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馨宇 孙妹:高影响因子法学期刊特征分析 | 法宝原创

刘馨宇 孙妹 北大法律信息网 2020-09-20

【副标题】基于“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引证研究

【作者】刘馨宇(北大法律信息网编辑部主任,《北大法律信息网文粹》副主编);孙妹(北大法律信息网编辑部副主任,《北大法律信息网文粹》执行主编)。特别感谢北大法律信息网副总编郭叶女士对本文的指导,同时感谢北大法律信息网责任编辑张文硕、吴晓婧、李佳彤、李晓敏、鹿前对数据调研作出的贡献。刘馨宇负责本文选题、写作结构、提出数据分析需要,修改全文并定稿;孙妹负责本文的数据提取测试和验收模型制作,对各分析点呈现的数据结果进行描述。

【来源】《政治与法律》2019年第2期,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

【声明】本文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

  《高影响因子法学期刊特征分析-基于“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引证研究》数据范围和选取标准说明

  一、数据来源及范围

  1.数据来源

  本报告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中169家期刊为统计源,未授权加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的期刊未能涉及。

  2.时间范围

  截止2018年8月31日,统计分析“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中期刊2015年、2016年发文在2017年被引用的情况。

  二、法学期刊、综合刊的选取标准

  本报告对期刊在办刊经验、选题策划、刊物宣传、学术传播等方面的情况做了深入研究,同时参考期刊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法学核心科研评价来源期刊(CL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等法学目录中的情况。最终选取20家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包括15家法学专刊和5家高校学报及综合刊进行量化分析。

  15家法学专刊分别为《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清华法学》《法学家》《法学》《法律科学》《政法论坛》《法制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比较法研究》《政治与法律》《当代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东方法学》。

  5家综合学报分别为《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求是学刊》《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限于本报告研究范围相对有限,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北大法律信息网编辑部

  2019年2月

摘要: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169家刊物为统计源,可以客观统计出法学专业期刊、高校学报及综合期刊中发表的法学文章的引证情况。重点以20家高影响因子的法学期刊为研究对象,包括15家法学专刊和5家高校学报及综合刊,通过影响因子量化指标的数据统计和定量分析,可以分析出高影响因子法学期刊在期刊创办、栏目设置、选题策划、学术传播方面的特征,同时还可以发现法学期刊发文学科发展的不均衡性和零被引情况。20家高影响因子的期刊整体上在新媒体学术传播方面意识领先,具有新媒体影响力。


关键词:法学期刊;期刊评价;影响因子;引文分析;实证研究



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1972年由美国著名的情报学家和科学计量学家尤金·加菲尔德提出的期刊评价重要指标,即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1]期刊影响因子能够量化期刊在学术影响力以及学术思想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相对公平的评价各类学术期刊,避免了不同创刊期、不同载文量导致的不公平,目前已经成为国际通行的重要指标。通常认为影响因子越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大。笔者于本文中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作为数据来源,对法学期刊的引证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以揭示我国法学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思想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截至2018年8月31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合作期刊169家,文章214512篇,其中核心期刊65家(139160篇),非核心期刊50家(38579篇),集刊48家(32397篇),英文期刊6家(4376篇)。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这169家刊物2015年、2016年发文在2017年被引用的情况,可以揭示高影响因子法学期刊的特征,从而真实反映出法学期刊学术影响、学术质量,以及从大数据分析观察到的问题,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2]

一、2015年至2016年法学期刊整体被引情况

“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169家期刊(含集刊和英文刊)2015年至2016年累计发文17636篇,其中2015年发文9477篇,2016年发文8159篇。2015年至2016年累计被引文章3424篇(累计被引5463次)。其中,2015年被引文章1642篇(被引2520次),占2015年发文量的17.3%。2016年被引文章1782篇(被引2943次),占2016年发文量的21.8%。

(一)中文核心期刊被引文章数量和被引频次占85%以上

2015年至2016年中文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集刊发文数量分别为10036篇、4736篇和2618篇,其各自被引文章数量、被引频次和被引占比可参见表1。

表1 2015年至2016年中文各类期刊被引量、被引频次统计

(二)民商法学、诉讼法学及刑法学被引次数合计占56%

2015年至2016年法学期刊文章累计被引用5463次。民商法学、诉讼法学及刑法学最多,合计被引次数3054次,总占比55.9%。

具体来看,民商法学文章被引次数最多,共1272次(总占比23.3%);诉讼法学共994次(总占比18.2%);刑法学共788次(总占比14.4%);司法制度和理论法学分别为614次(总占比11.2%)和567次(总占比10.4%)。其余9个学科文章被引次数均在350次以下,相对较少,合计总占比约22%(经济法学总占比6.2%、行政法学总占比5.5%、宪法学占比4.0%、国际法学总占比3.5%环境法学总占比1.5%、法律史学总占比0.9%、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总占比0.6%、安全法学总占比0.1%、其他法学总占比0.1%)。

