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要目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已加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数据库,请登录www.pkulaw.com查看全文并订阅后续更新。“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已收录273家期刊,其中核心期刊(含CLSCI、CSSCI及扩展版、北大中文核心、AMI综合)117家,非核心期刊63家,集刊84家,英文期刊9家。截止2023年3月31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共收录了97997位作者的292329篇文章,总期数17345期,总字数25.9亿,诚挚邀请您的期刊入驻“北大法宝”,扩大影响,增进传播,服务法治。联系邮箱:journal@chinalawinfo.com。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采购热线:010-82668266
【专题:新型网络犯罪研究】
1.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困境及体系化应对——基于C市J区检察办案实践分析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5)2.网络复合式刷单诈骗心理控制的形成及阻断孟凡骞、周伟龙(15)3.合意型“套路贷”行为的类型区分与司法评价赵加贵、孙梓翔(27)【警务现代化研究】4.养老诈骗犯罪案件侦查研究杨宗辉、朱敏丽(39)5.青少年供述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引导策略研究赵雪莲(50)6.由“职能依附”到“适度分离”:我国侦查监督实践路径的反思与突破杨菲(60)7.一体化实战化警务运行机制改革的若干思考武琦峰、秦立强(73)【网络安全与犯罪防控研究】8.中美跨境数据单边取证管辖问题比较研究陈梦鸽、邵凯(83)9.城市恐怖主义爆炸袭击的预防研究——以简易爆炸装置为例周维方、王淑婷(92)10.连环式恐怖袭击防控探究裴明(99)【社会治安治理研究】11.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立法现状及建议万向阳(111)12.基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社区法律顾问制度优化路径研究夏云娇、谢雄峰(120)【法学论坛】13.高空抛物罪中“情节严重”的教义学展开——以《刑法修正案(十一)》第三十三条为中心王延峰(129)14.事后抢劫罪共犯问题的展开袁佩君(141)15.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的转化研究王利平(152)
【专题:新型网络犯罪研究】
1.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困境及体系化应对
——基于C市J区检察办案实践分析
作者: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检察院)
内容提要:电信网络诈骗是传统诈骗行为与现代网络技术结合异化形成的新型犯罪,呈现相关衍生犯罪持续攀升、作案方式精准化、智能化等诸多独特属性,反映传统社会风险通过网络迁移传播并强化,与此相对应的传统“组织化调控”与“偏重司法威慑”的治理模式效能有限,治理方式亟待转型重构。基于数据化的实证研究方法,以检察办案实践切入,对当前电信诈骗犯罪的侦查取证难度升级、衍生“黑灰产”链条交错、多元协同尚不充分、追赃挽损实效甚微、犯罪预防穿透性不强等方面的现实困境进行解构,提出应充分考虑电诈犯罪的发展态势与特性,通过全方位精准打击、立体化治理衍生网络“黑灰产”、多元协同治理、系统化推进追赃挽损和精准化开展宣传预防等路径,以期构建生态共治模式,遏制电诈犯罪高发态势,推动基层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检察办案;社会风险;网络生态;协同治理
2.网络复合式刷单诈骗心理控制的形成及阻断
作者:孟凡骞、周伟龙(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编辑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内容提要:当前以网络刷单为引流入口,衍生出系列化复合式刷单诈骗犯罪,严重侵害公民个人财产安全、破坏社会经济发展秩序。诈骗犯罪嫌疑人利用互联网黑灰产业链,通过骗术话术对被害人形成心理控制,诱使被害人产生决策偏差进而实施诈骗犯罪。依据犯罪嫌疑人在不同诈骗阶段实施的心理控制机理,提出严打黑灰产链条源头、强化公民网络自我保护意识、深化信息辨别能力体系建设、及时开展劝阻干预的阻断措施,以实现网络复合式刷单诈骗犯罪源头防控,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稳定。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网络复合式刷单;心理控制
3.合意型“套路贷”行为的类型区分与司法评价
作者:赵加贵、孙梓翔(上海公安学院基础部,上海公安学院思政部)
