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至名归!威尼斯最佳影片金狮大奖
看死君: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凭借新片《罗马》成功拿下本届威尼斯金狮奖最佳影片。在影迷们看来,这样的结果毫无悬念;对阿方索·卡隆而言,这份荣誉实至名归。
此外,希腊导演欧格斯·兰斯莫斯的《宠儿》获得了评委会大奖,女主角奥利维娅·科尔曼囊获影后;而威廉·达福则凭借在《永恒之门》中的梵高一角赢得影帝。
最佳男演员:威廉·达福《永恒之门》
口碑甚好的《希斯特斯兄弟》为雅克·欧迪亚挣到了最佳导演;科恩兄弟的《巴斯特·斯特格鲁斯的歌谣》赢得了最佳编剧;《夜莺》则荣获了最佳新人及评审团特别奖。
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完 整 获 奖 名 单
主竞赛单元
最佳男演员:威廉·达福《永恒之门》
最佳编剧:科恩兄弟《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
评审团特别奖:《夜莺》詹妮弗·肯特
最佳新演员:Baykali Ganambarr《夜莺》
地平线单元
地平线最佳影片:《蝠鲼》普蒂邦·阿朗潘
地平线最佳导演:埃米尔·拜加津《兄弟之河》
地平线评审团特别奖:《通告》Mahmut Fazil Coskun
地平线最佳男演员:卡伊斯·纳塞夫《特拉维夫之火》
地平线最佳女演员:Natalya Kudryashowa《哗众之人》
地平线单元最佳短片:《礼物》Aditya Ahmad
未来狮单元
未来之狮(最佳处女作):《我失去影子的那天》苏迪德·卡丹
荣誉金狮奖:大卫·柯南伯格
命运洪流中的《罗马》史诗
作 者 | 小 飞 侠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被称誉为“墨西哥三杰”之一的阿方索·卡隆导演,继《你妈妈也一样》及《人类之子》提名威尼斯金狮奖后,如今终于得偿所愿,凭借新片《罗马》成功获得了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大奖。
从《你妈妈也一样》开始在威尼斯崭露头角,到惊艳世界影坛的《人类之子》,再到好莱坞气质甚浓的《地心引力》,又或者是带有个人化风格的《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阿方索·卡隆用不同类型的影片证明了自己在驾驭多样类型上的才能。
但是无论题材是什么,我们都不难感受到阿方索·卡隆纯真的初心,《小公主》《你妈妈也一样》《人类之子》《地心引力》甚至《哈3》,每部影片都永远怀抱着希望和坚强,即便历经磨难也依然充满期盼地望向未来。
新片《罗马》在首映安排上颇为一波三折,可以算得上是威尼斯嫡系的阿方索·卡隆,这次却带着《罗马》去参加戛纳。从影片的气质上来看,也的确更适合戛纳的口味,无奈Netflix和戛纳还在为院线的事情掰扯,最后福茂无奈放手,辗转又回到了威尼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没能在戛纳参赛,但也算是躲过了戛纳大年,省的和《小偷家族》《燃烧》以及《迦百农》等影片产生正面冲突。
离家十八年后的阿方索·卡隆将目光重新投向故土,满怀着阔别已久的游子的欲道还休,拍出这部《罗马》。人常说,最好写的是回忆,最不好写的也是回忆。曾经生长的土地满怀点点滴滴,但是正因情深,更不容许丝毫差池。
1.生命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
当阿方索·卡隆用影像将我们带回到70年代的墨西哥城,那个导演热爱的故土——罗马区;忽而发现,这并不是一场重现的目睹,因为它不是存在于空间中,而是存在于时间里。故地重游之人,无法还将自己当成当初那个用热情和冲动装点自身的少年。
影片《罗马》是以飞机的经过开始,又以飞机的经过结束。开篇时,镜头对准路边的水渍,看水中倒映的飞机轮廓,过往的模糊与年少时对离去的懵懂,恰如其分地展开了电影的轨迹。直到电影片尾,镜头以人物的视角望向天际,看天空中掠过的飞机,视野变得清晰,与往日的模糊形成强烈的对比。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墨西哥城罗马区一个殷实的家庭。阿方索·卡隆以自己的家庭和幼年时的女佣为故事原型,创造出女佣克莱奥和女雇主索菲亚这两个中心人物形象。他们的关系揭示了当时复杂的社会阶级结构,克莱奥虽是雇员,但在未婚受孕遭到抛弃时,唯一庇护她的依然是女雇主索菲亚。
影片通过克莱奥的眼睛,为观众展现了两条重要的叙事线索。一是作为个体层面,克莱奥的个人际遇,以及和索菲亚一家的关系;第二条叙事线则要宏观得多,从集体层面,克莱奥为世人见证了时代的冲突和社会的动荡。
恋爱怀孕、惨遭抛弃、森林大火、学生运动、军事镇压以及科珀斯克里斯蒂大屠杀,阿方索·卡隆在向观众展示命运无力感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片中女性的柔韧忍耐与坚强果敢。当个人生活被时代的巨轮碾压到不知何处,仍然咬紧牙关向前迈进,而非被命运的洪流冲走。
