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庆直辖二十年,这堂“时政课”我们邀你一起上
重庆直辖二十年,
这堂“时政课”我们这样上
文 / 李明静(重庆巴蜀小学品德学科主管)
重庆承载着几千年历史,是厚重的旋律,是时间里的歌。她在年轮中悠久,源远中流长。云雾中的山,迂回的河谷,连城的星光,霓虹映千里,都让我们生在其中,活在梦里。
在她直辖20周年的重要时刻,作为品德学科的教育者,我不断在思索:
· 如何把感怀恰如其分地融入这堂“时政课”?
· 学生们如何才能真正理解这样一个历史事件?
· 通过这堂课,如何让学生们和我一样,伴随着城市的成长,在自我的成长中获得养料。
时政课的实质:不在教,而在化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想先从巴蜀小学的德育教育思想说起。可以用很多字来形容我们的律动德育工作:真、动、细、慢……但我更喜欢用“化”来形容。所谓“化”,不是指教化、驯化,而是同化、催化,是用真情、真实来包围人、同化人、催化人,是“润物细无声”之“化”,是“习惯成自然”之“化”。
“化”的真谛,平心静气、安静务实、一点一滴地努力,让每一个生命美美与共,让每一个学科各美其美。
去年11月,品德学科张廷毕老师在上《寻找秋天》一课时,直接将课堂搬到户外,让学生亲身感受,融入秋天。一群孩子穿梭于树林、花丛中,兴奋地讨论着关于秋的一切发现……破空间、破教材、破学科,才能有效“化人”,教材只是蓝本,只有真正根据学生的生活来突破教材、重组内容、综合师资,才能实现全人发展。
时政课也应如此,重点不在于“教”而在于“化”。重庆作为桥都,桥在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浸润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记录着时代变迁的斑驳。因此,我们将重庆直辖20年的发展变化,与“桥”作关联。以“桥课程”为切入点,展现重庆这20年的变化,既饱含着重庆自己独有的生命样态,又直接扎根于日常生活,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化”境。
课堂文化的变革:“真实 · 思辩 · 轻松”
进一步地,我们从三个维度入手,变革课堂文化,使课堂真正成为能够承载文化之“化”的场所。这一变革诉求是将时政课课堂真正落根到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能力中去,切实实现对学生心理和知识结构的科学掌控,也使其在学习中能够尽可能地与现实社会产生充分的联系。
“真实”的课堂
以生活为本,努力营造学生敢于说真话的民主课堂
要点: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大胆说出真实的想法
案例:课堂上,学生对随手捡起垃圾的行为展开讨论,多数人认为应该捡,但对主动捡仍有顾虑。他们的理由是:垃圾很脏,容易传播病菌。又不是我扔的,凭什么要我捡?学生在课堂上的直言不讳,正是老师进行“化育”的契机,因为直言不讳的反驳表明学生积极参与了思考,并充分投入了当前情境。这种时候,教师完全可以因势利导,跟学生广泛交谈和讨论关于城市居民公民素养的进步,对比20年来重庆城市的扩展、规划,市容市貌变化,从一个地道重庆人的体验出发,带出这节“直辖20年时政课”。
所以,一方面老师可在课上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的道德基础知识和规范,让学生懂得应怎样做、不应怎样做,并追溯原因;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生活,去观察社会,发现社会。当书本知识与生活现实发生冲突时,老师要对学生的真诚表达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和认真的态度。
尊重学生,也尊重客观事实。如此才能让教育和话题,自动地“流淌”到原本严肃的时政话题框架内,以此真正让课堂的“理想化”学习与社会的现实、时政主题合流。
洪崖洞夜景
“思辩”的课堂
时政课不应停留在课本材料的初步认知上,要留足空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自由讨论和自主探究,进而在“思辨”过程中对价值观和道德规范逐步有所发现、领悟和习得。
要点:独立的见解与合作式的探究的结合