(三)法学专刊、学报及综合刊被引文章和被引频次变化情况

法学专刊2016年较2015年发文下降1389篇,被引次数上升420次;学报及综合刊法学文章2016年较2015年发文上升71篇,被引次数基本持平。从发文量上看,2015年至2016年169家期刊累计发文17636篇,其中2015年发文9477篇,2016年发文8159篇,较2015年减少1318篇,年度整体发文数量下降14%。从期刊类型上看(见表2),141种法学专刊2015年发文8815篇,2016年发文数量7426篇,比2015年下降1389篇。28家学报及综合刊2015年发文662篇,2016年发文数量733篇,比2015年上升71篇。

从被引文章来看(见表2),2015年至2016年累计被引文章3424篇(累计被引5463次)。其中,2015年被引文章1642篇(被引2520次),2016年被引文章1782篇(被引2943次),比2015年上升140篇(上升423次)。其中141种法学专刊2015年被引文章1482篇(被引2311次),2016年被引文章1630篇(被引2731次),比2015年上升148篇(上升420次)。28种学报及综合刊2015年被引文章160篇(被引209次),2016年被引文章152篇(被引212次),比2015年下降8篇(上升3次)。

表2 2015年至2016年发文量、被引量、被引频次统计

(四)高被引文章分析

1.高被引期刊

从被引文章数量来看,2015年至2016年被引文章超过100篇的期刊有10家,分别是《法学》《法律适用》《政治与法律》《知识产权》《中国法学》《法律科学》《法学杂志》《当代法学》《人民司法(应用)》《中外法学》。从被引频次来看,超过200次的期刊有7家,分别为《法学》《法律适用》《政治与法律》《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知识产权》《法律科学》,被引频次在100次至200次之间的有14家,分别为《当代法学》《中外法学》《法学家》《法学杂志》《法制与社会发展》《人民司法(应用)》《现代法学》《清华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比较法研究》《政法论坛》《人民检察》《中国法律评论》《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另外,被引频次在60次至100次之间的期刊有5家,分别为《行政法学研究》《环球法律评论》《东方法学》《交大法学》《北方法学》。其他期刊被引频次均在60次以下。

2.高被引作者

2015年至2016年发文被2017年引用的3424篇文章中,共涉及2986位作者。其中排名前十位的作者有张明楷、左卫民、张新宝、王利明、高圣平、陈洪兵、蒋大兴、秦前红、杨立新、王迁,被引文章数量分别为68篇、41篇、28篇、26篇、24篇、23篇、20篇、19篇、19篇、19篇。

3.研究热点

通过2015年至2016年3424篇被引文章中的8622个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出现100次以上的关键词为民法典;出现51次至100次的关键词为司法改革、知识产权、行政诉讼、比例原则、法治、以审判为中心;出现31次至50次的关键词为民法总则司法解释、实证研究、法教义学、法律解释、指导性案例、民法典编纂、法律行为、公共利益、法律适用;出现29次以下的关键词有法学教育、反垄断、方法论、共同犯罪、规制、合同效力、互联网、连带责任等近一百二十多个。

二、20家高影响因子代表期刊及综合学报分析[3]

根据“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2017年度影响因子统计结果,笔者选取《中国法学》等15家法学专刊,[4]以及《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5家综合学报作为分析样本,[5]进一步分析这些高影响因子期刊的特征。

(一)20家期刊基本情况分析

1.创刊时间

20家代表性期刊中,无论是法学专刊还是综合学报均具有较长的办刊历史,综合学报对于法学内容的创设也长达30年以上,在法学研究方面具有深厚的积淀。

15家法学专刊中,1978年之前创刊有2家,分别是《法学研究》(1954年)和《法学》(1956年);1978年到2000年之间创刊的共有11家,分别为《中国法学》《当代法学》《中外法学》《法学家》《法律科学》《比较法研究》《现代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政治与法律》《政法论坛》;2000年之后创刊的有2家,分别为《清华法学》(2002年)和《东方法学》(2008年)。

