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甜茶来北京,我就去影院门口卖桃子
看死君:奥斯卡颁奖那天,北京国际电影节高调宣布,甜茶主演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确认要来展映啦!这条消息刚出炉,微博上瞬间就转疯了。(文末福利)
刚好,詹姆斯·伊沃里老爷子也凭借本片拿下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他那件画着甜茶头像的白衬衫更是火到不行,影迷们都在网上求同款!
那么,问题来了。甜茶会有可能来北京吗?伴随着这个追问,北影节真的开幕在即,又到了一年一度攒钱买票吃土的迷影季节。
不过,我们编辑部有个小伙伴很有商业头脑:“假如甜茶来北京,我就去电影院门口卖桃子!”
作者| William 韩小强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I'd never have the courage to ask a question like that."
这是电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中男主人公 Elio (蒂莫西·柴勒梅德饰) 讲的一句话。讲这句话时,外面下着暴雨,他和父亲 (迈克尔·斯图巴饰)坐在沙发上听母亲 (阿蜜拉·卡萨饰)读 16 世纪的法国小说故事集《七日谈》。
母亲读到了一个骑士爱慕公主的故事:骑士和公主一起成长、有着深厚友情,骑士对公主无比爱慕,但不确定公主是否也喜欢自己。于是有一天,骑士实在憋不住了,就跑去很直白的问公主,“is it better to speak or to die?”。
“我是该将心里话告诉你呢,还是死去?” 17 岁的Elio 听到这句话,感觉似乎就是在讲自己当下内心的困扰 --- 在大学教书的父亲, 年夏天都会邀请一名学生来家里修改文稿和做学术研究,度过六周时间。
今年来的这位美国大男孩Oliver (艾米·汉莫饰),不知怎么就抓住了Elio的心。自打Oliver到来的第二天共进早餐开始,他的一举一动渐渐唤醒了Elio懵懂的意识 --- 这是Elio第一次有心动的感觉,第一次对一个人产生爱慕。
他有试探的冲动,但又无比犹疑。所以听到这个故事后,他默默地说, “可我连问这样问题的勇气都没有” 。那是整个电影最让我难过的一幕。
电影讲的故事其实是简单的,而复杂的是进退维谷、手足无措的少年心事。少年Elio实实在在是个聪明少年:出生在父母都是大学教授的犹太家庭,饱读诗书,法语意大利语英语切换自如,还弹得一手好钢琴和吉他。
可当爱情到来的时候,他的聪明都消失无踪了,该纠结还是纠结,该不懂还是不懂。
他,像极了我们初恋时候的样子。
在Oliver面前他敏感又自卑,他觉得Oliver好过自己太多,觉得他肯定不喜欢自己。可爱的少年会一面弹各种变奏过的巴赫惹 Oliver生气,一面趴在床上往小本子里写下 “我觉得他不喜欢我”。
电影中那场用钢琴调情的戏拍的真是有趣:Elio 毫不遮掩的在Oliver面前表现自己,轻轻松松的就将巴赫改编了两次。然后他又乖乖的弹了遍原曲给Oliver听,脸红心跳的说,这是年轻的巴赫写来献给自己哥哥的。
Elio的暗恋是夏日的海面,平静之下是波涛暗涌。Oliver的每个眼神、动作、表情、语言都被他悉数捕捉,让他一时欣喜又一时悲伤。
所以他会在Oliver主动按他肩膀时紧张到抗拒走开,也会悄悄跑去Oliver房间、从Oliver的泳裤和床单中找寻这个人的气味。他会在泳池边发呆被Oliver问在想什么时,一面无比开心的偷笑,一面很快装作一脸严肃说,这是私人问题,我干嘛要告诉你呢。
这样的情绪让我很容易想起张爱玲,她所写的爱一个人时自己会“低到尘埃里”的心情 --- 谦卑、敏感、甚至畏惧。在电影起初镜头从Elio角度出发时,我们看到它只会一次次停留到 Oliver胸口的六芒星、或仰视Oliver,一直到两人在湖水中对峙时他们才有了真正的对视。
这里要提的是Elio表白和两人随后湖水中对峙戏拍得实在太美:两人站在空旷的广场的纪念碑两头,Elio表白时声音就像灌了风一样被稀释,观众立刻变得像偷听者一样,在窥探着两人之间的重要秘密。
表白之后俩人谁都没有任何情绪波澜,Oliver只是在说完 “我们不能讲这种事情”后自己陷入了沉思。似乎对于Oliver,这一切都是意料之中的,该纠结的总会纠结,该发生的怎么样都躲不掉。Elio也终于鼓起勇气盯着Oliver默不作声,“你这样让我很为难”,Oliver说。随后他还是亲吻了Elio,那个吻是分水岭一样结束了Elio寂寞的暗恋。
"Parce que c'etait lui, parce que c'etait moi. (Because it washim, because it was me.)”
