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药神》:从商业模式看药企暴利的真相
作者 | flamingoz
《我不是药神》已经深深的留在了我们2018年的记忆里,血淋淋的真实在每个人的脑海中撕裂开来。
那个为了救父亲,被迫走上“走私仿制药”之路的程勇;那个为了不给妻儿添太多债,选择自杀的吕受益;那个哭诉“我吃了三年的药,吃掉了房子,吃垮了家人”努力想要活下去的老奶奶……
看着他们,有的人想起了四处凑钱治病的过去,有的人仿佛看到了未来也许会陷入同样境遇的自己。
大家在感动涕零的同时,也把普通老百姓“吃不起药”的问题矛头,一致指向了药企。认为药企唯利是图,质疑它的高昂定价,巴不得把整颗药还原成粉状,去追溯它被制造出来的脉络。
是啊,定价为什么不能“亲民”?可作为熟识药企的“老司机”,我认为,这个“锅”,药企不应该背。
一、高药价有不合理的空间
影片中的格列卫(格列宁)原研药,在现实生活中,一盒6g(0.1g*60片),很轻。目前全国各省的中标价在1.1万元左右,是黄金价格的整整5倍(按7月11日周大福、老凤祥黄金报价取均值,340元/g计)。
我们必须承认,这款原研药价格确实高,所以大伙说不合理也非常能理解。但中国抗癌药的高价问题,并非源于药企。
在过去,格列卫香港售价1.7万元人民币,中国2.5万元人民币。不但是格列卫,其他很多药物,中国跟其他地区相比,定价总要高一些。
这其中的矛头,应该指向的是医疗体系和流通领域。
中国过去在药品上征收了不少的流转税和进口关税,而医院秉承“以药养医”的理念,医药代表玩各种带金销售,把药品价格往高加,这就打开了药价不合理的利润空间。
说白一点,就是大家买高价药的钱,经过层层流通,流向不同的利益群体。除了流到药企手里,一部分流到经销商那儿,一部分进了医药代表口袋,一部分以税收形式上交国家(医保覆盖后又还回来),还有的就进了医院成了隐形收入。
在这个利益链条中,哪些钱是不应该赚的,大家心里有数,所以说药价不合理,这点不可否认,它存在被砍价的空间。
而且,当年格列卫针对困难患者还搞过“买三赠九”的活动,折合药价比很多地区都要低。
所以,药企并不是眼睁睁看着病人因负担不起药费而离世的冷血动物。
资料来源:中华慈善总会
二、药企真的暴利吗?
药企研发药物不是做善事,必须要有利益驱动才有持续的动力,只靠责任心和道义,难以驱动创新。
CML(慢粒白血病)当初市场吸引力并不大,当年全美每年新发病的病人大概5000人,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一。
从50年代开始,这个项目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的研究,可也不见得有什么好成果。1996年,刚刚合并完成的诺华(NVS.US)已经心灰意冷,打算搁置这个项目,只是负责人一直坚持。
最后的结果超乎预期,格列卫将CML的治愈率从30%提到90%,强大的药效使它成功被卖到了全世界。(按全世界60亿人口计算,这个患者市场达到6万人,也不多)。该药物也算是意料之外地回了本,还有盈余,累计创造了530亿美元的收入。
考虑到公司发展,诺华在区区6万个患者的基础上定了高价,赚的钱肯定不少,诺华对此也直言不韪。后续开发的项目,都包含着格列卫的功劳。
格列卫能研发出来,CML病人能得救,是一种偶然。如果当年没有坚持下去,一味担忧会继续烧钱,怕市场太小,而将格列卫项目搁置,恐怕很多CML病人早已埋身黄土。
如果是那种全球只有几千人发病的罕见病,谁还愿意来研究开发药物呢?
