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F·探索与过程丨疏离永恒:对瞬息城市化及批判性保护的反思
本期的探索与过程来自2014年第六期的“考古学与景观设计学”主题。在保护实践中,来自智利阿道夫伊瓦涅斯大学的费利佩·维拉和本杰明·施尔巴斯主张“抛开实体永恒论”——“保护”可以是具有反思性的、由场地或空间的实际使用者所推动的自下而上的实践,而非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保护过程。
疏离永恒:对瞬息城市化及批判性保护的反思
费利佩·维拉
智利阿道夫伊瓦涅斯大学生态、景观与都市主义研究中心联合主任、教授
本杰明·施尔巴斯
智利阿道夫伊瓦涅斯大学生态、景观与都市主义研究助理研究员
原文刊发时间:2014年12月
当今城市的“新陈代谢”状态,正在挑战“永恒”是城市的默认属性之一的观点。毫无疑问,即便是城市中的日常空间,如果从更长远一些的时间跨度来看,它们亦是无常变化的。接受这一无所不在的现实对于思考保护问题有着重要意义,也能够为近期出现一定进步却依然依附于高度守旧的保护范式的讨论注入新的活力。
鉴于意识到“保护是维持原貌”的狭隘观念是行不通的,我们建议从新的角度重新思考保护,从而帮助我们来理解如何更好地保存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的价值。毫无疑问,价值——这里指的是最广义的“价值”——若仅仅限于物质实体,是难以实现保护的。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越来越需要与具体活动产生联系起来。迄今为止,批判性保护主要通过如下两种策略来逐渐克服对“实体永恒”的拥趸:一是结合景观过程,使之成为保护的基础来扩展规模,二是通过对越来越多的非物质元素的保护来拓展范畴。①正如雷姆·库哈斯在《保护正在超越我们》中所指出,不但我们所进行的保护规模在不断扩大,“神圣的物质”也已经被“社会学物质”所替代②。当今,似乎任何东西都变成了潜在的保护对象。③今天,不仅仅是建造实体,土地、山川和河流也成为了适合套用保护理念的对象。④溯其历史,保护工作修正了所要保护的对象,拓展了保护范畴,并延伸到了非物质的价值层面;然而,其操作模式和概念框架依然狭隘地优先考虑“永恒性”这一属性,追求“实体延续”的保护实践未能创造性地提出能够保存我们记忆的其他方式。
然而,萦绕在近期出现的“景观过程是都市主义的一种模式”这一议题周围的焦虑与热望,说明纳入城市语境中的环境与生态问题正在逐步增加。这表明,我们需要发展出更细致且明确的城市概念。逐步清晰的事实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需要贴近并促进流动的变化而非静态的物质布局。基于这一理解,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瞬息城市化”项目收集、记录并分析了上千个临时性城市现象实例,并将它们按开采、宗教、庆典、军事、争斗、难民营、贸易及其他方面进行了分类[1](图1)。该研究将关注点从空间本身转向时间、事件与无常变化,从而能够对城市进行更综合且细致入微的解读,并使之成为有关都市主义讨论的一部分。该项目指出,这些有关城市、聚居区和建筑的瞬息城市化的案例具有“与生俱来的有效期限”,因而能够为现有批判性保护策略置入全新的想像与挑战。⑤这些案例不但对保护中根深蒂固的对永恒的渴望提出了质疑,同时对实体建造的观念发出了挑战。在这些案例中,实体或成为临时性的存在,或完全成为实践的次位。
1. 世界范围内的“瞬息城市化”
© Felipe Vera
为了找到批判性保护可借鉴的经验,我们选取了三个瞬息城市化的案例,它们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再生、拆毁和仿制——来挑战维持物质遗存外观不变作为保护价值的先决条件这一观点。三个案例都脱离了“实体永恒”这一价值观,展现了非传统的保护方式。在第一个案例中,周期性的重建打破了“时间是线性的”这一西方主流观念;第二个案例通过对实体的分解,加速了环境的变迁;第三个案例则通过仿制这一手法,使文化景观迭代重现。
第一个案例是在建筑尺度下的实体重生的例子:日本三重县的伊势神宫若非进行“神宫式年迁宫”的周期性仪式——每隔20年对两个主殿进行一次完全一致的重建——那么神宫如今就不会有1 400多岁了。这个日本最有名的神道教建筑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这种在附近相同面积的场地上进行周期性重建的活动始于公元690年。这栋建筑最近一次长达8年的重建于2013年完成,这也是它的第63次重建(图2)。神宫通过定期地进行材料更换,现今的版本可以说比第一次翻建的版本还要接近于初始的状态。[2]尽管现在它并非原始的那栋建筑,但正是由于材料的更替,价值才得以保存。重建工作有着许多煞费苦心的细节考虑,特别是对14 000棵作为建筑原材料、对树龄及直径有特定要求的扁柏树的调配。
2. 新旧伊势神宫相互毗邻
© shikinen-sengu
