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来学校,不是披着华丽外衣的教育工厂 | 前瞻

2018-01-16 曹培杰 新校长传媒


重新设计学校,应对未来社会的复杂挑战,已经成为国际共识。


2006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以"未来学校"命名的学校,即费城未来学校。由费城学区和微软共建,政府负担经费,微软提供学校设计理念、师生发展指引、信息化的课程体系以及技术支持。



未来学校是指"互联网+"背景下的学校结构性变革,通过空间、课程与技术的融合,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体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私人定制的教育。这包括三个部分:


1

学习场景相互融通,利用信息技术打破校园的围墙,把社会中一切有利的教育资源引入学校,学校的课程内容得到极大拓展,学生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整个世界都变成学生学习的平台;


2

学习方式灵活多元,把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参观考察、研学旅行等结合起来,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融为一体;


3

学校组织富有弹性,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增加家长和社区在学校决策中的参与度,根据学生的能力而非年龄来组织学习,利用大数据技术让学习支持和校务管理变得更加智慧,让学生站在教育的正中央。



未来学校的限时挑战



未来学校不是对现代学校的全盘否定


随着未来学校的兴起,有人把它视为解决传统教育弊端的万能灵药,彻底否定今日学校的优势与价值,似乎"未来的"全是好的,"现代的"和"传统的"全是错的。实际上,未来学校不是推倒重来,更不是横空出世,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当下就是未来的从前,如果连传统学校和现代学校的优势与短板都不知道,那就更谈不上建设未来的学校。


我们了解学校的过去,才能更好地理解学校的现在,更重要的是从历史和现在中发现学校的未来。这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来不得"大跃进"。实际上,我们倡导的未来学校,里面既有杜威教育哲学的影子,也有陶行知强调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基础,更大力吸取了传统教育注重系统性教学的精髓。


从这种意义上讲,未来学校是对传统学校的"改良"而非"革命",未来学校是在今日学校基础上往前走的一小步。


未来学校不是纯粹的教育信息化


未来学校离不开信息化,但只有信息化也不是未来学校。


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多媒体教室、无纸化办公、数字化学习等得到广泛普及,信息技术被视为创建未来学校的关键组成要素。但是,未来学校绝不等于学校的信息化。


作为一项系统性改革,未来学校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学习方式、课程结构、组织形态等方面的变革,信息化是撬动这些变革的支点,但不是未来学校的全部,更不是未来学校的目的。未来学校的最终目的是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生态,打破整齐划一的工业化教育形态,创造符合学生需求的个性化教育。


与此同时,还有一种看法值得讨论,有人认为,只有"新技术",没有"乡土味",也不是未来学校。这表面看起来无懈可击,但却陷入了另一种误区,把信息技术与自然环境或传统教育资源对立起来。实际上,在数字原住民眼中,信息技术就是花草树木,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我们既不要高估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作用,也不要低估信息技术引领学校创新的潜能。


未来学校不是追求高端豪华的学校


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学校可支配的财力物力显著提升,很多学校把未来学校建设的重点放在软硬件设施上,引入各种高端的教育装备,修建豪华的创客空间,不断刷新学校建设的奢华程度,甚至有地方把未来学校当作政绩工程,不惜重金打造豪华校园,忽略了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创新等软实力的增强,最终导致未来学校成了披着华丽外衣的教育工厂。


实际上,如果教育理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改变,仍然以工业流水线式的批量生产学生,即使硬件再高端、校园再气派,也不能算是未来学校。


未来学校绝不是靠高端豪华的硬件设施就能体现出来,靠的是学校提供高质量教育的水平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程度。盲目追求硬件建设,不仅是对未来学校的误解,更是对学校改革的亵渎。与气派的教学楼相比,学校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教育转型上,通过空间、课程、学习方式和组织管理方式的协同创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这才是未来学校的成败关键。



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



未来学校将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流程再造,打破传统教育中标准化、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进行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教育发展的"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矛盾。信息技术将逐渐隐身于教育的背后,以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影响教育,并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包括学习空间再造、学习方式变革、课程体系重构和组织管理转型。




学习空间与学校的育人功能直接相关。长期以来,学校的学习空间一直延续着工业时代的设计标准。最为常见的场景是:学校由一间间一模一样的教室组成,每间教室摆满整整齐齐的桌椅,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听老师讲课。这种场景与工厂非常相似,教室就像工厂车间,教育过程则像工业流水线生产,这种标准化的教室就是为了满足标准化的教学。


