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惊喜的是,没想到苏菲·布莱科尔的这套经典套装(两本新书,三本老书)也有参加活动。因为前些天我还在和中信沟通这本书,想和大家推荐这套书。当时出版社定价是5折团,而这次活动这套书页面折扣也是5折:
但是,5折基础上,可以再参加300-50的券 + 叠加使用300-60或200-40的优惠码,所以才做出了这个能低到2.9折的凑单。其中青岛社引进的一古拉(2册,适合3岁+),作为今年的新书,也值得入手。
托本.库曼这套我在公号分享过很多次了👉 《飞鼠传奇》 ,应该有不少读者入手过:
所以我又组了两个新的方案,其中第一个方案,强推啦。凑单3.2折入手,算下来苏菲·布莱科尔这套5册精装(总价234.5元),相当于75元左右,只能书超值~
其它年龄段的书,也有些凑单方案,可直接进当当专场去选👇
今天是此次活动最后一天,300-80的优惠券和优惠码已经申请新的了,欢迎自取~记得先领券再用优惠码
200-406CEKHB
GCJXQH
8NFNVA
JGBDRJ
300-60B8KJ5Q
VNTRZ7
KPAHXH
MTPXRU
进入专场页面下单👇
如何使用优惠码👇
优惠码截止时间:5月22日(自营书籍可用,特例品除外)因为今天是最后一天活动,所以这套书还是想趁活动期有个好折扣,把苏菲·布莱科尔的这套书给介绍了吧。“高产、高质、高人气”这样的评价,对澳大利亚绘本作家苏菲·布莱科尔和她的作品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这位绘本界的宝藏作家,几乎不会让读者失望,细数下她拿到手的奖项,就知道她受到多少认可。
它获得2019年凯迪克金奖,三年前由中信出版社引进。
在这之前她参与绘制的《云端旅行》,荣获纽约时报2016年度十佳图画书。
以及同样是绘制图画的《甜点,真好吃》,获《纽约时报》十佳绘本,博洛尼亚优秀童书奖;
今年中信又引进了她的2本新绘本,分别是:
作者:[澳] 苏菲·布莱科尔
苏菲·布莱科尔的作品,拥有独特魅力,她善于挖掘生活,基于现实的创作细腻无比,不失严谨。
2019年,《你好灯塔》斩获凯迪克金奖,以及以下奖项:2018年度独立畅销书榜单图书
《纽约时报》 2018年值得关注的25本童书
《出版人周刊》2018年度Z佳图画书
《柯克斯评论》2018年度图画书
《号角杂志》2018年年度好书
插画我尤其喜欢,可以说代表了苏菲的最高水准。竖长的绘本,把高大的灯塔一展无遗,为孩子们描绘了守塔人与灯塔的故事。这令守塔人欣喜不已。陪伴和守护的边界,进一步扩大了。
可是,时代总在进步。当自动装置代替手动发条,守塔人的职责随之结束,一家人在灯塔上的生活也结束了。书中的图书细节,可以看出灯塔已融进他们的生命,一直相伴。灯塔守护人的守塔生活,我在这本书里读到了,正如阿甲老师在导语中所说:大海茫茫,一处礁石岛上矗立着一座美丽的灯塔,守塔人沉稳老练,恪尽职守,保证了周边航海导航的正常运行,而且还热心帮助海上遇险的人们;日升月落,潮起潮落,四季更迭,海上美景被守塔人一人独享,直到有一天他的伴侣来到,与世隔绝的孤独变成了二人世界的甜蜜,接着又迎来他们相爱的结晶,宁静、神秘又充满希望......
