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学教育研究》2021年第32卷要目

法学教育研究 北大法律信息网 2024-01-11



《法学教育研究》已加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数据库,请登录www.pkulaw.com查看期刊全文。“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已收录250家期刊,其中核心期刊112家,非核心期刊56家,集刊73家,英文期刊9家。截止2021年7月31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共收录了92667位作者的263132篇文章。诚挚邀请更多法学期刊入驻“北大法宝”,广泛传播,服务社会,共塑品牌。联系邮箱:journal@chinalawinfo.com。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

《法学教育研究》2021年第32卷要目



【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治人才培养】1.新时代法学教育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杨宗科2.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涉外法治建设王瀚3.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中的定向与铸魂作用张师伟【理论探讨】4.人工智能时代法律人才培养的新起点、新理念与新方案张建文、潘林青5.我国法律博士专业学位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政法大学改革试点工作为例袁钢、何欣、万青6.法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建构——以“五院四系”为样本的分析付玉明、焦建峰7.法学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模式的省思与重塑琚明亮【教学研究】8.法学线上教学之域外考察及其启示潘俊武、南铁颖9.互联网时代法学混合式教学的需求、挑战与应对李婧嵘10.疫情背景下法学教育的新常态——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兴起舒瑶芝、董储超11.后疫情期“慕课+”法学本科教学模式研究杨攀、杜志红12.作为国际关系语言的国际法在教学认知与实施中的逻辑赵琪13.建立紧密型双师合作模式培养法律应用能力——以湖南师范大学的实践教学改革为切入点王葆莳、柏雪【比较研究】14.法学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对富勒法学教育观的审视与反思王志勇15.澳大利亚的法学教育改革:经验、彷徨与启示张阳、尚彩云【管理经纬】16.赋权型高校思政课堂场域中师生权力审视周倩、石耀月17.回归与救赎:教育惩戒权的价值重塑和规范建构夏雪18.新法学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法学教育研究》第四届专题研讨会综述刘冰珂【法务反哺】19.司法改革语境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路径新探——以实习法官助理的培养为视角王坤

【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治人才培养】


1.新时代法学教育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作者:杨宗科(西北政法大学)


内容提要:习近平从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出发,高度重视法学教育改革和全面做好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提出要更好发挥法学教育对于法治中国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指出了法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法学教育在性质上是高水平素质教育与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有机统一,强调法学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要统筹国内法治人才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要致力于构建法学院校与政法实务部门合作育人实践育人新格局,形成了原创性、系统性、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法学教育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成为法学教育改革发展和法治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开辟了法学教育发展的新时代。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新时代法学教育;法治人才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法治人才;法学教育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2.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涉外法治建设


作者:王瀚(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内容提要:习近平法治思想从法治大国的战略高度,坚持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治建设。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提出,对我们国家的法治理论和依法治国理念有重大意义。能够促成我国通过涉外法治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稳健的参与全球秩序,更有力的破解单边主义,应对相关摩擦。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挖掘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的理论内容,统筹推进中国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切实加强涉外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对涉外法治人才实行专门的单独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提高涉外法治人才综合素质,将国际法学科建设和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的标准,纳入国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估的议程中。


关键词:统筹法治;国内法治;涉外法治;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3.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中的定向与铸魂作用


作者:张师伟(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


内容提要: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最新成果,面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实践,对如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适应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全新且全面的理论指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具有全面的指导作用。它具体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定向作用,即给法治人才培养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定位,坚决在法治人才培养中贯彻落实四项基本原则,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通过教育内化为法治人才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第二是铸魂作用,即在培养法治人才逻辑化专业理性的同时,注重在法治人才培养中进行德行、情怀、良知等的教育,给法治人才的培养中铸以人民为中心的法魂。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人才培养;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论探讨】


4.人工智能时代法律人才培养的新起点、新理念与新方案


作者:张建文、潘林青(西南政法大学)


