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丑闻毁了谁?这绝不仅仅是女性复仇片
因疫情影响,我们要等到今年四月,才能最终知晓第93届奥斯卡奖究竟花落谁家。但这并不妨碍广大影迷早已有了属于自己的“种子选手”:《无依之地》《心灵奇旅》《第一头牛》《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信条》《曼克》......虽然过去这一年全球影业陷入寒冬,总票房骤跌四分之三,但也涌现出多部具备奥斯卡潜力的优质影片。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众多佳作中,有一部小成本女性电影很容易被人忽略——这便是《杀死伊芙》的女编剧埃默拉尔德·芬内尔自编自导的首部剧情长片《前程似锦的女孩》,由曾经凭借《成长教育》“破圈”的85后女星凯瑞·穆里根主演。
去年12月21日,在素有“奥斯卡风向标”之称的第46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上,《前程似锦的女孩》一举囊括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剧本两项大奖,当仁不让成为奥斯卡的有力竞争者。
虽然采取了“五幕剧”的结构,但影片的主线故事十分简单:两位原本“前程似锦”的女大学生凯茜(凯瑞·穆里根饰演)和妮娜因为一起醉后性侵事件,命运急转直下。因为校方的不作为和整个社会的歧视,受害者妮娜不堪其辱最终选择自杀。而她的闺蜜凯茜也从医学院黯然退学,直到三十岁仍然在咖啡店里打零工。凯茜每晚都会化身为酒吧的“暗夜女神”,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向所有人展开报复。
“女性复仇片”:现实的土壤
表面上看,《前程似锦的女孩》是个现实题材的“女性复仇片”,它源于2015年轰动全美的“斯坦福大学性侵案”:20岁的大学生特纳在参加完派对后,强奸了一名外校的醉酒女子,而法官佩尔斯基却认为“坐牢会给年轻人带来人生影响”,最终将原本14年的最高刑期减到了6个月。
这一从轻发落引发了轩然大波:为何人们只担心这会毁了“前程似锦的男孩”,那“前程似锦的女孩”呢?
受害女生的泣血控诉引爆舆论,直接导致了美国版的“熔炉事件”:加州议会通过了一项新法律——即使受害人是处于无意识状态,性侵也要判处至少三年的监禁。而法官佩尔斯基也因为给“白人精英”减刑,被愤怒的选民投票罢免。
取自真实事件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关注让影片《前程似锦的女孩》不同于一般“绝地反杀”的复仇“爽片”,不过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也绝不是一部“蹭现实热点”的“女权主义电影”。
从上世纪60年代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的风起云涌到而今如火如荼的“Metoo”运动,“女性复仇”电影从未缺席,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粗略来看大抵分为两类。
其中一类以“血浆四溅”的视觉效果为最大卖点,重在展现硬核女主一路开挂、“同态复仇”的惊心过程,比如位列“世界十大禁片”的《我唾弃你的坟墓》《强我》《杀人不分左右》和近两年的《复仇战姬》《准备好了没》——这类影片往往打着女性题材的旗号,行B级片、Cult片甚至剥削片之实。相信观众们对这种简单粗暴、千篇一律的“女权主义”早已心生疲劳。
2019《准备好了没》
与渲染大女主“武力值”的前一类影片不同,还有一类复仇片中的女主角往往都心思缜密、智力超群,他们处心积虑、步步为营地施展自己的复仇大计。典型如美国电影《水果硬糖》、日本电影《告白》、韩国电影《圣殇》和《亲切的金子》。而这类电影也往往都会牵涉到更为复杂的社会话题、深挖着阴暗幽微的人性角落。
2010《告白》
2012《圣殇》
但是《前程似锦的女孩》在气质上显然与以上两类“复仇片”都很不一样,从社会现实性来考量,它更像1988年朱迪·福斯特荣膺奥斯卡影后的《暴劫梨花》;而若论“同归于尽”的悲情内核和悲剧气息,它又很像戴安·克鲁格获封戛纳影后的《凭空而来》。(稍后还会提到)
1988《暴劫梨花》
2017《凭空而来》
很多人认为荣获“最佳剧本”的《前程似锦的女孩》的剧作其实有些“牵强”:凯茜复仇的时间节点和心理动机都不能令人“信服”。在此,我先援引一句话来描述凯茜心头萦绕多年的诘问跟痛定思痛的了断——
倘若吾以人之姿态与以弗所之兽类相搏,而死者不能更生,则于吾何益?
