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现场 |《港珠澳大桥》创作研讨会,探寻纪录电影的新表达新方向

杨博雅 CDRC2011 2023-03-31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海报


12月7日晚18点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总导演闫东及主创团队和众多影视专家来到中国传媒大学,向大家分享了纪实影像的创作经历和对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解,传播中国桥梁建设者们自力更生、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深化青年人对于中国伟大劳动人民战天斗地、创造伟大奇迹历史的认知。


研讨会现场闫东导演与其他嘉宾们在热情交谈


在这次创作研讨会的开端,主创团队与中传师生们首先共同观看了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全片,接下来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研讨,研讨部分分为创新之路理论之声两个单元,这期间,十几位学界业界大咖娓娓而谈倾囊相授,整场会议真是亮点频出干货满满!什么?后悔没来现场?别担心!贴心的小编为你整理出一篇精华帖,抓紧一睹为快吧!


第一单元 · 创新之路

对话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主创人员


主持人牛慧清教授和《港珠澳大桥》主创团队


嘉宾阵容


闫东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总导演

李凯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执行总导演

张艺宰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执行总导演

毛薇薇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音乐编辑


访谈环节


Q

闫东导演你好!有的人说,你是想在这部片子里通过桥梁建设展现大国风貌;也有人认为,你是在通过林鸣和燕子夫妇这些桥梁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们的奋斗故事来传递生命的意义;还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很好的向国际传播中国故事的电影。就你个人而言,你最想通过这部电影传递怎样的价值追求?


闫东:

我想通过一组数据来传达我们团队奋斗的价值,在片中大家看到的仅仅是港珠澳大桥隧道建设部分的故事,其实我掌握的数据是,前前后后六年的调研、九年的建设,总计十五年的时间,前后将近四万人投入到伟大的中国给人类带来的第一世界大桥的建设中。我觉得这背后,我们要展现的不仅仅是一座雄伟诗意的大桥,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展现人,展现人的精神


大家知道,人生能拿出十五年,就用来做这一件事情,并把它做成,过程中又经历那么多的困难,这样的工匠精神是很可贵的。在这部片子中,我们没有那么多口号式的解说词,而是想要借助E30的故事,从桥式看国史,从国史看桥史。在九年的创作历程中,我们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



Q

李凯导演你好!在九年的创作过程中,你们拍摄了近千小时的素材,这其中一定有很多令你感动的故事和人物,最终呈现在纪录电影中的仅有70分钟,请问你取舍的标准是什么呢?


李凯:

在九年的拍摄制作过程中,我们大概三个阶段会有取舍:


第一是拍摄阶段,港珠澳大桥作为世界第一大的跨海大桥,它的建设过程被全世界媒体关注。我们作为纪录片,是奔世界第一去呢,还是讲自己的故事?这是一个取舍。


《港珠澳大桥》团队摄影作品


第二是制作阶段,一千个小时的素材,要哪些不要哪些,一直是遵循着闫东导演的要求,人物和温度是最重要的,很多“世界第一”、“了不起”的东西就被我们放弃掉了。


第三是剪辑阶段,最初的片子是90分钟,为了获得年轻观众的喜爱,我们反复邀请年轻观众来看,听取他们的意见,最后剪到70分钟。我们舍掉了很多东西,但是片中有八段的文献资料,反倒从始至终被我们留下了,是因为我们想要更好地呈现中国建设者的厚度。



Q

张艺宰导演你好!我们知道纪录片的创作不是把思想化作画面,而是用画面来表达思想,你作为《港珠澳大桥》的摄像导演,在画面语言处理上的思路是怎样的?最难拍的是哪个镜头?


