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城市贫困空间差异之谜

2017-02-28 袁媛等 SYSU城市化研究院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作者简介

袁媛:博士,教授,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古叶恒: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陈志灏:广州市白云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文章刊载:袁媛,古叶恒,陈志灏.中国城市贫困的空间差异特征.地理科学进展,2016,02:195-203.

版权说明:感谢作者授权发布,如有转载等事宜,请联系原作者。

感谢丁凯丽同学(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16级人文地理硕士研究生)的缩写。


1

 引言

城市贫困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涵盖了贫困的概念、度量方法和贫困空间的分布演变特征与成因。社会经济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人口来源广泛、数量增多、涉及面大,成为当前的研究主题之一。


地理学者对城市贫困空间的研究,一是城市内部的贫困空间研究,以芝加哥学派为先行,探讨不同国家城市贫困人口分布特征及与城市发展的关系(Alcock, 2006)。马清裕等(1999)、陈果等(2004)、袁媛等(2009)分别以北京、南京、广州为例,发现城市贫困人口在老城衰退地区、旧工业区配套居住区和 “城中村”集中;内城和外围的贫困空间呈现出特征分异(袁媛等, 2009;孙瑜康等,2014);二是区域/城市之间的贫困差异研究,以贫困为切入点分析区域发展差异、城乡差异的空间表征和形成机制。从中国区域贫困切入的研究显示: 1980年代中期以来区域差异增大(Wan, 2007),区域的贫困发生率从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依次降低,2000-2005年贫困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李雨停等, 2009)。梁汉媚等(2011)研究以省区为单位的贫困发生率,从东往西递增,城市贫困人口较多集中在中部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地区省份。隋文娟等(2010)研究显示地区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趋势。


如果进一步考虑城市之间由于资源条件、交通区位和人口构成等差异,城市贫困的空间特征有什么分异和演化规律?本文以2007-2011年间中国3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对象,探求城市贫困人口空间演化、分布与差异特征。


2

 研究设计

       采用贫困人口区位熵分析全国层面2007-2011年城市贫困空间的演变趋势以及贫困变化差异等;接着采用2011年的贫困发生率,重点分析城市贫困的区域和城市间分布差异。最后采用2011年人均GDP和贫困发生率进行相关分析,划分出“经济-贫困”关系异常的两种城市类型,探讨不同类型城市经济发展与贫困总量的关系。


3

 城市贫困空间的演变特征
3.1 总量略有增长,人口分布呈现均衡化


2007-2011年,中国城市贫困人口总量从2214.34万人增加到2229.09万人,贫困发生率增加0.1个百分点。2011年贫困区位熵的极差和标准差小于2007年,表明五年来贫困人口空间分布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减小(表1)。洛伦兹曲线图显示(图1),贫困人口集中度略有下降。



3.2 西部地区贫困人口集聚加剧



2007-2011年西部地区贫困人口的增长比例是总人口增长比例的3倍 (图2),贫困人口空间分布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扩大(表1)。将352个城市2007年、2011年的贫困人口区位熵数据放到坐标系中。两个年份的全国均值线和两条45度轴线将整个坐标系分成7个区域,代表5种变化类型(图3)。



三大区域城市贫困差异显著(表2,图4):东部城市主要位于变化微弱区;中部城市主要位于变化微弱区和相对缓解区;西部城市主要位于变化微弱区和相对加重区,其中相对加重区和绝对加深区的城市数量多。可见,东中部城市贫困状况相对改善,而西部城市的贫困状况相对恶化。


 3.3 三类城市的贫困加深严重

将城市分类结果与上述的贫困演变类型进行交叉分析(表3)。小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型城市和资源型城市是贫困恶化的主要地区。


4 2011年城市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贫困发生率自东向西逐渐升高。根据贫困发生率划分5个等级:基本脱贫区、低度贫困区、中度贫困区、高度贫困区和剧烈贫困区。贫困发生率由东往西部递增,但区域内部存在差异(表4、图5):东部整体贫困率较低;中部与西部城市整体贫困率高,其中中部区域剧烈贫困区集中在东北省份。



       不同类型城市的贫困发生率差异显著。采用两独立样本K-S检验(表5),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城市的贫困差异(图6),中小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型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具有更高的贫困发生率。


5 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困的空间关系

对全国城市和分类型城市的贫困发生率和人均GDP进行相关分析。贫困发生率和人均GDP呈现弱的负相关性(表6),但资源型城市和少数民族聚居型城市的“经济-贫困”关系在全国城市中具有特殊性。



按照人均GDP与贫困发生率各城市的贫困水平定秩,求两秩之差。秩差D符合正态分布。计算得到D的平均值x=0,标准差σ=116.35,根据3σ准则,将位于(-σ,σ)之外的D值划为异常值:①D∈(-116.35,116.35):显示贫困区。②D<-116.35:隐藏性贫困区。③D>116.35:特殊性低贫区。


按上述方法,全国大部分城市(69.6%)属于显示贫困区(图7),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困水平间存在内在的关联和统一性。但也有部分城市不符合这一规律。


5.1 隐藏性贫困

处于隐藏贫困区的城市共有52个,大部分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的资源型城市。这些计划经济时代工业投资的重点地区,总体经济指标曾排在全国前列,但1990年代中后期随着资源衰退城市出现工人下岗失业潮和缺乏后续再就业机会,下岗失业人员容易沦为城市贫困人口,造成贫困率偏高。

5.2 特殊性低贫

处于特殊性低贫区的城市共有55个,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和东南中部地区。西南地区的大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型城市,东南和中部地区的该类城市绝大部分为内陆城市。可能是由于社会分化程度低,总体收入水平不高;也可能是因地方经济条件有限导致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窄,贫困发生率偏低。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6 结论

(1)2007-2011年,中国城市贫困总量略有增长,贫困人口分布整体呈现均衡化趋势。东中部地区以贫困改善区为主,而西部地区贫困加深区较多。贫困发生率大体自东往西逐渐升高,部分资源型城市、小城市和少数民族聚居型城市贫困发生率较高。


(2)贫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紧密相关,共识性的结论是呈弱负相关,但东北资源型城市出现了“隐藏性贫困”,而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型城市和东南中部部分城市则存在“特殊性低贫”。在贫困的识别和划定过程中,不能仅以GDP等宏观经济的统计指标作为单一标准,应充分考虑不同城市和地区间的差异来全面判断。


(3)未来国家反贫困政策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区位、资源条件、人口规模和构成特征,重点关注贫困加深地区的中小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少数民族聚居型城市,并针对“隐藏性贫困”和“特殊性低贫”城市制定相应策略。


(4)本研究仅是基于最低保障标准的城市户籍人口贫困空间特征的初步成果,后续还要重视流动贫困人口分布与城市的关系,进一步解析差异特征背后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过程。


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uisysu@163.com,请注明微信投稿字样

回复“0”可获得文章列表

 点击下列标题即可查看相关文章

【研究】如何构建众创空间的非正式创新联系网络

【发现旧城】溶漾在彩云之南的天空之城

【发现旧城】深井拾忆——深井村寻访记

国家中心城市、全球城市与珠三角城镇群规划之惑

【学生作品】全民献“厕”,关爱随行——广州滴滴“厕所信息服务”功能使用情况调研

【学生作品】从“无根漂泊”到“落地生根”——广州市花都华侨农场“归难侨”同化适应调查

【好书推荐】21世纪中国城市群发展新理念——《中国城市群新论》

【学生作品】“回”到广州  聚留有“缘”——广州回民教缘纽带调查

SYSU城市化研究院——粉丝画像&好文回顾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