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 靳玉乐|教科书里的劳动者形象塑造——劳动教育融入学校课程的探索
本期 · 精彩
新刊速递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6期目录
特稿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朱秀红 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理路、执行陷阱与改革逻辑
李畇赟 等|身份区隔与认同危机:乡村振兴背景下编外教师职业承诺研究
张源源, 薛芳芳|“前补偿”抑或“后激励”?——乡村振兴背景下定向师范生违约问题研究
王涛 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幼儿教师离职倾向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劳动教育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官网;可下载本刊各期文章PDF全文;也可在线阅读本刊各期文章的XML格式全文
教科书里的劳动者形象塑造
——劳动教育融入学校课程的探索
文 / 胡月, 靳玉乐
摘要:充分挖掘教科书里劳动者形象塑造的教育价值,是劳动教育融入学校课程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为研究对象,通过界定教科书里的劳动者形象内涵,确立劳动者形象塑造的七个分析维度,发现统编教材里的劳动者形象塑造在人物选取、品格塑造、教学建议上有所取舍和偏向,在整体结构上呈现出鲜明的学科特色、男性倾向以及以图文结合的塑造方式等特征。未来,教科书要通过重构劳动者形象塑造的内涵,调整劳动者形象塑造的结构来进一步提升知识世界里的劳动教育品质。
关键词: 劳动者形象 ; 劳动教育 ; 三科统编教材
作者简介
胡月,苗族,西南大学博士生。
目录概览
一、教科书里劳动者形象的内涵
二、教科书里劳动者形象塑造的特征
三、教科书里劳动者形象塑造的改进
四、结束语
劳动教育作为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如何融入学校课程的现实性问题。通常来说,劳动教育融入学校课程的途径主要有单独开设劳动课程或将劳动教育融入已有学科课程这两种,前者重视实践形态的劳动教育,后者关注理念形态的劳动教育。当前关于劳动教育的培养重前者轻后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除了必要的生产劳动、教育性故事与谈话等方式外,书籍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学生有关劳动和生活理想观点的形成,取决于有关劳动书籍在其所读书籍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取决于他们通过阅读什么作品来认识劳动者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2019,第64页)。因此,在重申劳动教育的今天,在积极推进劳动教育融入学校课程的当下,应把教科书里的劳动者形象塑造上升为教材建设的重要任务。
为此,本研究选取中小学中的语文、政治、历史三科统编教材为研究对象。之所以做此选择,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鉴于统编教材是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新版教科书,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范例性;二是统编教材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为响应新时代重申劳动教育的号召,三科统编教材都融入了更多关于劳动、劳动者的内容。如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以专题的形式,歌咏劳动的美好、赞扬劳动者的杰出事迹,通过积极劳动者形象的塑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理解劳动的意义。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我们最后选定统编版23册语文、18册道德与法治及7册思想政治、11册历史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即“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作客观而有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李秉德,2001,第217页)。
一、教科书里劳动者形象的内涵
确定劳动者形象的内涵是分析教科书里劳动者形象的前提,也是在教科书里塑造具有教育性劳动者形象的关键。“劳动者形象”包括“劳动者”和“形象”两个术语。关于“劳动者”,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解读。比如在法学上是指达到法定年龄的劳动关系中的人;社会学上指的是有意识从事劳作的所有群体;哲学上是指直接物质资料生产的发起者(王江松,2012,第278页)。在马克思那里,劳动者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为重要、最为活跃的要素,也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所有以这种方式或是那种方式参加商品生产的人,从真正的工人到(有别于资本家的)经理、工程师,都属于生产劳动者的范围。”(马克思,1972a,第147页)可见,马克思谈到的劳动者带有明显的“生产性”。虽然对“劳动者”的理解因视角、侧重点的不同存在一定差异,但公认的是,劳动者一定是通过参与劳作来获取“好处”。“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马克思,1972b,第556页),劳动者的概念必然扩大。