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中的红蜻蜓》:一封几代人写给哈尔滨的情书
晚霞中的红蜻蜓呀,请你告诉我,
童年时代遇到你,那是哪一天?
提起小篮来到山上,桑树绿如荫,
采到桑果放进小篮,难道是梦影?
——《晚霞中的红蜻蜓》
提起城市,你能想起什么?
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现代化为城市镀上一层层繁华的外壳,让它们变得精巧美丽,又别无二致。当阔别数年的游子回到让他朝思暮念的家乡,却有种疏离的陌生感扑面而来,仿佛要将童年的回忆都从他的身体里剥落。他开始寻找,于是钻进最窄的巷子,抚摸最斑驳的墙壁,探访古稀的老人,他坚信那里有一座城市的灵魂。终于,当他的双眸中映出一些色彩,耳边游荡着某种回响,又有熟悉的味道挑逗着让他口舌生津,一瞬间时空倒转,仿佛只是他在孩提时午间小憩,做了一场关于未来光怪陆离的梦。
今年年初,北欧国际电影节将最佳纪录片导演奖颁给了一部中国城市纪录片——《晚霞中的红蜻蜓》。纪录片的导演苗萌就是这样一名游子,他的家乡在北国冰城哈尔滨。自2017年起,苗萌和他的团队历时700多天拍摄,采访了50多位老哈尔滨人,积累了100多个小时的素材,最终完成了这部时长85分钟的纪录片。全片中没有一句解说词或旁白,仅仅是以一个个普通人的视角追寻着逝去的时光,却通过色彩、声音、味道等感官元素,搭建起专属于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场域”,让观众仿佛置身一场名为乡愁的幻梦,梦醒后回味悠长。
哈尔滨 · 色彩
The Age of Innocence
没有艳丽的调色,《晚霞中的红蜻蜓》整部纪录片都笼罩在灰调的滤镜之中,像众多在哈尔滨取景的影视剧一样,氛围高级而萧索。作为一个高纬度的城市,哈尔滨的冬季寒冷漫长,此时没有绿色植被的覆盖,空气里又飘散着供暖燃煤产生的烟霾,因此在当地人的回忆中,往事恰如片中的样子,盖着一层灰蒙蒙的纱。
不过,哈尔滨人的想象力并没有受困于单调冰冷的灰与白。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这里便流传着一句俗话,“遍道宽,马路窄,大小房子都刷色(sǎi)”,就是指哈尔滨人受到西式建筑文化的影响,喜欢在房屋外墙粉刷上米黄色。在冬日的夜晚,四下都是冰冷的白雪,却有一栋栋米黄色的民宅里透出金色的灯光,强烈的冷暖对比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温馨与梦幻。
哈尔滨别名冰城,是冰雪文化的发祥地。早年间,哈尔滨的马夫会将水桶灌满水冻成冰壳,在里面放上蜡烛,做成一盏盏路灯用于照明。当代的哈尔滨人却将其变换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他们就地取材,在水质清澈的松花江采出晶莹剔透的冰块,搭建雕刻成一个全新的冰雪世界。五颜六色的灯光穿过冰块折射出耀眼的光彩,仿佛一座童话王国中的水晶宫殿,在每个哈尔滨人的回忆中留下无与伦比的多彩梦境。
哈尔滨 · 回响
The Age of Innocence
作为中国最早具有开放意识的远东国际大都市,多民族的集居、多文化的交融、多宗教的共存让哈尔滨成为了一座“教堂之城”。哈尔滨的历史上曾有100多座教堂,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等诸神共处,不仅为这座城市留下的美轮美奂的宗教建筑,更在每个老哈尔滨人的记忆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回响。上世纪五十年代,如果你整点时行走在哈尔滨的街头,便能听到整座城市都敲响此起彼伏的钟声,即便不是虔诚的教徒,心底也有庄严和肃穆油然而生。
