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刚刚去世的导演,也曾深受审查侵害
9月5日,捷克国宝级电影导演、编剧伊利·曼佐(Jirí Menzel,又译杰里·闵采尔、伊日·门泽尔)在与疾病抗争多年后撒手人寰,享年82岁。
妻子奥尔加·门泽洛娃发布讣告:“在你最后一次朝拜永恒的路上,我们能和你在一起,是我们最大的荣誉和荣幸。你对我的爱,以及对我们孩子的爱,是那种永不放下条件的爱。“
伊利·曼佐(1938.02.23-2020.09.05)
青年时代的伊利·曼佐
对于国内影迷而言,伊利·曼佐这个名字或许还有点陌生;但倘若你对当年享誉世界的“捷克新浪潮”有所了解的话,便一定会意识到这位杰出的电影创作者对于捷克电影的重要性。
犹记得两年前,米洛斯·福尔曼(《飞越疯人院》《消防员舞会》导演)去世的时候,我们在发文悼念的同时,曾重新盘点过捷克新浪潮(缅怀!追忆最好的100部捷克电影)。
在这份极具份量的影史榜单中,伊利·曼佐共有五部电影进榜,包括曾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严密监视的列车》(第8名)、《反复无常的夏天》(第20名)、曾在被禁21年后赢得柏林金熊大奖的《失翼灵雀》(第21名)、《森林边缘的寂寞》(第70名)以及《我的甜蜜家园》(第80名)。
1966《严密监视的列车》
1968《反复无常的夏天》
1969《失翼灵雀》
1976《森林边缘的寂寞》
1985《我的甜蜜家园》
可以说,伊利·曼佐是捷克电影史上最具国际知名度的电影大师之一,他在世界影坛上的重要性也毋庸置疑。而或许有影迷会说,这样的大师级导演的作品想必一定很晦涩难懂;但恰恰相反的是,伊利·曼佐的电影没有哪一部是刻意追求高深莫测的,反而有着极为贴近生命最质朴状态的融化人心的温度,正如他自己所言,拍电影就像当鞋匠。而在我心目中,如果借用某本书的书名来形容他的电影,那就是“底层的珍珠”。
伊利·曼佐
纵观伊利·曼佐导演整个创作生涯,从始至终都在为无声抵抗的群体发声,这也是他为何会跟捷克国宝级作家赫拉巴尔“合作”多达八次的原因。
从1965年《底层的珍珠》到1966年《严密监视的列车》,从1969年《失翼灵雀》到1981年《金黄色的回忆》,从1984年《雪花莲节》到1990年《温柔的野蛮人》(演员),从1996年《过于喧嚣的孤独》(演员)直至2006年最后一部改编赫拉巴尔的《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可贵的是,这些作品都志在为“时代垃圾堆”上的小人物讲故事。
1965《底层的珍珠》(伊利·曼佐执导其中一个故事)
1981《金黄色的回忆》
1984《雪花莲节》
1996《过于喧嚣的孤独》
2006《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也正因此,在审查制度同样严苛的捷克,致力于为人民发声的伊利·曼佐的电影,难免遭遇到不少难以言说的困境。在纪录短片《伊利·曼佐:七个问题》中,他本人曾回忆了当年《失翼灵雀》被禁21年背后的故事:
1968年,在布拉格之春期间,审查制度被摧毁,所以我们决定根据赫拉巴尔的书拍一部电影,名叫《失翼灵雀》。而我的第一部电影《严密监视的列车》是根据赫拉巴尔改编的,美国电影协会为我颁发了一个奥斯卡奖杯,前途一片大好。
1969《失翼灵雀》
我们成功拍完了《失翼灵雀》,但是一下子就被禁播了,我和赫拉巴尔,还有许多艺术家很多年来都被禁止工作。那时,欧洲和美国有很多人邀请我过去工作,但是我无法接受他们要把我的护照拿走那种事。
20年后,他们的统治结束,《失翼灵雀》回到大屏幕,并受邀参加许多电影节,其中在柏林还获得了最重要的金熊奖。有趣的是记者都不相信这部电影是20年前拍的,还好有主演瓦茨拉夫·内茨卡陪我到了现场,他这20年来容貌的改变是最充分的证明。很不幸的,我也变老了。
电影《失翼灵雀》男主角瓦茨拉夫·内茨卡
影片《失翼灵雀》虽然并非直接改编自赫拉巴尔的作品,但其灵感同样来源于赫拉巴尔的短篇故事集。在这些故事中,他用幽默和讽刺的语气,描绘了那个时代的荒谬。
而影片中的台词无疑令人印象至深:“面包会有的,黄油也会有的,但音乐去哪儿了?以前人们互爱互敬的美好时光又去哪儿了?”“活生生的人真的消失了!”“人退化了,不仅仅是抽象的,真正的人也在消失。”
“美好时光去哪了?”(《《失翼灵雀》)
“活生生的真人消失了!”(《《失翼灵雀》)
后来的某次采访中,伊利·曼佐曾再次谈到过《失翼灵雀》被禁事件。“我们拍摄的时候,捷克电影界的领导还没有换,所以我们能自由地拍。但是等68年苏联坦克开进布拉格后,不管是电影界,还是其它艺术界,所有领导都被撤换了。”
