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说,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
在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
1990年,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明确提出“软实力”概念,提出了大众文化的重要作用:“大众文化不乏浅薄和追求时髦的因素,但一个支配着大众交往渠道的国家有着更多的机会传递自己的信息,影响其他国家的倾向,却是不争的事实。”
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疆域、文化安全和文化融合,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在我们这个传统美食大国里,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正向各个地区快速扩张;在我们这个品茶论道的国度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星巴克等业已成为青少年的日常饮品;在我们这个戏剧曲艺大国里,好莱坞电影及其终生伴侣爆米花、可口可乐往往赢得诸多利好;当迪斯尼的玩偶、NBA、苹果文化俘虏了许多年青一代……面对美国强势文化的冲击,欧洲、日本、韩国、印度等采取了哪些措施?中国,又该如何应对?
儒家的生命力在于,作为周传统的守护人,他们亦成为中华文明的捍卫者。……儒学将它的所有一般观念根植于对已存的习俗、学问和历史先例的缜密的研究之中,它独自许诺将个体完全一体化于它的文化、社会和宇宙之中,这一定是中国社会得以延续的秘密之一。
——英国著名汉学家葛瑞汉
轻视文化,一个民族就没了灵魂,忽略学术,我们就断了精神的根,也就不会有尊严和长久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江蓝生
我们期待刚刚起步的“国际文化版图研究文库”能够再一次引领新的文化时代,再一次“激动潮流”。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于殿利
活动继续,精彩继续
4月23日已经过去,但每天都是读书日。从2016年4月23日起到5月1日,我们将从关注商务印书馆以及转发微信至朋友圈并截图回复的读者朋友中抽取30位幸运读者,赠送精美图书一本;抽取两个特别大奖给两位读者(每人5本哦),获奖名单将于5月3日上班第一天公布!
一 、《国学读本》等 1 《国学读本》任继愈 主编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生前主编的最后一部著作,以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展示国学精华为宗旨,全书分为文学、史学、哲学主编,以阅读学习经典为主,加以导读、注释、评析,辅以中外名家的相关评论,配有参考书目与思考题,普及与提高并重,方便适用,对提高读者的国学素养、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大有裨益。 2 《古器物中的古代文化制度》徐中舒 著1947年中研院第一届院士评选,徐中舒先生以“用古文字与古器物研究古代文化制度”之重大贡献获得候选人资格,本书以“古器物中的古代文化制度”为题,酌选徐先生在古器物方面的经典文章,重编一册,收入“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延伸阅读《古代器物溯源》
宋兆麟 著本书为著名考古学家、民俗学家宋兆麟先生四十多年研究中国古代各民族生活劳作工具研究成果的集成,作者在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50余种中国古代曾经被广泛使用的器具,如弹、弓、弩、鹿笛等,并对其使用和流传情况进行了详细考证,学术性高,可读性强。 3 《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钱穆 著本书主要专论中国文化之地理背景、古代观念与古代生活、社会主义与经济政策、中西接触与文化更新等10章。 4 《烽火薪传——抗战时期文化机构大迁移》孟国祥 著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展示战时博物馆、图书馆、出版机构、艺术团体等文化机构从谋划、准备到实施搬迁的全过程及特点,以及大批学人烽火战乱之际的社会担当,呵护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坚守与情怀。 5 《中国文化史(上下册)》陈登原 著本书是中国文化史研究早期的一部代表性著作。全书分上下两册,考察了从上古到近古的中国文化的生成、定型、发展的历史。全书以资料丰富见长,立论也颇有深度。为当时研究中国文化史的必读书。曾被列为大学教材。延伸阅读“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任继愈 主编本丛书是一个较为完备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知识体系。可大致分为10个专题,分别是思想、文化、教育、科技、考古、史地、军事、经济、文艺、体育。