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既包括从事一般生活、生产、服务劳动的群体,也包括从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的群体,这些群体都可能被纳入教科书,同时被赋予一定的教育意义。关于“形象”的概念,《尚书•说命上》有言:“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其注为:殷王武丁梦见上天赐予他一位贤良辅臣,遂令百工“刻其形象”,并以所梦之形象去民间寻找(姜建设,2008,第340页)。可见,此处的形象是指人的相貌。在心理学中,形象指的是人们通过运作大脑而形成的对某一人或物的整体印象。《现代汉语词典》对形象作如下解释:一是指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是姿态;二是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三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生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2016,第1468页)。形象作为“劳动者形象”这一偏正短语里的中心词,被劳动者限制,因此,劳动者形象主要指劳动人物的面貌、行为与品格。
值得注意的是,在分析教科书劳动者形象之前,需先确定劳动者范围。为避免过于泛化或过于窄化地理解教科书里的劳动者,有必要从“重申劳动教育时代意义”的视角出发划定劳动者范围。劳动教育指向于纠正消费主义盛行下普遍存在的不劳而获、物质至上等错误观念,重视学生动手实践与出力流汗,强调培育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且品格完善的时代新人。因而,在确定教科书劳动者范围之时,要着重关注以体力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劳动者。为此,教科书中的劳动者形象塑造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第一,除“生产性”外,劳动者的“教育性”是塑造的重点;第二,劳动者具备优良品格,能运用劳力和才智为个人、集体谋求幸福生活;第三,劳动者形象确定为从事体力劳动和从事体脑结合劳动的群体;第四,教科书必须对劳动者劳动的过程或成果进行描述。事实上,教科书里的劳动者形象塑造是榜样的呈现。从观察学习理论可知,人类的大部分行为都是通过观察、模仿他人(榜样)学会的,观察过程受到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影响,其中榜样的特征与观察的条件影响着注意这一子过程(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等,2000,第152—153页)。基于此,劳动者形象塑造的分析维度就包括劳动者特征和观察劳动者形象的媒介。其中,劳动者特征包括劳动者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劳作意义、内在品格;观察劳动者形象的媒介在这里指教科书。教科书作为呈现劳动者形象的文本表达,在塑造方式、教学建议和价值取向上有所选取。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对劳动者形象先确立了7个一级维度,然后在每一个维度上再进一步确立多个二级维度并作出了具体说明(见表1)。
为保证本研究所选取出的教科书里劳动者形象的可信度,我们邀请了两位具有教育学背景的博士研究生参与信度检验的测试。借鉴信度检验公式得到如下结果(张鹏,吕立杰,2018;杨小微,2005,第98页):平均相互同意度为0.95,研究信度为0.98,计算结果符合内容分析法的基本要求。
二、教科书里劳动者形象塑造的特征
作为教与学的媒介,教科书既担负着传递社会文化的责任,同时也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教科书里的劳动者形象并非是价值中立的,而是通过其行为表现和精神世界向学生传递某种特定的价值取向,简单说,教科书里的劳动者形象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通过分析中小学语文、政治、历史三科统编教材里的劳动者形象,我们发现劳动者形象塑造在各维度都表现出了鲜明的特征。
(一)教科书里劳动者形象塑造的内涵特征
考虑到教科书里劳动者形象的“教育性”意义,基于劳动者形象塑造的分析维度,我们发现教科书里的劳动者形象塑造在内涵上呈现出以下特征:
1. 劳动者形象塑造侧重集体主义取向的人物呈现
通过对劳动者劳作意义的分析(表2),发现集体主义取向的劳动者占比高达91.5%,而个体主义取向的劳动者仅占8.5%。学科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不同的学科教材在塑造劳动者形象时都有一个共同趋势:集体主义取向的劳动者形象占有绝对比重。在高中语文教科书和全部历史教科书中,甚至未出现个人取向的劳动者形象。可见,虽然西方个体主义价值观念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科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王明,2018),但在备受国家推崇的“实干兴邦”劳动文化和集体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教科书里个体主义取向的劳动者人次仍占少数。总体来看,这与中国一直以来主张的集体主义指向紧密相关。在集体主义指向下,个体主义是微小的、边缘的,甚至是自私的。因此,教科书里集体主义取向的劳动者所占比例远远高于个体主义取向的劳动人物。
2. 劳动者形象塑造注重将劳动者品格与其社会属性关联
