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桩间谍案在南京惹下的风波

2017-11-27 长江岸边说六朝14 南京旅游

 播音:南京广播电台 吴迪珺 


《听历史·游南京》第14期 

  东吴定都建业的时候,孙权已经48岁。随着时光的流逝,他和众多上了年纪的人一样,喜欢疑神疑鬼。曾经雄视天下的气魄,海纳百川的胸怀都被浪花淘尽,渐渐走向昏聩。先从一桩不起眼的间谍案说起。

  230年的某天,孙权看到一封奏章,上面说:我放弃了魏国的荣华富贵来投奔陛下,到东吴也有些日子了,您却从来没有注意到我,我有很多的计策也无法告诉您。我在家里一日三叹,害怕这辈子就这样白白过去。所以冒昧上书,恳请您能不能召见我一次。

  孙权一想,说不准真是个能人呢,先看看吧。

  上书的人叫隐蕃,22岁,是个高级辩手,口才了得。他从魏国逃跑,投降东吴。但他真实的身份,是魏明帝曹叡派来的卧底,让他长期潜伏。并且明确指派了任务,那就是动用一切手段获得吴国的廷尉(大致相当于现在最高法院院长)这个职务,暗地陷害、离间大臣,挑起东吴的内乱。

  隐蕃来到后,风度翩翩,侃侃而谈,而且围绕一个中心,那就是刑狱。

  会谈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结束后,孙权问在场的人,对他印象怎么样?一个叫胡综的大臣说:他的上书像吹牛,类似东方朔;现场反应快,擅长诡辩,类似祢衡,但才干比不上这两个人。可以先安排个小职务让他试试。

  孙权不听,任他为廷尉监(廷尉的副手),已属高等官职。隐蕃初战告捷,决定乘胜追击,私下和东吴的实力派拉关系,称兄道弟。其中有两个人被蒙骗,引为知已。一个是左将军朱据,也是正宗的驸马,孙权小女儿孙鲁育的老公;另一个是廷尉郝普,都被隐蕃的学问折服,逢人就夸他有王佐之才。于是隐蕃府前车水马龙,名气大振。大家赶紧拍马屁,这肯定是即将崛起的政治新星啊。

  第二年十月,孙权派孙布假装投降魏国将军王凌,然而布置下伏击圈。

  隐蕃得到机密消息,见魏军大部队要上当可能全军覆没。火烧眉毛之际,为了保护同志们的安全,他仓促谋反,发动一批人在建业叛乱。当然是飞蛾扑火,当场被捕。但王凌听说东吴奇怪的骚乱后,冥冥之中有了不祥的预感,立即撤兵,孙权无功而返。

  隐蕃身份暴露,被押上殿,孙权问他:你还年轻,就不要自己遭罪了,把同党交出来就饶了你。

  隐蕃和无数的地下党一样临死不屈,昂首就义。说:大丈夫做这种事,怎么可能会没有同党!自己憋气自杀,年仅23岁。

  敌人的间谍都钻到皇帝眼皮底下了,孙权真是丢人现眼。处理的结局却出人意外,郝普和朱据成了替罪羊。孙权对郝普说:你到处称赞隐蕃,还埋怨朝廷屈才,隐蕃内心长期不满,他造反都是你逼的。

  郝普恐惧下自杀。朱据被免官,过了四年才复出。

  隐蕃的职位是孙权亲自安排的,郝普和朱据只是平时多韶了几句,有什么错?真实的原因是,在晚年孙权心中,自己是一贯正确的,怎么可能犯错呢?如果这件事还不算明显,那么从他晚年任用的人就看得很清楚了。

  孙权突击提拔了很多小人,他们的任务就是天天在群臣中找茬,定他们的罪,同时歌颂孙权的英明。最出名的一个叫吕壹。

  吕壹本来职位并不高,只是搞文字工作的。各州郡会上报文书,他负责审核。这里面大有文章,写那么长的报告,说不定冒出个错别字,有几句歧义。吕壹就是在鸡蛋里挑骨头,搞文字狱。下面的大臣每天“亚历山大”,写上报文书手发抖,被吕壹整倒的一个接一个,不是挨批降职就是被关大牢。

