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万玮:物以稀为贵的时代,我们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丨头条

万玮 新校长传媒 2018-12-04
第 025 篇


这个世界上最稀缺的不是物质,而是人,人才。人充满一切可能。在物以稀为贵的时代里,我们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把不可能变得可能?



 一 


喜爱收藏古董的好友在微信朋友圈晒了一张玉佩照片,文字标注:玻璃种飘绿观音特级品,请欣赏。


我看了看,也就一块玻璃,不以为意。


过了几年见到他,无意中聊起这事,他说,兄弟,你懂不懂?这是翡翠,像玻璃一样透明的翡翠,值近千万呢!


我大惊失色,什么?凭什么?


他说,凭什么?就凭这东西少,稀有,物以稀为贵,知道吗?


这块翡翠是十几年前他花了十几万收进的,在上海,可以在郊区买一幢别墅了,你当然得佩服他的眼光。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例如,他给我看了一块赌石,有一个小小的切口,如果没有这个切口,值百万,他说。


 二 


一个女孩升入国际课程高中,父母请我对她未来的发展给出建议。


我了解到女孩的母亲在IT行业工作,对女儿的影响很大,女孩的理科特别好,初中参加计算机比赛拿过市级大奖,平时学习成绩也是理科更强。


我问她有什么特长,回答是艺术,会一些乐器,画画特别喜欢,也拿过奖。


我建议她,艺术爱好一定不能放弃,要坚持。即便将来考大学不读艺术专业,而是按照妈妈的设想读工程类,在艺术上的投入也依然有价值。


面对妈妈的疑惑,我解释说,按照正常的情况,你女儿可能成为一个工程师,工程师很多,上班时间你到科技城地铁口看,穿牛仔裤背双肩包的,一撮一撮的,可是,有艺术气质和艺术修养的工程师就太少了,在工程师里她会出类拔萃。


 三 


我初中教过的一个男孩即将去哈佛读数学。他很懂得感恩,不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当年作为数学教师的我对他的启蒙,还在去美国之前专门请我和他初中班主任吃了顿饭。


男孩很腼腆,说得不多,他的父亲滔滔不绝。让我惊讶的不是男孩在数学上的成就,而是他坚持读佛经,坐禅。这当然是受其父母的影响。


他父亲经常带他去一些圣地磨练。我听他父亲聊他如何带着儿子爬上人迹罕至的雪山去见高僧,他又如何以身饲牛虻,脸上叮了上百只牛虻,感受到它们抽血,而最后脸上竟然没有起一个包。这都是修炼的结果,他说。


男孩很热爱数学,由于父母亲的熏陶,对哲学也很感兴趣。我鼓励他把数学作为自己一生的专业。我告诉他,你有一个很大的优势,由于修炼的缘故,你能看到一些或体验一些我们常人无法看到和感知的东西。


常人是利用工具推导结果,可是如果有人能看到结果,然后去发现路径,那就很厉害!印度有一个数学天才叫拉马努金,一生做梦梦到3900多个数学公式,全部记下来。那些公式如同天外飞仙,令人匪夷所思,完全超越同时代数学家的思维。


他去世之后,科学家慢慢发现这些公式在现代人工智能、粒子物理、统计力学、计算机科学、密码技术和空间技术等不同领域都显示出作用。


末了,我对他说,一个有直觉的数学家太罕见了!好好坚持,中国数学未来的希望就在你这样的人身上!


 四 


一件物品的价值取决于其所在的环境。


同样是水,在水乡不值钱,可到了中东,比油还贵。


十几年前,我的一位同事乘火车,由于前方塌方,火车抛锚在半路十几小时,山民提了水桶来卖水,一瓢两元,那桶水卖了数百元。


我还有一位朋友从小住在海边,他说最不值钱的就是海鲜,最贵的是猪肉。今天,他带着他们家老爷子上饭店,看到当年几分钱一斤的鱼如今卖上百元一条,老爷子连呼不值。而当年,为吃一顿猪肉,孩子们常常要等到过年。


一位心理学教授做讲座,给那些想“脱单”的大龄女青年提建议,让她们想办法混到男生比较集聚的群里去,如军事、体育、IT等。在群里要表现得无知、可爱,这样,找到另一半的可能性极大。


教授水平是很高的,我想起我当年军训时在部队里呆久了,听教官说,在极端状态下,有些士兵一年都不会看到异性,然后“营区里出现一个探亲的女性便会被当作珍惜物种围观”。


反过来也一样。一名男生如果读幼师、护士等专业,即便相貌不佳,那也是老鼠掉进米缸里。


 五 


卓尔不群不仅仅是优秀人才的品质,也应当是一所好学校的追求。


美国的史蒂文森高中在全纽约公办高中排名第一,每年三万人前来报考,竞争700个学额,录取率比哈佛还低。


史蒂文森的上任校长是一位华裔,名叫张洁。作为一所特殊高中,史蒂文森特别重视学生的学术能力,学生的学业成绩很突出。


和许多美国校长不同,张洁赞成纽约州新推出的教师评估系统,教师的评估必须与教师的课堂表现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挂钩。尽管许多美国教育人士激烈反对,张洁认为这是有效与必须的。


