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去TMD英雄主义,老子只想回家

2017-09-02 影迷们 看电影看到死

看死君:9月1日零点,我们和100位影迷聚在一起观看了诺兰大神的新作《敦刻尔克》,感谢所有冒雨前来的诺兰影迷们,在深夜凌晨的北京一同沉浸在诺兰奇妙的胶片蓝之中,属于影迷们纯粹的幸福。


大家看到这个标题不要诧异,今天为大家送上的是来自八位影迷的烫手短评,以及来自@妳的世界几点 童鞋的深度长评《去TMD英雄主义,老子只想回家》。



这 一 夜 ,我 们 在 一 起,为 一 部 电 影



八 位 影 迷 对 话 敦 刻 尔 克


悉达不多


这一次,诺兰大神做了减法,汉斯·季默的配乐则一步步加快影片节奏,推高情绪。诺兰依然极具年代感的胶片画面,让影片成为一首有质感的抒情诗。在巨幅的历史画面下,海滩上的士兵群像,看似微渺如蝼蚁,却又充满实感。总之,这一次的诺兰很不一样。




陈彦霖

 

个人认为片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将三段不同密度的时间段,一周、一天和一小时。放置于这一百分钟内,给予了人一种他们是均匀流逝的错觉,并且还将战斗中弥漫的紧张、绝望蔓延到了三段时间当中。在片尾,三段时间还以巧妙的方式在同一个场景中得以交错,给人以一种“这三种不同浓度的绝望最后都会殊途同归走向希望”的感受。除此之外,氛围、情绪的烘托、戛然而止的悬念也发挥得很棒,唯一的瑕疵是,配乐铺得满了点。



明月山遥


身临其境的震撼感,读《三国演义》时只觉得用计谋破敌杀军尤其痛快。《敦刻尔克》把人带到那个枪弹底下,直接感受炮弹在耳边轰然炸开,燃烧的飞机滚上机油,蔓延的火舌舔到了后背,让人心缩了又缩,深感战争残酷,和平年代可贵。承担责任、舍生取义的价值观,拔高了片子立意,但又不说教,不同人物真真切切表现出来。



Cappu


对诺兰致敬,即使在1940年的敦刻尔克,依然穿越了重重时空救赎了人类信念。甚至在数字快速成像与处理的新纪元今天,他依旧选择了用70mm胶片去呈现悲壮的绝境时刻。大片象征自由的美丽蓝色,透明的海,战士们年轻灼热的目光,小小的飞机尾云与最后的火焰,都因此覆盖上仅此一次的神圣光芒。冷静而审慎的叙事逻辑,和永远暗流涌动的思绪,看似重装出发的主题并未偏离太多诺兰自身的风格,也并没有让人失望。



Melody


海陆空三条线索,在剪辑上来回交织完美拼贴,融为额情绪连贯的整体。这一次,诺兰不是想简单地重复历史故事,而是希望给观众带去一种沉浸其中、与影片人物产生共鸣的体验,通过镜头把观众带到那个慷慨悲歌的岁月、炮火纷飞的滩头、硝烟弥漫的空中、漆黑冰冷的海面下,去感受与银幕中的英雄同生共死的情怀。



柚 由

 

电影《敦刻尔克》里的诺兰不再烧脑,不再科幻,不再非线性叙事,不再用大明星。电影有三条明确的叙事线,不过主角看起来行动力偏弱。导演更多呈现了角色状态,没有一条主干情节线将他们的冲突融会贯通。影片在音效、摄影等技术性方面花了很多心思,这是一盘独特的菜,观众对它会爱憎分明,不过有争议向来是电影所需要的。



戊戌戍的氕氘氚

 

以往诺兰习惯于把核心隐匿在繁复精致的外壳中,让观众去享受真相破壳的快感。但敦刻尔克则不,这次并没有冷静得置身事外的逻辑推理,而是裹挟着对于战争的恐惧,以简洁的视听、羽量的言语、朴素的叙事打造出敦刻尔克生死场。寂寞大神前半段的配乐堪称神级,后半部分太过雍容,与整体影调割裂。显然,诺兰试图突破观众的固有印象,其实需要非凡的勇气。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没有成功,李安的比利林恩也没有成功。诺兰的敦刻尔克的成功来之不易。



成 眠

 

敦刻尔克结构有趣的地方在于从陆、海、空三个视角同步展开叙事,并且营造了三者在时间节奏上的不同紧张程度;用其中一架飞机的视角勉强串起了三条线。片中有极端情况下同阵营人也会产生的暴力行为,有英法两军在面临危机时的阶段性撕逼,也有在最后对冲突都作了化解或超越,但总体来说挖得不深。我觉得陆和海的两条线的人物塑造和传情是相对稳的,空这条线的物体运动场面多、人物呈像少、略显散,而空是始终串连视角的线,于是使结构的整体性散了一些。