  吕壹由于表现出色,权力越来越大。又负责监察百官、处理刑狱,已经类似于特务头子,担任的是如同明朝东厂的一把手。他仗着孙权的宠信,自己却一直做无法无天的事,比如在关隘征税牟取暴利等。群臣一片唾骂声,步骘和太子孙和多次上书劝谏,孙权听之任之。

  丞相顾雍,被他诬陷后软禁;陆逊,经常被吕壹责问查账。其他人更不用说了,时刻徘徊在鬼门关前。

  吕壹没有收敛,上帝要让他灭亡,必先让他疯狂。朱据免官四年,刚刚复出不久,也被吕壹盯上了。

  236年,一次朱据的部队接受兵饷,工匠在钱上做了手脚贪污了一部分,吕壹怀疑被朱据贪了。先拷问主管兵饷之人,并且把他打死了。朱据很可怜他,用好的的棺木埋葬。没想到被吕壹抓住了把柄,说朱据厚葬这个人,就是因为他受朱据幕后指使。孙权多次责问朱据,因为人已死,朱据无法为自己辩白,只好躺在草垫上等待判罪。几个月后一个偶然机会,才发现是工匠做假。

  孙权听说了这件事,非常震惊,说:朱据尚且被冤枉,何况一般的官员百姓!

  于是开始彻底地追查吕壹的罪责,墙倒众人推。孙权为了平息众怒,杀死吕壹。

  这件事对东吴的震动非常大,但总算有个令人欣慰的结尾,然而孙权的昏聩却是无法阻挡了。

  公元241年,对于步入60岁的孙权来说,是极为悲痛的一年,因为他的长子孙登死了,才33岁。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本已伤心欲绝。而孙登又是他耗尽大量心血培养的接班人,寄托了无限的希望。他的死如同一把尖刀刺过孙权胸膛,痛得难以言说。更令孙权意想不到的是,太子的死是大乱的序幕,把东吴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孙登17岁时,孙权为他聘了妃子,是周瑜的女儿。孙登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具有当领袖的一切优良素质。

  他对名臣非常尊重。孙权在武昌称帝时,孙登就被立为皇太子。孙权派了四个人,分别是诸葛恪(诸葛瑾之子)、张休(张昭之子)、顾谭(顾雍孙子)、陈表(名将陈武之子)辅佐他,四大“金刚”中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外围还有个庞大的智囊团,人才济济。孙权迁都建业后,孙登继续镇守武昌,最重要的助手是上大将军陆逊,也设相对完整的政府班子,集中了一批东吴的精英。这套豪华阵容就是为了众星捧月,让孙登尽快适应一把手的角色。

  孙登有年轻时孙权的影子,礼贤下士。下属来拜见他的时候,按照规定要穿正式的官服,见面要下跪。他都很客气地说:快快起来,把那些繁文缛节免了吧,以后你们就像平常在家一样,穿便服就可以了。

  孙登并不轻易下决定,总先征询名士的建议,小心谨慎。他有自己的专车,经常邀请诸葛恪、张休、顾谭等一起上车,路上一起商量国家大事,反复斟酌。如果意犹未尽,大家就在孙登府里秉烛夜谈,晚上睡在一起。

  他还很孝顺,汉以来提倡“以孝治国”,皇帝当然更要当全国的楷模。

  孙登的生母地位低贱,孙权正宠爱徐夫人,就让她以养母的身份抚养孙登。后来徐夫人失宠被废,流放到了吴郡。孙权的新欢步夫人,考虑到孙登是未来接班人,也会上门巴结,经常送一些礼物给他,联络感情。

  孙登虽然不好拒绝,但也只是礼节性地说几句谢谢关心,然后收下。但徐夫人送给他的衣服,他都要先认认真真地洗个澡,然后才穿上。孙登将被册立为太子时,他对孙权说:要立太子,应先立皇后。

  孙权说:你的母亲在哪里?