案例:我们在“桥课程”其中一周设计的主题为“现在的桥”,目的是在知识上丰富学生对桥的理解,进一步了解重庆桥梁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状况及问题,通过信息搜集,锻炼学生获取资料的能力。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有不同分组的学生由于信息渠道不同,对桥梁的现状有所困惑,比如一个典型的例子:1995年3月1日,化龙桥街道由沙坪坝区划归渝中区管辖。学生对为什么以前属于这个区的桥变成了属于另一个区表示不理解,对此,老师在这个疑问上鼓励大家再去了解“行政区划”知识,自然也会带出直辖20年这一话题。然而,这是来源于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对事物的判断结论不是因为“老师希望我这样回答”、或者“书上是这样说的”、“不这样讲很可笑”,而是通过自己的生活观察、独立思考得出来的,是本人对现实中的知识的认识和见解。通过建立小组学习共同体,互帮互学,深入探寻道德现象的成因和解决办法,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将时政课真正变成学生成长的契机。
“轻松”的课堂
国家大政方针是个沉重而严肃的话题,所以更需要举重若轻,轻松的表达。
要点:在课堂上讲演,在社会中实践
案例:在“看我与桥”这一小主题下,学生需要讲述自己与身边的桥之间记忆最深刻的故事,并通过资料查询进一步加深,或具象当时的情境。因学生列举、表演的都是亲身经历,真实可信,轻松有趣,因而学习起来主动性、积极性非常高。在此基础上,适时代入“你记忆中生活所经历的变化”,“家人记忆中生活所经历的变化(需学生提前搜集、采访)”,再切入直辖20年的时代、社会的变化信息,调动大家的求知欲同时,又一次实现了学科+话题的无缝衔接。
在课堂上讲故事,演现实,是品德类课程教学非常重要的方式之一,它可以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去经历、发现、提出问题。把品德课由课堂延伸到社会,真实的生活情境会自发增强学生人际交往和辨析是非的能力,老师再从中引导,便能事半功倍,比如参观、访问、调查、宣传等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又非常具有效果的活动形式。
重庆市东水门大桥
“时政课”落地与品德素养养成
总结起来,如果要说“时政课”落地有怎样的启发,我想,最根本的点在于,在品德课程体系的思想背景下结合时政课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将切口放置到最能够体现所选主题的特殊载体(重庆是桥,那西安可以是城墙、南京可以是钟楼,武汉、成都等城市也都能找到对应的载体)上,顺应学生的心理结构和知识增长规律,将一个话题分解到各个细微的课堂内容中去。
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步走:
梳理教材,制定图谱,落实课标,重构体系
以巴蜀品德学科组聚焦“守规则”素养专项研究为例。研究中,我们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梳理教材体系,将有关规则的教材内容进行了主题归类,包括“校园规则”、“家庭规则”、“社会规则”三大板块,拟定教学目标,还特别拓展了儿童礼的校本教材加入到“守规则”核心素养图谱之中。随后,再思考如何将重庆直辖二十年这一话题插入其中。
首先考虑素养教育的科学性,再将时政内容合情合理地增添其中,这才符合科学的教育方式和国家素养教学的要求。
典型引路 总结范式,完善图谱
品德课程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家的道德,学生们将来走进社会也需要遵守规则,如此才能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体现一座直辖市高速发展的道德素养提升过程。我们在学科组前期“话题式品德课堂范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守规则”的品德课堂范式。这也让我们的“守规则”核心素养图谱更加完善。
生活践行,验证图谱,素养落地
当每位品德老师拿着这份立足研究,不断完善的图谱时,就会更清楚核心素养教材体系、育人目标,不论是怎样的内容,都能很好地找到切入点,同时也有便于操作课堂范式、活动建议、实践评价,让品德核心素养落根课堂。
最后,借着“重庆直辖20周年”这节时政课,我想用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智慧来作为结语:理想的课程是以孩子的经验和兴趣为基础,并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希望大家都能在实践中百花齐放,找到适合各地特色的“时政课”!
“教育日课”
征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尊重原创,支持好文
喜欢本文,可识别二维码向作者打赏 ▼
▼
作者 | 李明静
图 | 摄图网
责编 | 张磊
“新校长传媒”广告合作请联系 023-67450968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日课”相关内容
/ 蒲公英大学2017年课程 /
点击下图,直接连线 ▼
/ 核心素养盒子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