6 《山西文明史(全三卷)》杨茂林 等著本书力图把山西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演变发展的基本区域,把山西区域文明历史作为中华文明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包括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变革、文化繁荣、集体心理在内的六个维度进行探讨,以理清山西区域文明的发展脉络,呈现其演化图景,展示其重要成果,突出反映山西区域历史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的主要贡献。 7 《延续与断裂——徽州乡村的超稳定结构与社会变迁》唐力行 著本书在综合作者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最新搜集和挖掘整理的方志、谱牒、笔记、契约、文书、碑刻、档案等史料,对近代徽州社会稳定的内在和外在原因进行了综合性考察,对徽州内部结构的稳定表征和发展机制做了视角独特的阐述和深入探讨,并通过对徽州村落的具体研究,揭示了近代徽州乡村自治的规律和特点。 8 《华夏饮食文化》王学泰 著本书以历史学、哲学、文化学、民俗学的大视角,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我国饮食文化加以探讨,重点介绍了各时代的食物、肴饌、食品加工、烹调、饮食习俗乃至进餐环境、食具餐具等等情况,并论述了不同阶层人群的饮食生活。 9 《从中医看中国文化》李建民 著本书探讨中国历史中的医学知识及身体建构,及其衍生的文化、政治、社会与性别意义。 10 《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2007年卷)》朱大可 张闳 主编该书集中展示2007年度中国内地的文化状况,是对当代文化思潮及现象的实录。包括年度文化批评的精华文献、流行关键词及其阐释、文化事件年表诸部分。文章涉及文学、影视、音乐、绘画、舞蹈等各个领域。 11 《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周晓虹 著本书以代际之间的文化传承为研究对象,以“文化反哺”为核心概念刻画了社会转型时期文化或文明的积累方式。 二、《论美国的文化》等 12 《论美国的文化——在本土与全球之间双向运行的文化体制》[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 著人们批评美国的文化霸权,同时又批评美国人没有文化,怎样解释这种悖论。 13 《美国文化中心——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日]渡边靖 著作者以美国在日本实施的国际文化战略为出发点,详细描述了二战后美国在日本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并将美国在日本投入的文化教育交流预算与在其他国家地区的投入预算进行了比较,从而不难看出日本如何且为何成为美国实施其在亚洲地区的国际文化战略的重镇。 14 《帝国权威的档案——帝国、文化与冷战》[美]安德鲁•N.鲁宾 著本书为读者揭示的冷战时期的大量史实,犹如悬疑小说般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同时也颠覆了大多数读者多年形成的固定概念。 15 《神话与历史——古希腊英雄故事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王以欣 著该书旨在探索古希腊英雄神话的历史基础、文化内涵、风俗、制度、仪式、信仰、道德伦理、政治观和价值观等,社会功用及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16 《犹太文化要义》刘洪一 著本书对几千年来流散于世界的犹太文化进行研究,着重对犹太文化的结构、犹太人的思想方式、宗教精神与审美文化等进行阐释。 17 《莫斯科的黄金时代——苏联建立的传媒帝国如何在文化冷战中落败》[美]克里斯汀·罗思-艾 著第一部对苏联媒体文化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论著
第一次从全新的文化视角剖析了拥有强大文化实力的苏联在与美国的文化冷战中最终落败的深刻原因 18 《俄罗斯文化史——历史与现代》[俄]T.C.格奥尔吉耶娃 著作者通过翔实的史料,充分论述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轨迹,并对一系列文化学理论和观点进行了透彻的分析。该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文化史教科书,不仅面向历史专业学生,也适合俄罗斯文化爱好者。 19 《屠猫狂欢:法国文化史钩沉》[美]罗伯特·达恩顿 著十八世纪三十年代末,巴黎圣塞佛伦街,一群印刷工人虐待并屠杀了工厂周围所有的猫,包括他们师母的宠物猫。本书详尽解释了这一诡异的事件,由此展开对十八世纪法国人的思考方式。 20 《法兰西道路——法国如何拥抱和拒绝美国的价值观与实力》[美]理查德•F.库索尔 著从麦当劳、可口可乐、迪斯尼乐园到自由市场乃至外交政策,本书针对法国与美国的政治文化关系中的冲突和矛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述。 21 《菊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大众版·精装)》[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著《菊与刀》是二战后期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为美国管制战败后的日本提供政策依据。