  孙登答:在吴郡。

  孙权沉默无语。因而犹豫不决,很久没有确立正式的皇后。

  孙登对孙权也是极尽孝道。公元232年,孙登二弟孙虑病死,仅20岁,孙权伤心得吃不下饭。孙登听说后,昼夜兼程赶到建业,当面劝孙权:孙虑一病不起,这是命中注定的。现在北方还没有统一,天下的人都在仰首期盼,陛下现在吃得太少,我私下非常担忧。

  孙权听从了劝告,收住眼泪,饭量也增加了。孙登住了十多天,孙权打算让他回到武昌。孙登说:我长时间在外,一直不能侍奉父亲,作为儿子心里一直很内疚。陆逊忠诚勤勉,武昌的事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

  孙权于是留他住在建业。

  孙登智商也很高。他有一次乘马外出,突然有颗弹丸从身边飞过,身边侍卫大怒,到处寻找这个胆大包天射弹丸的人。正好看到有个人手握弹弓,身上还带着弹丸,侍卫把他抓起来,认定是他射的。

  但这个男子坚决否认,侍从们看他狡辩想揍他。孙登不允许,派人寻找飞过身边的那粒弹丸,并且把这个人身上携带的也拿出来,一比较,发现两者并不一样,于是放走了他。

  孙登临终前,孙登上书给孙权,提出富国强兵的几项建议,又推荐陆逊、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等多位优秀的人才,希望孙权能多加亲近任用他们。孙登死后,孙权才看到这篇表章,痛哭不已,心似滴血。以后每次只要谈到他,都不自觉地流下眼泪。

  孙登一开始葬在句容,三年后又改葬蒋陵,即如今的明孝陵内,也已无迹可寻。

  孙登有儿子孙璠、孙希,都死得早。还有一个次子孙英,封为吴侯。后来因为不满权臣大将军孙峻擅权,密谋诛杀孙峻,事情泄露后自尽,封国也废除,孙氏这一支遂绝。

  孙登死后,由于孙权的第二个儿子孙虑早逝,孙权只好立第三个儿子19岁的孙和为太子。

  孙和也很优秀,好文学,善骑射,聪明敏捷,尊敬师长。14岁时,就担任宫廷侍卫。更重要的是,不玩物丧志。他常常对人说:有本事的人应当探讨学问,操练武艺,下棋、旅游都是浪费时间,徒耗精力,毫无用处。

  只爱工作,不爱玩耍,朝廷内外一片赞誉声,继位之路不是阳关大道、一马平川吗?然而对于孙和来说,却是荆棘满地,一路跌跌撞撞,坎坎坷坷,根本没有走到尽头,让人心酸不已。

  首先是老爸犹豫纠结,左右摇摆。

  孙权年龄大了,可能更爱调皮捣蛋的,对于孙和这种规矩本分的人反而冷淡了。他内心最喜欢的是四儿子孙霸,因为孙霸没有得到太子之位,孙权总觉得内疚,当年又封孙霸为鲁王。更荒唐的是,给鲁王的待遇和太子相同。

  作为一个正常的父亲来说,爱两个儿子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帝王来说,亲手造出了两支为争取最高权力的敌对势力,说是愚蠢的昏君,一点都不过分。

  其次,孙权的大女儿孙鲁班居心叵测,暗中添乱。她先是嫁给了周瑜的儿子周循,但周循死得早,孙权把她改嫁给将军全琮,所以孙鲁班又称全公主。

  孙和的妈妈是王夫人,孙鲁班的妈妈是步夫人。女人们在一起,最大的乐趣就是相互攀比,相互暗斗。步夫人正得宠,孙鲁班自然傲气,坚定地站在妈妈一边,攻击王夫人及孙和。

  她为了扳倒孙和,还派了心腹天天跟踪孙和,就为找到把柄。

  孙权曾经大病卧床,孙和到太庙祭祀,祈祷父皇的病早点好。孙和有个妃子,叔父是张休(张昭次子),家离太庙很近。孙和祭祀结束后,张休邀请孙和到家里坐坐。亲戚之间串个门也是正常的事,根本没注意到背后一双奸滑的眼睛。