这句话出自法国思想家蒙田,是父亲在最后跟儿子讲心里话时提的。那时Oliver已离开他们,Elio如失恋般心痛不已。父亲引用蒙田,说你俩之间发生的事因聪明而起,却跟聪明没有任何关系。
两个人能遇到彼此,能共同开展一段关系,这是缘分,也是必然 --- 这种必然是双方互相吸引的结果,不是只有一方出色或有魅力就可以的。父亲说,Oliver在他的盛年遇到了你,你也在你的大好年华里遇到了他,你们两人是相得益彰的。
其实这个道理放在任何一段关系上都是真理。真正美好的二人关系,一定是相互给予、平等又互补的,因了解从而欣赏、进而相互启发,即使这段关系最后没能够开花结果,也是一段珍贵的人生体验。
然而人与人的相处互动本身就是大浪淘沙,往往是经历的人事太多、收获的真挚太少。生活中,这种简单纯粹的两情相悦、一点就破、又势均力敌的恋爱真是太难得一见。
所以父亲才会说,你现在有难过、有痛苦,别让它消失,更别说那些有过的快乐。为了没有感受而不去感受,那是多么大的浪费啊。
爱情是会告终的,但感情不会,曾拥有过的感受不会。
“因为那曾是你,因为那曾是我。” 这句话呼应了片名 ---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这是Oliver跟Elio讲的,他紧接着说,“我也会用我的名字呼唤你”。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呼唤对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才是最完整而彻底的亲密吧。
读过小说就会知道,那个夏天、那段感情、那样的亲密,成为了Elio一生的再难寻求的经历。
那六周的回忆,是他们所拥有的全部。
意大利导演卢卡·瓜达尼诺的电影语言太细腻了,细腻到只有在第二、第三次看时才能发现原来那些捕捉人物间的一次眼神交流、 一个面部表情变化的镜头都是微妙甚至准确的。
举两个印象很深的细节:第一个是当Oliver解释杏子(apricot)这个词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拉丁文对应的早熟(precocious/ premature)那个词时,他看似不意的很快的看了Elio一眼。第二次是在故事最后,Elio父母在电话上听到Oliver订婚的消息,俩人开心的说完恭喜、放下电话后,还很意味深长地交换了一个眼神。
类似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都是很精彩很值得反复回味的地方。细腻又精准的表演,特别是蒂莫西最后那个四分钟的面部特写长镜头,演员功力自然是不可没,但也要感谢导演任性的拍摄方法 --- 之前看蒂莫西和艾米的采访才知道,片子竟然就是按剧本顺序拍摄的。
要知道在电影行业里,按剧本顺序拍摄其实非常罕见,因为那样拍将意味着反复拆景、搭景、和好多不必要的等待,耗钱耗时又耗力。然而按剧本顺序拍,演员之间会有最自然最顺畅的默契培养和感情的铺垫累积。蒂莫西和艾米两位在电影里的表演,在我看来受得起所有的赞美。
特别是蒂莫西,目前已获无数媒体/专业影评人盛赞,拿到了无数奥斯卡前哨奖提名,包括金球奖,今年 22 岁的他拿下奥斯卡影帝提名是必然的。
这是一部很“欧洲”的电影 --- 慵懒的气息,无比真实细腻的生活琐碎,如梦如幻的小资气质,和流动的发酵的爱意。它把爱的共通性用一种不歇斯底里、不张扬、舒服又诚恳的方式展现给我们看。
