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艾滋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沉默等死

2018-01-07 几点 看电影看到死


看死君:本期“花园”栏目,带来去年另一部大热的LGBT电影《每分钟120击》。相比关于个体命运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这部讲述90年代法国抗艾运动的电影,无疑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文末福利)



在去年第70届戛纳电影节上,《每分钟120击》展映后,呼声很高。尽管主席阿莫多瓦赞誉有加,但之后的角逐中未能摘下金狮奖,只拿到了评审团大奖。而后在奥斯卡上,也未能入围最佳外语片九强,颇为遗憾。


但我们一直相信,一部电影的好坏,不仅仅只是用奖项来衡量,总有一些价值是比奖杯更厚重的存在!



每一帧都是脉息的波动


作者| 妳的世界几点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这是一场政治的葬礼,也是我想要的葬礼。带着我的尸体上街游行,吹着口哨与号角。”

 

罗宾·坎皮略的《每分钟120击》是一部奇妙的电影,它的奇妙在于,影像如同病毒吞噬细胞那样有着沁入骨髓的感染力,或者就像是在显微镜下静看细胞的分裂与融合,感叹生命的伟大,每一帧都是脉息的波动。



当然,我们并不能指望能从这部电影获得像《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那样的励志精神,也不能期望像《费城故事》一样来愉悦自己的爱之神经。


我们得到的只是一桩桩触目惊心的现实事件,我们看到的只是艾滋病人面对困境的真实反应,我们听到的只是游行的呼喊声,做爱的喘息声,病榻的哀叹声。



可是,这些“只是”暗藏了那个艾滋年代多少的无奈,愤慨,激扬,痛苦。九十年代的法国是艾滋病爆发最严重的时段,就像电影里所提到的那样:16岁的男孩第一次和同性做爱,就染上了艾滋。那这究竟是谁的过失?病毒携带者,还是男孩本身?


或者是那个漠视艾滋的大众,药厂,政府。当sean和nathan谈到这个问题时,原本很激进的sean讲述了他被染上艾滋经历的时候,并没有一味地责怪谁,只是淡淡地说了句“责任是分割的”。



他嘴里说着“疾病定义了我们”,同时又身体力行去做自己。他是艾滋病人为自己争取权力的楷模,也是那个时代悲剧的牺牲品。


电影最出色之处在于它真实刻画了艾滋病人的形象,没有过多戏剧化的表现,也没有采用纪录片式的临摹,而是将那个时代的背景和团体“刻”出来,打磨抛光,背景生动了,角色在那个处境下自然也就活了。



就像对于艾滋组织ACT UP的展现,全称是“AIDS Coalition to Unleash Power”(艾滋病人团结起来爆发能量)。从电影一开始,气氛就被高压紧张的会议带起,响指赞同,嘘声反对。成员之间的对抗、争吵、商议,让整个故事变得极为真实而立体。



我们在银幕外看他们开会,似乎有一种看纪实片的感觉,也许会感到一丝冗长,但慢慢地我们便会感到仿佛有一颗炽热的心在跳动,就像电影里经常会出现一种动感的音频,它似乎始终在提醒着银幕里的人:要一直战斗下去。



影片前半段着眼于描写激进的群体运动,对政府的骄傲游行,对药厂的撒血示威,惊心动魄,又诗意盎然。这尤其归功于导演对其极为艺术性的处理手段,以及对整部电影构架的编排和搭建。


不断地利用闪回来丰富电影的叙事层次,并将节奏保持在一个频率,让观者能保持一定时间的耐心。最为称绝的是对事件本身的诗化,比如飞散的尘埃,融化在显微镜的细胞下;悠扬的塞纳河,却是血淋淋的红色,让人置身于魔幻时刻。



也许你还会记得那个历史系学生的喃喃自白,他向我们讲述的是法国二月革命的故事,画面却是艾滋病人示威游行的纪录影像。忧郁的旁白,残酷的影像,声画的分立,却让人感到一种言不由衷的哀叹。


这样的电影拍出来,不单单是为艾滋病人发声,它更多的其实在于指明一点: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拥有着相同的权利,都不该被漠视。沉默=死亡,这是游行示威中的一个鲜明标语。



这句标语数次出现在电影里,旨在说明:无论现在还是将来,艾滋病人都不能被简单对待,更不能被轻易忽视。也许你们的莫言,就是他们的末日。


有些影迷对于影片后半部的儿女情长颇有微词,但我觉得这才是电影真正的灵魂所在,如果说群体运动是一个客观视角的展现,那么个体情感的波折就是主观显微镜下活跃的细胞。就像nathan和sean的相爱,他们的感情线在这部电影看似微不足道,却又不容忽视。



