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码“民参军”

宋潇旸 泰伯网 2021-09-21


泰伯网 宋潇旸 | 报道

墨子苏 | 编辑


前,主做相控阵应用的微波集成电路企业上海安其威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安其威”)宣布获得航天科工领投,德联资本、中电艾伽跟投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

同一时期,装备全周期元器件使用可靠性智慧化解决方案供应商赛思库也已完成由科鑫资本、臻云创投、英诺天使联合投资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2018年10月,长光卫星也以40亿元估值完成了2.5亿元的天使轮融资,由单一投资人投资。据报道,该笔投资系国内商业航天领域规模最大的天使轮融资。

身披“民参军”+“航天系”双重光环,又手握“硬科技”底牌,这几家企业受到资本追捧并不意外。

1

“民参军”:趋势明显,门槛难跨

军民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航天产业作为军民融合关注的重点领域,迎来大发展的时代机遇。

2017年12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太空领域统筹:以遥感卫星为突破口,制定国家卫星遥感数据政策,促进军民卫星资源和卫星数据共享,探索研究开放共享的航天发射场和航天测控系统建设;推进网络空间领域建设:促进通信卫星等通信基础设施统筹建设;支撑海洋领域建设:大力发展水下探测、信息传输与安全等技术,提高海洋综合感知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民参军”企业也在政策层面迎来了新的突破口。

2018年12月,工信部、国防科工局联合发布了2018年度《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和《民参军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其中, “民参军”目录围绕卫星制造及测控、通信与信息安全、模拟仿真等13个领域,发布了150个项目。

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龙红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目前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中,民口企业占到总数的2/3以上,其中优势民营企业占比接近一半;“民参军”企业承担任务的领域和层次也不断拓展,部分民营企业已经开始承担总体和分系统任务,一些民营企业在微小型、无人系统和微纳米等前沿关键技术领域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虽然军民融合产业一直在推进,“民参军”却仍有诸多“门槛”难以跨越。

2

资本青睐“看得见的成果”

融资,即是“民参军”企业起步路上的第一道坎儿。

中关村军民融合创新创业基地总经理蒙洋曾对媒体表示:“民参军企业融资第一公里非常难,起步资金500—1000万,绝大部分是自己掏腰包做。”即使是前文中提到,现阶段被资本看好的几家企业,起步时融资也并不十分顺遂。

2015年7月成立的安其威,直至今年4月才获得A轮融资,间隔近4年。

天眼查信息显示,在2018年10月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之前,安其威一直为自然人独资,当时变更公司信息或许是为融资铺路。而该公司获得融资的自信,正是源于当年8月该公司成功研制出的行业内首款硅工艺全集成相控阵T/R芯片。

这是一款军民融合的产品,主要面向反无人机的安防雷达,也可用于20公里范围以内的航道低空管制雷达,可满足相控阵雷达天线系统小型化和低成本的多项要求,对实现向相控阵T/R组件的单芯片化有重要意义。同时,该公司正规划和设计更多用于相控阵雷达、5G和卫星通信设备的高性能微波芯片产品。

显然,看得见的“硬科技”成果,才是让投资人放心“撒钱”的关键。

刚刚领投安其威的航天科工和德联资本印证了这一点。航天科工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酒彦及德联资本副总裁方宏均表示,投资安其威的重要因素,正是看好该公司在高频硅基微波芯片开发中的过硬技术。

近期长光卫星的“硬科技”成果更加显而易见:光谱01、02星1月21日成功发射后,“吉林一号”星座已有12颗卫星在轨运行,今年6月还计划进行首次海上发射,将第13颗“吉林一号”卫星送上太空。今年全年,公司计划发射19颗卫星。

商业卫星产业发展如火如荼,长光卫星作为国内唯一涵盖卫星研发、生产、发射、运营到应用全产业链的商业公司,尽管成立4年多才完成天使轮融资,但2.5亿元的天使轮投资已足以使其傲视群雄。据了解,该笔投资系国内商业航天领域规模最大的天使轮融资。

相比较之下,创始人出自国家队的赛思库似乎更加幸运,不仅手握硬核产品,而且在创立之初就已深刻理解航天军工等科研单位的切实需求,产品更具针对性。

赛思库创始人党炜,曾负责过神舟七号、神舟八号、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的空间科学与应用元器件与可靠性总体任务。正因如此,他深知相关单位对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元器件的迫切需求,赛思库推出的元器件解决方案也在推出不久即获得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中国电科等单位认可,“参军”之路相对顺利,且于成立次年即获600万元种子轮融资。

3

“参军”关键须打通任务渠道

可惜,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同赛思库一样顺利。不少民口单位,尤其是民营企业都曾感慨,想“参军”实在是太难了,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任务渠道不够畅通,很难了解军方的实际需求。

军民融合企业中科星图向泰伯网透露,对民企而言,“参军”的真正门槛是深刻的理解军方需求,不仅仅是产品类型,而是包括细节和参数在内的精准需求。事实上,任务通路不畅不仅限于民企,军工单位对于民用技术发展情况也并不清楚,导致许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随着新的政策不断出台,军地需求对接平台、军民融合示范工程不断推进,民企“参军”仍然大有可为,前面几家企业都是军民融合的成功案例。

但在期盼政策进一步推动的同时,企业若想“参军”也应充分调整自身,尽早适应军工企业工作模式。

军方的质量、供给、财务管理及保密体系都与地方有所差异,想“投军”仅靠一腔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根据对方需求不断自我调整,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长期过程。比如,军方的质量评价体系非常严谨,为满足对方需求,企业需要不断调整产品性能,研发周期被拉长的同时,成本也会相应增加。而且,军方对项目的保密程度要求非常高,这也是双方合作的前提条件之一。

人才融合也是促进军民融合提速的重要推手。军方和国防专家的加入,能够为民企带来核心技术,同时可以引领企业技术发展方向,让民企更好的了解军方需求和习惯。

当然,技术才是跨过军方需求“门槛”的敲门砖。民企“参军”最根本的还是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增加产品竞争力,航天领域尤其如此。目前,不仅民营企业商业航天如火如荼,国家队航天商业化应用也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类似微波芯片、商业卫星这类“军民两用”的产品技术被看好实属必然。

党炜曾提到,军民融合产品需要创新,既要增加产品竞争力,还要提质降本增效。这是赛思库、安其威、长光卫星的机会,也是所有航天领域“民参军”企业的大好机遇。

深入阅读

点击图片或标题

谁为在轨卫星“保修”

《精读》

测绘地信企业命悬拖欠

写在航天大会首日:争先恐后低成本

九岁天地图落地难

聚空间科技企业:野心与焦虑唯上市可解

国家队抢占卫星星座,“频率战”已白热化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