内容提要: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嵌入现代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法学教育亟需在新的政策背景下进行供给侧改革。一方面,人工智能为法学教育带来了知识困境与就业困局。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对法律人才创造了多元需求、契合了其成长特质并牵引了其结构升级。面向人工智能时代,法学院校应在理念层面确立法律价值权衡的核心地位、绘就数字人文的范式愿景、强化融合型法律人才的关键角色。在此基础上,法学院校还应在方案层面贯通“传统+现代”的教学路径、锻造“智能+法治”的特色平台、形塑“法律硕士+跨学科”的人才格局、依托“法律+科技”的专业课程,从而回应国家在法律人才培养方面的顶层设计并最终推动我国法学教育与迭代科技的包容性协同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法学教育;数字人文;理念革新;双语者


5.我国法律博士专业学位的探索与实践

——以中国政法大学改革试点工作为例


作者:袁钢、何欣、万青(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中国政法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内容提要:为探索设置法律博士专业学位,中国政法大学基于法学博士和法律硕士教育经验,与法治实务部门合作,开展法律博士设置试点工作。推进联合培养,试点以解决现实问题、严把招录环节、制定培养方案为中心,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强调实践导向,试点以践行双导师制、设置特色课程、提升研究能力、保障论文质量为抓手,落实协同育人机制。总结试点实践经验,法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可沿着扩展合作对象、扩大招生范围、明确招录条件、增加初试内容、健全培养方式、修订培养目标、强化培养环节、完善双导师制、明确论文标准、加强质量评估等路径继续进行探索。


关键词:法学教育;专业学位;法律博士


6.法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建构

——以“五院四系”为样本的分析


作者:付玉明、焦建峰(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内容提要:法治建设的全面推进依赖综合高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职业需求,法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当类型化地区分为学术型培养与实务型培养。从历史渊源看,学术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经由了“自学成才型”到“学术化训练型”的转变;实务型法律人才的培养通常完全按照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其实务技能则主要依靠在具体履职过程中的业务学习、实训操作和反复实验而得到训练和加强,属于“实践打磨型”。学术型和实务型法律人才基于不同的职业取向和业务需求,应该具有不同的培养方式。学术型法律人才可以通过“经典读书会”“学术工作坊”等形式进行学术化训练;实务型法律人才则可以通过“诊所式教学”“案例解析”等形式进行专业化培训,在偏重实践教学的同时兼顾理论讲授,同时应当扩大实践领域,加强法学与交叉学科的互动。


关键词:学术型人才;实务型人才;法科学生;诊所教育


7.法学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模式的省思与重塑


作者:琚明亮(清华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作为我国精英选拔机制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方面,当前法学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模式形式上主要将以外语水平及科研成果为主的个体要件与以本硕院校及学科排名为主的整体要件作为其主要的前置性资格要件;另一方面,为实现精英化与职业化的法学博士选才目标,其实质上以“宽进严出”与“实质选才”为其基本的招生及培养原则。但与此同时,通过对当前法学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模式实践效果之阶梯效应与纵向考察之历史效应的微观比较不难发现,该招生模式实践中正面临着来自外界公平性与有效性的双重质疑,前者主要集中在前置资格要件与教育平等权间的二律背反难题上,后者则主要集中在形式材料要求与其实质选才目标间的实现难题之上。为此,除需重塑以“有效选才”为目标的“并轨制”博士招生模式外,还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兼顾公正与效率的以匿名外审制、导师考核组以及校纪检监察等为代表的体系性“申请-考核制”配套机制建设,以充分回应并实现学界及社会对其的功能与价值期待。


关键词:博士招生;法学博士;申请考核;阶梯效应;培养模式


【教学研究】


8.法学线上教学之域外考察及其启示


作者:潘俊武、南铁颖(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内容提要: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对法学教学带来了相应的机遇与挑战,在一些方面,传统的法学线下教学方式正逐步被线上教学方式所取代,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授课的教学方式已成为法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国外线上法学教学开始得比较早,其经验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借鉴,特别是它们线上法学教学的应用现状、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材料对我们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突破传统法学教育所面临的诸多困境,推动教学手段数字化和信息化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法学教育;线上教学;教学方式


9.互联网时代法学混合式教学的需求、挑战与应对


作者:李婧嵘(湖南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法学混合式教学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有助于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新时代复合型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开展法学混合式教学,教师需改革教学理念、方法与评价方式,合理设计与规划混合式课程,给予学生及时、有益的指导,学校学院也应在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师考核以及资金、技术各方面提供支持与服务。