内容提要:对于被害人明知套路而选择配合的合意型“套路贷”行为,司法实践常认定为诈骗罪。但通过对此行为的深入分析,发现该行为其实包括合意“确权”和非法“索债”两个阶段,不能因为“确权”行为带有欺骗性而径直得出合意型“套路贷”行为均成立犯罪的结论。合意型“套路贷”行为是否成立犯罪判断的关键,不在于“确权”行为,而在于“索债”行为或者“确权”+“索债”复合行为。因此,在评判合意型“套路贷”行为性质时,应先依据“一般索债”、“诉讼索债”、“暴力索债”等类型特征进行考查,再结合“确权”行为的欺骗性与明知性进行“过程+结果”判断。事实上,实践中合意型“套路贷”行为在行为性质和类型上,可能存在民事欺诈,也可能构成诈骗罪,需要从类型化分析的视角予以审判。
关键词:“套路贷”;诈骗罪;确权;索债
【警务现代化研究】
4.养老诈骗犯罪案件侦查研究
作者:杨宗辉、朱敏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内容提要:养老诈骗犯罪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传统诈骗手段与特殊社会需求相碰撞而产生的新型犯罪。该犯罪以老年群体为特定对象,具有随机性与针对性并存、公开性与隐匿性并存、多元性与变异性并存、流窜性与链条化并存四大特点。基于当前传统侦查面临的线索分散隐匿、难以追踪以及部门协调不畅等困难,养老诈骗犯罪案件侦查应致力于尽早获取情报线索、追踪资金流向、加强并案深挖与部门协作。
关键词:养老诈骗;作案手段;老年人权益;侦查难点;侦查对策
5.青少年供述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引导策略研究
作者:赵雪莲(四川警察学院侦查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
内容提要:在青少年犯罪多发且日趋低龄化的现实背景下,侦查讯问的求真功能和求供功能之平衡成为刑事和少年司法领域亟待回应并解决的重要问题。相关研究发现,青少年在侦查讯问阶段的高供述率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青少年供述行为是主体因素和审讯情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主体因素是产生供述行为的内源性因素,审讯情境因素是触发供述行为的外源性因素。考虑到青少年供述行为存在冲动性和短视化倾向,亟需构建基于心理脆弱性特征的特殊审讯方式,并从认知体系的改变、负面情绪的消解与情绪调节角度对青少年供述行为加以干预和引导。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脆弱性;供述行为;引导策略
6.由“职能依附”到“适度分离”:我国侦查监督实践路径的反思与突破
作者:杨菲(吉林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侦查监督职能在性质、内容和特征等方面与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职能具有较大的不同。然而,司法实践长期遵循将侦查监督职能依附于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职能的思路,极易混淆检察职能的差异性,削弱侦查监督中立性。内设机构改革将侦查监督职能与捕诉职能相融合使依附性问题更为突出。其产生的危害表现为:不同诉讼角色间冲突被激化、控辩结构的平衡性被削弱、监督活动滞后性加剧、侦查监督流于形式、监督盲区被扩大。为修补内设机构改革加剧的依附性难题,强化侦查监督职能,应借鉴地方检察机关有益试点经验,按照“适度分离”的思路对我国侦查监督职能的实践模式进行改进和完善。具体可通过设置独立的侦查监督办案主体、拓宽侦查监督线索发现渠道、推动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程序、建立类型化的证据收集指引来实现侦查监督实质化。
关键词:侦查监督;审查批捕;审查起诉;适度分离;依附性
7.一体化实战化警务运行机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作者:武琦峰、秦立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期刊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
内容提要:在构建现代警务运行机制过程中,单一部门“单打独斗”已经难以满足日趋严峻的警务实战需求。一体化实战化的警务运行机制意蕴丰富,具有警务资源一体运作、科技助推一致行动、平时战时一键过渡的价值。整体性治理理论与此项改革高度契合,对分析改革的条件和路径有重要参考意义。为明确改革方向,纵向上梳理国家层面对此项改革的认识历程,横向上指出理念、机制和信息化建设层面亟需解决的困境。改革设想是“业务警种专业管理+数据平台一体建设+实战资源整体供给”,实现管理流、业务流、数据流和监督流的“四流合一”。
关键词:一体化实战化警务运行机制;整体性治理;一体化实战平台
【网络安全与犯罪防控研究】
8.中美跨境数据单边取证管辖问题比较研究
作者:陈梦鸽、邵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费县公安局)
内容提要:跨境数据取证的有效开展以国家享有合法的刑事管辖权为前提。鉴于现阶段中美两国在国际地位、技术水平以及制度构建理念上的区别,具体立法规定与实践操作中有所不同。中国在网络空间主权论、数据有限流动理论等理念的支撑下,属地原则仍是跨境数据单边取证制度的刑事管辖基础。而美国以网络无主权论、数据自由流动论作为制度基础,变通属人管辖以充分利用数据强国的地位,增强刑事取证管辖权。比较中美两国确定跨境数据单边取证刑事管辖的相异因素,建议我国进一步加强国家间合作,适度调整刑事管辖权,提升计算机技术,丰富刑事单边取证行为反制措施。
关键词:跨国犯罪;跨境数据;单边取证;刑事管辖;国家主权;数据流动
