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个月是生死时限!更大的变化在路上|形势精要

新媒体中心 福卡智库 2022-06-10

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

这次疫情让我们永远失去一个人,也会永远记住这个人!


朋友圈里刷屏的悼念承载的心情不言自明。


很多道理以惨烈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代价仍在继续。


去年很多人还在为996吵得不可开交,现在要为众多企业的命操心了。


率先捅破“窗户纸”的是西贝董事长贾国龙。


作为一家颇有实力的大型餐饮连锁品牌,西贝抗冲击的能力也只有三个月。


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疫情致2万多员工待业,贷款发工资也只能撑3月。


截至2月1日15:30的统计数据显示,西贝在全国的367家门店中,共有45家正常营业门店(其中5家无外卖业务,主要为机场店,40家堂食外卖全开),195家只开外卖门店,127家闭店。


“按照往年春节的业绩,今年如果没有疫情,春节前后一个月的营收我觉得应该有七八个亿。现在七八个亿的生意突然变成0,进项没了,你还得付出。”


西贝面临的困境并非孤例。


受疫情导致的停工影响,不少企业不但没有营业收入,还要负担工资、租金等成本费用。


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就说:“天一亮就要支付250万元。”


除了成本支出,一些企业原本为春节假期消费作出的准备和投入也都打了水漂。


有些餐饮企业为春节年夜饭备的食材都浪费了,原本预计的几百万乃至上千万收入没有了,还要承受巨大亏损。


为此,一些餐饮企业不得不“卖菜求生”,全聚德、便宜坊这样的巨头就当街甩卖生鲜蔬菜。


根据媒体报道,老乡鸡董事长束从轩公开透露:“从初一到初七,6天保守损失2000多万。”


受冲击的不仅是餐饮企业,旅游、交通、酒店、电影等,都是受冲击的“前线”产业。


2019年春节档票房58.59亿,2020年大年初一票房仅181万,初一到初六总票房仅284.5万,春节几乎是颗粒无收


这还不算,疫情防控期间停止影视剧拍摄,复工时间未知。短期停工所造成的费用尚可承担,一旦长时间停工,谁堪重负?


要知道,2019年影视公司已遭遇业绩大滑坡。15家A股影视公司发布的2019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包含万达电影、华谊兄弟、捷成股份、北京文化、华策影视、新文化、鼎龙文化、长城影视、当代东方、欢瑞世纪和唐德影视11家公司在内,归属于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利润都为预亏状态,据不完全统计,共计亏损160.62亿元-184.87亿元。


根据恒大研究院的估算,仅春节7天时间,电影票房、餐饮零售和旅游三大市场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万亿,占2019年一季度GDP21.8万亿的4.6%。


另外,清华、北大联合对995家中小企业的调研显示,受疫情影响,29.58%的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50%,58.05%的企业下降20%以上。同时,85.01%的企业维持不了3个月生存。


以往,人们常说,中国中小企业的寿命周期大约3年左右;如今,一场疫情,3个月成了很多企业的生死时限!


2003年非典期间,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以上的中小企业都程度不同地遭受了打击。


以北京为例,非典期间与上年同期相比,餐饮业收入下降了60%;洗染业收入下降50%;经济型旅店收入下降70%;洗浴企业和家政服务公司停业率分别达到80%和90%。


此次病毒疫情延续下去,难免会演变成企业“疫情”,甚至成为“社会疫情”。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系列报告》的统计,截至2018年末,中国共有中小微企业1807万家,占全部规模企业法人单位的99.8%,吸纳就业人员23300.4万人,占全部企业就业人员的79.4%,全年营业收入达到188.2万亿元,占全部企业全年营业收入的68.2%。


根据前述清华、北大的统计,85.01%的企业维持不了3个月生存,如果,大量的中小企业走到了3个月的生死时限,相应的就业人口也将受到严重冲击。


也就是说,企业营收的恶化将直接演变成众多家庭收入和负债的恶化。


这也难怪,“不是工作需要你,是你需要工作”在这样的特殊时刻也在朋友圈刷屏了。


为了避免恶果,自2月1日起,央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五部委齐齐出手,陆续发布多条支持性政策,以帮助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度过难关。


国家政策陆续出台后,苏州率先响应,发布“苏惠十条”,随后上海、北京、深圳等多地也陆续出台相关帮助中小企业挺过难关的政策。


政策驰援中小企业以及小微企业的速度堪称迅速。


这些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企业冲过生死时限还要拭目以待。


毕竟,疫情之下,中国面临十八个不确定性因素,比如,疫情最好的结果能否出现(三四个月内结束)不确定、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产业发展中的不确定、外部变量的不确定等(详细可参见福卡智库内参后续文章)。


而从疫情的爆发、蔓延,到十八个不确定因素笼罩,都表明原来的套路将愈发难以应对这样复杂的形势。


实际上,从“吹哨”预警被认定为“谣言”,到如今还无法确知的经济社会代价,都足以说明,以往的做法、规则都需要重新检验、重新升级。


针对企业困境的政策快速反应只是个开始。


福卡智库认为,“冠状病毒”将开启后改革时代,有关做法、规则的版本升级将是核心主题。


这其中包括央地联动机制、舆情管控等。


重头在于,经济型政府向社会型政府转向。


长期以来,抓经济增长是各级政府的重头,GDP数据一度是考核政府政绩的核心甚至是唯一指标。近年来,尽管GDP已经不再是唯一指标,绿色GDP受到重视,但抓经济依然占据主导位置。


然而,随着中国整体走过了温饱不足阶段,4亿人已达到中等收入水平,整个社会的精神诉求前所未有的提升,社会形势变得日益复杂,像过去那样重点抓经济已经愈发被动,特别是在社会管理方面,面对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尤其是突发事件等,有关做法本身却成了社会出血点。


问题倒逼转变。


强化社会型政府职能,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已经提升日程。


换言之,是否匹配后改革时代的方法和标准,是考验有关方面的试金石。


关于这个议题以及疫情的其他影响,近期福卡智库内参有更多分析,敬请关注。


越复杂的表象

越有深刻的真相

我们旨在

破解复杂,预测未来

关注我们

让你多一双慧眼


精彩推荐

数字货币渐成共识,为何Libra落地却依然阻力重重?

为何瘟疫生生不息,谁是背后“黑手”?流量为王时代,如何不被“流量”带偏?三位大师、三大原则预见未来全球债务创纪录!金融危机将再次爆发?


从阿里到腾讯,大企业忙着抓组织来突围!然而,组织却正被釜底抽薪!企业到底怎么办?

集众矢之的和精神狂欢于一身,游戏产业未来怎么办?少儿数理思维、编程火了!更迫切的是数学思维的格式化!国企改革仍是重头戏!三大动向主导改革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原创视频内容请关注“德培论道”公众号)


点“在看”,留下芬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