教科书无论是描写劳动者本身,还是侧重于展现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最终目的在于传递劳动者的内在品格,因为劳动者优良的精神世界能对学生素养提升、品格养成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因此,就教科书里劳动者形象所彰显出的内在品格来看(见表3),全部劳动者的精神品格表现最多,达到37.8%,而文化品格占比最小,为12.3%。若从劳动者的“生产性”层面看,敬业乐业、忧国忧民的精神特质显然是最重要的,这些特质能充分保证劳动者对社会的贡献。但是,若从教科书里劳动者应肩负的“教育性”作用来看,劳动者品格各维度的分布值得担忧。从理论上讲,品格维度分布相对均衡,对学生完善品格的形成起积极作用。但是,教科书中劳动者文化品格的薄弱可能会使学生在无形中产生对劳动者的刻板印象,即劳动者不需要太过关注文化水平的问题,他们主要凭借身体和骨骼去劳动,由此可能导致学生轻视劳动者,尤其是从事体力劳动的普通劳动者。
从类别上看,在知名劳动者(名人及获得荣誉称号的劳动者)中,实践品格占比最大,达21.2%,品格相对完善。在普通劳动者中,精神品格占比最高,达到22.4%,文化、实践品格较弱。由此可见,教科书里劳动者的品格形象与其社会属性存在关联。知名劳动者通常是对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还具备顽强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同时也是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爱护他人的品格完善之人。相反,教科书里的普通劳动者因其贡献“微小”稍显平凡,他们对集体的爱通常反映为爱岗敬业,表现出的文化品格和实践品格不多,创新能力也不突出。但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普通劳动者凭借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社会无私奉献,他们的品格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可见,教科书里的劳动者品格形象与实践场域中的品格形象存在一定差距。
3. 劳动者形象塑造偏重“思维渐进性提升”的训练
如表4所示,教科书里关于劳动者形象的教学建议较少,且整体偏向学生“思维渐进性提升”的训练,关于践行的设计并不多。出现的体验类教学建议,也主要集中在道德与法治教科书里,这主要源于其本身教学需要,而非教科书编写者的特意设计。对“思维渐进性提升”的训练主要通过交流分享、查阅资料、思考探究的方式来进行。我们发现,这类偏“静态”的教学建议占比高达84.2%,而“动态”的参与劳动、访问调查设计仅占15.8%。可见,三科统编教材关于劳动者形象的教学建议仍以“论道”为主,学生接触劳动与劳动者的机会还不够多,由此减少了学生通过“劳动增强他的体格也磨砺他的思想”的机会(卢梭,2008,第55页),进而无法助力学生品格的完善。比如,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刷子李》的教学建议,仅要求学生“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和“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其中并未给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和建议。此外,侧重以思维训练为主的教学建议,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编写者劳动教育的意识不健全。对编写者而言,传递学科知识、提升学科素养是其主要责任与义务,而是否需要在教材中嵌入劳动教育似乎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毕竟,劳动教育的融入可能衍生出一定的风险与矛盾,比如,需要权衡劳动者形象所担负的学科任务与劳动教育任务之间的比重。
(二)教科书里劳动者形象塑造的结构特征
通过对三科统编教材的分析发现,劳动者形象塑造的整体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学科特色、男性倾向以及以图文结合的塑造方式为主等特征。
1. 劳动者形象塑造带有鲜明的学科特色
从劳动者形象塑造的分析维度看,各维度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学科特色,尤其表现在劳动者的属性及劳动者形象塑造的意义上。
劳动者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表5)。在自然属性方面,学科特色主要表现在劳动者姓名和时代分布上。譬如,主张“实践性”的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塑造了更多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非实名普通劳动者形象,因此,当代劳动者形象占比最高;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侧重于实名劳动者形象的刻画,以具体的劳动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兴趣,同时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侧重于“史料实证”素养培育的历史学科,其教科书塑造了更多古代、近现代实名劳动者形象。在注重“以文化人”的语文教科书里,小学、初中阶段实名和非实名劳动者形象的占比,及古代、近现代、当代劳动者形象占比相差不大,但高中阶段塑造的皆是近现代、当代实名形象。在社会属性方面,三科教材劳动者形象塑造亦各有侧重。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塑造了大量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各行各业的非实名劳动者形象,与其主张的“过程性学习”理念相吻合。这些劳动者的劳动行为大多是学生能够模仿的,旨在通过实际体验去激发学生参与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热情。历史教科书里的名人劳动者人次远远超过普通劳动者人次,与历史学科强调培养民族自豪感息息相关,因此,教科书里的劳动人物基本是具有历史功绩的民族英雄。另外,除高中语文教材未塑造普通劳动者形象外,在小学、初中语文教科书里,不同社会属性的劳动者人次分布相对均衡。要指出的是,普通劳动者人次整体上略高于知名劳动者人次的状况,与当前呼吁重视平凡劳动者的不平凡价值具有某种契合性。