  孙鲁班终于找到把柄了,跑到孙权面前,说:太子去太庙是假的,他是想到张休家里去密谋,谁知道说了什么。这几天王夫人看到你病重,一脸的笑容可灿烂了。

  孙权对孙鲁班也是万分宠爱,也不去辨别真真假假,闻言大怒,虽没有动手,但对孙和的脸色越来越阴冷。王夫人听到消息,天天愁得要命,不久就死了。孙和更是提心吊胆,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孙权的做法让鲁王孙霸有了想像的空间:这是父皇有意给我创造机会啊,哪能辜负他老人家的心愿呢?于是和大臣们开始大串连,为自己拉选票。

  大臣搞不懂孙权的意思,如果在偏远地区,还掺和不了这件事。但都在建业,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总要选择站站队。渐渐地,大臣之中明显地分成两派,

  支持孙和的有:陆逊(任丞相)、吾粲(太子太傅,孙和的老师),顾谭(顾雍的孙子,任太常,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位于诸卿之首),张休(任扬武将军),朱据(孙权小女儿孙鲁育的老公,任左将军)等。

  支持孙霸的有:步骘(任骠骑将军,后来代陆逊为相),吕岱(镇南将军,平定交州的大功臣)、全琮(任大司马)、吕据(名将吕范的儿子,任左将军),孙弘(任中书令)等。

  太子派天天在孙权面前说:传统就是立长,不能破了规矩,孙和又没有做出大逆不道的事;鲁王派天天负责在孙权面前诋毁太子,捕风捉影,造谣生事。

  孙权天生就不喜欢犯颜直谏,老资格张昭的话也只能听一半。太子派是一根筋,自认为掌握了真理,说起来一脸正气。他们也不考虑考虑:说得这么义正词严,不是把孙权摆到昏君的位置上吗?

  即便真错了,太子派也该温和一点,给个合适的台阶。结果双方都剑拔弩张,不肯退半步。孙权只有撕破脸了,动了杀心:不让一批人掉脑袋,这些人是不会消停的。

  刚好一件事让孙权找到了突破口。

  太子太傅吾粲上书,请让鲁王孙霸镇守夏口,意思很明显,让他去外地,就不要再有当太子的念想了。言词激切,义愤填膺,孙权看完满脸愤怒。鲁王派立即得到了消息,好机会稍纵即逝啊,趁机在孙权面前说吾粲的坏话。

  吾粲气忿无处诉说,写信给陆逊发泄心中的不平。这是犯了大忌,随即被逮捕,理由是勾结外臣蓄谋不轨。不久在狱中被处死。

  孙权还不解恨,又派宦官去谴责陆逊,罗列了几十条罪状,全是无中生有。陆逊60多岁的人了,几个外甥也因为拥护太子已经被撤职流放,他想想尽忠为国这么多年,却落下了这个悲惨下场。

  更重要的是,他是聪明人,自己位高权重,孙权早已容不下他了。君要臣死,找个理由还不简单。陆逊忧伤过度,不久含恨而死,家无余财。

  顾谭被流放交州,孙和也被软禁。

  朱据还是不识相,一定要和孙权掰掰清楚。更过分的是,他还带了一批人把自己捆绑起来,接连几天到宫门外为孙和求情。孙权站在楼上,看到极其反感,这哪是劝谏,简直就是逼宫。

  已是杀机四伏的僵局,又来了两个“二百五”,陈正和陈象,居然跑到孙权面前摆事实、讲道理,引经据典要求放了孙和。这像导火线一样点燃了孙权满腔的火药桶,陈正、陈象被满门抄斩,朱据等人被杖打一百。