22 《造假的知识分子——谎言专家们的媒体胜利》[法]巴斯卡尔•博尼法斯 著本书涉及的这些“造假的知识分子”都非常著名,而且具有国际影响力。他们经常出现在电视台的访谈节目,主持着广播电台或者报刊的专栏,出版了数本专著。他们高举道德的旗号,发布一些错谬言论和空洞的概念。作者揭露了他们的行径,指控了一种新的“文人的背叛”。 23 《文化战略——以创新的意识形态构建独特的文化品牌》[美]道格拉斯•霍尔特 道格拉斯•卡梅隆 著作者通过对万宝路、星巴克等数百个品牌案例的分析,以及与相关品牌管理者和消费者的访谈,发现了功能主义创新模式的缺陷,那就是忽略了社会和历史变迁产生的意识形态机遇。
三、电影、电视 24 《好莱坞内部的中情局——中央情报局如何塑造电影和电视》[美]特里西娅·詹金斯 著本书让读者大开眼界,中情局通过与好莱坞的合作成功塑造了自己捍卫国家利益为全人类谋福祉的形象,极大地方便了中情局在全世界的招募工作。延伸阅读《好莱坞——电影与意识形态》[法]雷吉斯•迪布瓦 著一本揭示好莱坞电影的意识形态真相的重要论著。本书将会改变读者对于好莱坞电影的固有印象,尤其将会改变那种认为好莱坞电影无论如何都与宣传无关的观点。 25 《美国的精神文化:爵士乐、橄榄球和电影的发明》[美]威廉·迪安 著国民性探讨是比国家历史还要长的美国写作的一种类型,至少可以追溯到米歇尔 • 克雷弗克的《美国农民书简》。在这一传统最新的复兴中,神学家威廉• 迪安认为,美国人赞同一种共同的精神文化,而这种精神文化,时常通过爵士乐、橄榄球和电影这类世俗活动,而不是通过宗教组织那类公开的和神圣的活动而呈现出来。 26 《被美国化的英国——娱乐帝国时代现代主义的兴起》[美]吉纳维芙·阿布拉瓦内尔 著作者以其超常的耐心和清晰的思维,揭示了20世纪英国文化绝对明晰的历史。在这部既引人入胜又思维清晰的论著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英国现代主义的重要作品如何阻碍一个他们通过反对而固定其形象的“美国时代”。 27 《观文化,看政治:印度后殖民时代的电视、女性和国家》[美]普尔尼马·曼克卡尔 著在今天的印度,没有什么不可改变,传统也变得踪影难觅。在这样的变化中,作者坚持用性别的视角来审视深受国家电视台影响的中产阶级,后殖民化、民族意识强烈、狂热是他们身上共有的特征。 28 《国家戏剧:埃及的电视政治》[美]里拉·阿布-卢赫德 著本书细致剖析了电视剧在变化中所带有的政治色彩,以及电视节目是如何以政治敏感对社会生活中一些有争议的事件进行反应的。作者直面研究方法上的挑战,通过追踪电视节目、最终将关注的焦点对准社会边缘群体的生活及梦想,以此揭示来自国家层面的社会不公所造成的紧张状态,以及力求与这种不公进行对话的文化形式。 29 《杨德昌的电影世界》[法]让-米歇尔·付东 著世界著名影评人、法国《电影手册》前主编付东倾情力作。通过对杨德昌本人电影生涯及其电影的深度回顾与解读,通过杨德昌的电影笔记、手绘和文章的梳理,以及诸多著名电影人的回忆或访谈,较为完整而丰满地呈现了一代导演大师杨德昌的一生和他的电影世界。 30 《电视系列剧——形式、意识形态和制片模式》[法]大卫·比克斯东 著本书揭示了好莱坞电视系列剧的编剧形式和赢利模式,对于影视界、文化研究界、文化产业界的研究者、产业从业人员和相关政策制定者而言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对于美剧的爱好者而言,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具有启发意义的好书。 31 《戏剧在美国的衰落——又如何在法国得以生存》[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 著美国“戏剧”曾经富有激进和创新精神,往往以其音乐剧获得大众的青睐,作品中有糟粕也有精华。然而,近二十年来,随着政府的不作为,迪斯尼进军百老汇,娱乐业一统天下,戏剧开始走向衰落。 四、语言 32 《文字起源》[美]丹尼丝·施曼特-贝瑟拉 著作者认真分析了从伊朗、伊拉克、地中海东部和土耳其等地116个考古遗址出土的8000个陶筹,对陶筹的功用、与楔形文字的关系等事关文字与文明关系研究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明确指出:楔形文字来源于计数的陶筹。 33 《英语的故事》[英]戴维·克里斯特尔 著本书全面论述了英语的发展和演变,规范语言和方言的关系,英语和其他语言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同时兼述世界各英语国家的英语特点。 34 《汉字的文化解读》王立军 等著本书在科学的汉字学理论指导下,通过对汉字构成的深度解析,系统阐述了汉字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既有从汉字起源、汉字发展、汉字规范等方面进行的宏观解读,又有从各类具体文化事项方面所做的微观分析。内容兼顾学术性和普及性,并配有大量汉字构形图示,可读性强。 35 《汉字博物馆》任德山 任犀然 著书中选取最能代表中华文化发展史和汉字发展规律的近300个汉字,按天文、地理、植物、人事、动物、器物建筑分为六大类。全面配图讲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演变形体,汉字构造,细说源流,讲述该字的知识和故事,并概说汉字学。书中还全面讲述了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以及偏旁与部首的来历和含义。