5家综合学报中,《求是学刊》创刊于1974年,其他4家学报均创刊于1949年之前,并且较早策划了法学文章。从各数据库收录的数据观察,《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出现法学文章是在1978年,《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出现法学文章是在1958年,《求是学刊》出现法学文章是在1980年,《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出现法学文章是在1934年,《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出现法学文章是在1979年。

2.发文情况

2015年15家法学专刊共发文1549篇。2016年发文1515篇,比2015年下降34篇(见表3)。其中,《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当代法学》《法学家》《比较法研究》《法学》《现代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政治与法律》《政法论坛》10家期刊2016年发文量较2015年有所下降;《清华法学》《法律科学》《东方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4家期刊2016年发文量比2015年有所上升;《中外法学》2015年和2016年发文量比较稳定。

表3 2015年至2016年法学专刊各期平均发文量及年度发文量统计

5家综合学报每期法学文章基本维持在4篇至6篇不等。从年度对比来看(见表4),2015年5家综合学报的法学文章共发文188篇。2016年发文141篇,比2015年下降47篇。从具体期刊来看,5家综合学报2016年法学文章均有所下降。

表4 2015年至2016年学报及综合刊各期法学文章平均发文量及年度发文量

3.文章篇幅

从篇幅统计来看,15家法学专刊篇幅相对较长,5家综合学报篇幅略短(见表6)。其中15家法学专刊中,平均字数在18000字至22000字之间的有《中外法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清华法学》4家期刊;平均字数在15000字至18000字之间的有《政法论坛》《比较法研究》《法律科学》《法学家》4家期刊;平均字数在10000字至15000字之间的有《法制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东方法学》《政治与法律》《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当代法学》7家期刊。5家综合学报文章平均字数在10000字至13000字之间。

4.栏目设置

从20家期刊的栏目统计可以看出,15家法学专刊都开设有固定的专题栏目,并根据法治热点推出一些特色专题,比如《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当代法学》分别开设了“民法典精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互联网法治”等专题(见表5)。5家学报都持续性开设法学专栏,并策划了不同内容的法学专题,比如《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开设了“新兴(新型)权利法律问题”特色栏目(见表6)。

表5 15家法学专刊栏目设置统计

表6 5家综合学报类法学栏目设置统计

(二)20家期刊发文及引文统计

1.20家期刊的发文量仅占19.2%[6],被引频次高达53.5%[7]

“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169家期刊2015年至2016年累计发文17636篇(被引5463次)。其中《中国法学》等20家期刊2015年至2016年累计发文3393篇(被引2922次),总占比19.2%(被引总占比53.5%)。

2.《法学》《政治与法律》《中国法学》《法律科学》《法学研究》《当代法学》《中外法学》等期刊被引用较多

《法学》《政治与法律》《中国法学》《法律科学》《法学研究》《当代法学》《中外法学》7家期刊被引文章合计881篇,占20家期刊被引文章总数1627篇的54.1%;被引频次合计1637次,占20家期刊总被引频次2922次的56%。其中《法学》被引文章195篇,占12%(被引频次320次,占11%);《政治与法律》被引文章154篇,占9.5%(被引频次256次,占8.8%);《中国法学》被引文章115篇,占7.1%(被引241次,占8.2%);《法律科学》被引文章115篇,占7.1%(被引频次202次,占6.9%);《法学研究》被引文章94篇,占5.8%(被引频次225次,占7.7%);《当代法学》被引文章107篇,占6.6%(被引频次199次,占6.8%);《中外法学》被引文章101篇,占6.2%(被引频次194次,占6.6%)(以上详见表7)。

表7 20家期刊被引频次及被引文章量统计

(三)20家期刊被引文章学科分布

整体来看,各学科的被引情况差异明显,民商法学、刑法学和诉讼法学最集中,这三个学科被引文章合计总占比51.4%(被引频次总占比53.6%)。其中民商法学被引356篇(674次),刑法学被引252篇(447次),诉讼法学被引229篇(445次),这三个学科被引文章均在200篇以上(被引次数均在400次以上)。第二阶梯是理论法学、司法制度和经济法学,被引文章均在100篇至200篇之间(被引次数在200篇至400次之间)。其中理论法学被引198篇(325次),司法制度被引149篇(293次),经济法学被引140篇(230次)。第三阶梯是宪法学、行政法学及国际法学。这三个学科被引文章均在50篇至100篇之间(被引次数在50篇至200次之间)。其中宪法学被引98篇(175次),行政法学被引77篇(132次),国际法学被引60篇(96次)。第四阶梯是法律史学、环境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安全法学及其他,被引文章均在30篇以下(被引次数40次以下),数量相对较少。

