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让一些上海人体验恐怖谷效应
本周茶话会
(尤其是那种家里是爷叔型,甚至条件更好型的
都没在王家卫的《繁花》里熬过头两集。。。
什么情况呢,就黄河路是真的,
上海话是真的,
画面灯光演员都是很美的,
但,
所有人的衣着、追求和说话方式都不咋对,
怎么说,恰好卡在他们的恐怖谷效应上,
本能地难受和抗拒hhhhh
作为一个读书时就经常被发配到
马路股市华亭路摊主拆迁闹事
现场去一蹲半天听八卦的实习生,
我也可以负责任地说,
即使到世纪之交,
当时在黄河路做几千万生意的人,
也没这么次儿 pia 的。
(北京话,上海话约摸是山青水绿
《股疯》里潘虹的气质,
确实比较接近那会儿的状况。
唐嫣演的汪小姐,
娇嫩又咋巴,(上海话咋乎的意思
一致受到我周围 70、80 后上海人的喜欢,
说上海里弄小姑娘,就是这么娇嗲咋乎。
一查,唐嫣果然是南市区长大的上海小囡,
更符合剧中人草根气质,
(南市区现在已经没有了。。。
读的也是南市区普通中学。
不像胡歌马伊俐显得都很重点中学,
一查他们也都读了重点中学。。。
所以怎么说。。
全片港里港气的,
缺那种上海活生生的草根气。
当然演员也许能演市井气,
但导演估计不让。
多方求证得知:
(你要相信一个老记者在上海打听这种无伤大雅八卦的简单性和可靠性
墨镜王在片场是讲上海话的。
九十年代上海什么样他肯定是知道的,
因为他很多家人在上海,
常回来探亲。
但他就是要选这种浮夸的方式。
黄河路,大嗓门老板娘和红鹭饭店,
(原型应该是是鹭鹭酒家
是相对真实的,
但是辛芷蕾那种,开口闭口开饭店
是要做撮合(拼缝)生意的,
太北京了,一点都不黄河路。
(北京人不要闹就真的很你们地头
不过太美了!
导演就是能把女演员拍到巨美!
按剧里说黄河路吃的,倒是蛮有意思。
青鱼秃肺,全是鱼肝,
秃字同秃黄油的秃,
「全是」的意思,
一条鱼一点点肝做一盘,
江南水乡最大的奢侈。
青鱼,整条鱼可以做菜。
红烧划水,是肚腹带尾巴。
鱼身部分做熏鱼,鱼头红烧,鱼肺上名贵菜,
食材平价但能上台面,
是上海菜色里螺丝壳里做道场的极致。
黄河路的饭店,
红鹭应该就是映射鹭鹭,
上海最知名的本地大酒楼。
后来很多人也都吃过,
在九几年黄河路也就这样,
有澳龙有斑鱼,没有啥怪东西。
炒牛河用西式平底锅更好,也是当时的经验,
现在米其林后厨也常见。
王家卫说彼时粤菜馆后厨是扬州人,
现在我们上海淮扬菜后厨都是广东人,
也是一趣。
至真园地址的原型,确是真的黄河路老店,
叫苔圣园。
93 年开的,正好是剧中时间。
但绝对没有至真园这么浮夸。
上海朋友说他家苔条小黄鱼是一绝,
三两以上小黄鱼取两片鱼身,
裹上带海苔丝的浆油锅炸到外脆里嫩,
做法类似于北方的炸茄盒,
在当时也算是非常先锋好吃的时髦菜。
他家苔条小黄鱼出的特别大,
所以也算是奢侈,
但绝不是今人和牛海胆鱼子酱那种奢侈,
当时的上海还是很接地气的。
口音,剧中上海话都是没啥问题的。
爷叔是上一辈的上海话,带点硬硬的浙江口音
我感觉应该是宁波口音?
老一辈的上海话我采访时还听过苏州口音的,
糯哒哒。
推荐董勇饰演的杭州纺织厂老板,
他真是变幻各种杭州口音!
尤其他杭普真的超好笑,
当时我学校老师讲杭普都不发这种音,
但我爹在乡镇企业管理局时和小老板们打电话,
就是这种特定杭普,
冷不丁听到,笑死我了!
剪辑,头两集剪到稀碎,
但莫名 excting。。。
问了下,非剧组的吐槽说,切,太赶了,
墨镜王又推倒重拍不少,素材不够,
才剪得这么碎。
我说呢,
剪得跟抖音似的,三秒一个包袱,
搞得我明明看得很出戏,
但就是咚咚心跳不由打开电脑和朋友们开摆!
但主创和我说:啊?他就是想搞一下艺术啊!
做一些他之前没做过的尝试啊!
你可以说碎但这是新东西对吧?
既逮住主创那我就顺手问了:
音乐这么抄《继承之战》是几个意思?
毕竟作为外地人,我挺过头两集后,
就看得非常热闹开心了!
可这么明抄人家音乐,
影响我们文化输出奈飞购买啊!
答:啊我不知,但其实音乐作者是陈勋奇。。。
这位不是《东邪西毒》的电影配乐吗?
难道是时间不够,大师摆烂????
听说墨镜王还在调整一版后期,
也早谈好国际输出。
哈哈哈《繁花》确实扎劲,
我还想再看一个导演剪辑版!
至于我周围最兴奋的上海人
应该是 00 后。
确实,打开电视能听到上海话,
对他们来说真的很盛况空前。
而今日之上海的繁华,
也很容易让人相信九几年的上海,
本来就这样。
希望上海以后再拍一点本地电视剧呀,
身为爱吃瓜的外地人,
资瓷!
我司流心柿饼配红茶,
不要太适合追剧。。。。
我司员工拉了个群,
打算一边吃一边云追剧,
据说快乐无边,你们借鉴一下。
饱记·富平流心柿饼
购买方式如下
用好吃的方式吃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