在劳动者形象塑造的意义方面,同样带有一定的学科特色。如表6所示,在语文教科书中,体现得最多的是“价值”取向,这同语文课程主张“以文育人”,着力增强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密切相关。在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劳动教育”取向占绝对性的比重,塑造劳动者形象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成为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新时代人才,符合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的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历史教科书中,“知识”取向的高占比体现了历史教学对于传递基本史实的需要。另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价值”取向和“劳动教育”取向相对突出,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主要目的。
2. 劳动者形象塑造存在明显的刻板印象
从劳动者形象塑造的整体结构上看,存在明显的刻板印象问题,主要表现为性别刻板和地域刻板。在劳动者性别上,从统计结果看,三科统编教材中的男性人次均大于女性,且男性占据四分之三的绝对比重(表7)。事实上,在教科书的性别偏见问题上,世界范围内存在极其相似的情况,关于消除教科书性别偏见的改革进展也极其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布鲁伯格,张惠,2016)。这与当前女性在社会建设中的角色地位已然不符。在劳动者国籍上,如表7所示,三科教材里的中国劳动者人次均高于非中国劳动者人次,且中国劳动者占比高达91.5%。侧重于展现优秀的中国劳动者形象与我们当前所强调的“四个自信”相契合,但绝对性占比也存在着“过犹不及”的风险。当今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国际理解也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适当分量的非中国劳动者形象塑造其实更有助于学生多元文化观念的养成以及社会责任感的进一步强化。
3. 劳动者形象塑造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为主
整体来看,如表8所示,三科统编教材在塑造劳动者形象时,采用得最多的是图文结合方式,其占比为80.2%,由此反映出图文结合的重要性。随着“当代文化已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贝尔,2007,第111页),插图传递知识、传承文化的媒介作用逐渐明朗。已有研究表明,插图所起的作用,一是加深理解,二是提高记忆保持度。清晰、直观、有趣的插图既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内容,也能增强学生注意力,进而帮助其保持记忆。当然,插图不可能取代文字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图文结合是当前教科书人物塑造最常用的方式。总体而言,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关于劳动者形象塑造的方式科学、有效,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插图和文字相契合的问题上,从一般意义上讲,插图需要贯彻“图从属文”的基本原则,即插图要能够清晰地表达文字内涵。但我们通过分析发现,三科统编教材存在劳动者形象插图尚显模糊的问题,如语文二年级上《大禹治水》的插图就不够典型,学生很难据图看出“治水”的情形。
在三科统编教材中,文字描述占比为14.6%。其中,中学教科书里的纯文字描述相对高于小学,这与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相关。占比最低的是纯插图方式,为5.2%,且仅出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里。一是因为小学生思维活动相比中学生而言,更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插图则是教科书能采用的最直观、明了的支持方式;二是由该课程性质所决定,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道德与法治,更倾向于用插图“刺激”儿童的感官,激发其产生劳动的兴趣。
三、教科书里劳动者形象塑造的改进
当前,三科统编教材关于劳动人物的选择、劳动者形象的塑造都体现出了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整体上有助于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以及内在品格的完善,但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为了充分发挥教科书在落实劳动教育上的作用,结合劳动者形象塑造的特征,我们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一)重构教科书里劳动者形象塑造的内涵