图片来源:网络;《我不是药神》患者在跨国药企办公大楼前的聚众抗议药价太贵
在这些全球巨头那儿,研发就是烧钱。一款新药平均要砸几十亿美元的开发经费。所以,新药上市了,不但要赚药物开发的钱,还要赚过去失败项目烧掉的经费,更要为下一个药物开发预留经费。定价高可想而知。
如果定价连成本都覆盖不了,任何一直做亏本生意的药企肯定会倒闭。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要是药物市场前景广阔还好办,就像拍电影,制作成本最多也就几个亿,但分摊13亿潜在观众,定价十几块就能回本。但药物呢?
一些病明明就是绝症,全球可能也只是几千人发病,一款新药物平均几十亿美元的成本,几千个病人的市场,到时候分摊下来每人就是几百万美元,谁还想研发?这个价格的药出来还不得被喷死。
很多罕见绝症的病人还是处在无药可治,只能等死的状态。物竞天择,人类基因里的自然淘汰定律还不可违抗。而这些药企违反自然规律,逆天改命,自然成本极高。
因此,这些药企为了不倒闭,只能开发市场前景广阔的药物,并且尽量在成功的药物上多赚钱。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疾病被治愈,医学技术突破缓慢,新靶点越来越少,开发新药也愈发困难。
按照人类目前的知识水平,要在医学道路上前进一步,难度倍增。通往金字塔尖的道路,走得越高,路越窄。
对于全球药企来说,研发失败率越来越高,可供开发的靶点不断减少,开发成本也愈发高昂,因此新药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
因此,药企暴利是个伪命题。
三、失败的诺华投资
大家如果还觉得药企暴利,大可去买这些药企的股票,那样也能从他们赚到的“暴利”中,分得一杯羹。但弱弱的问一句,诺华真的很赚钱吗?
格列卫于2001年5月上市,销售额530亿美元,从诺华合并完成的1996到2018,股价涨了不到4倍。同期道指上涨5倍,中国GDP增长11倍。用来玩而不是用来炒的中国股市呢?上证指数上涨了5倍多。
如果我持有诺华股票20年,估计现在真的只想骂人。
资料来源:Seekingalpha
股票这个样子算什么暴利?!
贵州茅台(600519.SH)上市十几年涨了一百多倍,成本也就是水,却卖得跟很多救命药一样贵。
恒瑞医药(600276.SH)涨了一百多倍,也就是学着这些全球龙头做了些仿制药。
片仔癀(600436.SH)的中药产品年年涨价,股价涨了80多倍。
更何况,他们的净利率同样不比诺华差。
这些公司才算得上真正的暴利啊。
诺华说:暴利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暴利。做仿制药天花板又低,我这种级别的药企,只有不断开发新药,才能勉强维持得了现在市值所反映的样子。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看着这一批全球化大药企的产品,接二连三的上市,拯救了成千上万人,股价却老态龙钟,投资者能好受么?
辉瑞(PFE.US),虽然以1995年为起点,还是涨了近10倍,但1998年到现在,涨幅不到50%。
资料来源:Seekingalpha
默沙东(MRK.US)的情况差不多。
资料来源:Seekingalpha
罗氏(RHHBY.US),也一般。
资料来源:Seekingalpha
大药企们怎么了,这些公司手持各种各样的救命药、高价药,为什么股价还是这个样子呢?