离开灯塔后在岸边,守塔人一家依然道着“你好,灯塔”。风浪的声音嘈杂,却掩不住守塔人心底这句清晰的问候。这是守塔人和灯塔之间的浪漫。守塔人的生命里,不仅有日常的孤单、枯燥、平凡冗长,也有用生命去守护着海中船只的惊心动魄、冒险等。无论风平浪静,还是惊涛骇浪,在枯燥繁复的工作日常里,守塔人一直坚守着职责,为航海人指引着航向。从孤身一人,到与妻子相守,再到与妻儿相伴,守塔人随着小家庭慢慢扩大,内心的责任和温暖也一点点充盈。灯塔守护人,生活平凡简单,日复一日按部就班。仔细想想,但这不正是我们每个普通人的影子吗?把普通岗位做好,需要靠的就是一份信念,一份坚守,一份责任......这来源于心中的那座灯塔。每个人拥有自己的光芒,或强烈,或熹微。你能做到,小则着眼日常,不厌琐碎,大则专注于一项事业,坚守一份责任。你这一座灯塔发出亮光,坚持不懈指引着前进的航向。这多么值得幸福,多么值得骄傲。更加喜欢的是苏菲的图画。2019 凯迪克金奖颁奖词这样描述她的画:
精湛的水彩插图使灯塔和发生在灯塔内的家庭故事变得熠熠生辉。不同天气下,灯塔的完美景致与内部的细节景象在圆形图案中交替变化。布莱科尔在构图、线条上的技巧和对细节的密切关注,成就了这本精致优雅的书。孩子们会沉浸在《你好灯塔》展现的每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中。
竖长页中,灯塔外面的海景和灯塔里边的细节,都引人入胜。特别是一层一层展开的灯塔剖面图,一下子唤醒了好奇心。灯塔的结构,守塔人的工作,她都深究考证过。求真务实的创作,妥妥为孩子展示了一种观察事物的新视角。孩子天生充满好奇心,即使第一次接触灯塔和守塔人,他们也能获得探索新事物的勇气。阅读结束,探索依然可以继续。家长和孩子不妨借亲子共读的机会,讨论多种多样的职业责任和工作环境。
苏菲不仅仅创作自己想写的故事,她也作为绘者,参与到吸引她的故事中。马修·奥尔尙与苏菲合作了《云端旅行》,一起讲述了人类第一次乘坐气球的跨国飞行。1783 年,第一次载人气球成功飞上云端。在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里,似乎每个人都尝试过搭乘气球飞上天。意大利人、苏格兰人、男,女人……甚至是一只绵羊,都有过美妙的云端之旅。但是还从来没有人从一个国家飞到另一个国家。对比《你好灯塔》的宁静,《云端旅行》则多了一些戏剧性的趣味。坐气球从英国飞到法国,本来是一件美事,一对冤家却冲突不止。两位人类史上的英雄,英国医生杰弗里斯和法国飞行员布兰查德,一开始看对方不顺眼,拒绝与对方同行。他们是互呛“走着瞧”一起上路的。这塑料友情太搞笑了。最初,氢气球起步很稳,顺利得连布兰查德都打起了盹。但意外,该来总会来的。前边有多顺利,后边就有多坎坷。杰弗里斯给气球放气,却放过头,气球一直下降。等到醒来的飞行员布兰查德用领巾扎紧气球,还是有点迟了。他们为了减重,把沙子扔下去,甚至把身上的衣服也扔下去。“好,那现在把我的这件也扔下去”,布兰查德不想独自保命。让我捧腹的是,他们竟减重到极致,连同两只爱宠,都一起往海里撒尿哈。两位英雄是不是十分反转?简直颠覆了我对英雄固有的印象。他们从冲突到和谐,为孩子贡献了不少笑点。乍一看,他们的拌嘴很无厘头,解决问题的方式也略带夸张。但正是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英雄没有过多紧张和害怕的情绪,反而放松自恰。人类第一次气球跨国飞行的勇敢和决心,在如此幽默的故事色彩下,难道不是更让人记忆深刻吗?而具有现实意义的,不止勇气,更有伙伴之间的理解与合作。不爽与怀疑,包容与谅解,孩子读着读着,接纳了两位主人公的这些情绪。这样的第一次追梦,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成长鼓励。这个故事的对话特别多,苏菲精心设计了气泡框和漫画,来呈现戏剧化的对话内容。仔细看,每个气泡的形状,多多少少像气球的样子。眼睛看着这样的文字气泡,还是比较舒适的。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绘本里两位人物,起初有各自的心理防线,但防线在某一个动人瞬间被打破了。当飞行员布兰查德把自己的救生衣也丢下去,他们产生了一种生死与共的情谊。之前互称姓氏,此刻互道姓名,他们亲近了许多。不得不说,这部绘本尤为幽默诙谐,困境都不显得窘迫,反而有趣得多。如果其他书也像《云端旅行》这样,从生活的角度去生动讲述人类历史,说不定孩子能沉浸到人的真性情里,轻松记住这些故事。
《甜点,真好吃》是苏菲作为绘者的另一力作,作者是美食爱好者艾米莉·詹金斯。2015年《纽约时报》十佳图画书里,《甜点,真好吃》赫然在列,苏菲更是凭它拿到了博洛尼亚童书奖。一个关于美味和爱的大故事,由4个小故事组成。4个世纪,4个家庭,同一种甜点在传承,爱透过美味在流传。这几个家庭的相同点是,他们使用“黑莓+奶油+糖”的美味配方,孩子舔净甜点后都发出“真好吃”的感慨。有所差别的是,4个家庭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制作甜点的小工序略微不一样。锻炼孩子观察力的时候到了哈。在我看来,这道好吃的甜点,配方里还有关键的原料,那就是爱。黑莓建立了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串起了4个世纪的4个家庭。
