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出鞘!总台纪录片《刀锋》真实再现长津湖战役全貌
学院奖报名请扫描文末二维码。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推出全新纪录片力作——《刀锋》,为新一代观众了解抗美援朝这一“立国之战、奇迹之战、英雄之战”提供了新的视角。
《刀锋》用6集篇幅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的全过程。主创团队从国家和个人层面展现了人民志愿军出征朝鲜的背景,详实还原了长津湖战役的全貌,并通过志愿军老兵口述将阻截撤退美军的悲壮经历徐徐道来。
真实战场的还原
《刀锋》承袭了文献纪录片的基本影像形态,在还原历史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对文献的使用上,本片重组、整合了海量历史文献资料,用丰富的影像、图片和文字组成了影片的“血与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大量运用了志愿军老兵的口述影像,口述史的价值在片中得到了充分发挥。
作为战争亲历者和历史见证者,志愿军老兵对抗美援朝战争的体验和回忆,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历史影像中缺失的“我方”视角,真实还原了战场的惨烈和志愿军钢铁般的意志。如第三集《锋芒所向》中,影片通过口述史影像,从第一视角讲述了志愿军进入朝鲜后遇到的诸多困难。
1950年11月,15万大军隐蔽进入朝鲜东部盖马高原,深入到已经被冰雪覆盖的高山沟谷之中。“27军11月8号开始出发,到长津湖西岸,走了八天八夜。”27军80师238团3营7连副连长宋协生讲到志愿军行军的情况。
影片随后加入吴兴国、张桂绵等志愿军战士的口述画面,对我方战士的行军过程进行补充:“一个人的负重量差不多都在七八十斤”、“战士疲劳得走着走着就睡着了”……这些珍贵的个人体验生动描绘了当年志愿军战士艰难的行军之路,历史的细节如同散落的拼图,经过影片主创的仔细拼接,一幅完整的图景终于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全知视角的构建
在叙事结构层面,《刀锋》创作团队在充分挖掘、整合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全知视角的叙事角度构建。这样的叙事结构不仅可以在宏观上清楚展现战事发生的前因后果,还能在微观上将敌我双方人物个体的思想和行动相互穿插。
第三集中,影片主创一方面用文献资料揭示了我方领导人对作战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描写了敌方对志愿军行军动态的关注。
第9兵团紧急进入朝鲜后,中央军委命令其全力担任江界长津方面的作战任务。彭德怀不断向第9兵团电示:“此役关系重大,请精细研究,部队须确实准备并分途检查。”这展现了我方缜密的作战部署。
接下来,影片将视角切换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了解中国军队入朝作战后,东西两线的美陆战第1师和美第8集团军向北进军的步伐缓慢,显得十分谨慎,美陆战第1师师长奥利弗·史密斯也预感到自己正在被逼近陷阱。
纵观全片,主创团队将作战双方宏观的战斗部署与微观的个体思考频繁穿插于影片的各个角落,为观众构建了多重角度、视野广阔的非线性战事图景。抽丝剥茧般地呈现长津湖战役之始终,为钟爱于历史揭秘的观众带来极大满足。
此外,主创团队还挖掘和穿插了大量主战场外的战事细节。如影片讲述了志愿军27军79师235团3营被美军轰炸的惨痛经历,时刻提醒着观众——现代战争是极为残酷的。如此以来,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史实,也能够紧随创作者和亲历者的脚步,对战争进行更深层次的品位和解读。
英雄个体的塑造
长津湖战役中涌现出了无数舍身为国的志愿军战士,“特级英雄”杨根思就是其中之一。
《刀锋》第五集中,主创并没有以简单的、歌颂式的方式为杨根思树碑立传,而是通过文献史料和老兵口述建立起了对战况复杂性的叙事,一步步凸显出了杨根思连队撼人心魄的英雄壮举。
影片中讲述了杨根思生命中最后两个月的故事。1950年10月,杨根思刚参加完国庆大典并接受了第一届全军英模代表大会表彰。仅一个多月后,他就作为志愿军第20军第58师第172团3连连长,带领一个排的战友坚守在了长津湖畔的小高岭阵地上。
战斗前,杨根思向全连做了“人在阵地就在”的战斗动员,其任务是卡住美陆战第1师向南突围的道路。面对步步逼近阵地的美军,全连战士英勇阻击,扛下了美军的八次冲锋。当美军发起第九次冲锋时,3连阵地上只剩下了杨根思一人。
“他自己抱了一包炸药,拉开了导火索,冲到敌人的队里跟敌人同归于尽。”时任20军58师党委秘书王昊在口述中回忆说。
杨根思牺牲后,人们在他的笔记本里看到这样几句话——“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一位战斗英雄牺牲了,但他的精神成为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本片主创就是如此通过多角度的叙述,让本片中杨根思英勇无畏的形象树立了起来,一位英雄人物得以刻入观众的记忆。
微观视角的切入
除了用宏观的国际视野切入外,本片创作者还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寻访了与英雄人物相关的个体,以此将观众带入那场逐渐被人遗忘的战争。
如第五集《搏刃长津》的开篇,影片展现了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庄严画面。
在正片中,主创也采访到了一位志愿军烈士的女儿——李海放。她的父亲李树人,正是长津湖战役中进攻美陆战一师的志愿军第20军第58师第172团政委。
在烈士陵园中,李海放讲述了儿时母亲对她隐瞒父亲牺牲的往事。她回忆说,自己从记事起就从未见过父亲,直到伙伴告诉她“抗美援朝早就结束了”,她才开始了解父亲没有回家的真相。
随着父亲战友离世,李海放只能从过去的笔记本中感受到父亲的气息。“我内心只有一种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崇敬。”李海放双眼含着泪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将父亲的遗体接回祖国。”
影片随后展开了本集故事真正的主线——七十年前严寒的朝鲜战场上,李树人和他的部队正在冰天雪地中艰难行军,准备向固守在长津湖下碣隅里的美陆战1师发起进攻。
本集用志愿军烈士家属的个人微观视角,向观众揭开了长津湖战役的序幕。这一叙事手法不仅为本集故事奠定了情感基础,更是让观众从个体视角,了解到长津湖战争中志愿军战士们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
结 语
历史不是自我完成书写的,而是为当下人书写、解读的。近些年来,网络上出现了各类历史虚无主义的声音,企图否定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毕竟,让一个民族软弱的最好办法,就是坏掉他们的图腾,污名他们的英雄。”一位网友说到。
今天,承载着教育意义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应当、也必然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上对战争进行回顾和呈现,而《刀锋》就是这样一部对历史负责、对英雄负责、对观众负责作品。
第十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
报名后组委会将反馈PDF文件到您的邮箱,届时可打印报名表。
▼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重磅!第十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征片正式启动!快来报名!《三十,而立》:长人生,短纪录在现场|《大工告成》研讨会专家学者语录精选
CDRCx微博|致敬抗美援朝英雄儿女,铭刻家国情怀振奋人心纪录片《大工告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纪录片《大工告成》:中国故事的新符号表达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杨博雅 陈朵儿
编辑:李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