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力与成功之间,还差一个坚毅 | 日课
今日叙事
2014年11月13日,人类探测器(“罗塞塔号”)首次成功软着陆彗星。科学家一直想登陆彗星,因为有希望从形成于太阳系初期的彗星,探究太阳系甚至人类的起源。罗塞塔计划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但是直到1993年这个价值十六亿美元的计划才被批准启动。经历无数次实验和失败,特别是在2004年经历了两次发射失败。其实很多重大成功的背后,都是如此,火箭发明、潜艇发明。
成就许多事件的关键因素,有时候并不是智力上、技术上的不足,而是那份攻坚的决心和对待事情的严苛要求。这样的素养,在学生阶段,我们就该刻意培养。
在智力与成功之间,还差一个坚毅
文 / 刘娜(伊顿纪德教育中心)
当我们对美国的深泉和Minerva大学心驰神往的时候。你知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学校?
它是一个公益性学园,你可以免交学费、生活费。
这里的生活简单朴素、甚至清苦。学员们需自然劳作,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学园依“罗伯特议事规则”自治。
“难道我们不能请一位阿伯拉尔来给我们讲学?” 170年前,梭罗这样发问与慨叹。数十位学者,一位位公益达人走进学园……
这里主张学习与个体的生命发生联结,学生是学习主体,结业考核的是基于真正的社会(人类)问题的解决方案(项目)。
从2014年开园,三年时间,三十余名学员毕业。
唤醒
10月27日,星空下,回到湖北老家的波波结束了为村民做的经济分享。他们聊到了全球化资本、财富的重新定义、生态伦理与经济……
10月初,乍寒还暖,也是在老家,波波刚刚组织过一次自然建筑工作坊,和参与者共建梦想中的房子。他希望回到以人力劳动和周遭环境、土地、自然材料产生紧密联系来换取一个根本上无污染的生存环境。
2月—5月,在北京昌平的龟仙流小院,他和全国各地志愿者们用朴门之法,建了一个厨房。
2016年,他游学泰国盖娅学校、参与了华德福的老屋改造、主持了伊顿学园女生宿舍的搭建,同样也是遵从自然建筑的理念——与土地为善、师法自然、就地取材、人力施作。
而追溯到2015年,进入伊顿学园之前,波波又是另外一种生活状态,自动化高职毕业,电焊工实习,像无头苍蝇一样对待工作——碰触、离开、碰触、离开。
捷克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倘若内心的灵没有点燃,只有奇思异想的火炬在身边旋绕,结果便如一个关在黑暗的土牢里的人身外有光旋绕一样;光线确乎可以透进间隙,但是全部光亮并不能够进去。
但点燃的前提是个体性的唤醒。如何让隐而不显的个体张扬起来?伊顿学园认为这是一件重之最重的事。
2016年,伊顿学园第5期学员开学第一课,为程平源导师的“挺身而成为一自由人”。
我们如何从时代的精神状况和我们所承受的社会压力、社会创伤中走出来,挺身成为一个自由人呢?有三个途径:从Learn to survive(学会生存)到Learn to be(学会存在)、超越的价值、个体我在的呢喃。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成为自由人是需要严格学习的。
在学员日常管理方面,学园内设置“自治委员会”,学员们通过“罗伯特议事规则”学会自治,群己权界,发展公共理性。
而与常识拉开距离,挑战庸见的途径还有形成审辩式思维,对问题的深入洞悉。
一旦被唤醒,活力是无穷的。波波在回忆起自己在搭建女生宿舍时说:
“在整个过程中我的状态非常奇妙。20多年,我从没有那么不由自主的投入去做一件事,那个时候,我每天都在想怎么把房子做到极致。我甚至连吃饭睡觉都可以不要。我自己也很惊讶,因为我一直都是一个比较懒散的人,但是在做那个项目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好像不是自己。”
价值优先性
在这样的学校,你肯定要问,是不是门槛很高?只要年满18岁,不分国籍、种族、职业、学历均可报名,流浪者、乞丐也拥有同样的体验和学习机会。
那么,它对学生有什么要求呢?
《伊顿学园章程》上,有几条对学员品行的规定:
首先是价值优先性:排斥利己主义的“聪明”。本学园的教育理念基于相信头顶的星空塑造内心的道德律,主张真善分离、知行脱节的工具理性不能产生好的教育,个体的价值取向、意愿、坚持超过利己主义的“聪明”。
对品格的要求有诚实、友善、积极、尊重。诚实意味着“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投机;友善表现为与人亲切、善意,善于合作;积极,则是主动,看人正面,正面看人;尊重就是有距离感、不越界、不随便。
伊顿学园的学习书目分为“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两类。
“若将书籍比作大树,则伟大之书是根,大家之书是干,名家之书是枝,其余不过是叶,树叶落了,枝干犹在。”伊顿学园通过阅读伟大的典籍,接近伟大的心灵,主张回到生命的深处、返归内心,返归原点,唤醒对永恒事物的敬畏。
经典阅读由执任导师以专题的形式开展。2017年,南京大学的景凯旋导师讲授《国学概论》、张玉林导师讲中外环境史、东南大学的王俊导师讲《理想国》、南师大的程平源导师讲张志扬哲学,以及上海复旦的夏中义导师谈陶渊明……
为什么伊顿学园会对学员的品性有如此高的要求呢?