在纪录片中,老哈尔滨人回忆起往事,总会不时溜出几个土不土、洋不洋的生词,看得外地观众一头雾水,哈尔滨人却欣欣然,仿佛是对上了约定好的暗语。“布拉吉 (платье) - 连衣裙”、“列巴 (хлеб) - 面包”、“玛达姆 (Мадам) - 俄罗斯妇女”、“喂得罗 (ведро) - 水桶”,这些词都是俄语的舶来词汇,却在历史的交汇中潜移默化地融入在当地的方言里,并在东北口音的浸染之下焕发出新的生机,深深烙印在哈尔滨人的记忆深处。
20世纪初,交响乐的涌入让哈尔滨成为我国接触欧洲古典音乐最早的城市。在一百多年的发展里,这座城市的音乐文化从未中断。2010年,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的称号,也是全亚洲唯一享有这一称号的城市。纪录片中,悠扬的配乐承载着哈尔滨人的专属回忆。夏日的傍晚微风和煦,中央大街街边的露台上,俄国姑娘抱着吉他弹奏《红莓花儿开》,公园的长椅上,白发的老人用手风琴拉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江岸的柳树下,青年长身而立,《月光》的旋律在小提琴的琴弦间流淌,一座城市的人就这样被音乐滋养着。
哈尔滨 · 味道
The Age of Innocence
“在我踏上火车的那一刻还没有意识到,从此我的故乡只余冬夏,再无春秋。”这句流传极广却无从考证的话不知诉尽了多少游子的心事。对于哈尔滨的孩子来说,最难以忘怀的或许不是冬日的雪,而是初春绽放的满城丁香。丁香花是哈尔滨的市花,每年四月末,白色和紫色的小花一团一簇地开满枝头,花香中既有茉莉的清雅又有桂花的香甜,跟着春风飘满整个城市,又凝结在每一位哈尔滨人的心头,不知不觉中陪伴了一生。
《晚霞中的红蜻蜓》里,老哈尔滨人回想起家乡的味道,总要提起妈妈做的苏伯汤。这种在哈尔滨家家都会做,但每家做的不一样的美食也源于舶来的俄罗斯文化。头发已有些花白的柳芭学着妈妈的做法,把大头菜、胡萝卜、土豆、西红柿、洋葱、牛肉这些原料炖煮成红红的汤,舀一勺放入口中,酸甜咸鲜的味道交汇在一起,配上一块大列巴面包,便是营养又美味的一餐。仅仅几个镜头,便足以让屏幕前的哈尔滨人食指大动。
中东铁路的建设让哈尔滨出现了近代城市的雏形,也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国的人。当时的哈尔滨有十九个国家的二十一个领事馆,容纳着将近四十个民族或国家的侨民。许多外国人在这座城市出生,喝着松花江的水长大,又回到了世界各地。俄侨后裔娜塔莎接待这些回家的朋友时,从来不拿鲜花,只是带上几个本地产的香瓜,这些高鼻深目的“哈尔滨人”看见了就念着“迪妮雅(дыня)”、“迪妮雅”,竟然高兴得流下眼泪,本地香瓜那清甜脆沙的味道对于所有在这片土地生活过的人来说,都是味蕾难以割舍的回忆。
结 语
The Age of Innocence
《晚霞中的红蜻蜓》作为一部城市纪录片是独特的,它没有倾力展现赏心悦目的城市风光,抑或是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而是深入当地人的生活回忆,捕捉最独特的感官元素,拼合成最真实的场景,在观众的脑海里还原一座城市的灵魂。它或许架构有些零散,视角也不够全面,却足以唤起当地人心底的共情,让人忍不住感慨,这就是我生活过的城市,也是我一直爱着的城市。
《晚霞中的红蜻蜓》是一封几代人写给城市的情书,收信人不是个风华正茂的少女,而是位历经百年沧桑的老妪,信纸上写着:
“我见过风景万千,不爱那年轻容颜,却独恋你鬓边的华发,和眼角的皱纹。”
CDRC×微博|疫情仍是关注焦点,袁隆平相关话题登热门
9.2分神作中的一名醉汉与他的文明梦呓
京都动画纵火事件:遇难家属的一年
《日本之耻》:“伊藤诗织们”,请不用感到耻辱
CDRC×微博|美食寻味留人心,再战疫情捷报传
《好久不见,武汉》:你能看见真实的力量
《路过零点》:城市的午夜故事
中国传媒大学出品纪录片《告别十二岁》入围FIRST青年电影展竞赛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吴禾昆 张嘉琪
编辑:杨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