这句话出自使徒保罗《哥林多前书》。是啊,作为一个人,去和一个城市(以弗所:古希腊城市)的“野兽”搏斗,然而死去的人并不能因此复生,那对我来说究竟又有什么益处呢?
罪与罚:救赎大于惩戒
沆瀣一气的人群结成一张针对弱势女性密不透风的“兽性之网”,在反复的碾压跟蹂躏下,凯茜最终以自我献祭的方式完成奋力一击:她的被杀不是简单的谋杀,“毁尸灭迹”这一画面更是几乎被所有人忽视。
相当程度上,《前程似锦的女孩》被低估了,它固然指向男权社会和女性主义,但也指出了看清人类罪恶后的救赎之道。在类型片的外壳和现实主义题材的包裹下,它流露出的“宗教救赎气息”在凯瑞·穆里根的第一个亮相镜头和“主的审判迅速降临”的结尾体现得相当明显。
将《哥林多前书》中这句话作为核心,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凯西以“人之姿态”相搏的“兽类”指向的到底是谁——毫无疑问,最浅显、最直白的譬喻首先是“男性”或“男权”(不是指具体的某个男人或者“广大男同胞”)。这在影片一开场的跳舞镜头中就呈现的纤毫毕现。
在摄影机游走于“不可描述”的部位的同时,配合的歌曲是“洗茶妹”Charli XCX的《boys》:
我总是忙着去爱慕男孩们
总是忙着做关于男孩们的美梦
脑袋为这些爱慕旋转
我需要一个能在周五搞定我的坏男孩
我需要一个能在周六搞定我的好男孩
......
至少在酒吧中“身不由己”摇头晃脑的所有男性,都是被下半身欲望主宰的。镜头一转,“烂醉如泥”的凯茜在酷似倒十字架的沙发上摆出耶稣的姿势——讽刺意味昭然若揭,表达手段亦非常高超:与其说佯装酒醉的凯茜是在日复一日地报复意图“拣尸”的渣男,不如说她在对他们一一展开无望的“救赎”。
面对走马灯般狂蜂浪蝶的具体“救赎”方法是:在每一个男人想要侵犯自己的一刹那瞬时“清醒”并大声质问,你在干什么?面对突如其来“恢复理智”的女人,所有“猴急”的男人都会本能地秒怂跟退却。因为他们清晰地意识到,此时此刻,自己才是愿者上钩、任人摆布的“试验品”——如果继续要“霸王硬上弓”的话,东窗事发后女人不会“不记得发生了什么”,也不会失去法律的庇护跟道德制高点。
凯茜对男人的“救赎之道”如此简单:通过“犯罪中止”来提醒这些衣冠楚楚的禽兽——你们接下来要铸成大错,现在悔悟还来得及。可惜的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们虽然能够及时地“悬崖勒马”,但对凯茜的良苦用心却并不“领情”,没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刚刚避免了犯罪。
原因在于,时至今日,这仍然是个“荡妇羞辱”司空见惯和“受害者原罪论”大行其道的男权社会,无论美国还是中国——就像前段日子引发过热议的全棉时代卸妆巾广告:“美丽”即为原罪,更别提“风骚”了。
每当新闻报道一起性侵事件,总有人在第一时间试图发掘受害者的“不完美”之处:是否你的穿着打扮过于“风骚”,激发了对方的“犯罪欲”?还有人会拿着放大镜仔细检视受害者的过往历史和隐私,从中寻找“不洁身自好”的“蛛丝马迹”: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为什么偏偏是你遭到了性侵,而不是别人呢?
