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学的日常》:尘世中的精神家园

方源 CDRC2011 2023-03-31

文学,是一个与平凡生活似远似近的概念,它是以文字为媒介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的方式。在读者眼里,文学是文字的组合、诗意的表达,是逃离俗世的精神乌托邦;在作家心中,文学是一片“诗意栖居地”。


系列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第一季走进五位文学大家的日常,从喧嚣中剥离,向往纯净的文学之地;以日常之名,展现当代作家精神风貌和思考感悟;用纪实之影像,反映跨学科交流背景下名人作家的认知和解读。




纪录片的精髓是文学品质




纪录片是对社会生活进行能动的反映,除了突出人文精神外,还需要汲取文学的营养。作为纪实性和艺术性兼具的影像艺术,纪录片创作在本质上与文学创作有相通之处。


从形式上看,《文学的日常》借助具象的视听语言更容易拉近作家与观众的距离;从内容上讲,作为一档聚焦文学主题的纪录片节目,《文学的日常》从冷门题材打开热门话题,在消费社会语境下引发观众思考。



如果把传统纪录片比作一部小说,《文学的日常》则更像一部散文合集,对每集内容进行段落式划分,各段落看似相互独立但却有机融合,将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创作精髓融入纪录片创作。


作家带领好友四处走走停停,畅谈人生,兴许会来到一间废弃的茶厂,亦或是走上杂草丛生的后山,也可能来到私人书阁,每到一处都散发着不经意,在不经意间勾勒出这些思想者们的精神世界轮廓。



《文学的日常》的文学品质不单单体现在凝练的旁白、深奥的语句,而是结构上的严谨。在现实层面上,观众看到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避世理念;在审美层面上,观众能感受到暮然回首灯火阑珊处时如获至宝的惊喜感。



总导演王圣志在接受采访时说:“在短视频、快节奏、浅阅读的时代,我们创作了一个慢节奏、深思考的长纪录片,这对于导演和观众都有难度。”


事实上,《文学的日常》一经推出便备受推崇,从首集播出后豆瓣上的8.7分就可以看出,对哲学的思考、对人生道路的探索,是一代又一代人始终关注的深刻命题。大多数人的思考可能无法转化为言语进行表达,《文学的日常》借作家之口的简洁表述,纾解了萦绕在观众心头的困惑。




文学内核的生活化表达




《文学的日常》是一部带有真人秀气质的纪录片,首集播出后就有网友评价其为“高级版《爸爸去哪儿》”。


画家吴啸海带着十岁的儿子一同探访作家马原隐居在西双版纳南糯山的家,当作家与画家交流的时候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先锋文学熏陶下成长的孩子和从小与艺术为伴的孩子在沟通过程中又会有怎样的共同语言?这些悬念在两对父子相遇之后被一一揭开。



十多年前,马原因确诊癌症辞去工作来到西双版纳,追求世外桃源般的隐居生活。说是隐居,更像是一次不设期限的田野调查,马原在南糯山边种茶树、开书院,将文学家的日常过成了都市人向往的生活。



马原向吴啸海展示自己的藏书阁,他通过自己的巧思,依托房屋结构的八根支柱设计了兼顾空间利用和采光入户的环形书廊,通过内外环的方式增加一方小天地的纵深感,在光影交错中带来心理的放松。这样颇具艺术想象力的藏书阁设计,从形态和内容上都贴近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所说的:“如果有天堂。那它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吴啸海在与马原沟通的过程中对于现实和虚构的关系也迸发出了新的感悟。在马原为自己建设的小说世界中,《姑娘寨》中的许多情节竟然真切地出现在了吴啸海的视野之中,有些曾经荒芜的场景经历了繁盛又最终化为废墟,正如小说中跨过的漫长岁月,让人一时无法分清究竟何者为真实,何者为虚构。



孩子们的沟通显得易懂得多,他们在嬉闹中探索,在探索中发问,他们用童真的视角观察文学和美术的距离。马格从吴伯澄口中得知画家鲜有给自己的作品起名,吴伯澄也在马格的带领下打开亲近自然的新方式。


在文学的衬托下,旁人略过的一片草地、一朵野花、一颗古树,都是作家眼中灵性的共生。将森林进行拟人化解读,从古树领略人类的渺小,在山间平地感叹智慧的可贵,若是没有文学的天性和生活的积淀,鲜有人能同苏轼一样产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皆可为我所用的妙悟。




文学世界的日常建构与呈现




在南糯山脚下,有一个名叫“湾格花原”的小天地,这是马原结合一家四口的名字取下的爱称。这是一个如童话般纯净的花园,马原认为它既有存在的现实意义,也因为围绕“湾格花原”相继完成了三本童话而产生了艺术价值。



马原在自己的书中写道:“人会关心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孩子看到了,也会关心,差不多到此为止了,孙子的孙子已经跟你没一点关系了。”作家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在落到实处时也处在焦虑和彷徨的状态。


相对于文学创作的抽象过程,马原认为吴啸海绘画时的具象过程对孩子的教育更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对小说进行全面理解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对世界的认知作为支撑,对于审美、哲学、认知体系的建设成为了难以跨越的阻碍。也许旁观者会认为在文学氛围滋养下成长的孩子会凸显对个体价值的独特追求,但马原依然为马格以“搞笑”为评判事物的标准而担忧,严肃的精神生活对下一代,到底还意味着什么?



《文学的日常》带领观众从走近作家生活到走进作家的日常,这一小步的前进揭秘了文学背后最真实的原型。马原的《姑娘寨》取材于南糯山,也成书于此,是他在这里生活经历的点点滴滴汇聚而成的创作灵感,并最终凝聚成文字得以问世。对于作品本身的意义已经无需过多阐释,纪录片所要讲述的正是为文学世界提供逻辑支撑的世间琐事,探寻文学产出的源头。



其实文学与日常的关系不止于此,当作家看到一颗树时,拒绝对作为独立个体的大树进行概念化归纳,反对“我”被“我们”代言,就像马原喜欢的那句台词“我是我呀,我是我”。


作家与画家在此时达成了某种一致,他们共同为相对静态的生命赋予了动能,正如格非的小说标题《没有人看到草生长》,被忽略的运动从未因缺乏关注而糜颓。



文学的日常便是人间的日常,是一日三餐的烟火气,也是琴瑟和鸣的温柔乡;是鸟鸣山涧的自然恬淡,也是物我同一的超脱境界。将自己活成了文学中的样貌,不是失去了现实的自我,而是对文学世界的理想演绎。从人本身出发,文学的日常便是你我的日常。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关于杜甫与文化的“西向慢行”

《中国喜事》:于人间烟火处,觅喜悦由来

纪录电影中的群像叙事

不了神话宫崎骏

纪录国际|浅论日本美食纪录片中的民族形象

追星女孩:“我曾经正常”

三江之源,生命之源

《原初真相》|迈克尔杰克逊留给世界最后的温柔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吴禾昆 张嘉琪

编辑:方 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