建筑尺度的保护往往关注如何抵御风化或修复人为损坏。但是,若认为周期性重建伊势神宫的保护方式仅仅局限于材料的更新,或是追求实体相似性——新神宫与旧神宫在视觉和美感上的相近度——则大错特错。事实上,这一保护模式的价值在于实体再生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式年迁宫”这一重建的习俗不仅包含了对实体元素的重建,还囊括30多个神道仪式,而这起到了使古老建造技巧世代传承的作用。[3]这个习俗传承了日本建造技艺“唯一神明造”——包括使建筑与其周围的环境融合的茅草屋顶、裸露木柱、墙壁和横梁。[4]人类的世代生息也是建筑每20年重建一次的原因。这一周期长度并非基于物质材料的老化速度,而是基于对更为隐含的价值的保护——知识与技艺的传承。简而言之,在建筑尺度上通过物质再生实现的“式年迁宫”,使文化遗产和手工技艺得以保留——“既永远是崭新的,又永远是古老的”。[4]这个案例中的保护并不依赖于物质实体,而是通过重建而维持一种“永恒的现在”,从而打破了时间的延续性。
印度的杜尔迦女神节是一个彻底挑战将物质静止视为保护精神的例子,它呈现了另一种保护方式——通过不断加强环境压力,在将物质瓦解的行为中达到文化遗产的高潮(图3)。印度的杜尔迦女神节包含了一系列在单体和城市尺度上的实体转变,并且所有的一切都会作为庆典及随后活动的一部分被拆除或分解。通常几个邻里社区会一起来主持建造工作,起到庆典期间基础设施和服务调配的作用。在庆典开始前的好几个月,无论是公共和私人部门,还是普罗大众都开始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精细地仿造一系列纪念物和景观:从寺庙建筑的复制品,到被人造景观所包围的乡村村落。同时城市里的各个家庭、工作室和作坊会精工雕琢出众多神像。当这些神像仿制品被浸入水中时,庆典将被推向高潮——这一过程有效地使实体消融(或是使众多单体相融)。在这个案例中,拆除和拆解并非仅仅是建造活动的物质逆转。实体的创造是庆典起始的基调,而庆典中实体的损失并非伴随着恐惧或是悲痛,相反地,成为了一场愉悦和群体性的活动。因此,庆典的精神价值及其保存,不仅有赖于物品的整备,也同样有赖于对它们的拆除。
3. 图片展示了杜尔迦女神节的雕塑在城市内巡游的场景。
© Chittaranjan
但是,如果我们就此结束对这个案例的分析,将无法看到其对长期保护所带来的真正价值。为了使价值得到保存并再现,物质实体及其庆典式的消解使该文化遗产得到定期更新,将保护在城市尺度上的意义带向顶点。恰恰是这种手工艺的仿制保护了文化遗产。然而,和伊势神宫几乎原样重建的案例不同,杜尔迦女神节的手工雕琢的神像,以及城市景观每年都会发生变化。带有差异性而充满活力的重复是延续这一节日价值的关键,它使更广泛的社会群体能够参与到节日仪式里,还能使节日逐渐发展和进化,以自由地适应印度社会特征的变化。杜尔迦女神节历史悠久,并随着时间流逝慢慢转变为一种社区活动和大规模的公共庆典。如今它已经变得更加世俗化,一些新的社会群体和企业也参与其中,艺术元素和艺术消费也开始出现。[5]这个原本纯粹是宗教纪念性的节日已然成为孟加拉日历上最盛大的商业活动。[5]物质性的拆除和拆解成为保护的载体,并使得这个源远流长的节日能够延续其时事性。这一带有差异的重复,让文化遗产和记忆得到了最佳的保存。
另一个瞬息城市化的案例是印度大壶节,它在本文中将进一步呈现复杂巧妙的仿制策略如何对城市形态进行保护。大壶节是每12年在恒河与亚穆纳河的汇合之地阿拉哈巴举行的一个集会式宗教节日(图4)。地理事件、宗教信仰和经济因素的叠加,在大壶节期间形成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瞬息城市”。大壶节包括道路、浮桥、大小不一的帐篷以及各式的基础设施,这些都是构成一个更为永久的城市的功能元素。在一个由道路、电网、废弃物处理设施等智能基础设施的组织下,暂时性的聚合单元共同形成了由棉布、塑料、胶合板等其他材料无尽交织的肌理。大壶节会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服务200~300万的人群,还包括1 000~2 000万在主要的沐浴日只停留一天一夜的人。[6]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人们组织空间的方式,我们还会发现一个接一个的大壶节,虽然复制相同的城市结构但有着细微的差别。土地的网络与分配由相关组织和个人之间通过协商决定,形成了基于上一个版本的地块和地点的整体框架,而营地内部的组织则由每个社区自行决定。这个瞬息城市每12年出现一次,它以正式的姿态表达出一种新老信徒间关于权力、层级组织和关系的结构图。这是一场大规模的、令人惊叹的活动,并在每一次的自我仿制中生成其城市形态与价值(图5,6)。
4. 大壶节鸟瞰场景
© Allahabad Kumbh Administration Authority
5. 大壶节的“瞬息城市”夜景
© Felipe Vera
6. 大壶节的“瞬息城市”白天景象
© Felipe Vera
伊势神宫、杜尔迦女神节和大壶节这三个案例都呈现出了通过活动并非物质实体来实现对价值的保护的策略。传统的保护途径往往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是从价值对象的外部开始推动。然而在这些瞬息城市化的案例中,保护是一种由人与直接使用者所推动的、发生于内部的过程。我们希望这种探索能够帮助人们转变关注的焦点,从抵御墙体、门窗和材料的老化的执念中抽离出来,转向对于“赤裸的价值”的保护——一种将实践活动视为记忆载体与表述方式的理解。这些周期性发生的瞬息城市化实例也许会提醒我们,我们自身的生活也是瞬息万变的[5],并能使我们有效地反思有关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对这些瞬息城市化的进一步研读,能够帮助我们将“临时性”理念引入到保护的构想中。从对“物质永恒”的追求中抽离出来,可以使我们看到另一种物质存在,例如非物质化与拆解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策略,从而批判性地为价值保存提供了新的途径。