一所美国学校,如果特别强调应试,就如同一所中国学校,特别重视素质一样,都很牛。


放眼上海,乃至全国,绝大多数的学校都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如果有一所学校,稍稍地做一点改变,在保持学生较高学术水准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兴趣特长的培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必定杰出,必受追捧。


 六 


近年来中国高考改革有一个趋势,就是在分数之外,更多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美国人在这方面有很成功的经验。事实上,美国大学招生,是非常注重综合素质评价的,综合素质不行,考分再高也会拒你。


美国大学比较看中领导力,尤其是精英大学。道理很简单,在人群中有领导力的人还是少数,某种程度上,领导力似乎是天生的。不是成为领袖就有了领导力,而是有了领导力才成为领袖。


如果领导气质不足怎么办?还可以发展爱好与特长。特长最好小众一些,让你显得与众不同。即便是一些人眼中的怪癖,也比毫无特点好。


2014年,福州一位男生因为热爱吃泡面,尝遍了亚洲从康师傅到日清等各种牌子的方便面,且颇有心得地在申请文书中写出来,被美国一所顶尖大学录取。喜欢吃泡面的学生大约不在少数,但像他这样做到极致的可就太少了。


此外,在意志品质方面,如果有超出常人的表现,也会被大学青睐。例如喜欢登山、跳伞等极限运动,如果攀登过洲际最高峰,那一定成为大学哄抢的目标。


原因很简单,你这样的人是稀缺的。美国的各类学校崇尚生源的多样性,并且在分配学生宿舍时会有意识地把不同背景的人安排在一起,对彼此都有益。


 七 


其实美国大学也挺苦恼的,因为申请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而大部分都毫无特色。


设想你是大学招生官,面对一堆材料,GPA超高,标化成绩超高,活动丰富,看起来完美无瑕,你怎么录?你就得看看文书,也就是学生的自我陈述,看这学生是怎样一个人。


文书篇幅不能长,太长招生官没有耐心看。大部分文书了无新意,突然间你读到一篇文书,作者是一名女生,内容竟然是内衣!短短一篇文书,写了自己自青春期开始穿内衣的心路历程,从一开始的困惑,到无奈,到烦躁,到释然,最后竟上升到了人生哲学的高度。什么,这妹子成绩不够优秀?那也录了!成绩好的学生满地走,把文书写得有趣、有新意、有哲理的却很稀缺啊!


这妹子名叫Ngoc,来自越南,2017年被哈佛大学录取。


 八 


这个世界上最稀缺的不是物质,而是人,人才。人充满一切可能。


在物以稀为贵的时代里,我们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把不可能变得可能?我认为只要做好两件事。


第一件事,将自己的长处变精。


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有其长,把这些有同样长处的人放在一起,我的“长”是不是很成其为“长”?在任何一个行业,如果能做到顶尖水准,必定不负此生。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也是互联网时代提倡的专注与极致的精神。


第二件事,将自己的短处变成长处。


这件事更难,一个人若致力于将自己的短处变为长处,原来的长处还在,那就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了。


电影《国王的演讲》讲述了一位口吃的国王是如何变成演讲家的精彩历程,在现实生活中,不乏类似的真实案例,例如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丘吉尔。


 九 


西方教育提倡扬长,中国教育强调补短,这两者并不矛盾。有时候,即便你的长处并不突出,但是组合在一起,就很稀缺。


我认识一位中学校长,是业界翘楚。他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在遇到中学同行时,大谈教育概念,而在大学教授面前,只谈实践。大家都觉得他厉害。


如果能将一些看似冲突的优点集于一身,则更为难得。如: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再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如果一个人恰好有两项技能都十里挑一,结合一下,就是百里挑一的人才!一百人才出一个,这是多么的稀缺!这个人找到合适的职业,并能够将这两项技能同时发挥作用,可以预期的结果是,一个行业中的明星将要冉冉升起。



特约作者


万玮

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校长


欢迎朋友圈分享和底部留言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更多“专栏”文章 

守住教育公平的最后一块阵地——课堂

蓝继红:我们必须回到教育的原点追问,儿童是谁?

一个校长的哲学阅读档案:做根“会思想的芦苇”不容易

如在当下,巴学园的小林校长会被免职

我为什么越来越惶恐教育和生活的“精细化”?


责编丨王艺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