但问题是:莫说无中生有的诋毁与攻击,即便受害者身上真有什么“黑历史”或案发当时“一时糊涂”,承受强暴就是理所当然的吗?在影片《前程似锦的女孩》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妮娜“不省人事”后惨遭轮奸并被录像的惨痛一幕,因为这根本就不是重点。但在朱迪·福斯特的《暴劫梨花》当中,我们看到所谓“合法强奸”究竟是怎么回事。
1988《暴劫梨花》
影片中,从福斯特衣着暴露地进入酒吧,到以极具挑逗性的舞姿“勾引”男人,再到毫不避嫌地与陌生人调情接吻......这确实是个极其“开放”的女孩儿。但“开放”不代表她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发生性关系并在大庭广众之下被轮奸。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412条规定:被害人的性生活史和性方面的名声在强奸案件中不能作为证据。就是为了防止对犯罪的审理变成对受害者的“盘查”,避免女性因难堪而不去报案。
然而,司法正义也需要人的执行,否则就是废纸一张。现实生活往往没有法条“完美”,在《暴劫梨花》中,由于女主角平日里“举止轻浮”、“穿着暴露”,甚至还有藏匿可卡因的前科。因此在强奸案发后,舆论非但没有声讨施暴者,反而抓住受害者的种种“道德污点”不放,一度将女主角推入了自我怀疑跟孤立无援的境地。
三十多年过去了,从《暴劫梨花》到《前程似锦的女孩》,我们可以看到情况没有根本性的好转。同样的当众轮奸,同样充斥着围观者无耻的笑声,也同样缺乏周围人跟舆论的同情;当妮娜向校方报案时,由于她处于“醉酒状态”,没有证据显示她当时不是“自愿”的。
甚至就连妮娜曾经的好友麦迪逊在时隔多年后,依然认为妮娜的遭遇虽属不幸,却也是“咎由自取”。因为她放荡的“声名在外”,所以当真正陷入群狼换伺时,势必落入“狼来了”那样没有任何人搭救的境地,至于“狼”的“规则”是否合理——反正不是她定的。
那“荡妇羞辱”和“受害者原罪说”的规则到底是谁定的呢?我们可以看到:信奉此“说”的不止有男人,还有女人。是所有人的偏见、是全社会的不公、是杀人诛心的舆论,还有阳奉阴违的执法体系。《前程似锦的女孩》没有让故事停留在女性报复男性、女权反击男权的层面,而是从弱势群体的视角出发,审视世俗定义的弱者有罪、弱肉强食的“社会规则”。哪怕片中一晃而过的网约车司机甚至建筑工人都构成了这不公的一环。
在多方视角共谋的“凝视”下,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公众舆论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这或许比强奸带来的伤害更大。
不止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欺压而已,还是舆论高地对弱者的欺压。这种霸凌是全方位的、无孔不入的,在黑白颠倒的价值观渗透下,似乎所有人都变得不太正常:施暴者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参与者自认“无辜善良”,甚至就连身边的亲人与受害者家属都叫凯茜“放下心结往前看”。这究竟怎么一回事?一个人的悲剧“过去了”,“所有人”的日子就能好起来了吗?
生存还是毁灭:是一个问题
对哈姆莱特来说,生存意味着忘却叔父惨无人道的罪行,继续忍受命运的无情捉弄,毁灭却可以在报仇雪恨中获得新生。对凯茜来说,七年来无谓的抗争与无效的救赎让她同样处在两难境地:社会的偏见如此强大,阴阳两隔的痛苦如此之深,无边无际的人群没有尽头,无止无休的暴行不时上演......以“人之姿态”与“兽类相搏”的战斗又如此的漫长而艰辛,令人心力交瘁、身心俱疲,究竟何年何月方得解脱?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源自一个误解跟一个契机。仪表堂堂又有着光明前途的大学同学瑞恩为“自暴自弃”、了无生趣的凯茜带来了些许慰藉:本对男性失去信任的她一度为这位不离不弃的男友心动,甚至带他回家见父母。
谁能料到,最后这一切都是镜花水月:原来,这个温文尔雅的老同学也是当年围观闺蜜被强奸的旁观者之一。面对真相,他理屈词穷的丑陋嘴脸与旁人并无二致。
与此同时,出于愧疚的麦迪逊还给了凯茜一部旧手机,里面存有当年暴行的录像。就像冥冥中上苍交给凯茜第二次机会,她以此威胁瑞恩说出了当年强奸犯阿尔的下落。