关键词: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法学;改革;线上线下


10.疫情背景下法学教育的新常态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兴起


作者:舒瑶芝、董储超(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法治浙江研究院)


内容提要:在当前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催生了在线教学的展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成为法学教育新常态。以传统教学方式为底层阶构,以互联网等技术依托为中层,以在线教学方式为上层的“三阶构造”成为法学教学转型升级的应循之路,也为法学教育的模式变革提供可参照的镜鉴。在“混合模式”生成的基础上,需要注重特色法学课程的构建,唯此方能与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耦合。在这一进程中,需要着力推动教育理念实现宏观转向、促使在线教学的资源共享及载体建设,并最终实现在线教学的生动实践转化为教学模式的变革。


关键词:法学教育;新常态;混合模式;三阶构造


11.后疫情期“慕课+”法学本科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杨攀、杜志红(西南大学法学院、教育立法研究基地[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西南大学共建]网络教育立法研究所,西南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在后疫情期有必要将线上教学对“慕课”的应急性利用转化为提升法学本科教学质量的常态模式。“慕课+”法学本科教学是指为提升法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教学改革将法学“慕课”融入校内课程教学的理念和具体方法。当前,“慕课+”法学本科教学改革已经具有教学资源、技术资源、师生实践和国家政策等有利条件,需要解决教学改革理念落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欠缺问题。“慕课+”法学本科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理念、目标及实现思路、课程知识的教学方法、选择“慕课”的方法、以“慕课”作为学习资源的SPOC设计方法和对传统课程教学方法的调整等。


关键词:“慕课”;法学本科教学;教学改革


12.作为国际关系语言的国际法在教学认知与实施中的逻辑


作者:赵琪(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国际法源于国际社会的长期交往与相互制约,源于国际社会对共同规则的确立与俗成。作为国际关系语言的国际法,其本身又表现出语言的建构性、同质与异质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应当坚持将国际法语言的特性作为国际法教学认知与实施的逻辑,以建构性开端,以同质与异质性展开、以实践性为终点。只有这样,国际法讲授的才是现实的、活生生的国际规则而不是静止的法律文本,国际法才会真正在日益严重的政治两极分化和日益敌对的政治争论时代成为国际社会加强联系、消除屏障、维护国家利益的工具。


关键词:国际法;国际关系的语言;国际法教学;认知与实施


13.建立紧密型双师合作模式培养法律应用能力

——以湖南师范大学的实践教学改革为切入点


作者:王葆莳、柏雪(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为培养应用型法律实务人才、促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发展,应在法学教育中增加实务技能类课程。实务技能课程注重技能培养,而非规则讲解。湖南师范大学建立“法律实务技能课程中心”,设计和实施了六门实务课程,邀请实务界人士参与授课。通过课后总结、调查问卷分析、教学研讨会等方式,进一步对课程进行调整,达到分享实务经验、提升综合能力、培养问题意识等教学效果,形成新的本科生教学和法律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块。实务技能课程的研发不仅为学生群体提供一个提升自我的渠道,还为其他高校开展实务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法律实务技能;法学教育;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比较研究】


14.法学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对富勒法学教育观的审视与反思


作者:王志勇(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富勒将法学教育的目标界定为“培养作为社会结构建筑师的法律人”,其核心在于增进学生对立法、司法过程的理解,从而发现“社会秩序的自然法”。此种法学教育观的理论渊源在于程序自然法理论,其背后的理论根据在于“融合命题”与“理性命题”。尽管此种法学教育观的根基有待夯实,但其强调“社会秩序的自然法”与法学教育目标的关联,这对于中国法学教育尤其具有启发意义。中国的法学教育要培育作为中国社会结构建筑师的法律人,要让学生于社会归序过程中洞悉中国社会秩序的实践难题问题并提出理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富勒;法学教育;社会归序;自然法


