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缔造】儿童想要的公园是什么样?
张 帆 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李敏胜 广州中大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曾伟俊 纳设计及建筑事务所 设计总监
版权说明:感谢作者授权发布,如有转载等事宜,请联系原作者。
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政府以西城社区为试点,探寻通过共同缔造推进少年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方法和策略,从空间友好、服务友好和政策友好等方面开展少年儿童友好型试点社区建设,通过儿童议事会共同缔造工作坊,依托儿童及居民的广泛参与,共同制定符合多方愿景的规划方案。如今,为建设金湾区少年儿童友好试点社区,西城社区计划对金山公园进行改造提升,使其更符合少年儿童的需要。
在前两期推送中,我们重点介绍了以儿童和家庭的公众参与活动,那么,儿童想要的公园到底是什么样的?请看本期的金山公园儿童友好主题改造提升方案。
1.金山公园现状及存在问题
金山公园是位于珠海市西城社区以“海绵城市”概念为主导的全市第一个“海绵公园”,占地约10公顷,作为航空新城核心区的大型公园,公园整体流线组织和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公园功能体系设计合理,包括开敞空间、软硬质铺地、运动场地等多种功能。同时,通过多次调研发现,公园休憩、游玩和标识等设施缺乏,不同类型的活动场地在设计时缺乏人性化考虑,公园整体仍有可以改造提升的空间。
图1 现状广场缺乏游憩设施
图2游玩设施缺乏趣味性
图3下雨后沙坑变“水塘”
图4 金山公园现状总平面
2.儿童参与下的方案设计过程
参与式社区规划强调各参与者合作并建立社区共同体意识、实现社区融合,通过借助共同建造空间的过程,实现以空间为媒介,修复、加强和建立邻里社会关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认为儿童参与是在“充分考虑儿童年龄及成熟程度,儿童和成人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分享信息和进行对话,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积极参与各级决策”。从这一角度出发,在儿童友好社区的建设过程中,以儿童为社区纽带,通过儿童带动家庭、居民的持续参与和社区融合,从而推动儿童友好社区的全面建设。
在金山公园的方案设计中,工作坊建立从现场调研到方案设计的全过程公众参与机制,邀请儿童和家庭共同参与方案编制,激发社区核心家庭居民的参与。从2019年3月至2019年7月,围绕着金山公园的改造设计,在西城社区开展2次儿童参与活动,吸引了近20个家庭的参与。
在项目开展前期,4月27日,举办“我们的草地真美丽”活动,和儿童、家庭一起共同谋划发展愿景,明确儿童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初步方案草图,6月16日邀请小朋友“一起来金山公园做白日梦”,通过驻地参与式设计,结合儿童及家庭的想法,在初步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在“边参与,边讨论,边设计 ”的互动环节中,形成了金山公园最终设计方案。
图5工作坊开展及儿童参与时间轴
图6工作坊开展的一系列儿童参与活动
3.金山公园儿童友好主题改造提升方案
(1)总体布局
在第一次儿童参与讨论结束后,针对儿童和家长关于儿童游憩设施的建议,工作坊完成了金山公园初步改造方案,重点对儿童游憩设施的位置和类型进行规划布局。完整方案对初步草图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以儿童需求为导向,以儿童安全为基础,以亲子共融为方式,在遵循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现有斜坡、草地、树木、沟渠等要素改造提升。
设计方案中从儿童心理和发展阶段出发,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特征和需求,在整个公园分为0-3岁、3-6岁、6-12岁、12-18岁四个少年儿童活动区和全年龄段活动区。
公园西南侧现状有已建成球场,作为12-18岁儿童活动区,在球场北侧空间已划分好,作为6-12岁儿童游戏区。
公园东侧,在靠近各个入口处增加低龄儿童活动区,方便附件居民就近使用,做到分区有序,使用便捷,各年龄区与设备相匹配,且相互融合为一个整体。
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特征和需求,形成运动场、攀石墙、科普教育、协力挑战、旧物利用共造乐园、儿童树迷宫、中央草坪、入口广场、波浪草丘、亲子玩乐、探索曲奇、科普教育共12个主题区域。
图7 金山公园设计方案初步草图及功能分区图
图9金山公园改造提升总平面图
(2)节点设计
1)波浪草丘(0-3岁)
0-3岁幼儿活动主要是学习爬行,基本的身体协调,对世界不同物质的初步认识及感知。公园南部通过营造高差形成小草丘。幼儿可缓缓的爬上草丘顶部,训练其身体协调。草丘的顶部有的放置孤面镜反射天空景色。一方面增强幼童可对世界的感知,另一方面作为景观装置也十分怡人。在草丘旁的广场也需放置遮阴长椅供家长休息,照看幼儿以及与其他家长的沟通交流。
图10草丘意向图
2)探索曲奇(3-6岁)
在北入口的树木群中加入一系到防撞板块,建构一片围绕着树木的儿童迷宫。从游戏中不仅提高感知方向的能力,亦因利用现有树木作为迷宫的中心,从探索中更加亲近大自然。如担心棕榈树多刺扎手,建议可在树的周围加设绳索围护,以防幼儿不小心扎伤。
图11迷宫意向图
3)旧物利用共建乐园(6-12岁)
6岁开始更要着重他们的创意思维及跟伙伴们的协调合作。在东侧停车场后草坪的一部分及北面入口的西侧草坪上以旧物利用为主题设置以儿童为主人公的共同缔造乐园。东侧的以旧水管为主物料,西侧的以回收再造的海绵造的几何方体为材料,让儿童自主及安全地共建出他们心中想要的游戏乐园。
图12 旧物利用共造乐园:旧水管,几何方体
4)攀石墙(12-18岁)
临近公园的西南侧是12-18岁青少年的设施空间。青少年体力旺盛,在高强度学习的同时适当运动缓解压力。在运动场上方的一大型广场可设置一小型立面攀石墙,攀石墙鼓励个人挑战,更训练屡败屡试的精神。前方的广场一方面石供运动后休息,也作为青少年的休息和交流空间
图13 攀石墙意向图
5)全年龄段公共活动空间
1.入口广场
公园南侧入口因有公交车站,设置以玩乐为主的座椅。在刚到公园或等待公交时稍作休息,又可游玩一番,对公园有一个深刻又美好的印象。
图14 入口广场(南)意向图
2.中央草坪
公园中央的草坪中心空间不宜作较大改动,以预备周末人群及节日活动。反而两旁只有寥寥几个遮阳亭及长椅,非常不足。建议在围著中央草坪的旁增设大量轻便类躺椅,如网床之类的材质,有弹性,通透,在躺或坐时也感到亲近一下大自然。
图15 中央草坪意向图
在共同参与设计金山公园方案的过程中,儿童作为社区的纽带,带动家庭自始至终作为参与者进来,发挥居民参与空间发挥社区居民的集体创造力和培养社区凝聚力,在社区尺度层面培育居民参与空间改造和微环境治理。
初审:李郇
审核:刘晔
终审:邓孺孺
◆ ◆ ◆ ◆
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文责自负,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
◆ ◆ ◆ ◆
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uisysu@163.com,请注明微信投稿字样
回复“0”可获得文章列表
点击下列标题即可查看相关文章
【学生作品】“童缘”结邻家——儿童在城市邻里关系缔结中的作用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