整个故事里没有社会的仇视、家人的反对、性向认同的痛苦,毕竟,那些跟爱本身都没什么关系。古典钢琴曲、阳光和汗水,两人从相互猜谜到后来的两情相悦,那样的夏日美好的一场发懵的梦。即使最后梦醒了,怅然失落,那也是爱本身所带来的失落,是爱的一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不觉得《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是“可媲美《断背山》”。它是超越了《断背山》。
“可我连问这样问题的勇气都没有”,如果17岁的Elio没有鼓起勇气在纪念碑前跟Oliver讲 “可你不知道,我对真正重要的事其实一无所知”,那该有多遗憾啊。
这部电影可能有一百个瞬间能唤起你我关于初恋、心动、夏天、青涩回忆的感触,但让我更加无法忘记的,是结尾最后一刻Elio在炉火前满脸泪痕但面带笑容的表情 --- 那是他在庆幸,自己曾无畏的、忘我的去爱爱情本身。
逝去即永恒,最珍贵的是拥有过。
我们不妨再来回顾一下@县豪 童鞋写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则是另一种独特的味道。
夏天所有汁水,献给这部最迷人电影
作者| 县豪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电影开场,24岁的奥利弗走下出租车,与小说原著完全吻合,身上是件宽松的蓝衬衫,领口大敞,17岁的艾利奥在窗口注视着奥利弗,关于夏天足以呈现的一切美好、一切悸动、一切光芒,都开始闪烁,闪烁,直到电影在火光与泪光中,无比生动地结束。
同志导演卢卡·瓜达尼诺为艾利奥与奥利弗制造的这段夏日迷情,在镜头中摄入无数细节,这些细节如茂盛树叶间的阳光般令人心痒。
一家人在户外打排球之时,艾利奥从盛夏的阳光中穿过树荫,裸露的上身已从光滑如碧,到被薄汗浸得泛出油光,这是电影对阳光热度的捕捉。
两人赤脚淌入凉爽的野外池塘时,奥利弗双手抱头望向树叶间隙的晴空,淡淡的阴影与水纹的光斑在他白色衬衫上相间闪动,镜头又仿佛捕捉到夏日的亮度。
只穿短裤的奥利弗从长方形水池中起身,去摘就近最饱满的桃子,摘下瞬间,树叶的轻颤似乎在呼应从他身上滴落的水珠,这又是盛夏的多汁与悠然。
卢卡·瓜达尼诺一定对自己家乡这个意大利小镇充满明亮的深情,他的镜头以轻灵、淡然的方式,一一抚过那些绿棱的窗户、甜美的树叶、艺术的砖砌、与世无争的居民……并让他们在阳光的摩挲下,晃到观众的心灵深处,把一个几乎能满足所有人想象的完美夏日,种植在观众眼里,然后,将最美的情欲一点一点淋在这个亮晃晃、又十分悠闲的夏季身上。
电影中的情欲,别出心裁同时又细致入微,精于暧昧性的镜头,从身体细节特写一直精确转移到两人的四肢交缠。
池水汩汩,透过艾利奥立体的剪影,被虚焦的奥利弗被逐渐推进,阳光水声的交汇中,奥利弗结实的大腿紧贴绿色短裤,细小的绒毛被照得发亮,通过侧面拍摄,色而不淫地使男性荷尔蒙最强化。
到后来艾利奥因上火流鼻血,两人拥挤在房间狭窄的橱廊间,奥利弗为艾利奥揉脚趾止血,艾利奥则用手抚摸奥利弗的脖颈前胸,动作风情纯真,一脚揉毕,奥利弗将这只脚压在自己双腿中,又揉艾利奥另一只脚……
两人没有做爱,但这种含义丰富的身体交合姿势,反而比性更令人觉得亲密、深入。非对同性情欲了解至深至性者,无以在两名男演员之间,制造如此绝妙的暧昧气氛,使爱意将空气完全占领。
更多的情欲,则随时随地弥漫在两人之间。野外的浅草丛中,艾利奥第一次吻奥利弗,先用舌头从下往上地舔了奥利弗的嘴唇;幽暗的夏夜房间里,艾利奥像一种柔软的动物时而瘫在奥利弗胸前,时而又突然有了力气却没有支点地缠到奥利弗身上。