在教科书劳动者形象塑造的内涵上,劳动者的价值取向、个性品格和相关教学建议都存在一些偏颇,因此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1. 教科书须在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交汇中理性把握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是我们坚持的基本精神。教科书作为国家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载体,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纲是其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因此,教科书侧重于传达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塑造集体主义取向的劳动者形象也无可非议。但随着社会多元化和个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个体主义价值观念开始对个体的行为产生规范作用,因此需要相应地调整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之间的需求。国家也开始鼓励个人对自我的追求,主张为谋求个人幸福生活而诚实劳动,因此教科书里的劳动者形象应在推崇集体主义的同时,适量宣传国家所认可的个体主义价值观念。对当前集体主义取向的劳动者形象在教科书里的占比情形,有必要做出调整与更新。首先,在数量上,应适当增加个体主义取向的劳动者形象。随着个体主义话语的不断传播,借助教科书里的劳动者形象传递一些积极的、正面的个体主义价值观念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更有利于协调好个人与集体间的关系与张力,进一步帮助个体在集体中实现其价值。其次,关于如何塑造的问题,即怎样才能在不违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实现个体化价值观念中的自主与自立。事实上,要解决此问题,就必须将对自我的追求置于集体主义框架之下,即教科书里的劳动者形象在表达“小我”时还要胸怀“大我”,对“小我”的追求要注意避免出现功利化倾向,因为对“大我”的服从体现了劳动者所应具备的公共精神。面对物欲充斥的世风,教科书里的劳动者形象既要展现对他人、社会、民族的责任感,也要强调个人尊严、价值与自由,通过劳动者形象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他人与社会,并逐渐养成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
2. 教科书须进一步彰显劳动者的完善品格
品格完善的劳动者形象应具有鲜明的文化烙印、情感特点、精神品质和实践特性,在心理特点和社会行为方面都能够表现出独特的、优秀的个人气质(靳玉乐,胡月,2021)。教科书中的劳动者形象带有特定的价值取向和教学任务,借助品格完善的劳动者形象,持续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劳动文化观念,引导学生建构积极的劳动意识和精神世界是新时代教科书的重要任务。从理论上来讲,教科书里的劳动者形象应在文化、情感、精神、实践层面上都有所作为,劳动者的品格形象不应存在偏见。但从实践上看,劳动者的品格形象与理想状态存在一定落差,即知名劳动者的品格形象相对完善,而普通劳动者在情感、精神层面更为突出,在文化、创新、批判意识方面却较为薄弱。针对这一情形,教科书要“转变惯性思维,打破传统桎梏”。当前,创新作为时代的重大命题,已不再是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等“大家”之专利,自主创新也逐渐成为普通劳动者的责任。作为学校教育重要载体,教科书始终将合理化传递时代命题作为促进个体融入现实世界、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未来,教科书要着重调整劳动者的品格形象,体现新时代普通劳动者的文化自觉、创新自觉,通过重视普通劳动者敢于批判、质疑的精神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持续引导学生从一般劳动体验走向劳动自觉、劳动创新,致力于成为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且品格完善的新时代劳动者。
3. 教科书须在劳动者形象的教学建议上精心设计
教科书里的教学建议作为一种有效引导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存在,对于拓展课程内容以及丰富学生体验,有着不可缺失的现实意义。随着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被重新认识,教科书里劳动者形象的教学建议须精心设计。在一般意义上讲,劳动者形象的教学建议除了遵循基本的思想性、科学性和适用性原则外,还要体现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即应主张“践行”多过“论道”。因此,针对当前教科书偏重“思维渐进性提升”训练的教学建议,要做出合理调整与优化。一是体现劳动教育的要求。教科书作为劳动教育融入学校课程的主要载体,必须担负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任。新时代劳动教育强调以践行的方式领悟生活、感悟生命,教科书要致力于通过与劳动者形象有关的教学建议渗透劳动教育,运用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参与生活世界,引导学生积累劳动技能、培养劳动情感、提升劳动素养并促进品格的完善。二是彰显教学方式的变化。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体验式教学成为在理论与实践领域均受重视的教学方式。基于进步主义所强调的教材与教法相统一原则(陆有铨,1997,第23页),教科书应对当前所主张的体验式教学法做出回应。因此,在关于劳动者形象的教学建议上,除必要的思维训练外,还需要更多活动化、情景化、体验化的设计,为学生的积极体验与自主探究留下空间和余地。
(二)调整教科书里劳动者形象塑造的结构
总体上看,三科统编教材里的劳动者形象塑造带有一定的学科倾向和刻板印象,由此造成劳动者形象塑造结构的失衡。因此,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1. 注重劳动教育与学科知识的有效融合
