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机构”改革入市,自然资源信息化市场将重构 | 深度
报道数字经济
定义转型中国
改革之后,无论是新单位本身,还是其人力储备,都尚未达到真正成熟的阶段。
编辑 | 鹿野
“这是我入行以来经历的较大一次变动。”有业内人士感慨。
自2018年9月以来,诸如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等省一级的机构改革方案密集获批,至今已经过去了近4年。
机构改革的下半场箭已上弦。进入2022年,各地自然资源系统内,包括测绘、地质等领域改制行动相当密集,市场化的趋势愈发明显。
这也意味着,在各自区域内,新机构开始成为测绘地信以及地质领域的重要技术和商业力量。
当面对疫情、市场等多重考验,改革如何走深向实,行业格局又会发生什么变化,仍是各市场参与方需要长期回答的问题。
“一局一院一集团”成标配?
“节奏肯定比以前快多了,一忙起来半天都没有时间喝口水。”山西某地质单位工作人员梁汉(化名)表示。
目前,各地自然资源系统内尚处于实体化运行初期,工作节奏的确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2021年年底,河北、山西、四川、湖南等地,在自然资源领域有机构改革大动作。
如去年12月,四川揭牌三家单位,分别是: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同月,由原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研究院、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一七队、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工程地质总队、湖南省有色地质医院、湖南省有色地质矿业研究信息中心等5家单位整合组建的湖南省遥感地质调查监测所在长沙揭牌成立。
不同于湖南、四川、江西“一局一院一集团”的顶层设计,山西地质系统分为“一局一集团”,同期揭牌成立山西省地质勘查局和山西地质集团。
梁汉透露,转型之后,除了新成立的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仅保留了将近70个编制,其下属二级事业单位以及新成立的地质集团,全部一刀切改制转企。
直属事业单位减少,一般来说,除了处级干部有跨单位任职的情况,其他人员将跟随原单位职能合并。
“有些单位开始执行3050政策,即一些符合条件的编制人员提前离岗,如工龄满30年,年龄满50岁,个人申请,单位批准,可以办理内退等。”梁汉透露。
相比之下,辽宁的改革力度也不小,“撤掉了一大批事业单位”。去年5月份,辽宁地矿集团还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混合所有制改制。
不过,辽宁某勘察单位工作人员黄雨(化名)表示,现在属于五年过渡期,基本上还是沿用之前的工作方式。
从工作内容上讲,梁汉表示,现阶段公司主要的工作还是跟自然资源系统三大主业有关:一个生态文明建设,一个地质灾害防治,一个是资源能源保障。
各地的力度不同,改革进度自然也不同。
跟其他的地方比,福建省整个改革相对保守,进展偏缓慢。某测绘单位工作人员刘其(化名)表示,“这个事情从2019年就开始提了。全国其他多个省份陆陆续续都有相应的改革方案出来,但我们目前什么消息都没接收到,也没有官方口径的通知出来。”
已有的只有小道消息。“我们自己推断,这次改革有可能会跟包括江西、四川采用的模式是一样的,比如实行以机关+事业单位+大集团的模式。”
肉变少,回款更难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每一次行业的转型升级,都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转型成功,皆大欢喜;转型失败,被市场淘汰。
尤其对于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烙印的勘探市场来说,伴随着市场下行,地勘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勘探市场出现断崖式下滑,产品单价持续走低,利润严重萎缩。
在黄雨看来,国家之所以进行机构改革,一部分也是因为传统业务的财政拨款、国家扶植力度小了,或者需求量小了。
为了维持整个公司的运营,地勘单位转企后,逐渐开始打开市场化思维。
黄雨表示,地勘单位为了生存,尽量开拓业务适应市场,各方面能多做的尽量多做一些。
公开资料显示,辽宁省地质矿勘院矿业集团近日成功中标《2022年度辽河流域(浑太水系)上游抚顺段-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矿坑生态修复项目》,中标金额9600余万元。