15.澳大利亚的法学教育改革:经验、彷徨与启示


作者:张阳、尚彩云(武汉大学法学院、墨尔本大学,武汉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法学教育是法治人才培养的核心基础环节,中国法学教育先后经历了向“北”借鉴苏联、向“东”学习日韩、向“西”参考欧美的重心演变,但鲜有将视野向“南”看。澳大利亚作为南半球经济最发达、法制最健全、法学教育最完善的国家,其改革经验值得借鉴。结构化衔接方面,其构筑了法学教育的十级资格和实践执业的三重过程;国际化因应上,其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注重比较分析、教学方式上强调创新科技;组织化保障层面,其拥有教育改革促进的外在不同利益群体和教学研究保障的内在系统机制。但缺憾和困境亦在,20世纪末以来随着法学院校急剧膨胀,澳大利亚法学教育过度商业化和律师执业门槛弱化的问题凸显。中国如何择鉴?其一,择其优者而用,从法学教育体系、内容方式和促进主体进行改革式突破;其二,择其忧处而思,在规模限制、课程架构及职业考试方面进行改良式坚守。


关键词:法学教育;教育体系;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澳大利亚


【管理经纬】


16.赋权型高校思政课堂场域中师生权力审视


作者:周倩(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省育英素质教育研究院)


通讯作者:石耀月(郑州大学教育学院)


内容提要:赋权理论引入教育领域,对学生自主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传统高校思政课课堂场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权力的独占性和学生权力的边缘化。赋权型高校思政课堂场域中,师生权力发生新转向。教师权力由“传统压制”转向“合理规训”,由“掌控支配”转向“赋予下放”,将部分权力让渡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价值。学生权力从“权力客体”转向“权力主体”,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建构”,重塑权力观念,努力改变自身弱势地位。在坚持权责统一的基础上,师生权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进思政课堂场域权力的平衡发展,共同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赋权型课堂;场域;师生权力;思政课


17.回归与救赎:教育惩戒权的价值重塑和规范建构


作者:夏雪(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教育惩戒作为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应该受到法律的规范。在当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教育惩戒权入法已达成社会共识。厘定教育惩戒权的价值与权能,即能防止受教育权利的泛化也防止教育惩戒权力的消解,有利于明确教育惩戒权行使的原则,实现教育惩戒权运行的理性回归,有助于防范教育惩戒权对受教育人合法权利的侵犯。


关键词:教育惩戒权;法的价值;权利泛化;权力消解


18.新法学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法学教育研究》第四届专题研讨会综述


作者:刘冰珂(西北政法大学)


内容提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带来了新的时代命题,也必然要求法学教育做出新的回答。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须从新的历史条件下法学教育的守正与创新、法治人才的职业道德、跨学科与多学科交叉融合下的法学学科和专业建设、法学国际化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机制、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法学教育教学、法学文化建设与法学教育评价机制等视角积极推进与改革创新。法学教育研究要紧跟时代步伐,回应时代关切,发出时代声音,才能进一步彰显法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为服务法治国家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新法学;法学教育;数字时代;跨学科


【法务反哺】


19.司法改革语境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路径新探

——以实习法官助理的培养为视角


作者:王坤(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


内容提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以来,高校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深挖实习生制度内涵,推介优秀学生担任法院实习法官助理,在审判辅助事务中提升思辨能力、实践能力。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中的地方实践为起点,探索高校、法院共培共建共管共考的协同模式,把好“入口”关、规范“过程”关、延伸“出口”关,建构系统的实习法官助理制度,有助于赋予实习法官助理制度长久生命力,规范推进卓越法律人才共同培养进程。


关键词:司法改革;卓越法律人才;审判辅助事务;实习法官助理



本刊是西北政法大学主办、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学术集刊。恪守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开放性原则,刊载法学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探索法学教育教学规律。2009年创刊,每年出版4卷。刊物现已入选CSSCI来源集刊,并被中国知网、北大法宝等数据库收录。


-END-


责任编辑 | 陈楠

审核人员 | 梁学曾 张文硕

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和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往期精彩回顾《法律适用》2021年第8期要目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1年第3期要目
《知识产权》2021年第7期要目
《比较法研究》2021年第4期要目

关注下方公众号,获取更多法律信息


点击「在看」,就是鼓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