听着奥利弗小便的声音,艾利奥准备将手伸入私处,等奥利弗拉上裤链,艾利奥自言自语的声音又如生病一般沙哑、飘摇;又或者将奥利弗的猩红色短裤套到自己头上,弓身,再柔弱地前挺……
镜头忽而离开他们,专注于一条挂在水龙头上的绿短裤,或者一扇夜晚虫鸣中的门扉。这些被擦拭得干干净净的空镜头,如同两个人夏天的注解。
而最重要的一场情欲戏,当然是「桃子自渎戏」。用桃子如何自渎?比用桃子自渎更能满足身体与灵魂的又是其后的什么?应该留给你们自己去欣赏,让这种新鲜感如饱满的桃汁和桃汁之后那珍宝般的泪汁,永恒地淌在艾利奥的胸前,以及你们的观影体验中。
艾利奥与奥利弗的情感,绝非情欲这一层次,而是更重于那种灵魂的吸引。片头与字幕同时出现的张张雕塑相片,似乎寓意我们如果能穿透这场夏日迷情表面的明亮、伤感,将抚摸到它如水中古旧雕塑般的艺术质感。
艾利奥的家庭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家庭,艾利奥自己,则热衷于阅读与音乐,而奥利弗,则是艾利奥父亲的临时助理,一位在意大利游历的美国大学生。艺术底蕴一般会造就两类人,一类人深沉、清高,而艾利奥和他父亲,却是更讨喜的另一类,单纯、自在。
艾利奥父亲来见奥利弗时,贴着墙根一路欢欣雀跃,犹如孩童,而艾利奥也时而会跳跃、奔跑,这既是父子的相同之处,也是他们成为夏日光斑之一的重要特征,正是这种光之性格,才对奥利弗构成了吸引。
艾利奥与奥利弗对美有共鸣,这种共鸣,在两人独自出游时抵达高潮。绿色树影氤氲出的山路中,独立音乐人Sufian Stevens的《Mystery of love》响起,远远的山色里,艾利奥与奥利弗模糊的身影时隐时现,山峦间却清晰地响起两人之间的「游戏」:艾利奥呼唤着——艾利奥,艾利奥……奥利弗呼唤着——奥利弗,奥利弗……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其实,这个游戏的具体含义究竟是什么,恐怕没人能真正明白,但当深吻结束,奥利弗在夏夜的床上初次说出它,它就已经具有令人颤栗的暧昧性,音乐从山中瀑布的轰鸣中逃生,仍然为整片山坡铺满珍珠般的情调。
艾利奥兴奋地爬向山坡更高处,奥利弗在下面回头凝望,他们两个人的灵魂都被瀑布水雾濡湿,继而完成几乎是最高潮的交缠,从山上下来,音乐结束,两人在深夜街头的古堡边遇见跳舞的意大利夫妇,艾利奥疲惫地坐在路边,吐了。
因为离别将至。
虽然只降了一场雨,但卢卡·瓜达尼诺仍然奇迹般地通过镜头的表现力,逐渐收起了这个80年代夏季那明亮的天光。在这场阳光渐渐消失的恋曲中,「小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精湛的表演是最动人的音符之一。
当然,首先是因为编剧詹姆斯·伊沃里对艾利奥的塑造很成功。奥利弗一入艾利奥家,便扑在床上昏睡,艾利奥想叫他吃晚餐,他的方法是,随性又用力地将一本书丢在地上,发出巨大的声响,于是奥利弗被惊醒了。
这本落地的书,就是属于艾利奥这个人物独一无二的性格细节。奥利弗在夜间户外的小舞会上与女生贴身轻舞,艾利奥嘴角斜扬,却不微笑,眼神专注地看着奥利弗,忽而眼皮下耷,眼神似乎转而注视自己的思想,然后,音乐转换,艾利奥走进舞池。从嫉妒到争夺,眼神成为最好的情绪窗口。
而真正令人觉得无比惊艳,使观众视「小甜茶」为「2017银幕珍宝」的自然是影片结尾,他在火光映衬的长镜头中,那段完全将整个夏日、整个故事,以及所有观众都收进自己情绪的独角戏。