张艺宰:

在拍摄的时候,我们没有解说词也没有主线,摄影组是在不断地和导演沟通,试图准确地体现导演的意图,创作思路主要还是围绕着工程的雄伟壮丽和人拼搏奋斗的精神两个主题。


沉管E30成功放置后,总工程师林鸣无声地站在船头


从摄影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最难的是随机抓拍,比如这部片子的最后,沉管放下去了,大家欢呼完,这时林鸣却在黑夜里站上船头,也不吭声,只是静静地望着海面,这其实是一种机会,是一种很随机的东西,抓住了这个人物就活起来了。



Q

毛薇薇你好!在电视上观看纪录片和在电影院观影的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纪录电影对声音的感知要求是很高的,你在《港珠澳大桥》这部片子的声音方面做出过哪些努力呢? 


毛薇薇:

作为声音设计的成员,我非常认同闫导的观点,那就是大桥的精神本身是人的精神,这也是我们声音创作的思路。在纪录片的声音创作中,不要过分的夸张和渲染,一切都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另外,从电视到电影,对声音的展现有着特别大的跨越,在电影观看中我们能关注到更多声音上的细节。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中天鸽台风片段


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两个地方,首先是真实的再现,就是我们一开场天鸽台风新闻纪实性的场景再现,我们当时是不可能去实地收音的,可又要让大家有一种声临其境的感觉,在那个场景中我们用了很多种环境音效去叠加,反复地实验如何让声音更有冲击力,包括人被海浪冲击的尖叫声、家具撞破玻璃的声音,都是我们在录音棚创作叠加进去的。其次是虚拟的再现,在沉管放置的动画部分,没有人能听到海底放置沉管真实的声音,我们在模拟这种声音的时候,不但展现了低沉感,还加入了若隐若现的回声,这预示着沉管和岸上的联系。



Q

从2018年以来,有13部纪录电影进入院线,但是票房不是特别好,针对中国当下纪录电影不是很卖座的现象,闫导怎么看?


闫东:

我觉得就是要坚持着把纪录电影一部一部地做下去吧。首先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当下的选题,抓住中国观众最关注的东西,比如港珠澳大桥。纪录片不光是讲好一个故事,也为中国人留下一个宝贵的文献档案,是为当下做传,为历史存真。从市场方面来讲,这次《港珠澳大桥》是三个团队共同宣推,不仅有国家队有民营还有央视的公司,通过这样创新的宣发模式去打开新的方向。而且我在十轮的审片中,每次都有十个小朋友加入,我们把年轻人感兴趣的部分保住,所以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创作者和观众一起来创作的。这都是我们做出的努力。


第二单元 · 理论之声

就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对话影视专家


影视专家们畅谈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


嘉宾阵容


单万里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研究员

赵洁     中央新影集团副总裁

赵先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电视研究》编辑部 主任

刘浩东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 研究员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报告》创始人

张锦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研究员

叶晶     中央新影集团老故事频道 总监

张步兵  中视前卫影视传媒公司 总经理

杨磊    北京奇点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裁

刁文静  《喜马拉雅天梯》主导发行人


专家观点



赵先权:

我曾经思考一个问题,中华民族最伟大的长城的建设过程没有留下来纪录片,只留下来一个长城精神。但是《港珠澳大桥》将一个伟大的工程留下来了,设想一下,假如没有这部电影,我们该有多大的遗憾。新媒体时代,大家热衷于短视频,这种碎片化的快乐能不能成为永恒?五百年后,人们又如何来认识我们这个时代?《港珠澳大桥》战胜了碎片化的浮躁,这样的坚守无愧于这个时代。




刘浩东:

话题性的纪录片是最难做的,很高兴看到这样一部拿捏非常好的纪录片,它的叙事线找的非常好。纪录片创作最大的优势是,叙事上有宽容度,这是故事片无法做到的。如果故事片拍摄同样的题材,同样选择沉管的线索,就具有排他性,其他的历史背景都加不进来。《港珠澳大桥》这部记录电梯像媒介一样承载了更多历史文化的信息,把《红旗渠》等等的工程建设的历史文化都带了进来。


《港珠澳大桥》中的纪录片《红旗渠》片段




叶晶:

