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雨衡:到底怎样才算是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法学学术前沿 Author 徐雨衡

作者 | 徐雨衡 《清华法学》编辑部主任、编审,法学博士
来源 | 本文系“法学论文写作指导系列讲座”
公益活动文字整理稿
感谢徐雨衡老师授权推送

各位师友、各位同仁、各位同学:

大家好!法学学术论文的写作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我觉得谈论文的写作方法是只有学术泰斗才能指点晚辈的,让我来谈我真的很受惊吓。同仁说,徐老师,您能不能帮忙解答一点疑惑,我说我作为一个读者、一个专业的读者,可以谈一谈我的一点感受。


  我从事编辑工作二十多年了,从事法学的专业编辑工作已经快二十年了,《清华法学》2007年创刊,我就从创刊一直做到现在,也有十五年了。这十几年以来或者更长的二十多年以来,我的工作也好,我的职业也好,我的爱好也好,都是作为一个读者,作为一个编辑,每天读文章、看文章与文字打交道。我想谈一谈我对于文章的一些感受。

  如今法学期刊越来越多,将进入法学核心期刊的扩展版期刊也越来越多了,很多期刊都扩充了页码,有的增加了16页,有的增加32页,有的增加48页,大家增加的页码都不相等。但是这似乎依然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近年来,法学学术论文持续的高产,计量评价的影响因子和各项数据指标也在一定程度引领着和影响着期刊的发展导向和发文方向,并成为或者逐渐成为我们期刊发文的指挥棒。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就需要深思一下,如此的学术盛景中,什么样的文章才是优秀的学术论文,什么样的文章才能令读者印象深刻、记忆犹新,什么样的文章才能在法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渐沉淀、渐成基石?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和了解的,我们的核心期刊尤其是法学核心期刊这么多,每年发文量也不少,但是当学界的同仁聚在一起讨论起来的时候,似乎不一定能够或者稍微有点难度,就是我们数一数、想一想哪本期刊发表了哪一篇好的文章,可能我们一下子就不容易脱口而出这篇文章的名字。也就是说我们在海量的学术信息中很难迅速的遴选和抓出我们印象深刻、记忆犹新的那篇文章。那么这中间出了什么问题呢?

  我记得2014年、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价中心曾经做过一个评价报告,报告指出了在学术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大家非常注重学术的产量(也就是GDP),所以出现了创新疲乏、选题同质化、文章雷同,甚至千文一面的现象和情况。当时我读到这篇报告的时候为之一惊,后来我了解到他们撰写这份报告的时候做了非常多的社会调研,而且调研了社会科学的很多个专业,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并不仅仅是法学存在的问题。多年以来我个人是非常反对谈学术论文写作方法的,而且我自己也非常反对去读这些关于写作方法的文章,为什么呢?当我们过度的谈方法,就使得我们创作文章是为了发表而发表,当我们过度的谈写作方法,就会逐渐的、长期的、有可能的导致法学学术论文八股化。就有可能致使这些本身很有创作力、很有创作激情的年轻同仁慢慢走入一种千文一面的境地,大家写的文章越来越像。所以,百花齐放,绝世的美文就非常难见到了。作为我们编辑而言,我们工作的快乐可能也就越来越少了。我们工作的快乐就是看见那些很美的文字,很漂亮的逻辑。

  我想谈一谈这么多年做编辑读到的文章、看到的现象以及我的一点思考。

  首先,我想谈一个问题,大家都想致力于去创作一篇非常优秀的学术论文,作为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我们应该注意什么?第一点,应该是一篇有问题意识的文章,也就是言之有物。我在工作中经常读到不同的文章,我们从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读到作者的观点、作者的学术背景,而且我们能够读到作者逻辑思维的脉络,甚至作者的性格和喜怒哀乐。有时候我们读到一篇文章辞藻华丽,说的好,唱的比说的更好。但是读完以后却难以实实在在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也就是说,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过度展现了自己强烈的感情色彩。在这种感情色彩下忽略了所要谈的问题,也就是言之有物,所以,很难实实在在给我们留下印象。那么这种文章我们在平常工作的时候会看到,甚至有一些比较资深的学者也是这样一种写法,让读者看了之后很开心,很有激情,但是不一定能够受益很多。我想说,作为我们年轻的或者像我自己这样的学者,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首先要注意自己的问题意识。