9.城市恐怖主义爆炸袭击的预防研究
——以简易爆炸装置为例
作者:周维方、王淑婷(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内容提要:爆炸袭击是恐怖分子经常使用的一种袭击方式,近年来,自杀式爆炸袭击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女性实施的自杀式爆炸袭击,数量显著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学者们从评估、应对和缓解城市中简易爆炸装置的威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然而,从反恐怖视角对如何在实践和政策的基础上增强与保护拥挤场所爆炸袭击的研究却很少。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方法,从强化目标防护措施、制定国家标准、提前介入和明确与落实主体责任四个方面提出城市恐怖主义爆炸袭击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爆炸袭击;简易爆炸装置;保护性措施;恐怖主义
10.连环式恐怖袭击防控探究
作者:裴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禁毒与治安学院)
内容提要:连环式恐怖袭击是除独狼式恐怖袭击、协同式恐怖袭击、团队(体)式恐怖袭击、模仿式恐怖袭击、跨境式恐怖袭击外,恐怖主体用以宣传恐怖思想、实施恐怖袭击、获取恐怖收益的重要恐怖袭击模式。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系统分析连环式恐怖袭击的主体构成、目标确定、手段选择、武器使用、后果预设等共同特征;探索连环式恐怖袭击在袭击主体、袭击对象、袭击工具等维度的防控难点;从降低袭击主体衍生度、提升袭击对象抗逆力、中和袭击工具适配性等层面,强化防控连环式恐怖袭击政策措施的有效性,能够丰富恐怖袭击模式研究体系,有利于提升防控连环式恐怖袭击的能力,有利于恐怖袭击治理工作的系统性提升。
关键词:恐怖主义;恐怖袭击;袭击模式;组织形式;连环式恐怖袭击
【社会治安治理研究】
11.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立法现状及建议
作者:万向阳(湖北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
内容提要:城市轨道交通聚焦环保和快捷通行的同时,由于其隧道式线路和封闭性环境,加之应对高客流的安检,使其发生各类突发事件的风险骤然上升。对此,从经济制度安排、反恐现实需求、事故灾难预防、治安案件处置和道德风险约束等方面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立法是非常必要的。当前,部分省市尤其是武汉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法治探索与实践经验,给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立法提供了借鉴。可从整合城市轨道交通类型、调整城市轨道公安管理模式、统一乘车优惠标准、维护共同安全权责、严防各类突发事件等方面进行立法设计,从而更好地维护公众利益和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立法建议;社会治安治理
12.基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社区法律顾问制度优化路径研究
作者:夏云娇、谢雄峰(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溪渡律师事务所)
内容提要:社区法律顾问制度有利于发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社区法律顾问通过开展法律咨询、进行法律宣传、化解调解矛盾、参与社会治理等方式,满足社区治理的法律服务需求,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但目前仍存在法律咨询数量分布不均、法律宣传模式比较单一、化解矛盾方式方法略显简单、参与社会治理动力不足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社区法律顾问制度知晓度、利用率有待提升、基层资源供给能力不足、评估机制不够完善以及工作理念方式有待创新。应从提升居民参与度与利用率、增强基层资源供给能力、完善全方位评估机制、创新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理念等方面进行优化完善。
关键词:社区法律顾问;社会治理现代化;参与度;利用率;全方位评估
【法学论坛】
13.高空抛物罪中“情节严重”的教义学展开
——以《刑法修正案(十一)》第三十三条为中心
作者:王延峰(吉林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在我国《刑法》分则中,作为入罪条件的“情节严重”表明了法益侵害程度,属于客观方面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因此,在高空抛物罪中,一方面由于其中“情节”的客观属性,因此只有客观上能够反映法益侵害程度的情节才能作为认定“情节严重”的质料;另一方面,由于“严重”表征着规范性的含义,因此行为人需要对相关的“情节”具有认识,同时对情节属于“严重”具有社会意义的认识。由于高空抛物罪的保护法益是社会成员在建筑物或其他高空下安全、稳定地开展社会生活的秩序,因而,根据“情节严重”的一般法理以及高空抛物罪的保护法益,认定“情节严重”需要考量抛掷物品、抛物场所与危害后果等情节。至于反映责任程度的情节,反映特殊预防必要性大小的情节以及规范目的之外的情节应被排除出认定“情节严重”的考量视野。