制作甜点,也是在孩子心中从小制作爱的味道,家的味道——家人团聚的甜蜜与温馨。这代代相传的味道,对任何时候的人来说,都不会过时。家人做的美食,早已超越美食本身。永远醇厚甜蜜的家庭凝聚力,最温暖,最抚慰人心。 第四个故事里,做甜点的大人变成了爸爸,先前一直是妈妈。也许,甜点就是一种希望和大爱,兼容我们的社会多样性。这一层含义,家长和孩子也可以适当讨论。另外,要了解甜点制作过程,还有时代进步,孩子除了感受文字外,更直观的是去观察插图详尽的描绘。 比如第二个家庭,虽然和第一个家庭同样是手工采摘黑莓,但黑莓生长的环境不一样了,种植园里的黑莓有了保护架。
比如,第二个和第三个家庭,都是用筛子,可是筛子的形状有了变化,用着更顺手。这些符合时代特点的插图,写实又细致。苏菲打磨了近一年,她不但考察了博物馆的资料,还自己动手做黑莓甜点吃。难怪,不管配色复古或是新潮,所有画里的物品细节、家庭温情,我们体会起来很是自然。绘本最后还附上了黑莓甜点的制作教程,爸爸妈妈不如和孩子抽空动手,掌握家庭的幸福配方。
不管老书还是新书,苏菲的好书都值得一看。她用童稚的发问方式,打开了新书《宝宝树》。爸爸妈妈宣布,家里即将迎来一位新宝宝。男孩很疑惑,宝宝从哪里来呢?住过医院的爷爷是不是会知道?他却说,宝宝是鹳叼来送到家门口的。直到爸爸妈妈解答,男孩才知道,宝宝源于爸爸种进妈妈卵子里的种子,等到肚子里住不下了,通常出生在医院。除了爷爷,大家说的都对。可是,爷爷也很有想象力呢。正如《号角》的评论所说,“布莱科尔的文章直截了当、冷静而又让人放心,不带任何批判的色彩”。故事里,男孩追问“宝宝从哪里来”,收到了不少幽默的回应,一步步向最终答案靠近。这种了解怀孕和出生的过程,更符合孩子的思考特点。一棵代表发散思维的宝宝树,它的每个分支上,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了启发。搞清楚宝宝从哪里来,孩子就明白自己从哪里来。更重要的是,答案还是他们自己探索后才确信的,这样,安全感自然而然建立起来。我关注到的细节,是作者在男孩提问上的构思。比如说,老师指出宝宝是从医院来的,男孩下一次就选择去问住过院的爷爷了。男孩问到一个答案之后,根据这个答案,他再接着推理,找到下一个“可能回答得了问题的人”。不要小看孩子,他们看似什么都不懂,其实十分擅长建立事物间的联系。即使是事物的简单关联,也展现了他们思路发展的轨迹。我建议读这部绘本的孩子,试着用箭头画出男孩的提问过程,能理清逻辑。爸爸妈妈不知道如何和孩子解释“我从哪里来”,可以用《宝宝树》引导孩子思考。坦诚的回答,孩子更容易接受。
小男孩好不容易说服家人,养了一只来自收容所的猫。他给猫取名“天骄”。别人家的猫,都有拿手绝活,逗得大家开心。但他的猫,好像很不开心。男孩给天骄读《100万只猫》,好不容易才亲近一点,猫终于愉快一些。于是,男孩发动了全班同学,每周二去给猫读故事。猫和人的这种互动,可太治愈了。“我们家能养一只猫不?”所有小孩都发出了真挚心声。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猫,也有各种各样的人。当孩子和猫产生情谊,一对开心的搭档就诞生了。为了养自己的猫,男孩对家人作出了很多承诺,譬如,保持房间整洁,给奶奶写信,每天读书二十分钟等。连不擅长的阅读,他也硬着头皮去克服。天骄变开心后,故事没有马上结束,而是继续延伸到收容所其他猫、其他小孩的读书疗愈上。男孩在天骄这里培养起来的同理心,顺利扩散了。小朋友学会对猫理解和尽责,那对身边的其他小朋友,是不是也一样可以做到设身处地思考?如果家长在亲子共读时,带着孩子挖掘这一点,我相信孩子能挖到隐藏的深意。让我惊讶的是,这个幽默温暖的养猫故事,源自苏菲的真实经历。天骄的原型,是苏菲家领养的猫。而书里小男孩的原型,应该就是苏菲的儿子。不得不说,孩子身上充满太多美好。我期待孩子们像男孩一样,学会聆听动物、他人的心声。苏菲所有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她的细密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大多时候,绘本内容建立在真实故事上。她高水准的插画,总能从多个视角为孩子呈现事物的样子。像这套绘本,故事跨越了时间,却不失生活的本味。所以,我们读来既打开了想象力,却又能关联自己的生活,真情实感很多很多。
记得先领券再用优惠码
200-406CEKHB
GCJXQH
8NFNVA
JGBDRJ
300-60B8KJ5Q
VNTRZ7
KPAHXH
MTPXRU
进入专场页面下单👇
如何使用优惠码👇
优惠码截止时间:5月22日(自营书籍可用,特例品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