(四)20家期刊研究热点和特色栏目

1.2015年至2016年被引文章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出现次数的多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法学研究的主要问题(详见表8)。通过对20家期刊1627篇被引文章5058个关键词统计,出现51次以上的关键词为司法改革、民法典;出现31次至50次的关键词为比例原则、行政诉讼、民法总则、法律解释、法律行为;出现21次至30次的关键词为民法典编纂、法治、指导性案例、以审判为中心、法教义学、依法治国、司法解释、基本权利、证明责任、实证研究、人格权、法人、反垄断法。

表8 2015年至2016年20家期刊法学文章出现的关键词

2.2015年至2016年20家期刊特色栏目分析

2015年至2016年20家期刊都曾通过固定栏目或特色栏目等形式关注当期法治热点话题(详见表9)。比如《中国法学》《当代法学》《法学家》《比较法研究》《法学》《政治与法律》《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东方法学》《求是学刊》9家期刊曾设“民法典”相关专题栏目;《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学》3种期刊曾设“互联网法治”相关专题栏目;《法学家》《法律科学》《政治与法律》《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种期刊曾设“司法改革”相关专题栏目;《当代法学》《现代法学》《政治与法律》《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家期刊曾设“《刑法修正案(九)》”相关专题栏目等等。

表9 20家期刊2015年至2016年重大专题统计表



(五)20家期刊高被引作者分析

1.高被引作者前10名

以20家期刊在“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169家期刊中2017年文章对2015年至2016年文章被引用频次为依据,统计出高被引作者前10名,分别为张明楷、左卫民、张新宝、王利明、高圣平、陈洪兵、蒋大兴、秦前红、杨立新、王迁。

从职称来看,前10位作者均为教授。从年龄来看,“50后”有2位;“60后”有5位;“70后”有3位。从研究领域来看,民商法学领域的学者最多,有6位,分别为张新宝、王利明、高圣平、蒋大兴、杨立新、王迁。刑法学领域有2位,分别为张明楷、陈洪兵。诉讼法学领域有1位,即左卫民。宪法与行政法学领域有1位,即秦前红。

2.高被引作者所属单位

经统计,高被引前十名作者中,作者单位分别是清华大学法学院、四川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作者数量最多,为4位。

(六)20家期刊高被引文章基金课题分析

20家期刊2015年至2016年被引文章共计1627篇,其中获得基金项目支持的有996篇,总占比61%。

1.15家法学专刊

2015年至2016年15家法学专刊被引文章获得基金项目支持的有921篇。其中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司法部等部级基金项目及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支持的文章合计680篇,总占比74%。具体来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86篇,教育部、司法部等部级基金项目230篇,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64篇。其他基金类型支持的,数量相对较少。

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为例,15家期刊中《法学》被引文章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支持的最多,共计68篇,其次是《中国法学》和《当代法学》,分别有40篇、37篇。另外《法学研究》《法律科学》《政治与法律》《法制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法学家》等6家期刊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被引文章数量在20篇至30篇之间。《中外法学》等6家期刊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被引文章数量在20篇以下。15家法学专刊被引文章所获基金项目详见图1。

图1 15家法学专刊被引文章所获基金项目

2.5家学报及综合刊

2015年至2016年《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求是学刊》《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5家学报及综合刊获得基金项目支持的被引文章共计75篇。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教育部、司法部等部级基金项目共61篇,总占比81%。

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支持的被引文章32篇,具体来说,《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求是学刊》《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3家期刊各有8篇,《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有7篇。获得教育部、司法部等部级基金项目支持的被引文章29篇,具体来说,《求是学刊》有7篇,《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分别有6篇,《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分别有5篇。

三、20家期刊对新媒体和第三方平台的传播利用

随着新媒体的诞生,越来越多的读者养成了移动端的阅读习惯,而微信公众号这种新媒体强大的传播能力和品牌塑造能力触发了很多法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开通和运营,由此,读者们可以更方便快捷地了解学术动态,同时新媒体良好的社交属性方便了读者与作者、读者与编者、作者与编者之间的沟通,促进了学术交流。

(一)利用自有新媒体传播

20种高影响因子的期刊整体上在新媒体学术传播上意识领先,具有新媒体影响力。建立独立微信公众号的期刊有14家,其中有5家期刊早在2014年就开通微信公众号,[8]其分别是《法学研究》《中外法学》《东方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其余有4家在2015年开通,2家在2016年开通,3家在2017年开通。在2017年“北大法律信息网”对法学期刊公众号影响力的统计中,30日内平均阅读量超500次的有《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学》《东方法学》5家。据最近一次观察,2018年第4期的新刊要目推送中,《法学研究》《中国法学》阅读量仍高居榜首,均在6000次以上。