未来学校的学习空间将从"为集体授课而建"转向"为个性学习而建",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灵活 >> 创新教室布局,配备可移动、易于变换的桌椅设施,支持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智慧 >> 打造数字化学习社区,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搜集学生学习的过程信息,评估学生的学习特征与优势潜能,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体检表",帮助教师研制出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可重组 >> 扩展学校的公共空间,打破固定功能的设计思维,促进学习区、活动区、休息区等空间资源的相互转化,把非正式学习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议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与交往空间,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弥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之间的界限。



学习方式变革是未来学校的关键。传统的学习是固定的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学习固定的内容,并试图让所有学生达到固定的标准;未来的学习将突破这种强调标准统一的教学秩序,允许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时间学习不同的内容,帮助他们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未来学习方式将呈现出新的趋势:

主动学习 >> 面向真实问题重组教学内容,采用主动的、探究式的、游戏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习知识、养成个性、培养能力;


深度学习 >> 学习不能停留于知识的了解和知晓层次,鼓励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把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创设更多的动手机会,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掌握知识之间的深层次联系;


无边界学习 >> 挖掘外部社会一切有利的教育资源,突破校园的界限,学习既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社区、科技馆和企业,甚至可以去不同城市游学,任何可以实现高质量学习的地方都是学校。



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分科为主,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习得,但不利于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课程的"知识化"倾向愈演愈烈,课程与生活的距离也逐渐拉大。


杜威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有在教育中,知识主要指一堆远离行动的信息,而在农民、水手、商人、医生和实验室研究人员的生活中,知识却从来不会远离行动。"


未来的课程将根据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设置主题,通过跨学科的课程整合,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建立联系,促进知识的活化,加强知识学习向实践创新的迁移。


未来的课程将呈现新的趋势:


个性 >> 所有学生使用同样学习内容的局面将逐渐瓦解,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和改造,彰显本土文化特色和学校价值主张,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联结 >> 未来学校的课程将突破校园的限制,联结学生与自然、社会以及个体生活的联系,通过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课程的提供者不仅仅是教师,也可能是农民、医生、商人、工程师、运动员、社区工作人员等,任何有专长的人都可以成为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学生既可以选择线上课程,也可以选择线下课程,既可以选择本校的课程,也可以选择外校的课程;


跨学科 >> 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通过序列化的问题把各学科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种更加全面、相互衔接、融汇贯通的课程结构,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完备的视角、思维和知识体系。


当下学校管理存在过度的功利化、科层化、秩序化倾向,造成学校实践中"管理宰制教育"的管理主义盛行,学校管理本应具有的教育性遭到弱化乃至遮蔽。学校作为培养人的专业机构,管理本身也应该是一种教育,不适合的管理将会导致不完整的学生。


未来的学校将更多采用弹性学制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年级和班级的管理体系,加强不同学段和不同年级之间的衔接,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提供私人订制的教育服务。


开放 >> 加强与外部社会的联系,推动学校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社区、家庭等开展跨界合作,利用一切有利的社会资源优化办学,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增加家长和社区在学校决策中的参与度,促使学校从封闭走向开放,学校与社会、家庭形成良性互动;


民主 >> 学校各项事务都应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情操、国家意识和世界精神的健全公民,尤其对待学习困难学生和特殊儿童,要秉持公平理念,确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扁平化 >> 通过职能划分和机构重组,实现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职能相对独立,精简管理层级,加强机构之间与机构内部的协调,学校组织构架将从纵向垂直模式转向多向交叉的互联模式。同时,利用大数据提供更加精准的教育管理服务,建立"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新型管理机制,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本文节选自《未来学校的兴起、挑战及发展趋势——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学校结构性变革》一文)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作者 | 曹培杰

来源 | 教育之弦(ID:moe-csdp)

zuozhe zu作者 作者就责编 | 黄春霞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用手机上课的日本未来学校范本

未来教育,学和教正在发生颠覆

“未来学校”,究竟有没有未来?




/ 阅读未来 · 年度推荐 /

点击下图,发现更多精彩 ▼

/ 蒲公英大学2018年课程 /

点击下图,直接连线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