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I或成未来竞争关键!孙正义建议AI列入日本高考

看懂君 看懂经济 2021-08-25
文章来源:智能巅峰

孙正义指出,与美国等国家相比,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的(排名)差距越来越大,换言之,他认为日本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水平和日本的经济水平并不相匹配。


在全球各国,人工智能成为时下最热门的黑科技领域,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自动驾驶等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更多原文点击孙正义:建议AI列入日本高考阅读)


对此,「看懂经济」邀请几名看懂经济评论作家对此文进行了深度解读。(评论内容精选自的解读)

王鹏

人民大学智能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评论作家

孙正义建议人工智能列入日本高考一事需要一分为二看待。

第一,人工智能肯定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和社会生活加速融合,创新的场景越来越多,所以说,人工智能未来一定是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日本与中国一样,属于东方文明,更多强调尊师重教,注重考试的指挥棒作用。所以说,如果将人工智能列入学校考核当中,其实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是素质教育或是综合教育,归根到底还是要发挥考试指挥棒作用。不列入考核,真正只凭兴趣,则很难有良好的规划。

更重要的一点是,整个教育的方向,内容与方法,如果只是各行其道则不利于学科的发展、知识结构的构成以及技术的进步。反过来说,有很多时候我们存在幸存者偏差,一将功成万骨枯。有很多名人一两个事情做成功,大家就会认为赢家通吃。其实软银几年来能真正彰显名气优质投资并不是特别多。

如果我们更多关注软银近些年投资的失败,我们也会发现近年来的得失成败,平分秋色。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情况下,我们对于一些名人的观点看法不能盲目崇拜他。就像孙正义提出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反过来,如果说科技没有与日常生活有机的结合,仅仅依靠考试与教育的指挥棒,可能也不一定取得很好的效果。

当我们过分追求某个学科的发展,就非常容易落入应试教育之中,不利于创新发展。另外,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更多的不是按照条条框框去做基础性的工作。所以,过分强调将人工智能纳入考试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吴昊

全球资本市场独立研究者,评论作家

AI是未来,但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我认为,对于AI,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句很值得思考的话:物理学是建立于数学之上,化学是建立在物理学之上,生物学优势建立在物理学和化学之上,所以现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 

现在的人工智能由神经网络主导(以2006年深度学习的开创和之后大数据+运算能力提升为起点),神经网络背后就是数学;另外,80年代就发明的机器学习就是我们现在理解的AI技术,这背后也是微积分、线性代数、统计学等等,所以,基础教育时间段中,学习好数学非常重要。

同时,学生不能放弃语文的学习,因为今天我们的语文是要建立起我们人类的认知能力,而不是和机器一样的识别能力。所以,我认为在高中之前大体上理解AI的逻辑即可,但最核心的还是学好数学,这是我们与AI机器沟通的语言,而要学好语文,这会让我们凌驾于AI的原始能力之上(在强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之前)。 


董志成

国际教育博士,完美世界研发经理,评论作家

“不考试,学生不会好好学。”这个逻辑不通,这样的逻辑首先就预设学生在大学前的学生都是以考试为目的和直接因果的。所以在我们讨论是否将人工智能列入高考前,一定要先搞清楚孙正义这句话的逻辑漏洞。

考试或是考核作为教学(是教与学双边)的评估方式确实提供了最有效的量化和可视化结果,用以筛选人才也同时存有一定的公平性。但是某次考试结果不等同于学习效果的好坏。

另外,在任何教师设定教学目标是也不会写:为了考试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来学习这个公式的使用吧。然后我们再聊聊人工智能列入高考科目的事情,本人非常提倡将人工智能普及到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之中去。

但是从我一个非专业人士来看,人工智能里包含着更多的基础学科,数据、算法等等。如果从人工智能应用的角度牵扯到的基础学科就更多了,物理、仿生等等。

由此看来,我非常同意吴昊老师的说法,基础教育或中等教育的目标应该不是专业教育,而是建构基于基础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智能培养。 


司江伟

中国石油大学人才学教授,评论作家

考试确实具有指挥棒的作用,考什么、怎么考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孙正义的倡导或许有先见之明,但依然值得商榷和观察。

近几十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日激增,但未列入高考的科目。其背后的逻辑是,学生大学前接受的更多是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过于技术化的方法,在大学阶段学习和掌握也是不迟。

在高考减负的大背景下,把尚在发展中的人工智能列入高考,也是值得论证的问题。但在对中小学生的相关课程中,加入介绍人工智能的内容,让学生对其有所了解是必要的。 


潘先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评论作家

人工智能列入高考科目够抓眼球的,细想想,如果不是玩噱头那就可以看出日本教育的趋势,对我们不啻有警示意义 人工智能是否代表未来科技发展方向,我们圈外人无权妄加评说,建议日本高考将其列入考试科目代表了要抓住未来、培养明日之星的眼光。 

反观我们的高考,变来变去,徒增加应试教育元素而已。进入新世纪,日本获诺奖(自然科学类)呈井喷之势,把我们远远甩在后面,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何去何从?抓住未来是不二法门。 


徐伟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评论作家

“人工智能”在圈内是鄙视链的底端,因为虚得不行,稍微实一点的方向:人脸/字符/语音识别、生成对抗网络、NER等等,都已经在弱化AI的出身。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明珠,deep learning又是算法的明珠,前置知识丰富。许多研究生尚且啃不下去,列为高考科目,除了让多数学生感到更充分的智商碾压和阶层分离,还能有什么正面贡献?如果认为AI只是到github上clone一个项目下来跑得通,又何必要到高考,今天小学生也能调包成功 。 


欧阳国仁

某艺术学院副教授,评论作家

以考促学,以考促训,的确是一种提升能力的有效方法。因为多数人是有惰性的,不用考试逼一下可能真出不了活。考试这种方式在很多方面屡试不爽了,无论是确保公平,还是促进生产和创新都是极其有效的。好像也是目前人们寻求到的最好办法。 




看懂小程序上线啦!


↓↓↓↓↓↓↓

<  end  >


投稿邮箱:yg@cetralbanknews.cn

文章转载请加微信号:jiangniangyi



看懂经济热文   点击即可查看

1为什么说我国经济已达阶段底部区间?

2、一线品牌为何纷纷抢滩下沉市场?

3、央行两大金融数据超预期!专家为你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

4、金融APP备案开闸!

5、大户型直降100万元!北京房价怎么了?

你的每一个“在看”,我都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