对思考产生兴趣,同时潜移默化的锻炼了读题的能力,这对未来的学习生活都非常有帮助。
另外,刚刚提到的磁力片,也很适合培养孩子的空间方位能力。
磁力片比较好的一点是,不管多高,倒下来的时候都不容易散掉。
还有一个非常非常经典的玩具,无论是小孩还是成年人中,都有它的粉丝,那就是乐高。
乐高对建议年龄设计的非常科学,叮当3岁之前玩得都是得宝系列,大颗粒非常安全。
它在场景设置上也特别丰富,从迪士尼到生活场景,再到大型场景。
▌绘本怎么选
逻辑推理能力,比如绘本《屁屁侦探》(建议3.5岁+看),它把逻辑推理、游戏、认知融入到漫画中。
有趣又好玩,通过动手、动脑、破案给孩子带来成就感。
这套书我之前写过详细文章👉游戏书你家一定有,但这么搞笑又功能全的真难得
三岁以上,很多桌游都或多或少涉及到推理能力了。比较综合的是下面这款智趣小火车。
它的难度共四种,从具象逐渐过渡到抽象。
这款桌游创意和品质都不错,就是价格比较贵啦。
这几天叮当放假,被小姨带去亲戚家 ,我也工作效率奇高。本来还想列更得更丰富,但篇幅实在太长,以后想起到再重新发文添加。文中列了这么多,最关键还是那句话,陪孩子看起来玩起来,一直坚持,肯定能在孩子身上看到效果的。过了今天,2019年就还剩明天最后一天了,一年实在过的太快了~
编辑助理: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