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醒了!七个Bob Dylan一起摇滚
看死君:Bob Dylan 获诺贝尔文学奖,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争议性。有人在知乎上这样评价他:三流歌手,二流吉他演奏家,一流作曲人,顶级诗人。也有段子手调侃说:Bob Dylan 已经拿过诺贝尔、奥斯卡、格莱美、普利策、就差奥运金牌了。
然而,昨天最触动我的一则推送,是来自我的小说家好友陈志炜,他截取了系色名童鞋的一条朋友圈给我,源自 “漫画家里最接近鲍勃·迪伦的人” 浦泽直树:“现在是2000年12月31日… 嗯—— 再过几个钟头,就是21世纪了…算了,总之我完成了新歌,现在要录音。嗯——歌名是… 因为这是抄鲍勃·迪伦跟约翰·列侬的… 所以就叫它《鲍勃·列侬》吧……”
你还记得《20世纪少年》中的这个手势么?
正是这首《鲍勃列侬》,又译名《贤知之歌》,从头到尾贯穿了浦泽直树的经典漫画 《二十世纪少年》。而对于日本漫画有所了解的童鞋,想必都明白 《二十世纪少年》在日本漫画界的影响力吧。 漫画家浦泽直树在其中介绍了不少摇滚名曲,而 Bob Dylan 无疑是注定绕不开的一位标杆性人物。Like a Rolling Stone!
孤守自由的灵魂五十年,一朝被诺奖消费
作者 | AilsonAir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出去转一圈回来,再看手机,像是错过了全世界:鲍勃·迪伦拿了诺贝尔文学奖;宋冬野吸毒被抓,朝阳群众又立奇功;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达里奥福去世;泰国国王去世。瞬间朋友圈炸翻天了。
虽然这早就不是鲍勃迪伦第一次被诺奖提名,但毫不意外地,他以光速占领了各个网络平台的头版头条,生平轶事、名曲名作全部被翻出来博人一阅。段子手的速度也让人啧啧称奇,可怜的陪跑君村上春树自然是躲不过这一年一度的调侃大会。
我早就知道会有一天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说说那个我心中的鲍勃迪伦,但是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契机。鲍勃迪伦的全面和才华横溢不用我赘述,他对流行音乐上的革命意义是已经被时间彪炳的。歌词如果作为一种严肃文体,从情绪和社会意义上来讲,这诺贝尔文学奖实至名归。因为那些歌词当中,引起了一个时代年轻人的共鸣,更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不间断地影响着后来的音乐人。鲍勃迪伦的情绪,成了全世界的情绪。
从《像一颗滚石》到《放任自流的时光》,记忆的远方年轻的时光里,我曾经那么虔诚地深潜于文字当中,袒露出自我靠近他的灵魂,那是一个有冲动有背叛,也保有最初纯真的灵魂。甚至此刻我的电脑桌面仍是Bob和Suze 并肩走在雪地里的照片。
60年代的纽约,一把吉他一根烟,年轻不识愁滋味,桀骜不驯的眼神睥睨尘世,沙哑的嗓音唱出时代的徘徊和愤怒,与几多知己伴着音乐相拥而眠,那大概便是我心中对诗意与浪漫的最初定义。
用当下最流行的概念来说,鲍勃迪伦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IP,他的经历无数次被搬上屏幕,无论是以纪录片的形式还是故事片的形式。2007年,一部讲述鲍勃迪伦生平的电影《我不在那儿》曾经在颁奖季风光一时。影片别出心裁地邀请了六位优秀演员分别饰演生命不同阶段的鲍勃·迪伦,导演是托德·海因斯。
一个抱着一把吉他跳上火车的黑人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做伍迪,正是借了美国民谣之父、迪伦的精神导师伍迪·格里斯之名。
▲六位演员扮演六个不同时期的Bob Dylan
克里斯汀·贝尔扮演的民谣歌手杰克,就是初入乐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鲍勃迪伦的写照。
▲克里斯汀·贝尔版Bob Dylan
已故的新生代传奇演员希斯·莱杰扮演的罗比有着混乱的个人生活, 他是个失败的丈夫和父亲,那便是少年成名被卷进名利的漩涡中的鲍勃·迪伦。
▲希斯·莱杰版Bob Dylan
本·威士肖版本的阿瑟因为一直迷恋19世纪的法国诗人兰波而一直在阐述自己的主张和怀疑人生,鲍勃·迪伦身上诗人和哲学家的侧面展露无遗。
▲本·威士肖版Bob Dylan
凯特·布兰切特的 鲍勃·迪伦则最为惊艳。一举手,一投足,黑白影象,烟雾弥漫,模糊了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界限,细腻并且阴郁,一切都仿佛迪伦附体。
▲凯特·布兰切特版Bob Dylan
理查·基尔饰演的难以捉摸的老牛仔,经历沧桑之后他的态度更加淡然。抱上一把吉他,一直在远方。
▲理查·基尔版Bob Dylan
可即使这些如此优秀的演员的集体演绎, 也只能是 鲍勃·迪伦传奇人生的惊鸿一瞥。 好在 鲍勃·迪伦 本人最终认可了《I’m Not There》, 并向托德·海因斯的电影剧组送上祝福,在某种程度上也可看作是鲍勃·迪伦和托德·海因斯两人的共鸣。
其实说到这些,在我还在反复看着 1995年 那场著名的Bob Dylan 30周年纪念演唱会感叹老炮不老之时,时间已经飞快地又走了20年。云集Neil Young、Lou Reed、Stevie Wonder、Eric Clapton的盛事永远无法重现,时至今日那封存的视频仍有让人热泪盈眶的力量。即使仍唱着“昔日我曾苍老,如今风华正茂”,无法忽略的事实是:这个不老传奇也已经75岁了。他在掌声和争议中晃晃悠悠地走过了五十年,岁月为他不羁的面庞印上了许多印痕,至少我愿意相信,他那个孤独而放任自流的灵魂不曾为任何荣誉或者诋毁而动摇。
早在他被授予普利策奖时,美国传媒界就众口一词:不是迪论需要普利策奖,而是普利策奖需要迪论。因为他早已经成为一个标签化的人物,一座丰碑式的被期待形象,一个凌驾于大众之上的精神偶像。而如今,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又让他霸占了全世界的媒体,可说到底究竟又是谁的狂欢呢?
最后,送上Bob Dylan演唱会上《My Back Pages》的视频,再次庆祝鲍勃·迪伦跻身诺贝尔文学奖之列~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336czm55t&width=500&height=375&auto=0
将给了灵魂,没有奖给修辞或观念。将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世界厌倦了,它只是要生活,要爱,要唱歌,要忧伤。于是,鲍勃迪伦来了。这是向垮掉的一代,向六十年代,向浪漫主义,向波西米亚,向嬉皮士,向口语——致敬。世界醒了。——于坚
作者 |AilsonAir;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 近 期 热 文 】
【 最 新 活 动 】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鲸鱼放映室|麦田电影院|看图猜电影
有一张剧照|有一个影人|有一句台词|有一段原声
影史轶事|深度影评|导演访谈|资源共享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
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