7. 该图表对几个“瞬息城市”的发生规模及持续时间进行了对比。
© Felipe Vera
8. 智利的拉埃斯康迪达铜矿的开采操作。
© Google Earth
9. 美国“火人节”的规划图形
© Google Earth
10. “火人节”期间所创作的临时性雕塑。
© Carly Getler
11. 孟买的“甘许节”是一个有关宗教瞬息城市化的案例。
© Siddiqui Ganesh Danish
注释
①“保护”这一领域持续地沿着这一道路发展,直到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拓充了它的定义,将“文化”而不仅是“历史”价值纳入了保护范畴。这一概念在1987年于华盛顿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中被继续发扬。
②在库哈斯针对保护项目中不断增大的尺度和模糊的概念进行批判的两年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正式生效,把重点保护的对象延伸至所谓“活着的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新的保护准则定义为“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的集合整体。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说明:“上述更广泛的背景主要包括遗址的地形、地貌、水文和自然特征;其建成环境,不论是历史上的还是当代的;其地上及地下的基础设施;其空地和花园、其土地使用模式和空间安排;感知和视觉联系;以及城市结构的所有其他要素。背景还包括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做法和价值观、经济进程以及与多样性和同一性有关的遗产的无形方面。”
④在2012年,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公布,保护的尺度和定义又一次被拓展。这个新近的构想将保护的“对象”描述为“文化和自然价值及属性在历史上层层积淀而产生的城市区域,其超越了‘历史中心’或‘整体’的概念,包括更广泛的城市背景及其地理环境”。
⑤瞬息城市化的案例可以被归纳为多种类型,例如:开采(图8)、庆典(图9)、宗教(图11),以及军事、研究基地、难民营、城市动乱后出现的临时聚居区等类别。
REFERENCES
[1] Mehrotra, R., & Vera, F. (2013). Ephemeral Urbanism: Learning from Pop-Up Cities. D. Ibañez, N. Katsiskis (Eds). New Geographies 06 Grounded Metabolism. Cambridge,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2] Han, B. C. (2011). Shanzhai: Dekonstruktion auf Chinesisch. Berlin: Merve.
[3] Adams, C. (1998). Japan’s Ise Shrineand its Thirteen-Hundred-Year-Old Reconstruction Tradition.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52(1).
[4] Takase, H. (2009). The Grand Shrine at Ise. Lecture for the Nibei Foundation Japan Study Club. Los Angeles.
[5] Thakurta, T. G. (2011). The City of the Festival: The Durga Pujas of Contemporary Calcutta. Lecture for Stanford’s South Asia Institute. Stanford.
[6] Mehrotra, R., Vera, F. (2013). Reversibility. In F. Moussavi. 720. Fuction Lab. Retrieved from http://functionlab.net/.
原文出处:费利佩·维拉,本杰明·施尔巴斯. (2014). 疏离永恒:对瞬息城市化及批判性保护的反思. 景观设计学, 2(6), 152-161.
Source: Vera, F., & Scheerbarth, B. (2014). Detaching from Permanence: Reflections on Ephemeral Urbanism and Critical Conservati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2(6), 152-161.
自10月起,LAF将在每周五陆续推出“探索与过程”栏目往期精选文章。
往期回顾: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订购2014年最后一期的《景观设计学》奥!
查看更多优惠【请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