延伸阅读《奇妙的成语世界——成语文化读本》袁钟瑞 杨学军 主编这本小书,将告诉你成语的形式、成语的结构、成语的修辞、成语的魅力、成语的来源,帮助你解读成语的趣味性、文学性、知识性、哲理性、思想性,帮助你澄清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成语。 36 《反对单一语言——语言和文化多样性》[法]海然热 著本书作者通晓包括汉语在内的五十多种语言,他通过对各种语言的文化内涵的比较分析充分证明了语言多样性如同生物多样性一样对人类至关重要。 37 《回锅肉和香菇菜心的语言等级》李倩 著这本书从吃穿用度、热门新闻、职场风波、人情交往、明星八卦中找到素材,认认真真做了一个“人话翻译”的工作。把学术圈的艰深话语翻译成日常生活的浅显直白。 五、文化交流 38 《作为武器的图书——二战时期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宣传、出版与较量》[美]约翰·B.亨奇 著一部关于世界各主要文化强国的出版业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起至冷战结束,如何兴衰沉浮的波澜壮阔的史诗巨著。 39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 著本书将中、西、印文化概括为三种不同的人生路向:西方文化是征服自然、改造环境的路向;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40 《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 著作者历时5年遍及30多个国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中东,采访了电影、电视、音乐、传媒、出版、商业戏剧、动漫、电子游戏等创意产业的1250位行业领袖,获得大量真实而精确的第一手资料。 41 《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疆域》[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 著揭示数字化主流大趋势的最新权威论著。 42 《小历史: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相遇》张先清 著 从“小历史”角度,深入考察不同文化背景的文人文化接触行为,提供了一种审视明清之际中西文化相遇 “大历史”的视角。 43 《对话如游戏:新轴心时代的文化交流》[法]魏明德 著本书是利徐丛书之一种。利徐丛书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利玛窦—徐光启文明对话研究中心(简称利徐学社)策划,分学术、随笔与影像三大类。 44 《全球化与中国——一位法国学者谈当代文化交流》魏明德 著本书从文化、政治、宗教的角度探讨了全球化现象的整体,而非以经济为讨论重点。它揭示了全球化的浪潮如何深刻地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人与自然的依存、人对自已以及他人的关系。 45 《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美]詹姆斯·罗尔 著作者展示了现代大众媒介是如何与意识形态、情感、霸权、社会规则、权力、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的。 46 《“伟大相遇”与“对等较量”:明清之际中西贸易和文化交流研究》沈定平 著“伟大相遇”与“对等较量”,基本上揭示了明清之际中西交流的性质和特征,共同构成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与商业贸易的那幅绚丽多彩且寓意深远的画卷。 47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吴雷川 著本书忠实地反映了信奉基督教的高级知识分子如何把中国文化和基督信仰连結在一起的思考过程。 48 《战后美国在日本的软实力——半永久性依存的起源》[日]松田武 著始于占领期的美国对日文化政策,直至今日依然深深地残存在日本人的精神中。本书使用了美国方面庞大的第一手资料,论述了一直被讴歌的“双向交流”的美国文化政策如何实际上被冷战的偏执和日美之间实力的非对称性所深深地侵害,以至于在日本的知识分子中形成了对美国的严重依赖。 49 《论文化帝国主义——文化统治的政治经济学》[德]伯尔尼德·哈姆[加]拉塞尔·斯曼戴奇 编本书由来自英国、加拿大、德国、印度、伊朗、菲律宾、日本、斯里兰卡和瑞士九个国家的作者的最新研究论文合集而成。 50 《新自由主义的危机》[法]热拉尔·迪梅尼尔[法]多米尼克·莱维 著本书探讨了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实行的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背景下所发生的2007—2010年的“大萧条”。延伸阅读《大分化——正在走向终结的新自由主义》[法]热拉尔·迪梅尼尔[法]多米尼克·莱维 著社会进步之路的重启取决于动摇资本主义所有制下的庞大金融网络,动摇资产所有者与高层管理者之间默契的能力。只有在这一前提条件下,才能推动左翼意义上大众阶级与管理者阶级之间的新型妥协方案,开启对于资本主义的渐进式超越之路。
猜你喜欢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选购您心仪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