章程中有一句话:教育在于成就人格,在于使人获得生命的自由。
起而行之
今年,第四届学员雯雯和发发落户碧山村,筹建了“土书馆”——一个公益阅读空间、一个乡居体验空间。在《为什么返回乡村》一文中,她写道:
“痛苦也是天赋人权,因此得思考的理智。而理智又返回来维护这份简朴而隽永的情趣,使人时常回想起千年前伊壁鸠鲁所言快乐的必要因素:朋友、自由、思想与低限度的物质满足。真实不虚。‘人生的幸运就是保持轻度的贫困’,如物质取代精神,情感只在短暂的满足和无尽的欲望中轮回,人将永远是无意义的牺牲品,一生都在无谓的烦恼中度过。”
同期的学员,阿赞、阿莎已经在雁山学堂,做了一年的自然教育课程设计师。如何既让孩子自由发展,又收放自如,他颇有心得。
而黄小黄——一个完成了十几万字自然笔记的女孩,也开启了泰国盖娅游学之旅。她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认识到自己不是孤立存在的,自己的一举一动对他人、社会、乃至地球环境都是有影响的……
伊顿学园期翼打造一座“就天人之际”的教育公益“种子站”,由此培养一批既有理想主义追求,又能落地生根的“知行的乡村建设人”,并带动更多的守望教育、守望乡村的带领者。
但是,种子播撒到地里,需要配给它合适的养料,在阳光、空气、水作用下种子才能自行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学员们在学园需要学习如何创生、孵化、运作项目。
第三期学员做得是“不一样的星期六”,服务于附近两个村的孩子。每周六,他们邀请孩子来伊顿学园开展食育课程、自然体验和朴门体验。该项目以绘本为媒,故事为体,表演为形,在自然中,激发孩子阅读兴趣,打开孩子想象力。
这些无一不是从真实的问题出发,让学习与个体的生命相链接,也是在这一次次或成功或失败的项目中,学员们学到了项目式思维、管理、合作、有限资源下的妥协与坚守……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那一世
可否看过那人清澈的眼
那是怎样的生活
那一年
繁星璀璨宁静的夜
可曾凝视不曾眨眼
那一月
黑松林里
闻着莫名花香、闭眼、缓行
那一天
我在这里,坐着、卧着、听着、闻着。
——逗号(第3期学员)
这首诗是逗号在松林诗会后有感而发。松林诗会开启于第三期学员中。每个温暖星期,抽一天的午后,在伊顿学园后面的黑松林里,摆几张蒲团,朗读自己喜欢的或自己写的诗歌,阳光下的尘埃、树丛的蛛网……处处都是灵感。
这种奢侈与舒适并不是基于富足的生活,相反,伊顿学园认同伊壁鸠鲁“花园学派”式的生活,集体生活,轮流做饭,日常饮食以田园时蔬,粗茶淡饭为主。
另外,学员还需参与农业劳作,在农庄内从事翻地、播种、除草、采收、堆肥、健康食品制作(酿酒、榨油)、木工、砍柴等。以劳动换得日常所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些正如爱默生所说:“在一个人尚未发现更适合于己的工作时,务农可能是最好的选择。每个人应当与这个世界上的劳作保持基本的联系:他应当亲自动手,哪怕他口袋里有钱,也不该偷懒;即使他自幼受教于某种不良的职业,他也不该放弃劳动的职责。”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的有意义,我希望活的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质朴清简的生活,不仅让人保持与自然和土地的亲和关系,还获得充盈的精神世界。
2005年,美国教育界提出了“Grit”(坚毅)一词,指出它是比智商、情商更重要的品质。笔者在访谈在园或毕业的学员的时候,也感受到这种品格散发的魅力。清苦的生活、个体的唤醒、项目式学习机制使他们能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然后拿出无与伦比的勇气,对目标投入持续激情耐力,不忘初衷、专注投入、坚持不懈。
▼
作者 | 刘娜
责编 | 张光
“新校长传媒”广告合作请联系 023-67450968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日课”相关内容
/ 万物启蒙中国文化通识课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精彩 ▼
/ 教师学习力盒子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精彩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