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点,再近一点——深度解读升级版省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馆【七家湾“民族之家”微博馆】
布局展陈分为8个篇章,分别为寻根问祖七家湾、文艺复兴七家湾、百业兴旺七家湾、舌尖上的七家湾、传道授业七家湾、群英荟萃七家湾、载歌载舞七家湾、扬帆起航七家湾。
唐宋发源,元代肇始,明清鼎盛,民国繁荣,七家湾地区不仅是南京的回族聚居区,也是全国诸多地区回族群众的故乡,在不少地方,至今流传着“寻根问祖七家湾”之说,《盘根草:城市现代化背景下的回族社区》等专著、论文亦对此有专门研究。七家湾地区在回族发展史和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程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重要意义。同时民间也流传着关于七家湾地名由来的各种传说。
17世纪中叶开始,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相继出现了王岱舆、马注、刘智等经儒兼通的学者,开展了名为“以儒诠经”的文化运动。“经”泛指阿拉伯、波斯原著伊斯兰经籍。“以儒诠经”即用儒家学说阐述伊斯兰教教理,并将阿拉伯文、波斯文的经典著作翻译成汉文,它前后持续了上百年,构筑了“回儒一体”的中国伊斯兰思想体系,被许多学者视为回族文化的“文艺复兴”。而其代表人物的活动地点大多集中在七家湾地区,七家湾因此也被称为回族“文艺复兴”的发祥地。
明初,朱元璋迁徙十万熟悉手工业者聚集京师,形成了著名的“明十八坊”,其中,以皮革制作为主的皮作坊即在七家湾地区,地域内的评事街(原称皮市街)是南京有名的“皮革一条街”。后来,随着回民与汉民和其他民族群众彼此融合,七家湾地区不再局限于皮革业和清真餐饮业,吸引各行各业在此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据后世学者研究,到近代时,七家湾对“三百六十行”均有涉猎,百业兴旺,成为南京城南商务商贸中心之一。
七家湾地区历史上有着极为繁荣的清真餐饮业,面食馆、小吃店等比比皆是,这些清真餐饮店在传承清真特色的同时,广泛吸收各菜系精华,塑造了七家湾地区品种繁多、风味独特的饮食文化。南京诸多特色餐饮可以溯源至此,如韩复兴板鸭店诞生在仓巷、蒋有记扁食创于大香炉、清真安园菜馆起于评事街。清末至民国,南京传世四大食谱的作者,除袁枚外,《冶城蔬谱》龚乃保、《白门食谱》张通之和《续冶城蔬谱》王孝煃都居住在七家湾。2014年,七家湾牛肉锅贴作为南京美食的代表,亮相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
相传早在宋代,这里即建有一座清真寺(丰富路清真寺的前身),至明代又有登隆巷、汉西门等2座清真寺,清代相继建成内桥湾、草桥等5座清真寺,民国办起小板巷清真寺等。同时,七家湾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明代后期,经堂教育开始兴起,且逐渐开始兼授汉语。随着各族不断融合,一方面清真寺开办清真义学,向大众传播典籍;另一方面经堂教育逐步向国民教育过渡,部分转型为普通学校。据研究,从清朝晚期至民国,七家湾地区先后办有回民学校20余所。目前,七家湾地区仍有南京唯一的民族小学——朝天宫民族小学。
七家湾民族之家艺术团,是在七家湾民族之家工作站指导下的由各族群众组成的居民文艺团体,成立于2003年,从最初的几名群众,发展到目前的9支分团队,覆盖民族舞、现代舞、戏曲、民乐演奏、时装模特和歌曲创作等领域。各团队以工作站所覆盖社区居民为主体,逐步辐射和吸引全市各族文艺爱好者积极参与。艺术团采用群众自治模式,共享民族之家工作站的排练厅,各团队每周定时排练,每月集中向各社区义务展演,年底共同献演面向全市的“年味七家湾——民族之家草根春晚”,在省、市已有较高影响力。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工委、办事处立足七家湾地区特有的历史禀赋和多民族特征,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系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各级民宗部门的支持下,打破社区行政边界,建设了枢纽式的“南京七家湾民族之家工作站”平台,在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方面做出了创新探索。近年来,街道先后两次迎来国家民委现场调研,被南京市委授予“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并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大会上作经验介绍。七家湾社区“民族之家”微博馆创成首批“江苏省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馆”。
服务大厅
居民接待、日常事务
排练厅
团队日常排练、民族乐器、民族服饰展示
民族之家微书房
藏书1000余册,主要分为民族团结、经典文学、养身保健三类
民族之家微剧场
会议、电影播放、小型演出
民族之家书刻馆
制作及展示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书刻作品
2016年至今民族团结推送文链接
南京市130余名民族宗教干部依法行政培训班学员,集体调研朝天宫街道民族团结进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