今天我突然领悟到《港珠澳大桥》是一部静心之作,当下我们能潜下心来创作这样一部作品,纪录十几年的故事,是很难得的。片子中的八段历史影像,其实是拓展了电影的空间,使它有了历史基底、文化基底、情感基底。大家一直在说,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我认为这部片子中雄浑和细腻的兼具融合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我们不但要纪录大时代的浪潮,宏大的叙事,还要捕捉浪潮上的浪花和水滴,这是它真正的文献价值所在。




张锦:

我特别感兴趣就是这部影片在形式上的创新,珠联璧合,一条银线穿起一串珍珠。E30沉管安放是银线,多个历史上的工程奇迹是珍珠。这部影片的定位上触及了文献纪录片的边界,制作和事件同时进行,是在跟踪拍摄中形成的纪录片,但它又具有文献资料带来的历史感。对于描写重大事件的纪录片来说,面面俱到是很难做到的,很容易表现成枯燥的说教,这部影片找到了一个工程接近尾声的小的时间段,在这样的阶段,大家心态是复杂的,导演的选择一方面使这部影片有故事有情节有悬念有人物,同时又深化了主题——这样的工程奇迹是由一群活生生的人创造出来的。




刁文静:

说实话,纪录电影发行起来特别难,以今天的情况举例,隔壁上演的就是喜剧,看看我们现场观众的人数这么少,可能隔壁的会场你想进都进不去,这就是我们纪录电影在发行上遇到的很大的问题,我们的受众观众特别的少,这导致我们完全不能复刻其他商业电影的发行模式。在今后纪录电影的发行中,我们肯定要做更多的大数据方面的参考,或者和品牌合作,去利用品牌的粉丝基础来调动票房,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可以向周围人努力推广纪录电影,我们也希望以后有更多优秀的纪录电影出现。


纪录电影创作研讨会与隔壁正在上演的开心麻花喜剧


尾声 · 现场互动

学界业界影视专家答观众问


Q

闫东导演你好!拍摄港珠澳大桥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请问您能不能分享一个拍摄过程中最令您难忘的故事?


闫东:

我想分享片尾总工程师林鸣在大桥上跑马拉松的段落。其实我很少和林鸣直面沟通,但是通过对他的性格和工作状态长时间的观察,我们其实很想捕捉到一个他情感释放的细节。记得那天是12月31号,我们剧组在拍摄完大桥灯亮的瞬间后,选择留下来等待,看林鸣会做点什么。凌晨四点的时候,一个黑影的移动开始了,林鸣在他建造的桥上跑步,这完全是一个随机抓拍的瞬间。其实在12月31号之前已经审片结束了,但是我始终觉得片子的结尾不够理想,正好拍到了这个镜头,非常有力量,能打动人。所以说,把结构写好了,再去呈现出来,这是故事片,而纪录电影的创作是充满惊喜的。


总工程师林鸣在港珠澳大桥上跑马拉松



Q

《港珠澳大桥》承担着对外展现中国形象,输出中国故事的责任。在纪录片制作过程中,我们应如何在传统拍摄风格的基础上,兼顾对外传播的任务?


叶晶:

人类是共通的,虽然语言不同,但有时一个眼神一张面孔就能打动所有人。以往一提到文献纪录片,大家就会想到宏大的叙事风格,大气却缺少打动人心的细节。但《港珠澳大桥》这部片子恰恰是小的细节特别打动人。有很多震撼的画面,我们在技术层面上都可以实现,但关键是情感的表达。如何去表达中国人的情感,传播当下中国人的气质,应该是是我们在突破传统创作风格时更应该注重的东西。


《港珠澳大桥》创作研讨会会后合影


(感谢新闻学院学生会友情提供的部分现场照片)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纪录片中自我反射式手法的艺术

《未至之境》:自然类纪录片的拟人化叙事

请你勇敢对家暴说“不”
CDRC三尊铜像背后的故事(一):朱连魁解说的消解,纪录的本真旅拍:关于城市的诗意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重拾一战亲历者话语权方言在纪录片中的“出走”与“回归”


  

 

:杨博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