当初因为凯茜的疏忽大意留下妮娜一人,才酿成了悲剧;如今换凯茜自己单枪匹马、单刀赴宴,给死去的妮娜一个交代。虽无法继续救赎男人、救赎世界,至少能救赎记忆、救赎自己。
当凯茜踏上“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终极复仇之路时,悲剧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只不过意外失手、反遭杀害的结果并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反转”,而是凯茜辗转反侧、下定决心的主动布局。
认为是“反转”的观众朋友可能会错了意。要知道,体型娇小的凯茜本就无法和身强体壮的强奸犯相抗,而精心准备的手铐也能在关键时刻“顺利弹开”;更重要的是,纹身刺字这种惩罚方式,是不足以告慰妮娜在天之灵的。
这是一场精心谋划的“自杀秀”:一部尘封多年的录像带并不足以给上流社会的精英阶层“定罪”,只有诱使对方杀死自己,才能将“证据不足”的强奸罪转化为证据确凿的杀人罪——通过自己的死亡来扭转乾坤的设计,我们在2001年的电影《大卫·戈尔的一生》中就见过一次。
无依无靠、无权无势的弱势群体,所有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若想以一己之力改变“正义程序”,唯有通过如此决绝、粉身碎骨的手段不可。
就像《凭空而来》中的戴安·克鲁格,她的丈夫和孩子死于新纳粹分子的炸弹之下,誓为丈夫讨回公道的她在制度、法律和世俗偏见中屡屡碰壁。眼看仇人无罪开释、逍遥法外,她不惜通过一“爆”还一“爆”的方式与他们同归于尽。这是一个弱女子同整个世界的对抗。
因此,对于《前程似锦的女孩》,我们需要摆脱“女权主义”的片面解读。凯茜的“复仇”,显然是一种更纯粹、更本质的人生反抗。它的戏剧内核足够悲壮:以女性之间至死不渝、刻骨铭心的真情抵挡“遗忘方能前进”的权力话语;用极端的自我厌弃、慷慨赴死与这个值得厌弃的世界彻底割席;以无所谓而大无畏的反抗对抗世间的不公。拥有此类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的影片其实不多,曾在阅读鲁迅的小说《铸剑》时,我们或可感受到类似的愤懑跟绝望。
为什么说凯茜的“复仇”实为一种觉醒之后、主动牺牲的反抗呢?那我们不妨来好好复盘一下,凯茜到底向谁“复仇”、又真的报了什么仇?——夜夜笙歌的男人并未受到实质性伤害,心有余悸后兴许照样夜夜“拣尸”。
凯茜让一个男人将醉倒的麦迪逊放上酒店的大床,却什么也没做。麦迪逊对妮娜的遭遇是否感同身受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最终了解自己并未受到侵犯的她对凯茜说出:永不相见。
校长得知女儿毫发无伤后,依然可以过着问心无愧的生活,而凯茜的男友瑞恩也可以继续寻找下一个“真爱”。或许只有当年的律师寝食难安、活在痛苦与内疚中,但那也不是源自凯茜的救赎,而是律师自己良心发现。当善良的凯茜选择原谅时,律师长长地舒了口气。之后呢?可以放下了?可以遗忘了?
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除了让当年的凶手一人伏法,其实一切都没有变化,如此的“复仇”,你见过么?
妮娜死了,深爱着她的凯茜也死了——或许这是远离罪恶戕害的唯一方法:既然尘世的罪恶长存人心,那最佳的反抗便是自绝于世。对一些善良而长情的人来说,尤是如此。
或许有观众认为“凯茜主动求死”似有过分解读之嫌,那我们千万别忘了结尾“大快人心”、“善恶有偿”的一幕,配合的插曲却是 juice newton的《清晨的天使》。天使,本不属于人间。
本来就没有必要再反抗什么
早先我就不应该开始这一切
我明白没有带我回家的必要
我已经没有力气再承受这一切
叫我一声晨间天使,天使
......
生存即毁灭,毁灭即生存——这是强大的弱者心声。
作者| 纪扬;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 近 期 热 文 】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名人荐片|迷颜|电影节|花园|吉光片羽
纸上马戏团|影人纪念日|鲸鱼放映室
合作投稿 | kdykds@163.com;微信 | kdyk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