八 宝


影片从海陆空三条原本相隔甚远的叙事线,最终汇聚在同一艘命运的船上。当我们以上帝视角穿过时空看这段历史时,有人会说英国偷偷摸摸撤退,有人会说诺兰在为自己祖国洗白,也会有人说对背弃盟友视而不见,这些论调都带有事后诸葛亮的轻嘲。诺兰的镜头回到个体人性的怯懦、挣扎、绝望、善良、勇敢、希望,不卑也不亢,因为这些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这对历史观来说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视角。

 

于我而言,敦刻尔克中的减法是可以理解的。诺兰在敦刻尔克中的结构特别有意思,三起三落四段式,像一曲标准的交响结构,开头的快板奏鸣、二段三段的慢板中庸,终章的回旋曲。配乐从慢到快的推进配合,结合诺兰镜头语速的变化,着实天衣无缝。当战斗机滑翔在敦刻尔克海滩的时候,脑海中见到的是《天鹅湖》终章弦乐缓慢升起的片段,落下的是飞机,升起的是希望,诺兰用颗粒感的胶片蓝,写下一首欲说还休的交响诗。



 去TMD英雄主义,老子只想回家 


作者| 妳 的 世 界 几 点

公号| 看 电 影 看 到 死


当镜头缓缓推向燃烧的战斗机,我们还以为影片要结束的时候,突然闪回到列兵汤米的脸上,那是几十万撤退士兵的共同脸庞,上面仿佛在写着:我们回家了。


可以说,回家是《敦刻尔克》一个母题,换句话说,电影自始至终都在围绕着如何回家而进行的,这一点让我莫名想到了布列松的《死囚越狱》,同样都是逃生的题材,一个是几十万士兵摆脱德军顺利撤退,一个是通过个人努力成功越狱。虽然电影格局不同,但悬疑紧张的气氛倒是非常相似,以及出色声音效果所营造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不同于传统战争片的血肉横飞,而专注于个体生存所营造的悬念紧迫感,很大部分要归功于汉斯·季默的功劳,贯穿影片大部分的秒表的滴答声,就是他的得意手笔,据说这是基础于诺兰的怀表制作而成。


无论是子弹声音,还是战斗机引擎,或是巨大的轰隆声,都是如此真实震撼的无以复加,是击中人心的,是浑身鸡皮疙瘩的,是身临其境、恍入战场的。笔者坐在IMAX影厅的皮质松软靠椅上,椅背的颤音源源不断的袭来,这种体验绝不亚于120帧4K的《比利·林恩》。



声音是电影的灵魂,它的存在是电影整体魅力的二次曝光。汉斯季默对声音的超强敏感和独特处理,令人咋舌。比如开场的枪战,先是静,是有着底色的静,大地波动般的静,暗藏着危险却不知何时来临的静,接着就是一阵枪声,不是密密麻麻的,而是零零散散的。


在影厅强大音响设备的衬托下,战争应有的情境被完美还原,枪声的厚重感和残酷性被人为放大。这样不动声色,又暗藏劲道的开场足以让我们的神经活跃起来,至少笔者的毛细血孔已经无限制的张开了。



所以说,我们为这部电影而叫好的同时,不能盲目膜拜于诺兰,我们也要感谢汉斯·季默的倾心付出。配乐音效是无处不在,无孔不钻的,处于将满未满的状态,是有点到为止的境界的。就像最后汤米因疲劳睡在回家车厢那一刻,秒针滴答声戛然而止,这种精心设计的声音技巧让人惊喜,让人抓狂。足以见得诺兰本人对声音元素的重视程度绝对不亚于前人雅克·塔蒂,布列松之辈。


作为一部战争片,仍然还是少不了诺兰的拿手好戏:非线性叙事。海陆空三条线被诺兰玩的得心应手,当我们一开始以为是平行叙事时,才发现一些时间点根本就对不上,这才发现上了诺兰的当,这种对我们有意或无意的“挑衅式”玩笑,足以证明诺兰叙事手段的高明。



这种高明并不单单是像《盗梦空间》、《追随》那样秀技巧,而是完美融合在剧情当中,或者说这种融合是对自身技巧的掩盖,诺兰此意不在于秀自己的小聪明,他只是更好让剧情紧凑的走下去,是为悬疑紧张的氛围而服务的,这种服务丰富了电影的时空,让电影变得更有层次感,而这种层次感通过107分钟就做到了,而有的电影试图通过三小时还未必做得到。


仅仅76页的剧本,营造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这里的“声”指的是对话。台词的稀少让整部剧有一种严肃的沉重感,这种感觉暗含张力,不是一触即发的张力,而是慢慢积累的,带着忍辱负重的意味。我们看不到大牌明星的对话飙戏,看到的只是那些“无名小卒”的惊慌失措。人物通过肢体和表情来传达自身的体验,我们也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在人物和环境所搭配的情境中。