因为我们终将从团体中摆脱出来,进一步认识艾滋病患者的日常。有对旧爱的回忆,有对成员身份的玩笑猜测,也有两人激情的缠绵。


不像《阿黛尔的生活》那样的疯狂大胆,也不似《请你的名字呼唤我》那样的风骚撩人,导演更多的是赋予同性之爱一种香汗淋漓的迷情感。


暗色调,被放大的喘息声,特写在身体的游荡。既有直面性欲的赤裸,也有旁敲侧击的挑逗。一部同性电影如果能把床戏拍好,这部电影可以说就成功一半了。



当然,这里的“好”不仅仅包括日式同性电影般的空洞唯美,《每分钟120击》所展现的是真实的琐碎,就像性爱前,关于戴不戴安全套问题的探讨;亲吻的时候,还要顾忌口中的真菌感染。sean和nathan作为一对同性侣伴,他们经历了相知、相识、相爱、相散。


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只是对于同性而言,这样的历程又多了一份坎坷与残忍。尤其当他们共同置身于大海面前,大远景,固定机位,两个身影显得如此弱小,但毕竟他们是两个人,相互依靠,彼此抚慰。



电影里充满大量的迪斯科音乐元素,从头到尾,人物就像是处在一个巨大的舞厅,光的跳跃,灰尘的颤动,人物也跟着不停地舞动。


导演用舞厅来比喻回应着艾滋病人争取权利的勇气,低频率的节拍回响在剧中人乃至我们的周围,我们能感受的是一种激情,是一种对艾滋患者不屈动力的激赏。



他们会哭泣,他们会绝望,他们会死去,但他们却又如此生机勃勃,充满着爆发力,甚至惊人的后挫力。这种“后挫力”在于死者强大的影响(把骨灰散在宴席上示威),也在于电影最后二十分钟力道十足的回响。如果说前面两小时是编导才能的春光乍泄,那么最后二十分钟才是真正考验导演功力的时刻。



就像一辆载满果实的马车,走了很长的路,快到终点时,突然果实洒满一地,我们只顾着赶路,却忽略了沿途的风景和果实的模样。


就像是《伊万的童年》中所展现的那样,一地的果实就像是过往的回忆。导演旨在向我们呈现果实的样子,似乎在对我们说:神经绷的太久,是该松一下了。对sean葬礼各方位的展现,不就是那一地果实:散乱的,无序的,有的还摔坏了。如此幽默,又如此凝重。对死亡的解构,其实就是对生命的正视。



也许我们现在还能够回想起,nathan和sean之间那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nathan:你在生活中是什么样子?

sean:我,艾滋病毒携带者,就这样。

 

恩,就这样。



影迷福利:想看请在后台回复“每分钟120击”。



作者| 妳的世界几点;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



【  花  园  】


第四期 | 夏天所有汁水,献给最迷人电影

第三期 | 沙滩鼠:赤裸的身体,深藏的心

第二期 | 自杀房间:美少年为何自我毁灭

第一期 | 双性传奇:我是男孩,也是女孩



有偿征稿:花园”栏目的灵感来源于贾曼电影;争取不定期推送关于LGBT题材的影评,不为别的,只求从电影角度让更多人群了解这个世界的两性真相。欢迎大家投稿到看死君邮箱:kdykds@163.com




陆 支 羽 电 影 随 笔 集

《 小 丑 ,马 戏 团 的 眼 泪 》

独 家 签 名 本 ,附 赠 精 美 书 签

看 电 影 看 到 死 微 店 八 折 有 售



本书精选23位世界经典导演以及代表作品,包括费里尼、伯格曼、阿巴斯、塔可夫斯基、阿莫多瓦、法斯宾德、今敏、小津、杨德昌、蔡明亮等等。具体详情请参考《影迷们的眼睛,永远都是睁开的》;各大电商网站均有售,也可以戳“阅读原文”在微店上购买!




【 近 期 热 文 】


六十部!年度电影清单,毕赣上榜

争议!老马丁为何要炮轰评分网站

午夜场停刊,可能永远停在了13岁

2018大片榜 ! 请接收新一轮轰炸

陆支羽 : 我的2017年度十佳电影

这并不是太空科幻,这是真实事件

染谷将太向我们推荐了这10部电影

夏天所有汁水,献给这部迷人电影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名人荐片|活色生香|花园 | 吉光片羽

看死观影团|鲸鱼放映室|看图猜电影

影史札记|台词时刻|影人访谈|资源共享


合作投稿 | kdykds@163.com;微信 | kdykds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

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