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要 |《中国环境法典研究文丛》完成全部出版



近日,法律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环境法典编纂视野下的环境法效能研究》《环境法典编纂中的关系与结构》两本著作。


上述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由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吕忠梅教授任总主编,华东政法大学焦艳鹏教授担任执行主编,武汉大学陈海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刘洪岩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刘长兴教授、甘肃政法大学史玉成教授等担任分册主编,全国近百名环境法学者参与研究的《绿典之路:中国环境法典研究文丛》系列丛书完成了全部出版工作。


五本著作的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01《中国环境法典编纂的基本理论问题》

《中国环境法典编纂的基本理论问题》由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陈海嵩教授担任主编,曹炜、代杰、丁霖、何江、朱炳成、周骁然等参与撰稿。该著作以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环境法理论与话语体系为学术底色研究了环境法典的基本问题。全书共分为七章,包括绪论、基础篇、分析篇、设想篇四大部分,分别从中国环境法典编纂的实质理性与形式理性、目的论、模式与方案、应对制度转型、基本功能、总则、环境权等问题展开,力图较为全面的分析中国环境法典编纂中所涉及的基础理论问题。

02《域外环境法典编纂的实践与启示》

《域外环境法典编纂的实践与启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刘洪岩研究员担任主编,阿列克谢(俄罗斯)、王建学、施珵、岳小花、张忠利、马鑫 等参与撰稿。该书较为详尽地对域外相关国家的法典化进程、制定或颁布的环境(生态)法典的结构体例、编纂风格、结构特点、实践问题、经验启示等进行了介绍与剖析。全书分为六编,包括绪论、统一环境法典编、统一生态法典编、生态示范法编、综合编和尾编六大部分,涉及的国家和地区有德国、法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瑞典、意大利、菲律宾、爱沙尼亚和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该书可为我国环境法典的编纂提供域外的范例参照和建构理路上的智力支撑。

03《环境法体系化研究》

《环境法体系化研究》由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刘长兴教授担任主编,徐以祥、张忠民、曹炜、吴凯杰、赵珂、张琪等参与撰稿。该著作围绕环境法的体系化问题,分别从环境立法实施问题、环境立法体系化理论、环境法典的制度体系以及环境法律规范的类型化几个层次展开。全书从环境立法及其实施过程中的体系性缺失切入,结合法律体系理论、环境立法的特点等探讨了环境法体系化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导向,并结合环境法典的编纂提出环境法律制度的体系设想,从环境法律规范类型化角度探讨环境法体系化的微观呈现,对我国环境法典编纂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04《环境法典编纂视野下的环境法效能研究》

《环境法典编纂视野下的环境法效能研究》由华东政法大学焦艳鹏教授担任主编,曹晓凡、杨帆、周玮等参与撰稿。该著作以分析我国现行的环境资源法律的效能为主线进行展开。全书共分为九章,包括绪论、环境法基本制度编、环境行政处罚编、环境司法编四大部分,分别从环境监督管理制度、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制度、财产性环境行政处罚、非财产性环境行政处罚、环境行政处罚相关制度、环境民事司法、环境行政司法、环境刑事司法等问题展开,力图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法律制度的效能做出评价,分析其效能产生的机制,从而为编纂环境法典提供重要依据。

05《环境法典编纂中的关系与结构》

《环境法典编纂中的关系与结构》由甘肃政法大学史玉成教授担任主编,杜健勋、落志筠、李小强等参与撰稿。该著作对环境法典编纂中的内外部关系,以及环境法典模式与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全书分为环境法典编纂的环境宪法规范指引、横向体系整合、环境法典编纂模式与规范结构三编,分别从环境宪法秩序下的环境法典编纂逻辑、环境宪法规范下的环境法律体系化路径、通过环境法典编纂实现环境宪法续造,从横向分置到体系整合的实现路径、体系整合的制度创新,环境法典编纂的理论与实践进展、模式选择与规范对象、结构安排与实现路径等问题展开,力图为环境法典编纂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持。


-END-


责任编辑 | 吴珊

审核人员 | 张文硕

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和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往期精彩回顾

吕忠梅、孙佑海、王灿发、汪劲等:关于应如何实现环境法法典化的讨论

吕忠梅 田时雨:环境法典编纂何以能——基于比较法的背景观察

彭峰:中国环境法法典化的困境与出路 | 清华法学202106

《当代法学》“环境法典编纂专题”栏目文章汇编

重要 |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举行 《环境法典草案专家建议稿》编纂研究学术会议



关注下方公众号,获取更多法律信息

点击「在看」,就是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