  还有一类文章,比如说很多年前流行法经济学的文章,这个文章会构建一个法经济学的模型,尤其是经济学的模型。在这个模型里面可能会设置很多变量,比如我曾读到过一篇文章设置了9个变量。这篇文章论证的基础就是假定其中一个变量为定量,其他变量随之变。接着再假定其中的变量为定量,这个定量为0或者无穷大,还有几种可能性,其他变量再接着变。依此类推,那么这篇文章就可以得出很多个结果,甚至其中有一些结果和结论可以惊天地泣鬼神。如此看上去热闹的、复杂的一个模型、热闹的一篇文章,但是当我们读完之后反思一下,它想要说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找不出来。所以,这种文章也很容易让大家看着开心,但收获却不多。

  还有一些文章,大家可能平常都有注意到,就是为了追热点而写热点,为了表明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了解和搀和,然后来写这篇文章。但是这个热点可能一过去之后,这篇文章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比如我们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和读者以及我们的匿名评审专家不断交流、请教,发现有一些大数据的文章,这些文章可能是为了大数据而大数据。也就是说只是很一般性的收集了一些案例或者数据,然后加以论证,得出的结论又指向的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一般性问题。

  也就是说即使没有这些数据,我们依然知道那些问题的存在。所以为什么我们要用如此众多的数据来分析呢?我们看不到它背后的问题指向,或者这些数据想反映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想反映某个问题的哪个方面,那么这些数据分析在多大程度上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和论证有所注意,甚至这篇文章作为一篇大数据的论文,它的特色何在?这些东西我们都看不到。这样的文章也许追了热点、也许让我们的眼球暂时被吸引。但是当我们读完静下来深思以后,我们却收获不大。对这种反映的是常识性的法律问题,思考的颇为浅显,分析论证也没有什么特色,甚至于前后是“两张皮”。这种文章就会给人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所以我想至少在这些方面我们应该避免。

  那么,避免出现以上现象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我们要注意文章的问题意识,一定要做到言之有物。所谓言之有物,就是我们得要有一件让自己真心真正关心的实在事,无论是一个社会现象还是一个事件,或者是一个案件,我们要发自内心的真心的关心,而不是应当关心,也不要匆忙地做出评价。有的时候需要非常完整的了解这件事情本身,然后找出来自己关注和思考的那个问题,并且在慎重、深入的思考之后再得出自己的主张。不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或者自己熟悉的角度来思考,而要懂得换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或者不太赞同的角度来了解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全方位的去分析、全方位的去论证。

  我觉得言之有物、有问题意识不仅是一个人体现了自己思考的过程,而且也体现了他思维的成熟度。另外在整个论述过程中,应该避免强烈的个人的感情色彩,应该把自己所谓的情感或者偏好放在一边,然后客观地站在多角度的来论证,在论证的时候也可以质疑一下自己,或者不断的质疑一下自己的观点。这样细腻的思考、细致的分析,可能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还能够发端地发现一些值得分析的新问题,甚至我们可能会否定自己之前的思考,然后修正或者是改变预先的判断。这样使得整个写作过程和思考过程是一种非常开放的态度。在不断的写、不断的思考开放态度下,我们思考的面不仅更宽、更广,而且会更深入,我们一步一步的能够把自己所想要论述的那个问题清晰的挖掘出来、清晰的表达出来,这样也会令读者很受益。

  还有,在我们进行深入思考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去收集个例信息,尽可能把自己的写作资料收集得丰沛一些,然后保持高度的敏感。在这些细节之中找根据找灵感,把有利和不利的条件都摆出来。

  如此深入的思考,我们就会进入一种有深度的视野,这样做出的判断或者推断也相对更为客观,更为让人信服。

  对于一篇有问题意识的、言之有物的文章,如果这篇文章是厚积薄发之作或者是关于法学学科中的重大主题或有重大价值的文章,或者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这样的文章就可以堪称精品之作。我们在平时的编辑工作中,比较推崇和提倡研究方法与形式规范的国际化,并且我们希望研究的主题内容能够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对话。与此同时,如果研究的内容能够映射到当下的中国问题,当然,这样的文章是最难得的。这就是我谈的第一个问题,一篇好的文章,从读者的角度应该是有问题意识的、言之有物的。

  接下来我想说一篇好的文章也要有一定的规矩。我们常常在工作中读到一篇文章,觉得作者似乎要想抛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重大问题或者重大理论发现。但是我们做编辑会查阅相关的资料,在查阅之后我们发现其实作者所提出的问题不过是若干年前某一个或者某一些学者思想的再整理。所以,我觉得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像我们刚才谈到的,我们应该广泛收集与这个问题相关的所有研究资料,使得自己保持一个宽阔的学术视野。