2017年新开通的《法学家》《政治与法律》新刊要目推送阅读量可高达2000次以上,其中《法学家》在特色栏目宣传上尤为突出,其“评注”栏目篇均阅读量超过3000次,深受读者喜爱;《政治与法律》通过自媒体的力量,其所刊论文的单篇阅读量曾达到8818次的高值。[9]其他因现实原因未能运营微信公众号的法学期刊均授权北大法律信息网进行新刊推送,保证新媒体渠道传播。

(二)注重第三方平台传播

20家高影响因子期刊在利用自有新媒体进行宣传的同时也注重利用“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学学术前沿”等第三方平台增加传播渠道,扩大影响力。20家期刊全部授权“北大法律信息网”微信公众号进行新刊要目、重要专题、重要文章的推送。有16家期刊授权“法学学术前沿”微信公众号推送新刊要目和重要文章。利用多平台传播的方式,可以让不同圈层读者交叉覆盖、快速传播、增加曝光、短期发酵,最终达到较为良好的学术成果新媒体传播效果。读者从移动端上完成泛读筛选,可将所需文章转发至朋友圈或工作邮箱,以便完成后续精读和引用,这部分应用场景不容忽视,法学期刊在学术引领的同时也应服务于新媒体时代的读者,所以新媒体传播是有益于读者和期刊的必要工作。

四、共同特征及发现的问题

通过对20家高影响因子期刊的分析,可以看出法学期刊的客观使用情况集中在少部分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中。这些法学期刊有着共同特征:第一,普遍有较长的办刊历史,学术积淀深厚,在刊物定位、栏目设置、选题策划方面具有学术引领作用;第二,开设固定的专题栏目,并根据法治热点推出特色专题;第三,具有自身优势,拥有高端作者和高质量的文章,大部分文章受到基金项目支持;第四,非常重视期刊宣传和学术传播。通过数据分析也发现已发表论文所属学科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后,重要的法学期刊、学报及综合刊中的法学栏目要考虑法学研究多样化,培养和积累薄弱学科的人才。

从本文研究数据统计分析中可以发现,部分刊物在个别年份出现零被引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集中于学报及综合刊。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方面:第一,不重视法学栏目建设,未开设法学栏目,法学文章数量少;第二,不重视法学内容传播导致其曝光率和受关注程度低;第三,出版时间及周期不稳定影响引证,例如集刊、年刊、年鉴;第四,2016年以后的新创期刊由于时间周期的影响,所刊论文尚未得到引用。本文的研究印证了法学核心期刊是法学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2015年至2016年中文核心期刊被引文章和被引频次总占比均超过八成。法学核心期刊在引领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信法学核心期刊将会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1]E.Carfield. Citation Analysis as a Tool in Journal Evaluation,178 Science.4046(1972),p 471-479.

[2]本文中数据来源是加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的169家期刊,文章数量、引证关系、影响因子结合“北大法宝”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双重验证和计算,最终经人工核验,以保证数据相对客观、准确。2015年至2017年范围内未授权加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的刊物,本次研究未能涉及。

[3]本次数据分析选取的20家期刊标准为:在期刊办刊、选题策划、刊物宣传、学术传播方面均具有代表性。

[4]这15种法学专刊分别为《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清华法学》《法学家》《法学》《法律科学》《政法论坛》《法制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比较法研究》《政治与法律》《当代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东方法学》。

[5]这5种综合学报是《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求是学刊》《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发文量总占比指20家刊物2015年至2016年发文量占“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集刊2015年至2016总发文量的比例。

[7]被引频次占比指20家刊物2015年至2016年被引频次占“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集刊2015年至2016被引总频次的比例。

[8]参见刘馨宇、孙妹:《法学期刊微信影响力分析及对策研究》,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2018年8月30日访问。

[9]此文为吴允锋的《正当防卫限度的判断规则》一文(《政治与法律》2018年第6期)。该文刊发于《政治与法律》“专论”栏目,于2018年6月15日微信公众号推送后,截至同年8月3日的阅读量为8818次。


往期精彩回顾

百万法律人都在用的北大法宝详细介绍!

最高人民法院民商事指导性案例2017年度司法应用报告

“两高”指导性案例司法应用比较分析报告(2017)

欢迎扫码获取法宝介绍和试用



更多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