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要都这么判,校园体育还怎么干?
40万体育教师的缺口摆在眼前,温柔体育课“长盛不衰”,校园体育会迈向何方?
近日,一则法制新闻成为了体育教育界热议的焦点。上海某中学的体育课上,一名学生因自己抢球受伤,其家长将学校和被抢同学告上了法庭。法院最终判决同学无责,学校有责。
判决学校有责的依据是“没有证据证明体育老师曾对受伤学生进行过赛前的安全教育,故学校存在管理、指导方面的疏忽,应承担相应责任”。
看完整个报道,心中就一个想法:体育老师这工作没法干了!
案件回顾:
上海某中学体育课上,两个班级在体育老师的安排下进行足球比赛。
小汪在运球时,小于从小汪背后扑上去抢球,两人撞在一起,小于没站稳倒地受伤。事故发生后,小于被送到医院治疗,医院诊断为“右锁骨中段骨折”。
小于的父母认为由于学校监管不到位,小汪导致小于受伤,因此将学校、小汪及其父母告上法院,要求赔偿小于医药费、护理费、精神抚慰金等共计近16万元。
一审法院认为,未成年人在学校上体育课时发生碰撞导致受伤,目前证据不能证明某一方存在过错,根据法律规定,认定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酌情认定小于、小汪、学校各承担三分之一责任,综合考量小于的合理损失,判决学校、小汪方各赔偿1万余元。
对于小汪同学来讲,这样的判决结果当然不能接受。道理很简单,我正常踢球,他来抢我,结果他受伤了还要我赔钱,凭什么!!!
于是小汪的家长对判决结果不服,提出上诉。今天上午,法院宣布了终审结果:小汪无责,校方责任担责1/3。
上海一中院认为,本案发生在学校安排的体育课上,虽然小于系未经体育老师安排自己上场踢球,但体育老师未将其撤下场,应视为参与比赛的踢球队员之一。
小于在踢球过程中为抢球撞到小汪而自己倒地受伤,该损害后果系小于自己的行为造成,对此小汪并无过错,不应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没有证据证明体育老师曾对小于进行过赛前的安全教育,故学校存在管理、指导方面的疏忽,应承担相应责任。
审判法官对该案释法时建议,学校安排未成年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应事先对学生进行比赛规则、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以尽到管理、指导职责。
此外,未成年学生参加足球、篮球等高对抗性体育运动,应该自我预知发生意外伤害的风险,尽量避免造成自身或他人身体伤害。
实际上,体育老师比学生家长更担心学生受伤,因为除了学生本身的安全问题之外,那可能还意味着无限的麻烦和不可预知的经济损失,没有哪个体育老师会忽略在安全方面的教育。
这次课堂上的受伤,是一次彻彻底底的意外事件,同时也是足球这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所不可避免的。这里所谓的“指导疏忽”,不过是一种法律上的手段和程序罢了。
孩子受伤了,家长心疼,这是人之常情。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和索取赔偿,这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没啥好说的。
但从诉讼的出发点来说,可以看出一个孩子所受家庭教育的本质。
你孩子去抢人家球,自己受伤了还要告人家,这是什么道理?这次足球比赛中的受伤真的涉及到“管理疏忽”吗?说到底,无非是“我的孩子不能受委屈”和“多捞点钱”这两种理论在作祟,典型的“熊家长”心态。这是阻碍我国青少年体育教学事业发展的一颗无法回避的毒瘤。
与此同时,从法律的层面讲,一个典型案例的审判,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导向性,审理过程需要慎之又慎。当然,对于法律的判决结果,我们只能选择尊重。但面对这样的结果,作为体育教育工作的从业者,不禁感觉到心底一阵阵发凉。
当然,一切还是应该从好的方面想。通过这个案例和相关法律人士的建议,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经验,这会为体育老师们以后上体育课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1、上课之前先签生“生死状”
有过相关就医经验的人都知道,在进行手术之前,大夫会拿出厚厚的一沓纸,上面列举了手术之前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即便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小手术,也要搞得紧张兮兮。然后一一告知患者及家属,并要求免责签字。
这就是我国现阶段医患关系的真实写照,签字免责也确实从法律上解决了很多医疗纠纷。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校的体育课也会走向这条“正规”的道路。
想象一下,每堂体育课之前,体育老师都要把家长叫到学校,然后拿出厚厚的一沓纸:“各位家长,对于体育课可能存在的风险,我们有告知义务。您的孩子可能会在体育课上摔破胳膊、磕伤膝盖、崴着脚、撞着头……严重的会造成骨折,甚至瘫痪,最坏结果就是意外死亡。对于以上可能发生的无法预知的风险,家长能理智对待,合法追偿,保证不带着七大姑八大姨来学校无理取闹,不钻法律的空子对学校进行敲诈勒索。如果没意见,请签字。不签字的,孩子不能上体育课。”
2、每堂体育课前录像留证据
既然法律界的专业人士给了意见,也有相关的案例,体育老师们就应该积极吸取教训。做好课前安全教育和相关证据的保存工作。
在每堂体育课之前,把该项运动可能会造成的伤害统统捋一遍,然后一一告知学生,并进行相应的安全指导。与此同时,自备摄像设备,将整个过程录像保存,以便出现意外情况时作为证据使用。
3、不在体育课上进行危险运动
关于这一点,中国的学校已经做得很到位了。如今,无强度、无难度、无对抗、不奔跑、不出汗、不喘气、不脏衣、不摔跤、不擦皮、不扭伤的“三无七不”温柔体育课在教育界大行其道,虽然国家政策已经有所倾斜,相关从业者也在积极努力,但是在法律面前,还是谨慎些为好,温柔体育课可谓上上之策。
前不久,多所“足球特色校”被摘牌,这是不是意味着同时也摘掉了一顶“危险”的帽子,这些学校是不是该庆幸呢?
4、不受这鸟气!爷不干了!
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一了百了。事实上,已经有一些老师这么做了。不得不说,这正是中国体育教育界的悲哀。目前全国40万体育教师的缺口,“安全问题”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呢?
以上几点,不否认是笔者在发泄情绪,但这也确实是中国体育课的实际情况。
40万体育教师的缺口摆在眼前,温柔体育课“长盛不衰”,加之法律上面相关规定,你觉得“生死文书”和“安全证据”还会远吗?
提升青少年体质,发展体育事业,不仅仅是体育老师的工作,更是全社会的责任,涉及到法律、文化、道德等方方面面。只有更方面共同努力,体育课才能呈现出它本来该有的样子。中国校园体育,任重道远。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你可能会感兴趣
教育部:体育今后也是高考录取标准,中考体育分值将逐年提至与语数外科目等值
来源 | 青少年运动
作者 | 杨壮士
责编 | 张光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