泰伯网梳理了近期测绘、地质等领域中标情况,类似的还有: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标“上海市松江区2022年度地下管线数据维护更新项目”,云南省地图院中标“云南省2022年土地卫片执法省级技术支持服务项目”,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中标“中新广州知识城基础地形图测绘(2022)”,佛山市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中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佛山市平高一体现代测绘基准建设)项目”等。
再比如河北地信集团,近日中标959万元的“应对突发事件地理信息保障服务项目”,采购人是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本级。
经济增速放缓,消费低迷,疫情影响……一系列因素的叠加下,产业盈利空间开始紧缩。
“虽然政府公开招投标,但现在财政吃紧,不少经费还没有落实,导致项目做完之后项目款依旧难要回。之前有这种情况,随后估计会更严重。”
梁汉回忆称,“相对来说,山西的矿山市场比较好。以前,像北京、河北、江苏、东北等很多外地企业经常来山西开拓市场。”
如此一来,外来企业在短期的市场竞争之中的门槛将被抬高,有可能产品价格会更低,或者技术服务要求更严。
特别是东北等地社会投资挺少,主要还是靠政府。黄雨指出,靠政府扶持的政府项目,市场份额不变,但是市场参与者多了,平均下来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少,整体价格等都会下降,肯定会存在低价竞争、恶意竞争等。
改革只是市场化的开始
从改革到市场化,注定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慢到快的过程。
按照要求,改革后的公益一类单位主要承担公益性工作,大多数的公益二类和转企的单位只能从事商业性工作。
“我们大部分都还是属于公益二类,属于差额拨款,实质上主要的业务来源还是依托市场竞争去获取业务,也就是带着事业单位的帽子,走着企业的路子。整合之后,无非是大家资源更集中,避免内部竞争,方便管理而已,对市场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刘其表示。
也就是说,对于自然资源系统内公益二类的单位而言,已经具备了走市场路线的经验。“整个产业链已经非常全了,从传统的数据采集到数字城市、智慧城市这种信息化的建设项目,单位整个链条逐渐完整了。”
显然,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自然资源系统内“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的事企混合发展模式,已很难持续。
在黄雨看来,招投标市场越来越透明度,越来越公正、公开,地方国企的资源优势也势必会随着时间流逝以及产业的发展而越来越薄弱。
“实景三维这块儿是一个大趋势,我们现在也在尝试着做。但是目前做一些小项目还行,如果做大项目,根本比不过华为、腾讯等大厂。”黄雨坦言。
就拿实景三维青岛项目建设来说,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正是与深圳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以及海克斯康、易智瑞等10余家业界企业开展了一系列产学研合作,为实景三维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黄雨指出,“改革之后,原本在收入上不占优势的单位,连稳定这一优势也没了,导致一部分人选择了离职”。
虽然目前还没有淘汰机制,但按照长期要求,“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机制是改革中的难点。
瞄向未来更远的市场,或许还有个“铝饭碗”。
于改革后的新机构而言,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包括技术人员培养、设备改进升级、技术核心的迭代,才是打造一个科技型新企业的“饭碗”。(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皆为化名)
(封面、内文图片来源:网络)
加群提示
▶泰伯网目前建有七大领域社群:GIO企业家群、科技大厂公关群、资本机构群、汽车出行群、新航天探索群、云服务与智慧产业群、测绘地理信息群,入群请加泰伯小姐姐(微信:taiboxiaojiejie),同时备注您想进的群。
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送至邮箱:news@taibo.cn
商务合作:18500135491
法律顾问:盈科律师事务所
《精读》
⊙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开明:测绘地信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 | 实景三维观察⊙6亿大单,遥感做起摄像头的生意?| 深度⊙高级自动驾驶的低成本之战 | 造车进化论⊙高级自动驾驶量产前奏?“行泊一体”下半年将爆发 | 造车进化论⊙余承东呼吁摆脱高精地图依赖!然而业内不能苟同 | 造车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