  与此同时,我们一定要重视文献综述。我们对前人、对已有的研究应该保持一个非常尊重甚至虔诚的态度,我们对那些比较重要的问题、重要的理论应该做一个文献的综述和梳理。常常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或者某一位前辈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作者在引用的时候并没有用他提出观点的那一篇最为重要的文章或者著作,而是用的一个报纸、网站甚至转引了一个小小的评论,或者一个什么文章。我们想一下,作为作者、一个年轻的作者,前辈的文章、前辈的论著最重要的那个观点,前辈的呈现方式和表达方式我们都没有注意去读、注意去看,我们怎么样证明自己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扎实的学术功力呢?所以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学术综述是非常重要的,值得我们重视。

  另外就是我们索引的一些能够代表学者的重要论文、重要观点的文章,最好是发表在正式的出版物上,甚至于从便于读者查阅的角度,我们最好是找那些权威机构出版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作。索引的法律条文、文书也最好是官方版本或者是比较新的版本。对外文而言,我们要注意应该去查找一手的资料,在编辑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一些文章会用转引。然后我们核对外文资料信息时,发现可能原文中根本就没有作者所引的内容,或者原文中根本就没有作者所要引的那个问题。转引的时候转了几道手、经历了多少作者,我们都无法去判断,到底是谁出的问题我们更无法去找寻。

  所以我们就要尽量避免转引,自己去查一查一手的资料。还有就是在外文的引用过程中,我们应该避免大量的引用或者过度引用。在编辑工作中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位作者的一篇文章大量地引用了某位外籍作者的文章或者书,而且可能就引那一两本书或者一两篇文章。虽然满页的注释都用英文标注,但是当我们把它转化成前注,参见前注什么的时候,就会发现他就引了那一两本书,或者一两篇文章。这样的大量引用和过度的引用,就有可能带来剽窃或者抄袭等学术不端问题。所以这个问题我希望大家能够(包括我自己在内)一起注意一下,就是不能够过度引用,不能够在无意中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成果。这就是我想讲的第二点,也就是学术论文要有一定的规矩。

  第三点,我想谈一谈学术论文的表述。

  现在读文章越来越没有新奇感,基本上有一些文章读了开头就大致能够猜测出来它的脉络和结果。整个编辑工作中我们期待看到哪种文章呢?就是既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又有学术规范,然后还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表述。也就是个性的表达。前面我们讲了对于一篇文章而言不要过多的去具有一种强烈的感情色彩,但是一篇文章却应该有作者的个性表达或者表述。学术创作不仅是一个学者潜心多年的研究,体现这个研究过程的就是它的文章。

  另外,学术创作也是从内心里流淌出来的激情表达,从内心里流淌出来的思想反映。所以,我非常期望和希望读到那种独具特色的表述,能够从文章中既看到作者严谨的逻辑、深邃的思考,也能看到作者的学术个性,独特的表达和主张。那么这样就很自然而然地不会出现千文一面的状况,而是千文千面。

  我想说学术写作在某种范围内或者某个程度上讲是带着研究者或者作者的个性特色的,如果我们太重视模仿或者过于拘泥于写作的形式,那么,真的就有可能慢慢地走入千文一面的境地。只有我们既遵守学术规范,又能够高于学术规范;既站在学术形式要求的圈子里又能够跳出去看,这样我们的视野才是广阔的,我们的写作、我们的思考才是独具特色的、深邃的、有个性的,我们写出来的文章、我们研究的成果才能够让大家记忆深刻、记忆犹新,才能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收获知识,陪着作者一起思考,才能够让大家享受阅读的快乐、学术的快乐。

  谢谢大家,以上三点也是我的一点点思考,是这么多年编辑工作的一点点感受,在此就不再展开了。希望有机会和大家再做交流,一起讨论关于学术论文的写作,关于学术论文的感受和体会。谢谢大家,谢谢。

-END-

责任编辑 | 吴珊
审核人员 | 张文硕
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和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往期精彩回顾

徐雨衡 | 法律原则适用的涵摄模式:基础、方法与难题

徐雨衡:“法感”在法律推理中的价值及其适用

蒋海松:世界纵已内卷 法治不容躺平

教师致辞丨若总是一帆风顺,你又怎会勇敢

院长致辞丨法科学生的字典中没有“内卷”与“躺平”

重温苏力教授2003年“非典”毕业季致辞:安分不易,守己更难

最强毕业致辞:如果有一天你沦为鹰犬,母校将喊你回家抄宪法

研究生毕业与否由老师决定?师权扩张应仔细斟酌



点击相应图片识别二维码

获取更多信息

北大法宝

北大法律信息网

法宝学堂

法宝智能

点击「在看」,就是鼓励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