和《人类之子》相似的是,阿方索·卡隆将个人和集体完美地结合成密集场景,再现了突如其来却又不可阻挡的生活本质。用细腻的镜头,把个人、集体和社会交织在一起。
平稳的个人层面叙事与破碎的社会动荡事件,糅合成极为奇特的叙事节奏,两条各自圆满却又互相扭结的叙事线索,一动一静地将观众带入阿方索·卡隆回忆中的所有维度。影片的吸引之处便在于深层次的戏剧冲突。
阿方索·卡隆继承了拉丁美洲能言善道的基因,那种安坐堂前娓娓道来和慢条斯理的镜头运动,非剧情、反高潮但却特别有说服力。
从《小公主》《人类之子》到《哈利波特3》和《地心引力》,阿方索·卡隆的叙事都呈现得特别清晰,线索牵引式的线性叙事。在《罗马》中则尤为明显,他极少用突如其来的转折触发剧情,利用细节譬如“飞机经过”暗喻时间流动,而非设置刻意情节点。
2. 真正的发现不在于景观,而在于目光
阿方索·卡隆不再使用僵化的叙事线和常规的结构来构建影片,而是依靠氛围、细节和肌理来展现这样一段具有年代感的自传性回忆。从悠缓的镜头娓娓道来,导演似乎不急于说服任何人,这些主观的单调的画面,直接从记忆中抽离出来是有多重要的意义。
影片中最为让人赞叹的是景别设计的精准,摄像机中的大多数场景都选取了中等景别的机位,在街道上追逐人物活动时选取的近景跟拍,在室内空间镜头平移,凝视着克莱奥叙述中的这个世界。镜头始终与角色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精致的视听语言设计反而让人更有代入感。
镜头跟随人物视角在城中穿梭游动,从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几乎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但是场景切换的柔缓流畅,却让人丝毫没有突兀感。用散步式的节奏,慢速的环形水平机位拍摄,就像一个从现在回望过去的探视器,将生活中杂乱无章的真实性一一记录。叙事的流动跳跃,跟着舒缓而专注的呼吸,沉浸在影像之中。
阿方索·卡隆标志性的镜头景深和全景镜头,在这里运用到了极致。镜头随着人物的移动,慢条斯理地捕捉着每一帧蒙上了历史尘埃的画面,不管是克莱奥在墨西哥城繁忙的街道上行走,穿过大街小巷密会情人时简单的兴奋,还是学生抗议游行的紧张喧闹。
高分辨率、宽格式、65毫米黑白胶片拍摄,在不同的场景之间缓缓切换,沉浸在独特的氛围中,同时从许许多多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散发出回忆的点点滴滴。
影片的镜头和调度实在是美得难以言喻,低对比度的黑白视觉像给过往覆上一层历史的尘灰,在风格上有种梦呓的质感。流动的转场推动情节发展,这当然跟阿方索·卡隆热衷长镜头有关,托尔斯泰式的凝视让镜头语言浓缩成更纯粹的静穆,配合精致的声效设计,从不断的吠犬到萦绕街头小贩的叫卖,他创造了一组动态的环境语言。
随着克莱奥的际遇起伏,乡村农庄的热闹婚礼和森林大火,动乱时的尘土飞扬……整部影片就像一首叙事散文诗,或者说,是一个紧缩后的时间记忆体。弧线平移镜头呈现意识流的梦呓视角,包括一个街景、一件破家具。
但我们也很难因为如此,便将这部作品定义为经典大师杰作,它其实有一种安坐咖啡桌一角的封闭性,或许会让人想起盖伊·马丁那部《我的温尼伯湖》,可以体验观赏,但没必要深入解读。
这部《罗马》的画面如此细致,以至于到了电影结尾,让人感觉仿佛自己也在那里度过了一生:塞满书的书橱,软绵绵的沙发,满地的狗屎,涂鸦的车库,每天从头顶掠过的飞机。对于20世纪70年代的墨西哥城来说,生活一如是初,那些不可预知的坍塌和崩溃,终将回归平静。
影片镜头模拟的并非人在行走时张望的眼睛,而是脑海中不停流动的思绪,是那些闭上眼睛才能看清的情景。
阿方索·卡隆这一次选择用自己的回忆,而非别人的故事来填充画面,以非凡的手法和特有的广角镜头,将刻在记忆深处的酸甜苦辣悄然道出,还并不费力地和大时代全景画面结合在一起,这种浓烈的亲近感和时代宿命感彼此交织,便成就了这一《罗马》史诗。
作者| 小飞侠;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独家报道
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
导 演 徽 章 套 装
看 电 影 看 到 死 微 店 85 折
套装:伯格曼、费里尼、塔可夫斯基、黑泽明、安东尼奥尼、库布里克、希区柯克、基耶斯洛夫斯基、阿巴斯
●这款导演徽章共计9枚,主题为大师级电影导演。
●徽章材质为马口铁+安全别针,喷绘工艺,磨砂覆膜(耐磨)。
●徽章尺寸为直径5.8cm,可以别在包包或衣服上。
导演徽章套装,目前是八五折现货,72小时内发货!可以扫上图二维码,或戳“阅读原文”购买!
详情请参考:迷影福利!史上最有逼格的9枚徽章
【 近 期 热 文 】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名人荐片|迷颜|电影节|花园|吉光片羽
纸上马戏团|影人纪念日|鲸鱼放映室
合作投稿 | kdykds@163.com;微信 | kdyk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