本质是商业模式的问题。
最重要的原因上面提了,医药研发创新已经面临瓶颈。对于这些市值过万亿人民币的药企来说,研发回报率走起了下坡路,难以维持增长。
这种药物创新的商业模式就是这样,逆天改命,已经没那么多东西可以改了。市场大的药物,艾滋病、乙肝、阿尔兹海默病,搞了几十年也没点进展,大家都卡在门外进不去。
市场小的要有商业价值的都基本开发过了,现在稍微有点新技术了,如免疫疗法,一大群大大小小的药企蜂拥而上,因此大药企不要说赚多点钱了,业绩不倒退就偷笑了。
开发成本越来越高,药品提价?不行,总有一大堆人要抨击,辉瑞就被特朗普炮轰了,而且患者也用不起。
能不能卖久一点?也不行,审批时间可以少点,但专利期到了,还得老老实实把市场让给仿制药,病人受不了。
专利制度其实对创新药企的保护已经不高了,大多数新药专利都在临床前申请,等上市后,可能只剩不到10年的专利保护期,这意味着能赚钱的时间不长,所以药企还得设置各种其他专利来延缓仿制(关于专利的问题,我们会在下一篇讲到)。
所以,创新药企只能不断地迭代开发,用新药来填旧药的坑。像罗氏,现在还在为大批药品即将到来的专利到期焦头烂额。
资料来源:医药经济报
但二十年里,药企们从没有停止过对癌症的研究,诺华研发的比格列卫更贵的药物比比皆是,如比格列卫疗效更强的尼洛替尼(达希纳)。
就在去年,诺华首个推出了有望根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CAR-T疗法,售价是37万美元一个疗程,包括住院费等杂费后,一次治疗的费用有望超过五十万美元,真可谓是天价。
即使是富有的美国人,也忍不住对这个高价口诛笔伐,再次指责诺华暴利。可即便如此,诺华的股价好像也没什么起色。但无可否认,诺华多年里为癌症治疗带来了太多的希望。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药企们的药品创新实在跑得太快了,生产力追不上了。原本就是要死的绝症,硬是搞成了慢性病,但全世界人民的消费力承载不起。就像一个月薪三四千的工薪阶级,送他一台劳斯莱斯,养不起啊。
这种困境,唯一的方法就是药品创新等一等经济发展,而这又是所有人不愿意看到的。
以创新驱动的大药企要维持研发水平,维持规模和市值,太难了,这是商业模式注定的。当投资回报率掉到0以下时,他们就只能放弃高市值,削减研发管线了。这样导致的后果是,救命药的创新速度会变慢。
他们其实可以完全放弃商业模式,回到仿制药的模式上去,那样赚钱就舒服很多,反正在制药工艺上,这些全球龙头基本都是在碾压级别的。当原研药都降到仿制药的价格水平,一半的仿制药企都得倒闭。只是这些大药企市值就要大打折扣了。
当然,一部分小型药企在过去的20年里获得了飞速增长,如吉利德科学(GILD.US)、新基制药(CELG.US)。
但这是他们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些药企的成长是建立在研究的药物刚好正中靶心的情况下,带有幸存者偏差。一大批药品研究方向错了的药企,早就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背后是多数风投因失败被烧掉的钱,还有研究人员耗费掉几十年的人生时光。
资料来源:Seekingalpha
资料来源:Seekingalpha
当这些小药企成长为参天大树,要以高销售额维持市值时,他们同样会面临大药企的困境,陷入不断迭代开发的过程。
创新药企们的商业模式远没有大多数人想像中那么美好,有机会被逆天改命的普通人,不应该指责,“他们是暴利的”。
四、国内药企做好创新的准备了吗?
创新药企们的商业模式目前正在处于困局当中,大药企无法增长,小药企随时倒闭,对于他们别无他选,因为如果定位是仿制药企,其市值的天花板显而易见。
对于我国药企来说,我们在过去的几年里,对上市公司所谓的创新药进行了疯狂投资,但实际上,除了寥寥几家还没上市的无收入药企,我国真的没有几个创新药企,即使国内几个龙头药企也是如此。
只要看看他们的在研管线,就可以发现大多数的药物还是仿制药,即使是1.1类新药,也大多是me-too类的跟随创新。尴尬的是,这些新药上市时很多都不是重磅药,利润很少,过了多年,才被市场逐渐认可。
就拿国内公认的药企一哥:恒瑞医药来说,在研管线多少仿制药?1.1类新药有多少个是已经被验证过的me-too药物。每个产品累计研发投入了多少经费?