关键词:高空抛物罪;情节严重;社会秩序;刑法修正案(十一)
14.事后抢劫罪共犯问题的展开
作者:袁佩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事后抢劫罪的共犯问题着力于解决先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罪后,后行为人以暴力、胁迫等行为参与和延续先行为人犯罪的情况。事后抢劫罪的处罚根据以及罪名性质争议是共犯论展开的前提,而我国以“财产法益”作为事后抢劫罪保护法益的通说见解在事后抢劫共犯问题的处理上显得相形见细,由此“人身法益”的提出弥补了此种不足;在事后抢劫罪的性质争议上存在转化犯、法律拟制等观点对立,但从抢劫罪的本质出发,结合《刑法》第269条法条原文不能简单将事后抢劫罪理解为一种转化犯;此外,在事后抢劫罪共犯问题的处理上,我们借鉴日本承继的共犯、结合犯、身份犯等相关理论,认为将事后抢劫罪作为“真正身份犯”在处理共犯的问题上更具有合理性。
关键词:事后抢劫罪;抢劫罪;承继的共犯;结合犯;转化犯;身份犯
15.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的转化研究
作者:王利平(湖北警官学院)
内容提要:虽然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存在一定区别,但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很多刑事案件都是行政违法案件转化而来的,部分行政证据会转化为刑事证据。二者的转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刑事诉讼效率,但司法实践中仍存在法律规定不明确、是否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限定不明确、转化程序中的监督不明确导致证据证明力的审查不明确、行政与刑事机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为了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更高效地转化,应在立法上明确规定转化范围,在法理上强化正当程序,严格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加强证据的审查机制,严格取证程序,加强检察院监督,并加快行政、公安司法机关信息共享机制的推进速度等。
关键词:行政证据;刑事证据;转化;非法证据排除;行政执法;刑事司法;证据审查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双月刊)系湖北省公安厅主管、湖北警官学院主办的公安理论刊物。创刊于1988年,历任主编为晏德君、陈应诚、孟伶通、刘光明,现任主编萧伯符。自2016年起改为双月刊,每逢双月出版。本刊坚持为公安教育服务,为公安工作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的原则,坚持质量第一和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原则,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原则,强调学术创新、以质取稿,尤其关注公安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研究。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应急警务研究、警察史研究、侦查研究、法理学研究、宪政研究、刑事法学研究、民商法学研究、诉讼法学研究、治安管理、公安科技、警察管理、检察官论坛、公安教育、司法制度研究等。本刊系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收录期刊。2004年被评为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期刊,2005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优秀学报”,2006年和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责任编辑 | 郭晴晴
审核人员 | 张文硕 韩爽
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和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往期精彩回顾▼《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要目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要目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要目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要目
专题研究:司法改革论坛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要目
关注下方公众号,获取更多法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