  孙和被软禁了还不够,流放外地。群臣中因劝谏而被诛杀流放的有几十人。太子派全面崩溃。

  “两宫之争”波及东吴整个高层,实际上,这也是孙权放出的烟幕弹,烟雾缭绕之下,一支支冷箭放出,瞄准的是江东大族。他要为继承人提供一个安稳的宝座。江东大族势力太大,脚一跺宝座必然晃动,他要把这些大族一个个打成残废或者重伤,在恐惧和战栗中过日子。

  江东大族主要为陆家、顾家、张家、朱家等,看看四家代表的结局:

  陆逊忧愤而死,活了63岁。

  顾雍和子辈还算平安,但孙子顾谭被流放交州,两年后死了,活了42岁;顾谭弟弟顾承流放到岭南,死在那里,活了37岁。

  张昭算是平平安安地死去,活了81岁。他的大儿子张承死得早,逃过一劫,次子张休本来流放交州,到了半途,被赐死,活了41岁。

  朱据在“两宫之争”中仅被罚,算是法外开恩。但此后被诬陷赐死,活了57岁。

  至此,大族幸存者支离破碎,像风雨中瑟瑟发抖的树叶,在孙氏面前再无叫板的胆量。

  公元250年,孙权下诏把孙和废为庶人。孙霸根本没有来得及庆祝,因为他更惨,阎王殿的大门直接为他敞开了。

  古人云:国之名器,不可轻授。孙权活着,打开的机关只能由他一人掌握。孙霸居然敢来抢,是无视老爸存在啊。孙权一生不喜欢受人摆布,如果立了孙霸,不是被孙霸利用了吗?孙权要让所有的东吴人明白,真正的老大是他,任何人蹦得太远,飞得太高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孙霸的罪名是:结党营私和孙和对抗,下令赐死。斗来斗去两败俱伤,亮瞎了所有大臣的眼睛。

  (文稿:扬子晚报 杨民仆)

往期

第1期 秣陵杀出重围

第2期 孙策攻下秣陵

第3期 幕后英雄的一锤定音
第4期 “草船借箭”的主角是孙权
第5期 孙权砍出“第一刀”“第二刀”

第6期 关羽一句话气得孙权吐血

第7期 孙权装了10年的“孙子”

第8期 孙权的个人魅力

第9期 孙权待武将如同亲人

第10期 文臣大多成了摆设

第11期 非常寒碜的新宫殿

第12期 孙权被骗得欲哭无泪

第13期 意想不到的外交成果



延伸阅读


❂ 明孝陵  

  明孝陵位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皇后马氏的陵寝。明孝陵在帝陵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明孝陵“前朝后寝、前方后圆”的陵宫布局设计和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等建筑形式,开创了中国明清帝王陵寝建设规制的先河,北京的明十三陵,河北省的清东陵、西陵,沈阳市的清福陵、昭陵,都是依照南京明孝陵的建设规制建造的;二是与前代帝陵笔直的神道不同,明孝陵的神道刻意绕开了梅花山,依山势地形蜿蜒曲折而变化,有专家认为整体布局呈现出了“北斗七星”的形状,这种不拘一格的神道布局,在中国帝王陵寝中具有唯一性。孝陵尚未发掘的地下宫殿,更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2003年7月,作为“中国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南京明孝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古都南京的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除了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外,这里还坐落着朱元璋最钟爱的长子懿文太子朱标的陵寝明东陵,西侧有嫔妃墓园,北面还分布着徐达、常遇春等十几位明初开国功臣的陵墓,它们共同拱卫着孝陵。




Today:旅游资讯

编辑:seusxc 
本版旨在介绍南京掌故,分享旅游文化、案例或点评不和谐音符等。投稿邮箱:njtour@12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分享之用,文章及插图版权属于原作者。本文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南京旅游”核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南京旅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必要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小编微信:NanjingTravel,我们会及时处理。


文明旅游公益广告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3757zwa44&width=500&height=375&auto=0

↓↓↓↓点"阅读原文"查看"欣赏“文明旅游、为南京加分”,欢迎传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