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创新大多数还是跟着全球大药企做跟随创新,所以研发经费那么低,而回报率那么高。一旦真的老老实实开发一种新机制药物,哪怕中国有人才红利,成本优势,恐怕人民币也得烧个几十亿(等于恒瑞几年的总研发投入)。
在我国药企的心里,其实他们大多数都抵触创新药的商业模式,虽然嘴上说的是另一套。毕竟现在全球研发的药企大佬们都这么挣扎,自己搞创新,风险实在太大。巨大的投入之后,国内消费者未必负担得起,若卖向全球,掂量一下好像没有这个实力。
在国内赚仿制药的钱很好赚,卖包治百病的中药也很好赚,在电视上卖卖广告就有大批的韭菜来买神药,卖一卖可有可无的辅助用药也很好赚。在这种情况下,谁想跳出安逸区呢?
只可惜苦的是患者,很大一部分患者的钱花在无效药物上,打了水漂,大量的进口药专利到期后,仿制药企也敢卖得跟原研药一样贵。而且在治病过程中,还得提防各种各样的“魏则西事件”。
令人费解的是,大多数药企的商业模式压根没有做出改变。但是国内投资者对国内药企的预期早就已赶强生、超辉瑞了。大家常常说中国经济增长好,中国人口多,老龄化严重,这些都是伪命题。
日本的老龄化没有造成医药消费的增多,而全球大药企们的消费者是70亿而不是13亿,市值也卡在一万亿人民币左右很多年了。
结论已经显而易见了。国内大多数药企还是仿制药企,天花板很低很低,如果仿制药企一直很赚钱,赚的就是患者的救命钱,这种情况必须改变。投资者错误地估算了他们的商业模式天花板。而当国内药企真的进入了创新药的商业模式后,即使现在还不大,但迟早也会陷入跟创新药企一样难以增长的困局。有一个无形的市值线(全球经济生产力水平)持续压制业绩和估值。
所以有一天,一家国内药企宣布自己不再做仿制药,进行不断迭代的创新药开发模式,当市值大到跟国外龙头药企对标时,对这家公司的投资也基本可以终止了。
畅想一下,当今两千多亿市值的恒瑞再涨两倍多左右,市值就会接近部分全球龙头:对标葛兰素史克(GSK.US)。到时靠仿制药的盈利是显然无法维持这个市值水平的了。
一个有趣的例子,服务全球70亿人的仿制药龙头,Teva制药,其仿制药水平大幅领先恒瑞,市值却只有恒瑞的一半,因为仿制药天花板很低。但Teva制药本身也有创新药研究(只不过跟大药企们差远了),而且创新能力不比恒瑞差太多(pipeline都仿药为主,me-too或me-better为辅,只不过恒瑞在新的技术方向比较出众),这令人有点疑惑。
当我们看到市销率时,会更加的惊讶,恒瑞的ps大概是20倍,销售额是130亿左右,而Teva是1倍,销售额是1300亿左右。是什么差距导致了这个原因呢?
药企的高仿制能力就足以在中国获得跟创新药一样的利润,这导致了真正的暴利。只不过一大批只看了药品价格的普通人没发现这一点,反而大骂进口药暴利。
这就是令人无奈的国内药品市场。
五、结语
《药神》中,全球大型药企暴利是伪命题,全球制药行业已经很难寻求新突破,研发创新药的商业模式越来越难,大药企们受限于人类生产力发展过慢,研发成果已经超出了大多数人可承担的范围。
因此,无形的市值线卡住了全球大药企的成长,小型初创药企的失败率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公司带给投资者的回报非常糟糕,以暴利一词来形容非常不合适。
而国内药企大多数还是仿制药企,天花板理应与全球的仿制药企对标,不应因为管线中的一点创新药,就贸然高估其天花板。
国内畸形的药品市场迟早需要整顿,但当药企彻底进入创新驱动的模式而市值触碰到无形的市值线时,很快也会落入不断开发,以新药补旧药的困境中,获取超额的投资回报,将难上加难。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