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是安徽?

决策杂志 2024-05-02

为什么是安徽?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不同的答案。


如今的安徽自带流量,辨识度越来越高,给这个“答案”赋予了新的内涵,人们不仅乐道于安徽“蝶变”的传奇故事,更热衷于寻找安徽发展的底层逻辑:究竟是什么让安徽“逆袭”的?安徽又是怎样渐次绽放的?



这种“逆袭”,体现在“画风突变”的安徽印象里,更叠加成一种带有强烈冲击力的感受:安徽变了!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安徽从旁听生变成插班生,再成为正式生,这是安徽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让安徽的区域形象显而易见。


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安徽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在国家科技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使命,一批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在安徽诞生,让安徽的创新能级显而易见。


在新兴产业发展上,安徽涌现出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一批地标性产业,让安徽的产业标签显而易见

……



当所有这些改变累积在一起时,安徽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形象显著提升,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


当前,安徽站上了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奋力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


作为一本创办在安徽、成长在安徽的杂志,《决策》一直用敏锐的视角观察、用犀利的笔触书写、用沉静的深度分析,为安徽发展加油鼓劲。


《政策中部》起笔,《决策》杂志推出了《安徽谋势》《激荡皖江》《突破皖北》《筑梦皖南》《长三角扩容》等深度报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奋勇争先,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安徽的能级之变、位势之变、创新之变、作风之变前所未有实现了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从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从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产业聚集地、从内陆腹地向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跨越发展。


这是安徽发展历程中的一次怒放。


在这场重塑安徽形象的“四个前所未有”和“四个跨越发展”中,《决策》杂志与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同频、与区域形象塑造共振,紧扣安徽的产业形象、城市形象、区域形象和人文形象等重点内容,落笔成文,在全媒体传播平台上,推出了一批带有“决策气质”“决策风格”的组合式深度报道。


围绕安徽发展的进击态势,决策杂志全媒体推出了《顶流安徽》《安徽“组局”》《省会城市的“合肥现象”》等特别策划,展现安徽在战略格局中争先进位,在奔跑冲刺中彰显气度。


围绕先进制造业集聚的“安徽现象”,决策杂志全媒体推出了《“硬核”安徽》《万亿“汽”势》《合肥步法》,写出了安徽的“实力”,呈现安徽在智造创新中迸发力量,在产业集聚中锻造地标。


围绕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决策杂志全媒体推出了《“上进生”安徽》《东向“取经”》《长三角很忙》等深度文章,写出了安徽的“奋进”,多维度展现安徽在风口上寻找机遇,在对标对表中激荡思维。

……



在安徽的每一次绽放时刻,这些文章都用力透纸背的文字,屡屡成为刷屏的爆款,让外界重新认识了安徽,看到了一个“出落得越来越有风采”的安徽


这些关于安徽发展的深度文章,不仅宣传了安徽,改变了外界对安徽形象的固有认知,也为其他媒体解读安徽提供了足够丰富的基本素材,更为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决策》智慧。


因为有了这些对讲好安徽故事的不懈努力,许多读者说:“决策杂志对安徽区域形象的塑造,做出了特殊贡献。”更有网友说:“每当安徽有重大事件发生时,决策杂志都会第一时间发声。”


可以说,安徽区域形象的每一次塑造,都倒映着《决策》的成长痕迹;安徽发展的每一次绽放,都印刻着《决策》的深度观察。


正因如此,这本《绽放》摆到了读者面前。


一为时代记录,二为历史存稿。

我们真诚希望每位读者,能在清晨的花香中,午后的暖阳下,夜晚的床头边,翻一翻这些笔锋细腻但不失厚重的书页。


我们也希望这本书带给你的,不仅仅有墨香的愉悦,更能感受安徽形象塑造的张力。


为什么是安徽?


这本书只是答案的一个切面。“皖美”绽放是一部赓力续写的书稿,安徽的未来必将更加璀璨,我们的记录也将更有看头。


《绽放》一书出版后,在安徽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安徽是如何渐次绽放的?安徽的发展又有哪些看头?


点击下方链接

一起来看

“出落得越来越有风采”的安徽


-- END --


编辑:王张晗 / 审稿:王运宝、纪海涛
转载请注明来源





大家都在读
1、省委巡视组原组长,被查!2、陈向群,有新职3、20余省份完成部署,地方机构改革怎么改?4、快来!我们招新了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