他说,“在电影界,不止是我的《失翼灵雀》,还有一大批的片子,都被禁了。”“有人失去自己的工作、有人失去了自己的作品、有人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我当时的想法是,过几年就会解禁,没想到会花二十年。”
1969《失翼灵雀》
当然,国内影迷最为熟悉的伊利·曼佐电影,无疑是《严密监视的列车》和《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前者被认为是60年代捷克新浪潮电影的抗鼎之作,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光环更让它有了享誉国际的知名度;而后者之所以在影迷群体中赢得高分口碑,则得益于赫拉巴尔经典原著与伊利·曼佐导演技法的双重加持。
2006《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1966《严密监视的列车》
影片《严密监视的列车》讲述的是二战时期,生性腼腆的火车站见习员米罗因与女友性生活障碍,羞愧得准备割腕自杀,所幸被人救起,而治愈后的他为了炸毁纳粹列车,决定牺牲自己的生命。伊利·曼佐巧妙地将大时代的严肃命题与小人物的爱情笑话彼此结合,制造出一种极具讽刺意味的荒诞效果,同时又不乏自由烂漫的现代主义气息。
电影《严密监视的列车》
伊利·曼佐凭《严密监视的列车》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而作为伊利·曼佐导演生涯中的倒数第二部作品,影片《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的诞生无疑也是完成了伊利·曼佐埋藏多年的心愿。影片以一位布拉格服务生扬·迪特的视角,再现了欧洲长达二十年的历史。在伊利·曼佐的回忆中,这本书的改编之路其实颇为命运多舛,版权更是几经周转,但最后,这张通行证还是落到了他手中。“其实在赫拉巴尔生前,他就是希望我来执导这个改编的。”虽然伊利·曼佐最初迫于已经拍过太多赫拉巴尔作品而婉拒,但他内心深处对这部作品的热爱,想必从最终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电影中就可见一斑。
电影《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回望伊利·曼佐这一生,因身处于审查严苛的国度,他的作品数量并不算多,但几乎每一部都是精益求精的经典之作。或许对他而言,他的创作生涯最好的时光,就是曾经那个所有人都意气风发的真正属于“捷克新浪潮”的六十年代。那个年代,所有人还能自由的拍电影。
伊利·曼佐
2013年,时年75岁的伊利·曼佐曾来到中国,担任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与中国影迷有过一次亲密接触。可惜,国内观众认识他的并不多;鲜有几位当年跟大师合过影的影迷,恐怕都不曾想到,七年后会等来伊利·曼佐的死讯。
伊利·曼佐在上海(摄影-苏大排)
难得的是,上海的影迷朋友苏大排就曾与伊利·曼佐有过一次难忘的照面。当年,电影《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在上影节进行展映,苏大排在映后给伊利·曼佐送了一副她自己画的导演画像,而伊利·曼佐则回赠了两幅签名版海报,还合了影。我记得当时苏大排还吐槽,伊利·曼佐这样级别的大师,竟然只是主竞赛评委,而不是主席。
伊利·曼佐的珍贵签名版海报(摄影-苏大排)
这是伊利·曼佐第一次来中国,也是最后一次。当年,他曾提到自己对中国电影的印象,很喜欢陈凯歌的《大阅兵》。可惜他也很少有机会与世界各地的导演同行交流。按他的话说,他们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出不了国的,直到1989年之后才可以。
伊利·曼佐与希区柯克的珍贵合影
而说到如今的电影,伊利·曼佐则心怀忧虑。他说,如果要我用一个词,来描绘如今的电影和我们当年的电影的不同,我会说,现在的电影总体来说缺少“怜悯”。回望那些年,“怜悯“这个词或许便是捷克新浪潮最大的荣光。
作者| 看死君;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 近 期 热 文 】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名人荐片|迷颜|电影节|花园|吉光片羽
纸上马戏团|影人纪念日|鲸鱼放映室
合作投稿 | kdykds@163.com;微信 | kdyk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