我们似乎看见,一个镜头立定在距离他脸几公分的位置,他真的将自己完全变成17岁的情伤少年,面对记忆中的奥利弗,面对刚刚过去并一生难忘的短暂夏日,他的眼角渐渐湿润,无法从中抽离,壁炉的火让一切都那么温暖、灼烫,仿佛夏天就在那里劈啪作响……
这是一段极为贴切,就像几秒钟后的性爱一样无比真实、又令人决难自持的表演,比鲁妮·玛拉在《鬼魅浮生》当中「吃派」更令人沉溺,足以消受任何溢美之词。
这段表演,也彻底将安德烈·艾席蒙原著小说中那令人迷恋的心理描写精确地视觉化。詹姆斯·伊沃里导演的剧本改编其实比较贴近原著,但也在主要气质上有比较重要的调整。
在电影中,两人应该被认为展开了一段具体的恋情,但在小说里,描述的却是「极致暧昧」:两个互生好感的男人在无限接近、接近、再接近,这种接近,就像0.9999999……与1,但再怎么无限,两人始终没有真正融为一体。
而艾利奥父亲在安慰艾利奥的过程中,也提到「无限」,艾利奥与奥利弗之间的感情,是「最美的友情,甚至超越友情」,是「无限、无界、无疆的友情」。
安德烈·艾席蒙的写作,对这种暧昧进行深刻明晰的挖掘,它在世间任何两个关系匪浅的男人之间,都具有现实和通感意义,比如奥利弗邀请艾利奥去自己已经成婚的家庭作客。
这可以对应詹姆斯·伊沃里导演的作品《莫里斯》(英国著名作家E.M.福斯特原著)中,克里夫在成婚后,依然将莫里斯允为家中常驻宾客,奥利弗或克里夫这样做,并非艾利奥或莫里斯能给自己或家庭带来任何好处,而是因为它们被一个人这样「无限地爱过」后,真正明白了这种「无限」世所罕有,它们不愿失去自己曾拥有过的「无限」。
相比《断背山》的悲情,《单身男子》(原著小说)的晦涩,《春光乍泄》的坠落……我也许会更喜欢这部电影中的暧昧与「无限」。
它从一个平实的夏日镜头不带负担地进入,阳光、树叶、池塘、马路、虫鸣、微风、单车、短裤、小说、雕塑、钢琴、少男、少女、桃子的汁水像个甜蜜的梦,饱满地流出……多么简单,却再也无法触碰。
天啊,有奥利弗在的六个星期,是所有夏天的全部。
作者| William 韩小强、县豪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 电 影 看 到 死
影 迷 福 利
今天是库布里克去世19周年纪念日。请大家在今天推送的前两篇文末留言,我们将根据点赞数和留言质量,选取10位幸运粉丝,送出《离上帝最近的电影人:斯坦利·库布里克生命最后的30年》。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以绝佳视角讲述了斯坦利·库布里克幕后的真实故事。作者不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描述了库布里克摄制电影的全过程,更颠覆了外界长期以来对库布里克的歪曲理解,展现出他真实的血性与温度。
通过本书,你将看到库布里克的工作细节,与亲友交往的态度,与竞争对手斯皮尔伯格、科波拉、詹姆斯·卡梅隆、约翰·保曼、费里尼等大师相知的往事……
迷 影 手 帐
“看电影看到死”微店有售
这是一位资深电影记者设计的电影节神物
如果电影不是记录,那么就是梦
购 买 请 戳 “ 阅 读 原 文 ”
手帐详情参考:今年最火爆迷影手帐,你的逼格利器
【 近 期 热 文 】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名人荐片|迷颜|电影节|花园|吉光片羽
纸上马戏团|影人纪念日|鲸鱼放映室
合作投稿 | kdykds@163.com;微信 | kdyk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