当前,三科统编教材里的劳动者形象在姓名、时代、社会属性和塑造意义维度上,都带有明显的学科特色,劳动教育不够突出。实际上,遵循学科知识几乎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理念,长期支配着教科书的编写,对教科书的发展和建议以及人才培养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彭寿清,张增田,2016)。在编写者的视域中,教科书所呈现的意义世界,是以课程标准等纲领性文件的价值导向为基本依据的(李玉蛟,张茂聪,2017),因此,关注学科特色和学科核心素养理应是教科书编写者的本职工作。然而,正如“阿普尔问题”所谈到的,教育并不是一项中立事业,社会和经济的价值已经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教育者作为一个政治个体,必须回答“立场是什么”的问题(阿普尔,2001,第9—12页)。随着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重申,“五育融合”的必然趋势也将影响编写者的立场和选择。因此,如何在教材中合理体现劳动教育要求,是编写者应回答的问题。通过对三科教材的分析,我们发现语文教材中专设了“劳动光荣”的主题单元,思想政治教材阐述了“劳动精神”的内涵、意义等,历史教材介绍了李春、王进喜等优秀劳动人物。可见,教材编写者已经意识到劳动教育与学科知识融合的必要性。但整体而言,编写者的劳动教育意识仍不够明朗,劳动者形象塑造主要遵循学科知识逻辑,劳动教育体现偏少。为了促进教科书中劳动教育与学科知识的有效融合,教科书一方面要坚守其学科本位立场,运用积极、正面的劳动者形象传递基本理论与观点,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另一方面,教科书还要弘扬新时代劳动教育价值,通过劳动者形象塑造打通理论世界与现实世界,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优秀人才。总之,在新时代背景下,教科书里的劳动者形象既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涵养其文化自信,也要帮助学生养成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思想品德。
2. 突出教科书里的女性劳动者分量
当前,教科书里劳动者形象在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性别角色分布失衡的问题,即女性出现频率过低。长期以来,人们对教科书中人物形象最大的诟病之一就是性别角色的失衡。一方面,受不平等性别文化的影响,女性地位普遍低于男性,由此逐渐形成了性别刻板印象,认为“女性倾向于展示那些被人们描绘成更具社交敏感性、更友善、更关心他人的行为,而男性倾向于展示那些被人们描绘成更有支配性、更具控制力、更独立的行为”(阿伦森,2001,第309页)。女性形象被弱化、窄化,在教科书里表现为女性出现次数少,以及发挥的价值不突出等。另一方面,源于编写者的“集体性别无意识”,也就是编写者头脑中形成的对性别认知的无意识社会性形象(史静寰,2004,第87页),简言之,编写者忽略女性劳动者而不自知。因此,有意识地突出教科书里的女性劳动者形象是优化当前劳动者形象塑造结构的有效手段。首先,在数量上要增添更多的女性劳动者人次。教科书里劳动者形象塑造要充分考虑男性与女性劳动者的比例,既要塑造积极的男性劳动者形象,也要增添更多卓越的女性形象,致力于实现性别角色的均衡。进一步讲,增添女性形象并不是要削减男性劳动者的重要作用,而是女性在公共领域的潜力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广大男女劳动者共同努力的必然选择。其次,在内涵上要彰显女性劳动者的重要价值。突出女性劳动者形象的教科书要求用另一种思维方式塑造女性职业,即遵循和谐分工的逻辑,而不是基于性别差异的分工逻辑。事实上,科技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得分工对体力劳动需求量日益减少,而对劳动者的智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两性分工机会结构越来越趋同(邹海霞,黄翠瑶,2015)。作为传递社会主流认同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教科书应对社会支持的新的性别规范做出回应,重新塑造男性和女性劳动者的形象。
四、结束语
劳动教育如何切实、有效地融入学校课程,目前仍有诸多争议。教科书作为学校课程实施的主要工具,是通过官方组织、专家编写、国家审查等程序成为一定条件下的“权威表述”,它或显或隐地影响着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张鹏,吕立杰,2018)。可以说,教科书塑造的劳动者形象是帮助学生养成劳动意识并逐渐回归实践、回归生活、回归社会的重要途径。为了使教科书中的劳动者形象塑造更加科学合理,我们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劳动者为出发点,强化教科书劳动者形象的研究,充分挖掘教科书劳动者形象塑造的教育价值,提升知识世界里的劳动教育品质。
(胡月工作邮箱:huyue921@163.com)
为适应微信排版已删除注释和参考文献,请见谅,如需阅读全文,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
上期回顾
本刊声明
一、本刊对所有来稿不收取任何费用,也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代为组稿。
二、本刊严禁一稿多投,如因作者一稿多投给本刊造成损失的,本刊保留追究作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三、作者投稿请登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官方网站(www.xb.ecnu.edu.cn)。
四、本刊联系电话:021-62233761;021-6223230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微信矩阵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官网,可下载本刊各期文章PDF全文,也可在线阅读本刊各期文章的XML格式全文。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