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Gay导多兰的影史十佳,禁忌必不可少

2016-01-23 大齿膏 看电影看到死


独家栏目:名人荐片

策划:陆支羽;作者:大齿膏

腾讯视频电影频道出品


泽维尔·多兰这个名字被贴了太多的标签:“天才”、“神童”、“美颜”、“gay”…但最应该被目光所聚焦的,还是他纯粹的“导演”身份。


19岁凭处女作《我杀了我妈妈》惊艳戛纳的多兰,如今已不紧不慢地拍完了五部长片。在这个过程中,多兰以他年轻的热情、自负和无畏,不断完善着个人风格,不断实现着新的突破。




到了2014年那部反响强烈的《妈咪》,虽然依旧不够成熟,但在形式探索和内容设置上已经达到了较为圆融的统一。《妈咪》也让多兰拿下职业生涯中第一个重要奖项: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奖。




多兰的作品中能找到许多被影响的痕迹,不过随着他创作步调的变奏,这些痕迹已然慢慢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个人印记。比如《妈咪》中“扒开画幅”的神来之笔就属于多兰的独创。


但毋庸置疑,那些影响多兰创作的作品依然很重要。多兰选出的这十部电影,可能不仅代表了他的品味,也代表了他创作上的一些倾向。




泽维尔·多兰影史十佳



1
《狂人皮埃罗》




这部拍于1965年的《狂人皮埃罗》可能是戈达尔观赏性最强、情节最有趣的影片之一。本片拍摄的时候没有剧本,整体剧情的走向荒诞而恣意,天马行空。戈达尔在视觉上所作的耀眼尝试,赋予整部电影疯狂而浪漫的质感。“新浪潮”爱将让-保罗·贝尔蒙多在本片中塑造了职业生涯中最令人难忘的角色之一。


2
《呼喊与细语》




伯格曼在《呼喊与细语》中肃穆地探讨了死之恐惧与活之痛苦。影片有个重要的视觉表征,也就是“红色”。对此,伯格曼本人的解释是:“哭泣和低语是一种对心灵的探索。从孩提时候开始,我就想象灵魂应该是一个潮湿的膜,是形状不断变化的红色。”本片让伯格曼第一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


3
《禁忌的游戏》




影史最好的儿童片之一,也是影史最好的反战电影之一。以孩童的行为与遭遇来表现战争的残忍,本片早了《伊万的童年》十年。不同于后者丰富而精妙的镜头语言,本片的视觉风格朴素而沉稳,同样充满力量。凭借此片,导演雷内·克莱芒拿下威尼斯金狮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两项大奖。


4
《四百击》




法国新浪潮代表作《四百击》是特吕弗电影创作的开端,也是法国新浪潮的奠基石。有异于同时期新浪潮导演在电影形式上更为激进的探索,特吕弗在本片中的手法显得简单、直白,却有着动人心扉的力量。男主角让-皮埃尔·利奥德继续以“安托万”这个角色出现在特吕弗的其他电影中,成了法国新浪潮最有代表性的一张面孔。


5
《樱桃的滋味》




阿巴斯的《樱桃的滋味》是忧郁的,更是诗意的。影片有种“不紧不慢的绝望气质”,男主角与死亡有关的凝视敲击着每一位观者的心,也令观者对生与死这一宏观命题产生更为深层的思考。而执着于电影形式探索的导演阿巴斯,在影片的结尾处,用一段视觉上与正片完全不同的影像解构了之前的一切。


6
《雁南飞》




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的代表作《雁南飞》是第11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得主。影片有着相当精彩的镜头语言,除了精巧的光影与构图,导演的长镜头调度和蒙太奇技巧也令人叹为观止。这些精美的画面同时还饱含强烈的情绪色彩,极具感染力。


7
《再见,孩子们》




这部诞生于1987年的《再见,孩子们》让路易·马勒第二次捧得威尼斯金狮奖。影片根据导演本人的童年经历改编而来,讲述了战争背景下孩童之间的情谊。作为法国新浪潮多面手,路易·马勒在本片中舍弃了他所擅长的丰富形式,转而用沉静克制的手法,将这段珍贵的情感表达得真切动人,催人泪下。


8
《美女与野兽》




在那么多《美女与野兽》的电影版本中,诞生于1946年的本片或许是最好的那一版。本片的制作过程极为艰辛,但最终的效果十分惊人,梦幻般的光影和充满想象力的细节让它拥有了穿越时间的魔力。片中对野兽的形象塑造无比成功,以至于当他解咒揭面后反而流失了部分魅力。本片由让·谷克多和雷内·克莱芒联合执导。


9
《夜深沉,爱难吟》




这部同志题材的作品是格斯·范·桑特的处女作。影片初步显示了导演的创作风格和一些标志性的视觉元素,以及对情感的细腻把控能力。当然,还有格斯·范·桑特作品中必备的美少年(微笑)。


10
《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拍于1972年的《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大概是布努埃尔传播度最广的作品之一,有着谜样的喜感和谜样的魅力。布努埃尔再次打破梦境与现实的边界,在荒诞和看似无序的情节中完成锐利的讽刺,讽刺对象依然是空虚的中产阶级。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是布努埃尔生涯中收获的唯一一尊小金人。



多兰给出的这份片单是颇具深度的,出现了好几部对于普通观众难以消化的大师作品。而且可以看出,多兰对影像构筑和电影形式十分热衷:《呼喊与细语》、《雁南飞》等片都在一定程度上让影像本身加入了叙事主体;《狂人皮埃罗》、《樱桃的滋味》等片则在一些层面挑战了电影叙事的规则。




今年27岁的多兰将携第六部长片《只是世界尽头》而来,这一次他又将在影像中表达何种情感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坐等2016戛纳电影节。


独家栏目:名人荐片

腾讯视频电影频道出品,转载请注明




【资源驿站】

看电影看到死

直接在腾讯视频搜索以上片名,即可观看

部分影片由于版权原因,只有预告片




【名人荐片,一戳就有】


痞子昆汀影史12佳,口味不是一般重

从狂舞派到寻龙诀,颜卓灵的心水十佳

诺兰大神的影史十佳,一半都是科幻片

性瘾片背后的秘密!唐棣导演最爱的十部电影

非典型90后鲜肉!董子健推荐的十部电影

侯孝贤最爱的十部电影,全是满分经典

擒金狮,冲金马!贾樟柯的影史十佳

万玛才旦影史十佳,是他拍活牧羊人的源泉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鲸鱼放映室|麦田电影院|看图猜电影

有一张剧照|有一个影人|有一句台词|有一段原声

影史轶事|深度影评|导演访谈|资源共享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

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