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专题 | 第五分论坛:全球政治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
点击上方“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可订阅哦!
2019年5月11日,“第三届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学术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新国际交流中心隆重召开。论坛设置有六个分论坛。第分论五坛全球政治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由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谦主持,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张毓强和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政治学教授张全义评议。
主持人:陈谦
评议人:张毓强
评议人:张全义
胡远珍
中国主场外交:国家形象建构的策略性政治仪式
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球瞩目的“中国现象”。如何进一步通过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和良好展示,助力中国在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中拥有更多话语权,更好发挥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中国政府不仅有思考,而且有坚实的行动。本文在考察中国5年来不同主题主场外交活动的基础上,认为主场外交,无论从顶层设计,还是具体实践行动,体现了中国智慧的政治审慎,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机制,也成为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一种策略性政治仪式。政治仪式通过象征性资源,国家权威性和话语权得到重塑。主场外交新机制,秉承了中国自古“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追求,以“善”为本,以“和”为贵的价值理念,通过多主题性的主场外交实践活动,中国声音形成和鸣共振、中国主张赢得广泛共识、中国方案获得积极支持,“朋友圈”不断扩大,国家形象得到了良好展示。主场外交是以政治仪式化的“时间”和“空间”情境,实现仪式力量的感召、规训、确认,形塑着国家象征性意义的“想象共同体”,国家形象的建构已从“宣示”向“涵化”递进,从“展示”向“凝聚”升级。
(作者:胡远珍,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林淑娟
论“两级传播”等经典传播学理论在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建构中的创新应用
本文在梳理过去几年中国媒体在国际传播尤其在针对国际社交媒体内容创作和推广的实践基础上,结合 “编码解码”和“两级传播”等传播学理论,重构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战略框架,旨在为我国打造大国传播、提高国际传播“软实力”提供理论参考。
以近年来中国主流媒体在重大政治活动(如十三五、两会等有中国特色政治活动)举办期间,制作并通过社交网络(国内和国际)推广英文短视频为例,本文从传播学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和总结,主张新时期中国媒体作为国际传播尤其是政治传播的主体,应当“直线传播”、“两级传播”双管齐下,除利用国际传播全媒体矩阵平台对国际受众持续发力之外,还应该以退为近,不急于影响对中国尤其中国媒体存有偏见的国际人士,而是重点培养和发挥民间意见领袖议题设置和人际传播的作用,打造中国对外传播的民意舆论场,通过他们的分享和日常交流促成对目标读者的有效传播。
(作者:林淑娟,《中国日报》资深编辑)
王艳
全球治理评估制度性话语权研究——以世界银行“全球公共部门指数”项目为例
“话语权”和“国际话语权”这一概念自2009年进入中国官方话语体系后就引发了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关注,但对“话语权”及其延伸而出的“国际话语权”、“制度性话语权”等概念本身鲜见学理性的探讨。利用各种不同的指数体系针对不同国家的发展状况开展评估活动,是世界主要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维护自身利益、主导全球与国际事务的重要手段,通过发展评估推行本国或本组织的标准以影响国别竞争力和全球治理话语权是全球治理评估制度性话语权中的一种形式。本文在梳理和界定话语权、国际话语权、制度性话语权的内涵和功能的基础上,以世界银行2018年年底推出的新指数评估项目——“全球公共部门指数(WWBI)”为个案,分析全球治理评估发展制度性话语权分布现状,并对中国如何参与全球治理评估制度性话语权建设提出若干思考。
(作者:王艳,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马立明
从“萨帕塔”到“黄马甲”——全球社会运动的后现代政治传播策略分析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使世界面临着从国际政治到世界社会的变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全球行动主义的崛起,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体现西方现代性的传统国际关系遭遇了后现代政治的挑战。全球社会运动作为一种新的世界政治行为体,借助信息革命的爆发而获得赋权,并开始在全球政治舞台中发挥重大作用,成为颠覆既有结构的显著力量。从最早的墨西哥萨帕塔民族解放军(ELZN)开始,这种新行为体精于打造以话语、符号等为载体的传播策略,并有能力将其上升为全球性的媒介景观;当下进行的欧洲黄马甲运动成为新行为体崛起的标志性案例,在传播策略上又有全新的变化。全球社会运动的机会结构在于一种新世界秩序的框架。如何理解和把握这种新世界秩序,就成为理解全球治理的关键。从政治传播视角进行的研究,应有助于相互的理解和尊重,以及新的多层次的全球治理机制的产生,以实现全球“善治”。
(作者:马立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