如此一来,不得不提的就是被各大影视剧广泛运用的反应镜头。反应镜头的威力在于它展现的悬念性和危险性,影片《敦刻尔克》中最著名的反应镜头莫过于在防波提上一群士兵仰头看向天空的敌机,恐惧,不安,疑惑,一瞬间点染敌机的枪火,也牵动了我们的神经。我们感叹人类如此渺小脆弱,生命如此艰难坎坷,战争如此残酷写实。


列兵汤米的视角始终处在群戏的漩涡当中,他的眼睛代替了我们的眼睛,来审视这场大撤退所经历的灾难。这里不仅有盟军士兵面对德军轰炸的恐惧,也有自身因生存而产生的内讧,群体的人为状态给我们一种宏大的感觉,当这种“宏大”面临摧毁时,悲剧性就产生了,诺兰所要的效果也就产生了。



所以有人说,这看上去并不像一部战争片,反而像灾难片,自始至终,盟军都是被射击,被轰炸,被击沉,被俘虏,全片连德军的影子都找不到,他们就像一个幽灵,始终萦绕在盟军士兵心头,这是心理层面的噩梦。


所以我们看不到拯救大兵瑞恩式的大场面战争,也根本寻不见血战钢锯岭那样的血腥残暴,诺兰不是在打造传统意义上的一部战争片,他其实是在捕捉人之生存的心理体验,是聚焦于人们面对生命危机的坚强信念,是洞察人性的全部奥秘。诺兰并没有给我们构建一个励志的主旋律战争故事,因为我们在片中所看到的都是浑身颤抖,焦躁,毫无经验,满脸稚气的士兵。



他们和《拯救大兵瑞恩》英雄主义的士兵不同的是,他们更像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人”,以一个人的姿态来面对这残酷的战争,面对着因死亡即将来临的恐惧,面对着因生存考验而自我暴露的人性的丑陋。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人物,都是真实小人物,有着小人物的美与丑,诺兰让一个普通士兵作主角,或者说那几十万士兵都是主角,他们没有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有的只是渴望回家的求生本能。


这种对人性的剖析和展现,才是这部电影最为难得可贵的,我们看到英国士兵撤退时会优先让本国人通过,而歧视法国人;有的士兵各自为营,甚至自私到弃别人生命于不顾中。个体的丑恶和肮脏在残酷的战争中显得更为无奈,让人心痛。但我们也能理解,并能立马感受它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远比那些血战场面更牵动人心。



影片前面一大部分都是在剑拔弩张的烘托气氛,制造意境。直到救援船只的来临,它们是生存信念绵延不息的证明,前面还在保持克制冷静的诺兰,在救援民船来临的那一刻,终于也忍不住煽了一回情。


当我们看到汤姆哈迪饰演的飞行员在燃油烧尽,放弃跳伞求生,把敌机打掉的时候,我们怎能不激动?战斗机滑翔在沙滩上空的场景是这部电影最为优美的时刻,也是整部电影情感宣泄的出口。汤姆·哈迪奉献了他从影以来最为诗意的表演,他是整部电影人性光辉的象征。



可以说《敦刻尔克》或许是诺兰导演生涯的一个分水岭,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隐约散发的大师气质,如果说之前的电影还在特效,超能力,梦境,电影技法,叙事手段上取悦于人的话,那么这部《敦刻尔克》几乎刻意隐藏他自己的锋芒(尽管仍然毕露),而制造一种超凡的意境。这种意境是大师初长成的象征,是多重视角下人之生存的伟大考验,是超脱传统战争片的心灵颤音。


这不仅是敦刻尔克蕴藏的胜利,同样更是诺兰的胜利。



作者| 妳的世界几点;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

【扩展阅读】


敦刻尔克一役,诺兰失守了吗

诺兰的11部作品,你最爱哪部

看敦刻尔克前,先读同名小说




 同 名 小 说《 敦 刻 尔 克 》中 文 版 

看 电 影 看 到 死 微 店 有 售



作为描写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经典之作,同名小说《敦刻尔克》中文版即将上市。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购买!详情请戳《看“敦刻尔克”之前,先读同名小说》!




【 近 期 热 文 】


年度最大尺度港片,未满18岁慎点

滚过床单我忘了,撩过电影我记得

记得吗?那个心碎的男人叫李先生

细思极恐!这脑洞短片你看懂了么

那些年的旷世禁片,我们不会忘记

性爱与死亡,岛国最前卫导演趣谈

郭柯:我拍的不是慰安妇,而是人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名人荐片|活色生香|花园 | 吉光片羽

看死观影团|鲸鱼放映室|看图猜电影

影史札记|台词时刻|影人访谈|资源共享


 合作投稿 | kdykds@163.com;微信 | kdykds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

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